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欢文,赵锐锃
(1.宁波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浙江宁波 315040;2.西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
中国经济以新代旧,逐步向“新常态”迈进,不再简单依靠传统要素驱动,而是向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战略在十八大会议上提出,其实质就是人才驱动,是指导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人才对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推动作用,特别是创新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更是创新发展新动能。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重要论断,明确阐明三个第一核心要义,三者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创新的主体是人才,人才才能发挥的载体是产业,只有相互联系,彼此作用,才能带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强国梦。
当前,国内大量学者围绕“创新人才”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家经济发展离不开区域发展的支持,区域肩负着落实创新驱动国家发展战略的特殊使命[1],有学者认为,实现创新驱动的根本和评价科技体制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就在于人才,尤其是高水平的创新人才[2]。基于市场竞争加大,应用型创新人才亟需,随着我国经济不断深化改革,只有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效应才能有效支撑驱动产业创新转型,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3]。有关人才方面的研究指出,创新人才是在意识、精神和能力方面具有创新性,并且能够通过创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成果的人才,拥有超常的健康人格、突出的开创性思维和能力与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充沛的精神[4]。一般而言,高层次人才具有五高特性:一是高智慧性;二是高创新性;三是高贡献性;四是高稀缺性;五是高动态性[5]。而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则是对产业的空间布局情况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问题的反映,是产业间同步协作与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过程[6]。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区域竞争将集中体现在产业方面的竞争,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十分关键的调节作用[7],产业协同发展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但在当前区域性市场发育不够成熟的条件下,需要政府加强区域调控、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推动产业分工与协作发展[8]。当下研究,主要偏向于具体区域典型案例研究和部分实证分析,而少有对创新人才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已有成果的可视化定量分析。因此,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有关创新人才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CSSCI级别期刊论文为样本数据来源,采用 SATI3.2、Ucinet6.0、SPSS19和EXCEL等研究工具,借助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探究我国学者在该领域22年来研究进程和发展趋势,梳理当前研究热点,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共词分析方法是通过统计文献中各类词汇共同出现的次数来进行聚类分析,研究词汇之间的紧密关系,进而分析这些词汇所代表的研究热点[9]。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则通过分析节点间的相互联系探究网络属性[10]。本文通过CNKI高级检索方式,分别以“创新人才”“高层次人才”“区域产业”和“协同发展”为主题词,检索时间限定于1998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5日,期刊类别限定CSSCI,共计检索论文8 662篇。以EndNote格式导出相关题录信息,通过SATI3.2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软件经过去重处理后,共保留8 478条题录信息,并构造关键词矩阵,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可视化和聚类分析操作,识别出当前学者所探讨的相关热点主题。
1.文献年分布
通过对1998—2019年CNKI有关创新人才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CSSCI期刊论文各年份发文量统计整理,文献年分布如图1所示。
1998年至2019年期间,创新人才与区域产业相关研究走势大致趋同,2006年相关发文量均突破100篇,并保持增长趋势,2012年达到发文量最高点,有关创新人才发文量达到219篇,区域产业发文量达到298篇,但2018年、2019年未见区域产业相关高质量文献发表。有关高层次人才研究文献相对偏少,年平均发文量32.3篇,最高发文量72篇。2013年前,有关协同发展研究相对薄弱,其后,增势迅猛,2015年年发文量突破300篇,2017年有关研究已达最高值,达到375篇。通过四个主题词检索汇总后,经去重处理统计,1998—2004年间,相关发文量基本平稳,总体发文量在2005年后开始逐年增加,2016年达到791篇。由此可见,有关创新人才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研究呈逐年增长趋势,该领域研究受到学者们的长期关注。
