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优秀男子100 米跑运动员竞技生涯的年龄和成绩发展

2020-09-25 09:07:24詹晓梅
湖北体育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生涯年限均值

王 鑫,詹晓梅

(江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男子100 米跑是田径比赛中竞争最为激烈的项目, 年轻选手人才辈出,大龄选手不甘落后。 在刚刚结束的第17 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 米跑项目上,美国老将贾斯廷·加特林以37 岁的高龄参赛并跑出9.89s 的惊人成绩一举摘得银牌,我国30 岁老将苏炳添伤病未愈依然奋力闯入半决赛,老运动员能够在世界大赛中保持如此良好的竞技状态, 是少数个案还是一种变化趋势? 20 世纪50 至80 年代出生的短跑运动员的竞技表现代表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男子短跑实力的演变,从此角度适时深入地研究运动员的竞技生涯中年龄和成绩特征,有助于加深对短跑运动员科学化成长规律的认识,为我国运动员多年训练的计划与组织提供重要依据, 有助于提高现阶段我国短跑运动员的训练效率和成功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入围历届(1~17 届)世界田径锦标赛100 米跑半决赛的男子运动员定为世界优秀男子100 米跑运动员, 取出生于1950 年至 1989 年这 40 年期间的共 138 名运动员 (50 年代 8人,60 年代 36 人,70 年代 41 人,80 年代 53 人) 为研究对象,收集国际田联官网公布的每名运动员成年之后(≥18 岁)的历年100 米跑有效比赛成绩。

1.2 研究方法

1.2.1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9.0 软件和Microsoft Excel 2013 软件根据研究需求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数据处理并制图。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年代组的运动员年龄指标、 成绩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明晰不同年代组男子短跑运动员的差异。 由于不同年代组样本数量不同,运用Schéffe 法进行多个均数的两两事后比较[1]。 显著性水平定义为p<0.05,非常显著为p<0.01。

1.2.2 曲线拟合回归

运用SPSS 软件的(Curve Estimation)曲线估计模块对不同年代组运动员各年龄的参赛人数比例和最好成绩均值数据序列进行拟合回归, 选择拟合度较高的3 次曲线模型作为拟合模型进行分析观察。

1.2.3 逻辑分析法

对相关文献资料及数理统计的结果进行科学汇总、 系统分析,结合100 米跑项目的运动规律及竞赛规则,得出相关研究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世界优秀男子100 米跑运动员竞技年龄特征发展分析

2.1.1 运动员相关年龄指标分析

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连续而完整的时间过程,各专项优秀运动员的培养都有着特有的发展规律和鲜明的时间特征[2],运动员的年龄特征始终贯穿这个全过程[3]。 竞技年龄是运动员的生物年龄、智力年龄、运动年龄和心理年龄的一种综合表现[4]。对不同时代的运动员运动生涯的年龄节点和竞技年限的研究, 可基本反映出世界优秀男子100 米跑运动员职业生涯发展变化的时间特征。

图1 50~80 年代世界优秀男子100 米跑运动员竞技年限发展散点图

表1 50~80 年代世界优秀男子100 米跑运动员竞技年龄特征统计结果

图2 50~80 年代世界优秀男子100 米跑运动员竞技年龄特征变化折线图

统计指标定义如下: 竞技年限是运动员职业生涯中能够跑出有效成绩的年数; 竞技年率为竞技年限占其总职业年限(退役年龄-初赛年龄)的百分比;最佳年龄为运动员跑出生涯最好成绩的年龄; 平均年龄为运动员能够跑出有效成绩的年龄的平均值;初赛年龄为运动员成年后(≥18 岁)跑出有效成绩的第一年年龄; 退役年龄为运动员最后一年跑出有效成绩的年龄。

