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水平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2020-09-25 09:07:28洪晓彬廖滢莹向雨岫陈重阳徐爱爱
湖北体育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学业成绩回归系数学业

洪晓彬 ,廖滢莹 ,向雨岫 ,陈重阳 ,徐爱爱

(1.武汉体育学院 心理学系,湖北 武汉 430079;2.武汉体育学院 运动训练监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430079;3.武汉体育学院 研究生院,湖北 武汉430079)

2013 年, 我国教育部展开了新一轮关于学生体质测试标准的修订工作,并于2014 年7 月下发了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版)》(简称“新标准”)[1]。 这一标准的实施不仅对体质健康测量的方式进行了明确地规定, 也对我国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水平制定了标准。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在上世纪80 年代初就提出对“体质健康”的界定,认为体质健康与个体的获得性及遗传性均具有高度相关, 并且在此基础上,表现出心理健康、生理功能及形态结构等方面的较为稳定的特征以及表现[2]。 其中包括5 个方面的内容: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生理机能、身体形态、适应能力以及心理状态。

随着我国对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测量的逐步规范化,越来越多的家长及学生也开始认识到了个体体质健康的重要性,但仍然有部分老师及家长,甚至学生本人,忽视了体质健康在其生长发育期间的重要地位。 我国在 2015 年公布的《2014 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中也显示,尽管相较于往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测量数据, 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的趋势得到了一定地改善,但就总体而言,仍然处于不容乐观的状态当中[3]。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体育成绩在学生整体成绩评估中的占比越来越大,2020 年1 月, 云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根据新方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设定的14 门科目将全部纳入到云南省初中生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中,全科开考。 其中,体育科目的分数和语文、数学、英语同样为100 分。 这也更加说明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性。

尽管如此,在面临着繁重的课业压力的情况下,仍然不少家长都认为体育锻炼会占用到学生的时间及精力, 使其无法专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从而影响其学业表现,而长时间地缺乏体育锻炼,也必然会影响个体的体质健康水平。 在传统观念看来,学业成绩是衡量学生是否优异的重要依据,甚至部分家长、老师将其视为评价学生学业表现的唯一依据,这也导致了学生的体育成绩及体质健康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 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也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加而减少甚至完全失去。 大量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研究也表明,学生繁重的学业压力是导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降低、 肥胖率上升等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青少年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的成长发育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 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可以很好地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其体质健康水平,为今后的工作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条件。 但由于电子游戏、网络、手机的流行,以及课业的日益繁重, 青少年儿童在课余时间的体育锻炼远远达不到应有的锻炼量与时长。 残酷的升学竞争与就业压力也使得青少年儿童忽视了体育锻炼与体质健康的重要性。 但值得思考的是, 体育锻炼与学业表现间是否具有一定的关联呢?

针对体育锻炼与青少年儿童的学业成绩间是否具有负向相关这一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也做出了相应的研究。 与大众印象截然相反的是, 一定程度的体育锻炼不仅不会减低学生的学业表现,甚至还将提高学生的学业表现。 在过去的50 年间, 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体质健康与学业成绩间的关系进行了各种不同的研究。 有研究者在对214 名学生进行一学期的调查研究后发现, 每天保持20min 课外锻炼活动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显著影响[4]。 此外,美国有研究者选取了7 所公立学校,将学生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实验组的学生将接受专业人士指导的身体锻炼活动、游戏及休闲活动,而对照组则仅仅接受普通体育教学, 实验结束后通过对比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数据显示, 参与额外身体活动的实验组在学业成绩上有显著提升,且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将产生不同的影响[5]。 我国学者也在该研究领域进行了许多研究。 杨志长等就在经过长达二十余年的实验研究后发现, 每天在课余时间进行15min 的体育锻炼,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6]。

尽管现有的一些研究均对体育锻炼与学业成绩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体育锻炼作为个体的行为,始终缺乏了更为直观的指标,且体育锻炼也有短时锻炼与长时锻炼的区别。 众所周知,长时间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个体的体质健康水平, 若直接将个体的体质健康水平与学业成绩进行相关比较, 在体育锻炼与个体体质健康水平对学业成绩具有积极影响这一现象上将更具说服力, 也能更好地向老师及家长证实长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其次,大部分的研究均将关注点着眼于有氧耐力与体重指标上, 而针对柔韧性、力量和速度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最后,尽管我国也有一些有关体质健康与学业表现间的研究, 但相关研究证据仍然较为缺乏,国内外文化背景具有一定的差异,教育制度及理念也存在着不同,因此,针对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与学业成绩间的研究十分有必要。

针对以上所述的研究现状及不足, 本研究采用横断研究的方法,全面收集学生的各项体质健康水平指标与学业成绩,探讨体质健康水平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以求肯定体质健康水平的积极影响。 此外,希望能够借助本研究,提供体质健康对学业成绩产生正向预测的理论依据, 为增加我国青少年体育锻炼时长,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带来积极影响。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 选取湖北省恩施市、 十堰市、宜昌市三地共3 所小学、4 所中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年龄为9 至18 周岁。 调查对象均通过体检,由医生确定可以参加体质测试。 本研究共采集有效数据1 984 份,剔除部分残缺问卷数据,获得1 970 名学生的相关数据。