图1 1998—2019年文献发布年分布
2.高产作者合作情况
研究作者合作情况对预测该领域研究能力和未来研究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对相关文献中作者发文量进行提取统计,利用Ucinet6.0对提取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如图2所示,共有34位作者分别开展合作,总计12组研究团体,两人研究团体9组,李健与苑清敏最高合作次数达到4次;以王佳宁为核心的研究合作群体最为庞大,但合著研究次数仅有1次;三人组研究团体1组,合作次数在所有合作团队中最高,达到7次。可见,学者们虽然有合作研究,但合作程度不高,学术团队间缺少联系和交流。
图2 作者合作共现图谱
3.期刊分布
如表1所示,从期刊分布来看,文献分布在653个不同CSSCI级别期刊上,其中发文量超过10篇的有202个,占比30.9%,发文量仅1篇的期刊125个。发文量最高的前10种期刊总发文量占22.7%。基于CNKI数据库各期刊复合影响因子及学科领域可见,有关创新人才相关研究大多来自高等教育等领域专业期刊,有关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大多来自管理学、基础科学、社会学及统计学等专业期刊。
1.关键词提取
用SATI3.2工具从8 478条题录信息中提取原始关键词37 269个,选择词频达到35次的关键词,并对词意重复或相近的关键词进行替换,剔除无实际意义的名词和重复关键词。如“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等统一替换成“产业结构”,“对策”“实证研究”“指标体系”等无实际意义关键词选择删除。最终保留关键词33个,如表2所示。词频200以上的关键词14个,均与人才培养、区域经济发展等相关,除去检索关键词,人才培养词频最高,达688次,其次是京津冀区域,达670次。从高频关键词统计情况可了解到,有关创新人才的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人才培养与培养模式探究方面,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创新人才,需要通过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育;而有关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相关研究,则落脚于创新,通过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产业转移升级。
2.构造共词矩阵
利用SATI3.2输出关键词矩阵,根据表2构建33×33高频关键词共词矩阵,如表3所示,此矩阵中对角线上的数字为该关键词出现次数,其他位置上的数字则为对应行列关键词同时出现次数。例如“人才培养”共出现688次,“人才培养”和“创新人才”两个关键词共同出现82次。
表1 创新人才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发文量前10名期刊
表2 高频关键词统计
表3 部分关键词共词矩阵
为避免共词矩阵中词频差距过大影响统计结果,进一步满足聚类分析要求,通过SPSS19软件,采用余弦相似度衡量元素间的相关性,将表3转化成相似矩阵,如表4所示。相似矩阵中的数字代表矩阵中元素之间的相似性,数字越大,则距离越近,相似度越高。由表4可见,高校与创新人才、人才培养的相关系数较大,说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关键作用,而区域产业相关关键词与创新人才相关系数较小,人才在区域产业中作用未能明显表现,人才对区域产业的贡献研究还有待加强。
表4 部分关键词相似矩阵
1.构建关键词共现图谱
将表3数据导入Ucinet6.0,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构造的33×33共词矩阵进行可视化操作,输出结果如图3所示。
共现图谱中,方形节点由双箭头线连接表示节点所代表的关键词共同出现,数值则为同时出现次数。节点连线的疏密、所处的位置和大小代表该关键词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连线越密集,越位于中心,节点越大,越是该领域热点所在。从图3中可以看出“区域发展”“高校”“竞争优势”“创新能力”等关键词处于网络中心位置,是当前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所在。而“高层次人才”“产业布局”“技术创新”“创新驱动”等关键词离中心位置较远,说明当前这些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提高。
图3 关键词共现图谱
2.聚类分析
将表4导入SPSS19软件,采用分层聚类法所得树状图,如图4所示,将33个关键词分为三类。根据划分的每一类群所包含的关键词特征,将三个类群分别命名为:A1(创新人才培养)、A2(区域产业发展)、A3(创新驱动)。每个类群详细划分及其组成详情如表5所示。其中,A1占比最高、达到42.24%,A2占比34.09%,A3占比23.67%。这与之前采用的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三者之间关联效果不明显。
A1由创新人才、素质教育、创新思维、人才培养、创新教育、高校、培养体系、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改革、高等教育、创新能力、高层次人才等13个关键词组成,此类群主要涉及人才培养方面内容,并围绕高校层面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展开。
A2由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竞争优势、区域产业、区域差异、产业结构、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区域发展、协调发展、产业转移、产业布局等关键词组成,提示着区域产业发展需要根据区域自身优劣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转移和布局,以此带动经济高速高质量发展。
图4 聚类结果树状图
