内容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社会文明的进步,近年来,在新时期意识形态下美育工作受到国家发展的高度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层面也逐渐开始关注美育教育,认识到美育教育对于个体成长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美育在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通过对新时期意识形态下美育建设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新时期意识形态下美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且提出新时期意识形态下发展美育的对策。
关键词:美育 新时期 意识形态 重要作用
在新时期意识形态的工作中,美育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美育对于新时期意识形态的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如此快速的今天,精神文明也随着物质文明发展的步伐逐渐进步,而美育作为精神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下美育建设
(一)新时期意识形态的要求
在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下,对美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必须加强美育环境的建设,从目前新时期美育环境建设现状来看,在学校美育环境的建设上,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在不断加强学校美育环境的建设,但仍然还有进步的空间;从家庭和社会美育环境的建设上,家庭主要是从氛围上加强美育环境的形成,社会美育环境的建设相对来说会更加复杂,涉及到各个层面的美育环境建设。其次,必须加强美育队伍建设,由于我国美育建设起步相对于国外来说比较晚,在美育队伍的建设上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指导性意见,所以必须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美育队伍。另外,着重关注美育内容建设,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具体内容,实施进一步的扩展,是推动我国美育事业建设的关键因素。最后,加强美育建设管理,从行政部门对美育工作的管理层面来讲,各级行政部门逐渐开始对美育实行强抓,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始大力支持和鼓励学校开展相关美育课程。从民间组织对美育实施的管理来看,近几年民间逐渐开始成立公益性的美育团体,有热爱美育工作者的人们自发组成,为促进国家美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美育在意识形态中的作用
加强美育建设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进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一,加强美育建设能够提高国民的整体认知意识水平,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其二,美育建设的不断完善,能够加快新时期下我国意识形态工作进程,减少意识形态工作发展的不利因素。其三,美育建设能够营造良好的意识形态工作环境,为促进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由此可见,加强美育建设对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基本含义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内容涵括面非常的广泛和多样,其理论来源包括哲学、美学、艺术学和教育学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涵盖了非常多优秀理论的结晶。作为创始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前人的优秀理论进行总结归纳和升华,从而形成更加全面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形成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最重要的理论来源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造美育观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了这两个理论,将其融入进自己的美育观中,并且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深深受到康德和黑格尔等学家美学理论的影响。
二.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下美育建设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缺少对美育环境建设终身性的重视
在物质文明盛行的当下时代中,人们对物质过于盲目追求,忽视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虽然国家将美育加入到学校教育中,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对美育建设终身性的忽视。现就从家庭美育教育和社会美育教育,对美育建设终身性的忽视进行分析:首先,从家庭美育层面来看,很多家庭对美育意识比较缺乏,没有形成正确的美育意识,导致家庭美育发展受到限制。同时,在很多家庭中,美育资源是比较匮乏的,由于地域及经济水平等各方面的因素,每个家庭的美育资源非常不平衡。另外,很多家庭实施的美育策略都不是科学,策略使用错误会严重阻碍家庭美育发展。其次,从社会美育教育层面来看,社会美育平台的发展主要受到区域、时效和受众方面的限制,使得社会美育不能够更好的发展。
(二)美育队伍建设缺乏导向性
美育队伍建设是美育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从目前我国美育队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美育队伍建设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基层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基层教育中美育工作的落实,其美育导向性依然存在很大问题,基层教育还未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缺失使得基层教育中美育的发展受到阻碍,另外,基层教育的美育工作过于形式化,没有将美育工作落到实处,这些都是造成基层教育导向性缺失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中美育队伍导向性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对美育理论教育的忽视、缺少对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传播等等。
(三)美育内容建设缺少人民性
社会主义事业中一切工作的核心都是“为人民服务”,在当前我国美育建设工作中可得出美育内容的建设上缺少人民性的特征。关于美育内容建设缺少人民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服务标准的不明确性,现在美育的服务标准逐渐转向以市场为标准,使得美育建设内容越来越偏离为人民服务的标准。第二,服务价值具有超时空性,美育的服务价值能够延续很长的时间,美育与其他市场商品具有较大的区别,其无限性比较明显的。第三,美育服务内容扩展的不健全,美育在服务内容方面传播的不到位,使得人民对美育没有多大的兴趣,人民审美趣味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四)美育管理体系不完善
从目前我国实施美育的管理工作来看,缺少稳定有序的管理机制和制度,使得在管理美育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混乱、手足无措的局面,这就体现出美育的管理工作中缺少一个全面系统的管理体系。美育管理体系的缺失,使得在制定美育管理目标和规划时缺少明确的指导,这就会导致美育管理工作內容的确定流于表面形式,没有实质意义。美育管理体系不完善对美育管理工作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之前的政策制度对于美育管理工作来说实质意义不大,主要涉及的是艺术教育方面。其二,对于现行的美育管理体系虽然比较细致,但是很多内容没有进行及时更新。
三.新时期加强美育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家庭及社会各方面美育环境建设
要想做好社会美育工作,必须加强家庭及社会各方面美育环境建设,只有建设好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的美育环境,才能让个体在美育环境的熏陶下逐渐形成美育意识,认知到美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建设家庭及社会美育环境的建设主要从以下方面落实:首先,发展多样性的学校美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一性的学校美育,让学校美育涵盖更多方面,不仅要在课堂上實施美育教育,同时在学生的课外活动等也应实施美育教育。其次,美育教育应该涉及各个年龄段的个体,让覆盖面更加广泛,不仅学生要加强美育学习,同时工作人士也应该加强自己的美育素养。
(二)提高美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养
高素质的美育队伍是促进美育工作发展的核心力量,提高美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养是美育建设的必然要求。那么,关于提高美育工作者的素养主要从以下方面实施: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培养美育工作者的理论素质,加强美育工作者对美育理论的学习,让美育工作者能够掌握全面的美育理论。其次,培养美育工作者的业务素养,提高美育工作者的业务能力,让美育工作者能够更加专业。从而增强美育工作者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的主导性。
(三)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作为美育工作内容
“为人民服务”是美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也是美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因此,在美育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作为美育工作内容,首先,实施美育工作必须始终以人民为工作导向,一切工作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展开,工作内容必须满足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在维护好人民利益基础上才能更好更顺利开展工作。其次,美育工作内容必须将中华民族精神融入进去,充分彰显我国民族精神,同时还能使得我国美育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另外,积极发展自由的美育,让人民充分感受到美育的魅力。
(四)建立健全美育管理工作体系
要想发展好美育工作,就必须建立健全美育管理工作体系,这也是发展美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建立健全美育管理工作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首先,必须建立引导性及开放性的美育管理体系,不能禁锢在行政部门的干预思维中,对于行政部门的干预措施,应该采取弱化行政部门的管理力度、强化自身引导。其次,社会美育功能对于健全美育管理体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美育功能。
四.结语
总而言之,美育是新时期下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对于新时期下意识形态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发展美育也是培养新时期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下美育环境建设、内容建设、管理建设和队伍建设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新时期美育建设依然按存在很多问题,如缺少对美育环境建设终身性的重视、美育队伍建设缺乏导向性、美育内容建设缺少人民性和美育管理体系不完善等等。那么,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强家庭及社会各方面美育环境建设、提高美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养、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作为美育工作内容及建立健全美育管理工作体系等措施,促进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下美育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好哲.中国现代美育的历史进程与目标取向[J].山东社会科学,2007(01):22-32.
[2]马锦.创新美育教育方式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学周刊,2019(26):115.
[3]马建丽,冯建明.试论新时期高校美育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4(02):50-53.
(作者介绍:文剑,赤峰学院音乐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美育、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