表1 被试基本情况

1.2 测量方法及指标

1.2.1 体质健康水平指标

根据2014 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版) 》, 对受试学生的各项指标按规定进行施测。参考前人的研究,本次实验测试的主要项目为:肌肉力量(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有氧耐力(50m×8 跑/800m 跑/1 000m 跑)、速度(50m 跑)、柔韧性(坐位体前屈)。

1.2.2 学业成绩

本研究采用受试对象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初一、高一采用入校成绩,高二、高三采用最近一次月考成绩)。 由于本研究年级跨度较大,为了便于比较,本研究仅选取了语文、数学、英语3 门学科分数。 此外,鉴于数据涵盖不同学校不同试卷,因此,采用SPSS 分别对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的原始分进行标准化处理,转化为均值为0,标准差为1 的标准化分数[7],最后将所得的标准分数作为反映受试对象各学科学业表现的指标。

1.3 数据分析

本研究以班级为单位, 对参与体质测试的学生统一收集学业成绩后录入数据,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22.0 进行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2 结果分析

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表2)可以看出,受试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维度上的力量、柔韧性、速度、有氧耐力水平与各科学业成绩间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p<0.01),因此可以认为,体质健康水平中的各项因素可以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做出正向预测。

表2 体质健康水平与学业成绩间的相关系数

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 所示。 力量对数学成绩的回归系数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对语文、英语和学业平均成绩达到显著性水平,其标准化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06、0.006、0.04;柔韧性对语文和英语成绩的回归系数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对数学和学业平均成绩达到显著性水平,其标准化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03、0.001; 速度对数学成绩的回归系数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 对语文、 英语和学业平均成绩达到显著性水平,其标准化的回归系数分别为 0.006、0.009、0.05;有氧耐力对语文、数学、英语和学业平均成绩的回归系数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其标准化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17、0.010、0.017、0.015。

3 讨论

根据本研究假设, 通过相关关系与回归分析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体质健康的各个指标均与学业成绩间均有显著正相关,且体质健康与学业成绩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这也说明, 体质健康水平可以对学业成绩做一个有效的正向预测并提高学业成绩。

关于改善体质健康水平对学业成绩具有积极作用这一现象,近年来已有许多国外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阐述,也得出了许多十分具有说服力的研究证据。 但我国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却并不多, 未能以我国的学生群体为对象进行大样本研究并得出研究证据。本研究针对我国9~18 岁的青少年群体进行了1 970 人的大样本研究后, 得出了与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类似的结果, 即包括有氧耐力在内的多项体质健康指标均对青少年儿童学生的学业表现具有积极的作用, 可以对学业做出正向的预测。

表3 体质测试指标得分与学业成绩的回归分析

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通常通过进行体育锻炼实现,因此大部分的研究也将体育锻炼作为干预措施进行研究, 直接针对体质健康水平与学业成绩间关系的研究证据较少。 Wittberget 等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具有高体质水平的学生在数学与英语成绩上要优异于体质水平较低的学生[8]。 Chomitz 等也通过研究证明, 学生在语文与数学学科上的合格率将会随着体质测试的合格数量增加而上升[9]。而澳大利亚的学者也在对7 961 名年龄在7 至15 岁的青少年进行横断研究后发现, 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与其学业成绩间也出现了正向相关的关系[10]。

除大部分研究者关注的有氧耐力外,速度、肌肉力量、柔韧性等也均有学者分别将其与学业成绩间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 根据以往的研究证实,肌肉力量同样与学业成绩有关,且独立于有氧耐力之外, 对个体的工作记忆及学业成绩产生积极作用[11]。 Brandi 等也指出,仰卧起坐与数学成绩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12]。 而 Irene 等也通过 4×10m 的往返跑对学生的速度素质进行测试后发现,速度与学生的语文、数学以及平均成绩均存在显著正相关[13]。

针对体质健康水平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的原因,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在生理机制方面,体育锻炼不仅会提高个体的体质健康水平, 还将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带来积极的影响。 有研究提出,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个体反应能力、各个系统的协调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枢神经的灵活性及其对肌肉活动的协调能力, 还能在兴奋与抑制过程相互作用时提高其均衡性。 同时,体育锻炼在对学生情绪的稳定上,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也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上的抗压能力[14]。 此外,个体的智力与体力都将在儿童与青少年时期飞速发展, 适当地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改善其身体状况,这也让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与充足的体力去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 另外,运动也可以使大脑释放大量如多巴胺之类的化学物质, 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这类化学物质可以对个体的智力与记忆力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并让个体保持愉悦的心情,而良好的心态与精神状态同样也能对提高学习能力产生积极作用。 体育锻炼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与自尊水平, 加强个体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保持良好的课堂表现[15]。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体质健康水平与学业成绩间具有正向相关, 体质健康水平可以对青少年儿童的学业成绩做出一定的正向预测,但其中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有待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4 结论

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改善可以对提升其学业成绩产生积极影响, 且各项体质健康指标均可以对学业成绩产生一定的正向影响。 这也证实了,在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体质健康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身体素质发育上, 更可能对认知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猜你喜欢
学业成绩回归系数学业
基于回归分析模型的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研究
艰苦的学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中学语文(2019年34期)2019-12-27 08:03:46
多元线性回归的估值漂移及其判定方法
电导法协同Logistic方程进行6种苹果砧木抗寒性的比较
多元线性模型中回归系数矩阵的可估函数和协方差阵的同时Bayes估计及优良性
学业成绩与习得性无助: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大学生上网情况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