A3由协同发展、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技术创新、创新驱动、协同创新、科技创新、自主创新等关键词组成。京津冀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是学者研究最多的两大区域,主要通过创新驱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3.类群多维尺度分析
通过多维尺度分析,输出结果如图5所示,其应力指数0.086 78,拟合结果一般。与上述分析结果基本保持一致,层次明显但核心关键词不突出,分布较为分散,各类群间未形成明显相关性,各类群间关联研究有待提高。
图5 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图谱
表5 关键词的三类群组成情况
基于共词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创新人才”和“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相关领域文献研究分析,已基本理清22年来大致研究脉络,梳理并总结了目前研究的聚焦问题,当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创新人才培养、创新驱动和区域产业发展三大方面。
学者围绕人才培养展开了大量研究,创造性是创新人才的本质特征,创造力的培养则是开展人才培养素质教育的制高点[11-13],高等教育在此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以创新素质为基点,既要符合时代背景,又要贯彻落实到实际[14]。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突破口,应着重落脚于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12,15]。从基本概念来看,创新教育是有别于传统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具有创造性、继承性、全面性和阶段性四种特殊属性[13],既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又要与深化教育改革要求相一致,更要与培养人才的素质相关联[16]。纵观我国人才观的转变不难发现,“专才”到“通才”再到“高素质人才”,“创新人才观”实现了根本性突破,创新人才要有知识的专与博,多方面且深厚的能力素养,也要有创新的意识和态度[17]。
通过定性分析,我国研究生普遍表现出创新能力薄弱、学术视野狭隘和精神境界低层次等状况,因此需要调整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18]。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升人才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最紧迫的任务,培养任务的核心在高校、关键在教师[19],高校更应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4],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营造学术自由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建设一支合理质优的教师队伍,是促进和实施科教融合的关键[20]。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各大高校更易进入三大误区,易将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割裂开来;或是等同于实施人文教育;亦或是等同于实施通识教育[21]。基于对我国5所高校的案例分析,目前已基本形成个性化多元培养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较于传统培养模式实现了较大突破[22]。有研究对创新教育特色的科技素质教育模式构建进行了探索,从调整教育理念、加强教材建设、建立课程网站和构建科技实践平台等方面进行整合,实现科技素质教育向创新培育型转变,也有研究提出“十五年一贯制”学校培养人才路径[23]。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方面,更应关注软环境的建设,牢牢把握教与学、教学与研究、课内与课外三个密切结合[24]。通过对高考政策变化研究我国人才培养趋势,高考制度也要不断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学生发展个性化、多元化的时代要求[25]。
由此可见,高校是目前承担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产学研合作是我国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虽然已有学者就人才培养提出了相关培养体系和模式,但是体系和模式的提出各有侧重点,并不全面,普适性还有待提高,并且提出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的社会效益难于考证。创新人才与创新教育亦是息息相关,我国高校创新教育仍在不断完善的进程中,缺乏系统的教育体系,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普遍较低。特别是针对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创新人才在其中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有利于产业转型优化升级,而创新人才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随着环境优化、载体升级、资源共享、人才流动、管理方式变化等诸多问题的显现,创新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新境况,人才培养则需清晰了解时代所需,因变施策。因而,后续相关研究可就创新人才培养要素间开展定量分析,以及探究人才对区域产业发展、创新驱动效果评价的实证研究,也可从微观层面探索创新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驱动是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其内核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产业先发优势,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加速器[26-27]。