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杰,李 珊,王晓纲,李 璞,魏庆民
(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北 邢台 0540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继而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或坏死所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闷、胸痛等,严重者甚至发生猝死[1]。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是男性和女性首要的病死原因,且女性患者CHD发病率及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往研究提示:育龄期妇女有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存在较低的心脏意外事件的风险,但是这种保护作用在绝经后就逐渐消失了,绝经前的女性,卵巢功能开始发生衰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反馈机制发生改变,患者的激素水平以及心理状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由于患者的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极易引起患者的粥样动脉硬化,造成CHD发病率的升高,严重威胁绝经前妇女的生命健康[2]。国际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女性绝经后的CHD发病率、病死率比绝经前高出5倍[3],且这一发病率还会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加而升高。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1q/TNF-relatedprotein3,CTRP3)与脂联素具有相同的生物学作用,通过对患者的局部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降低脂多糖诱导的炎性反应以及相关炎性因子分泌[4],同时,通过对单核细胞趋化因子的抑制性分泌,降低脂肪组织的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对于CHD的进展具有一定的指示性作用[5]。本研究将通过绝经前女性CHD患者激素水平与其血浆CTRP3、免疫球蛋白水平及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研究,为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绝经前女性CHD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5~54岁,平均(46.57±1.04)岁;其中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5例,以在本院同期治疗的绝经前25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论证通过。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CHD诊断标准[6];②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确诊为CHD。排除标准:①急性心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等非冠状动脉狭窄所致的心脏病;②脑血管病;③肝肾功能障碍;④自身免疫性疾病;⑤急性感染、慢性感染急性发作;⑥活动性肺结核或恶性肿瘤患者;⑦已发生心力衰竭者;⑧严重精神疾病患者。
1.3研究方法
1.3.1一般资料收集 分别对患者的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CHD家族史、收缩压、舒张压等情况进行收集并比较。
1.3.2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 分别于患者的排卵早期、排卵晚期、黄体早期、黄体晚期采集患者空腹血液4 mL,3 000 r/min,20 min离心后,采用化学发光法对患者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卵泡生成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sing hormone,LH)进行检测,取平均值。
1.3.3血清CTRP3水平比较 采集患者空腹血液4 mL,3 000 r/min,20 min离心后,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CTRP3水平进行检测,检测试剂由上海酶联免疫生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操作流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4免疫蛋白水平比较 分别对2组患者的IgA、IgM、IgG水平进行比较。
1.3.5冠状动脉斑块检查 分别对两组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检查,采用LOGIQ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频率控制为7~12 MHz。
1.4观察指标 分别对2组的一般资料、冠状动脉中层厚度、斑块面积以及斑块数量、性激素(E2、FSH、LH)水平、血浆CTRP3、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比较。对性激素水平与动脉斑块稳定性、血浆CTRP3、免疫球蛋白水平的作相关性分析。对性激素水平与动脉斑块稳定性、血浆CTRP3、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一般资料比较 2组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CHD家族史以及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史及舒张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wo groups
2.23组动脉斑块稳定性比较 3组冠状动脉中层厚度、斑块面积以及斑块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从两两比较的结果分析,斑块稳定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以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动脉斑块稳定性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plaque stability of the three groups
2.33组性激素水平比较 3组E2、FSH、L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的激素水平两两比较,患者的E2、FSH、LH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以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性激素水平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sex hormone levels of the three groups
2.42组血浆CTRP3、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3组CTRP3、IgA、IgM、Ig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两两比较,CTRP3、IgA、IgM、IgG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以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3组血浆CTRP3、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plasma CTRP3 and immunoglobulin levels of the three groups
2.5性激素水平与动脉斑块稳定性、血浆CTRP3、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性激素水平与动脉斑块稳定性、血浆CTRP3、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患者的E2、FSH、LH水平分别与冠状动脉中层厚度、斑块面积、斑块数量、CTRP3、IgA、IgM、IgG水平呈正相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性激素水平与动脉斑块稳定性、血浆CTRP3、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Table 5 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x hormone levels and plaque stability, plasma CTRP3 and immunoglobulin levels
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医疗救治措施及能力的提高,CHD患者不断增加[7],有研究预测到2020年,CHD将持续成为全球死亡的首位原因[8]。同时,女性的发病越发年轻化,绝经前女性发生CHD患者显著升高,大量临床实验证实[9-10],绝经前女性雌激素的下降,循环作用中的内皮祖细胞被动员分化归巢为新内皮细胞进行损伤修复的作用显著抑制,而在对患者的组织分化中,由于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外周血循环中的CD34水平显著下降,细胞迁移、归巢作用导致的梗死区域CD34水平显著下降,增殖分化成的新生血管作用显著抑制,心脏的供血显著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由于患者的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导致患者的脂代谢水平紊乱,抗氧化作用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形成以及不稳定因素的加剧[11]。CTRP3属于新型的细胞因子,与脂联素同源异构,生物学功能一致,与患者的局部炎性因子的分泌密切相关。有研究报道显示,CTRP3是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的脂肪因子,可以有效抑制患者的脂肪细胞和单核细胞等促炎性因子的诱导通路,同时,CTRP3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促进患者的脂联素分泌,调节脂肪细胞分泌脂联素[12]。
本研究中,通过对患者的斑块稳定性分析,观察组的斑块稳定性较差,同时,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冠状动脉稳定弱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析认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主要是由于在冠状动脉局部的硬化斑块破裂及侵袭,进而造成患者的继发完全性和不完全性管腔闭塞,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则主要是由于较为稳定的冠状动脉斑块造成患者的血管狭窄性升高,局部心肌细胞供血不足,进而引发的稳定型心绞痛,所以,从患者的临床发病因素分析,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其稳定性高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郭华涛等[13]在对不同类型的CHD患者的斑块稳定性研究中提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斑块稳定性较差,于本研究相互印证。
通过对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性激素水平的分析,观察组的免疫功能以及性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分析认为,由于患者的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患者的脂代谢水平紊乱,心肌细胞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斑块稳定的变化,造成其供血严重不足,患者的局部循环功能较差,最终导致机体的毛细血管的内皮损伤程度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14]。而通过对患者的CTRP3分析,观察组CTRP3水平显著降低,分析认为,随着雌激素水平下降,脂代谢水平紊乱,脂肪细胞功能异常[15],造成患者的CTRP3水平下降,而随着CTRP3水平的下降,患者的局部内皮细胞损伤程度上升,自我修复能力下降,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16]。娄秀萍等[17]对绝经前CHD女性与CTRP3水平的相关性中指出,绝经前女性CHD患者的CTRP3水平显著降低,与本研究一致。
另外,通过对性激素水平与动脉斑块稳定性、血浆CTRP3、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与动脉斑块稳定性、血浆CTRP3、免疫球蛋白水平呈现正相关,提示,在对患者的预后分析中,可将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作为CHD严重程度指标[18]。
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未对性激素水平与CHD严重程度的量化指标进行回归性研究,通过量化指标分析,得出CHD严重程度的分析回归方程,有待在日后的研究中进行。综上所述,绝经前女性CHD患者激素水平与其血浆CTRP3、免疫球蛋白水平及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建议在临床诊疗中将性激素水平作为CHD患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