图2 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发展,运动员竞技年限、竞技年率整体均值呈递增的趋势,最佳年龄、平均年龄整体均值基本保持水平趋势,最佳年龄集中在 25~26 岁[5],这符合王学坤的研究结论。 初赛年龄呈下降趋势,退役年龄呈上升趋势。 对不同年代组运动员的年龄特征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代组运动员在竞技年限、初赛年龄的均值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竞技年率、退役年龄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在参赛的平均年龄和最佳年龄方面,不同年代组的运动员均值无显著差异(p>0.05)。 进一步作多个均数的逐对两两事后比较发现 (表2), 在竞技年限上,50 与70年代、50 与 80 年代、60 与 80 年代的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值差都为负数,说明 70 相较于 50 年代、80 相较于50 年代、80 相较于60 年代男子竞技年限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同理由表2 可得,80 相较于50 年代男子竞技年率显著提高(p<0.05),80 相较于 50、60、70 年代男子初赛年龄非常显著提前 (p<0.01),70 相较于 50 年代男子退役年龄显著延后 (p<0.05)。

综上,男子最佳年龄、平均年龄保持不变,最佳年龄集中在25~26 岁。 职业年限(职业年限=退役年龄-初赛年龄)逐渐延长,同时运动员竞技年率逐渐提升,说明运动员生命中的能够竞技的年龄区间延长, 同时在这区间内能够上场的参赛的年数比例增大,反映出运动员伤病率、意外事故率等情况的减少,参赛效率和生涯质量的提升。 职业年限和竞技年率共同决定运动员的竞技年限,前两者的提高必然引起运动员竞技年限的延长, 这是社会发展和运动训练科学化不断提高的结果[6],运动员在制订多年训练计划时也应顺应这个特征改变并适当延长训练年限。

表2 50~80 年代男子100 米跑运动员不同年代组竞技年龄逐对均值检验结果

2.1.2 不同时期运动员各年龄参赛率分析

为了客观反映优秀运动员各个年龄的参赛情况, 将各年龄参加比赛的人数除以年代组样本总人数再乘以100%,绘制出运动员“竞技年龄-参赛人数比例”曲线,以反映短跑运动员各个年龄的参赛率。

图3 50~80 年代世界优秀男子100 米跑运动员各年龄竞技人数比例曲线拟合图

根据运动员各年龄参赛人数比例数列拟合若干个曲线回归方程, 对比后发现3 次曲线拟合度较高。 F 检验结果显示(表 3),拟合模型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拟合优度(R2)高,拟合效果较好,3 次曲线能够反映出男子运动员各年龄参赛人数的具体走势。

图3 所示,各个年龄的数据点全部低于100%,这是由于疾病、意外情况等因素,运动员的参赛率始终无法达到100%[7]。各拟合曲线大致呈现“上升-顶峰-下降”的态势分布,运动员普遍在二十几岁的参赛率是最高的。 具体观察,50 至70 年代拟合曲线向“高峰--长尾”趋势变化,曲线后段“下降支”下降程度逐渐变缓,70 年代的运动员最大年龄可延续到42 岁。80 年代曲线的顶峰处在70 年代的基础上出现一定程度的左偏,逐渐向100%线逼近,其前段的“上升支”较前3 个时期提升明显。 另外,80 年代运动员现大多还未退役, 大多年龄集中在30~40 岁。 因此,30 岁之后曲线有进一步走高“右移”的趋势。

可以看到, 世界优秀男子百米运动员并不是在同一年龄参加比赛的,最小参赛年龄在18 岁。 运动员成才的周期明显缩短, 越来越早出成绩并进入世界级大赛中与各国高手同场竞技,且参赛率能够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上,反映出男子100 米项目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竞争愈来愈激烈。30 岁以上的年龄段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大龄”运动员数量逐渐增多。 综上,随着时间发展,运动员的参赛率逐渐提高,运动员开始进入世界高水平竞技的年龄逐渐减小, 且80 年代人数上升尤其明显,同时,30 岁之后“大龄”运动员仍能参赛的人数比例增高,运动员职业生涯开始年龄提前、竞技寿命延长是目前世界男子100米跑运动员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表3 50~80 年代世界优秀男子100 米跑运动员各年龄人数比例三次曲线拟合结果