管理水平、技术环境、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对产业发展和创新影响十分显著,在创新驱动区域产业发展时,需要重点抓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充分利用科技资源和科研平台[28]。也有学者通过对创新驱动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除创新投入、创新政策、创新载体、创新人才和创新环境外,创新战略也是一个关键要素[1]。新常态背景下,在对中国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理论模型的构建过程中,有学者认为创新人才才是知识生产和运用的关键,创新投入是区域创新活动的物质保障[29]。借助移动平均取样新型取样方式,研究发现,民营经济的创新驱动对区域产业升级具有明显的时间窗口和产业异分特征[30]。此外,通过提高产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可以增强产业创新驱动能力,并且能够重新建构区域产业竞争优势,有效增强产业内在动力,突破经济增长极限[31-32]。
可见,创新驱动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其不仅仅在于科技技术的创新,更需要产业、人才等多领域的协同创新,人才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根本所在,杰出的高水平创新人才能够带来重大创新突破,甚至能够带动产业的崛起。区域创新发展核心载体的培育,能够引领区域产业和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形成创新驱动内生动力,提升区域竞争优势。当前创新驱动相关研究,从内容上看已相对丰富,呈现多元化特征,但有关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仍需从要素投入与创新产出方面进一步深入,并且相较于发达国家,在研究理念、框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后续研究可就此展开。同时,探索创新人才与区域产业互动机制,以人新业,增强区域优势,实现1+1>2的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效应,亦是不错的方向。
根据区域定位、产业政策以及区域差异,我国可分为东南沿海经济区、渤海经济环区及中原群块、东北工业群块及其余省份组成的西部群块三类经济群块[33]。自改革开放,各地区差异日益明显,产业转移能够对转出区域的产业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优化和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4-36]。产业间的循环及其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当地经济实现增长,特别是主导产业的选择能够合理地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协调其他产业关系,能最大限度获取聚集经济效益[37]。有学者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政府为纽带开展产学研联合机制助推区域支柱产业发展[38],同时,加强自主创新能够增强主导产业竞争力,改善生产方式,催生区域新兴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壮大[39]。
经济发展水平、现有产业结构、资金、人才、技术以及劳动力是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因素,因此要从观念、制度、技术、产品、市场五个层面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40]。据实证研究表明,专业化的产业结构相比多元化结构更能加速区域经济增长[41]。通过建设区域互动合作协调机制,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区域产业分工协作能够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42]。当前研究分析表明,区域创新、产业结构均已存在明显空间溢出效应,各区域应积极消除创新人才流动障碍,加快创新要素流动,优化创新要素布局,形成协同效应,进而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产业结构升级[43-44]。
产业的创新能力是区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不仅能够获得产业的创新收益,还能增强产业的竞争优势,促进区域和产业的发展[45-46],同时,创新优势亦可弥补区位、资源和资本上存在的一定劣势[47]。有学者认为,产业竞争就是人才竞争,创新型人才能够有效促进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48],带动区域产业升级[49]。而产业集群由于内外部具有的特性也能够协调产业发展,提高区域竞争优势[50]。技术创新则能够推进区域产业集群的技术进步,调节产业结构,且可通过引进技术、设备和人才,以及加大技术投入来实现[51]。
综上,创新驱动为区域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方向,创新驱动核心乃是创新人才,同时创新人才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区域经济良好发展态势反作用又能促进人才的后续培养,三者相互协调,构成统一有机整体。因此,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不可闭门造车,固步自封。更要落实区域创新,围绕自身重点产业打造创新链,积极融入创新领域,加强创新保障,引进创新人才,发挥人才效能,增强创新能力。图3、图4、图5已清晰展示出学者们有关人才培养和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研究层次,但研究核心并不突出,“人才”“创新”“区域产业”三者间交互融合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所划分的三大类群间也缺乏明显关联,后期可有针对性地开展群内各关键词间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同时,处于社会网络分析边缘的主题词依然具有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