表4 50~80 年代世界优秀男子100 米跑运动员竞技成绩特征统计结果

2.2 世界优秀男子100 米跑运动员竞技成绩特征发展分析

2.2.1 运动员相关成绩指标分析

图4 50~80 年代世界优秀男子100 米跑运动员成绩特征变化折线图

对不同时代的运动员运动生涯的成绩节点的研究, 可基本反映出不同时代运动员职业生涯成绩发展的时间特征。 成绩指标定义如下: 起始成绩为运动员竞技年限中第一年的最好成绩;退役成绩为竞技年限中最后一年的最好成绩;最佳成绩为运动员竞技年限中跑出的最好成绩; 平均成绩为运动员整个竞技年限中各年最好成绩的平均值。

结果显示, 各年代组运动员初始成绩和退役成绩的平均值在10.5s 以内,达到运动健将水平,反映出世界优秀男子百米运动员均具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20 岁左右就能达到接近奥运和世锦赛的报名标准,在“大龄”退役状态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水平。 结合图4 可以看到,两项成绩值呈现一定的递增趋势,说明运动员起始和退役成绩逐渐变差。 方差检验结果,不同年代组的运动员的起始成绩均值、 退役成绩均值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 进一步作多个均数的逐对两两事后比较发现(表 5),50 与 80 年代、70 与 80 年代男子的初始成绩均值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两组均值差都为负数,说明80 相较于50、70 年代男子初始成绩明显变差, 同理由表5 可得,70 相较于 80 年代男子退役成绩显著变差(p<0.01),这是由于运动员职业生涯起始年龄逐渐变小, 退役年龄逐渐增大所致。 现阶段运动员18 岁便开始参加世界大赛并且40 岁左右仍能创造参赛成绩。

运动员生涯平均成绩均值随时间发展基本保持水平并小

表5 50~80 年代男子100 米跑运动员不同年代组竞技成绩逐对均值检验结果

幅度升高的趋势(图 4),集中在 10.20~10.30s,不同年代组的运动员均值无显著差异(p>0.05)。在最佳成绩方面,均值从60年代开始突破10.10s,80 年代已经进入10s 大关以内,随时间发展呈现不断提高的态势,提升幅度较平均成绩更大。 方差检验结果显示, 不同时代组运动员的最好成绩均值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反映出随着时间的发展,世界优秀男子100 米跑竞技生涯的运动水平显著提高。 进一步逐对两两事后比较发现 (表 5),80 相较于 50、60 年代男子最佳成绩均值明显减小(p<0.05),说明运动员最高运动水平明显提高,这是运动员身体素质持续增强、动作技术更加合理化、运动训练不断科学化的结果[8]。

2.2.2 不同时期运动员最好成绩分析

为了客观反映不同时期优秀运动员的生涯最好成绩变化, 将50 年代至80 年代各时期的运动员最好成绩按各成绩区间分布排列, 具体人数再除以各时期样本数再乘以100%,绘制出运动员“最好成绩-人数比例”堆积柱状图,结果按照时间发展顺序由低到高堆积而成, 直观反映不同时代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展变化规律。

图5 50~80 年代世界优秀男子100 米跑运动员生涯最好成绩堆积柱状图

从图5 可以看到, 从整体上看世界优秀男子100 米跑运动员生涯成绩9.58~10.29s 之间,呈现正态分布。 其中,生涯最高水平在10.00~10.09s 区间的人数最多,随着成绩提升,人数逐渐减少。 50 至80 年代组成绩水平呈现逐渐“左移”的态势,说明世界优秀男子100 米运动员运动水平显著提高。 分年代看,50 年代男子生涯 100 米最好成绩分布最为集中,在10.00~10.29s 之间,其中62.5%运动员的最好成绩达到10.10~10.19s;60 年代成绩分布开始逐渐离散,成绩上限突破9.90s,其中16.7%的选手达到了9.80~9.89s;70 年代男子运动员极少数(2.4%)能够跑进 9.80s,9.90~9.99s 人数居多;80 年代成绩上限出现连续突破,进入了9.50~9.69s 的区间,近七成运动员的成绩能够到达 9.90~10.09s, 仅少数运动员达到 10.10~10.19s,说明80 年代男子运动员成绩出现历史性大幅度提升,大大超过之前运动员对于世界男子100 米成绩的提升, 涌现了博尔特、盖伊、鲍威尔、加特林、苏炳添等80 年代出生的中外短跑名将,可谓为“黄金一代”。

2.3 世界优秀男子100 米跑运动员各年龄竞技能力发展分析

图6 50~80 年代世界优秀男子100 米跑运动员各年龄平均成绩曲线拟合图

为了更好了解世界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各年龄成绩变化规律, 根据统计数据绘制了运动员在各年龄阶段的平均成绩散点图,并对数据进行曲线拟合。

3 次曲线拟合模型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1),拟合优度(R2)高,拟合效果较好。 图6 所示,运动员生涯竞技成绩大致呈现“上升-保持-下降”的走势分布。在23 岁之前各年代组曲线交错重叠,未出现明显的变化。 25~30 岁是处于集技术水平、心理、经验于一起成熟稳定的竞技顶峰阶段[9],运动员更容易发挥出自身最大的潜力, 可以看到同龄运动员成绩均值随年代发展呈现明显的减小趋势,50 至80 年代曲线高度不断走高, 说明运动员在竞技顶峰阶段成绩水平出现显著提升。 30 岁之后,运动员总体成绩开始衰退,运动员进入到了最佳竞技衰退阶段[10]。 曲线后段“下降支”的下降趋势随年代组逐渐变缓,曲线峰顶处逐渐升高,且顶峰阶段有向后延长的态势。 80 年代运动员在30 岁之后仍能保持较高水平,说明在竞技下降阶段(30 岁之后)运动员维持自身高水平竞技的能力有一定提升。 运动员最好成绩的出现往往代表着其竞技水平达到了个人的顶峰,能否保持及延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1],随着世界田径运动职业化和商业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 各种大赛所设的丰厚奖金,促使大龄运动员不断挖掘自身潜能,调节自我心理,达到良好的竞技状态并将其保持下去。 在如今的赛场上,出现了30 多岁的“大龄”运动员仍能在世界大赛决赛中, 与新生的年轻运动员竞争仍能取得较好成绩名次的情况。

80 年代“黄金一代”运动员生涯竞技水平的突出,并非在18、19 岁生涯初期表现出来,而是在竞技顶峰期表现出显著优于之前时期同龄运动员的运动水平。 这个阶段的爆发,是运动员天赋潜力、比赛经验、技术水平和竞争意识的集中体现,需要经过多年的运动训练过程[12]。其次,“年龄-成绩“曲线显示:曲线斜率随年龄增大会一直减小(正数-零-负数),说明运动员随着成绩的提高,提升的幅度会越来越小,提升的难度会越来越大,运动员在竞技顶峰期时成绩提升难度大大加大,成绩的衰退也会随年龄增长越来越显著。 因此,现阶段对于一名优秀的短跑运动员来说, 最大突破能力和维持自身高水平竞技状态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这也是50 至80 年代运动员生涯竞技水平提高、顶峰阶段延长的主要原因。

表6 50~80 年代世界优秀男子各年龄100 米跑平均成绩3 次曲线拟合结果

2021 年东京奥运会开赛在即, 我国目前已经全面进入到了备战期[13],我国参赛选手苏炳添虽已过而立之年,从世界男子短跑运动员发展趋势来看仍具备强大的竞争实力, 相信和另一选手谢震业组成的短跑“双子星”会为中国田径军团再添荣誉。

3 结论

1)50 至80 年代出生的世界优秀男子100 米跑运动员的职业年限、竞技年率、竞技年限均呈现提高的态势,职业生涯开始年龄提前、 竞技寿命延长是目前世界男子100 米跑运动员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2)50 至80 年代出生的运动员运动生涯竞技水平显著提高,80 年代出生的运动员竞技实力提升幅度最为显著,运动员竞技顶峰阶段逐渐延长。

3)最好成绩突破能力和高水平竞技维持能力出现提升是50 至80 年代运动员生涯竞技水平提高、顶峰期延长的主要原因,大龄运动员依然有较高的竞技实力。

猜你喜欢
生涯年限均值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吐槽退役生涯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银杏叶总多酚含量比较
中成药(2017年6期)2017-06-13 07:30:35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6:56
均值不等式失效时的解决方法
均值与方差在生活中的应用
体外发酵法评定不同茬次和生长年限苜蓿的营养价值
关于均值有界变差函数的重要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