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翠平 秦林滋 孙焱
摘要:随着科技发展,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新技术、新产品蓬勃发展,与新兴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的高等工程教育急需进行学科、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新工科”建设应运而生。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的“新工科”专业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需要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升级改造,相应的学生培养也要求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国际竞争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特征。为更好地帮助“新工科”人才降低创新风险、提升创新效率、保护创新成果以及促进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需要增强“新工科”人才的知识产权知识和技能,加大知识产权素质教育。
关键词:新工科;人才培养;知识产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D91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0)27-0042-03
我国高等教育中工科在校生规模庞大,但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目标定位模糊,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与企业和产业发展需求脱离,偏向理科化,毕业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等。在新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当前,更需要具有工程学科实践能力,又具有经济、管理及创新知识和素质,能够随着行业发展去解决未来问题的综合性“新工科”人才,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以及面向新兴产业的工科新专业应运而生。[1]“新工科”人才培养不仅仅是专业交叉融合、更新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而且是快速学习新事物的能力。知识产权教育有助于工科人才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容易激发学习激情,促进工程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对学习和创新的成果积极寻求知识产权的保护,可提升创新收益,进一步促进学习和探索。[2]
1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新工科”建设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位居全球首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服务和支撑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并与国际接轨,适应国际竞争需要。在创新驱动发展,实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背景下,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相应的人才需求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2016年6月,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实现国际实质等效,为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2017年2月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达成了“‘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随后,教育部发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启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之后《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等具体化了“新工科”内涵。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教高厅函〔2018〕17号),明确认定612个项目为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我国“新工科”建设正式付诸行动。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不断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机器人工程”等专业。[3]
2 “新工科”人才培养能力要求
工科本身内涵丰富,范围较广,很多新的工程专业还没有形成,新工科概念还处于探索阶段。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马陆亭认为“新工科”就是有别于传统工科的学科交叉产物,是增加了一些新技术甚至是人文社科内容杂糅的学科”。天津大学杨秋波则认为新工科一方面指新兴工科专业,另一方面指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林健(2017)认为新兴、新型、新生工科专业构成了“新工科”专业体系,是正在形成的或将要形成的新的工程学科。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新材料等产业有较大的人才缺口,在物联网、云数据、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新经济领域工程技术人才供应不足,因此我国“新工科”人才培养应以这些产业所需的专业为基础,更新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与其他工科乃至经济、管理等学科进行交叉融合。
“新工科”具有学科交叉、服务新经济的主要特点,其任务是将传统工科专业转向产业需求导向,甚至走在产业变革之前将分割的工科专业布局转向跨界交叉融合,相应的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人才技能要求等都要进行探索和改革。总体而言,“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些共性特征——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善于创新:陆必应和张汉华(2013)指出,工科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陳慧和陈敏(2017)认为,新工程人才不仅具有工程技术能力,还要有前瞻性视角和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领导才能、多领域知识技术组织整合能力、深厚文化底蕴和全球视野;林健(2018)明确指出,“新工科”建设的目标是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跨界整合能力、高素质的各类交叉复合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3 “新工科”人才知识产权素质培养必要性
“新工科”人才主要服务于新兴产业,产业创新活力足,创新要求较高;“新工科”人才还要求与其他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提升工程技术领域创新和学习的视野,提升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效益。“新工科”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适应未来产业竞争的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产业发展具有动态性特征,“新工科”人才培养也应具有前瞻性,相应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更重要的是创新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因此有专家认为“新工科”培养的工程科技人才首要能力就是创新创业能力(林健,2018)。由此可见,“新工科”人才与创新活动关系密切,而创新活动的始终都需要知识产权的支持,“新工科”人才具有掌握一定知识产权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性。
3.1 “新工科”人才工程技术创新活动以知识产权信息为鉴
传统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活动往往始于创意,然后直接开展创新活动,往往在创新过程或者创新成功后发现已有类似的知识产权,选择放弃则浪费太大,继续使用则面临侵权风险。在知识经济时代,新一代技术层出不穷,知识产权更新速度更快,“新工科”人才的创新活动更要将知识产权情报信息应用贯穿始终。在确定技术研发课题前,研发人员或研发服务人员要对同主题知识产权文献进行检索和分析,一方面避免重复研发,另一方面判断该类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成熟程度,评估创新技术价值和可行性,降低风险。以既有知识产权为鉴,在技术成果日新月异的新兴产业,可以更好地规避竞争、避免侵权、提升创新效率。
3.2 “新工科”人才创新成果以知识产权为保护手段
创新活动的成果,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获取知识产权保护,也可以通过保密等其他途径获取排他独占权,也可以选择公开的方式进行确权。传统上,工程技术人员往往关注于创新活动本身,对于创新成果往往比较被動或者不甚关注,由所在单位选择成果形式,甚至很多创新成果被以学术论文等方式进行公开。但在企业普遍开展创新竞争以及信息技术飞快发展的今天,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能力越强,越容易获得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在未来成果商业化应用中创新效益也越大。但是选择何种知识产权保护形式、如何进行组合、如何进行布局等需要专业的知识产权专业素质和技能。
3.3 “新工科”人才创新成果以知识产权为产业化桥梁
工科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专利等成为知识和产业化的桥梁。以创新成果产业化为目的,“新工科”人才在创新项目选择、研发中均会关注创新成果的未来产业化应用问题,创新成果本身实用性增强;而在获取知识产权后,创新人员也会积极推广该技术,主动寻求需求方,促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具有复合型专业技能的“新工科”工程技术人才有能力在创造知识产权的过程中增强技术的实用性,缩小与产业应用的距离,更容易实现产业化。创新成果产业化成功一方面可增强研发者创新信心,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其经济收入,使其创新激情更高,又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4 “新工科”人才知识产权素质教育途径
“新工科”建设正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在“新工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既要培养符合产业发展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培养他们的创新和持续学习的能力。“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所在新兴产业高技术高创新性特征,都需要“新工科”人才提升知识产权素质。与工程技术创新活动开展、保护及应用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素质主要包含知识产权检索与应用、知识产权法、合同法、知识产权评估、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具体培养路径上,“新工科”建设从系统工程问题出发,以跨学科的视角设置课程,课程体系以培养工程技术能力为主模块,同时建立其他学科综合课程模块,知识产权素质培养也类似。[4]
4.1 高校“新工科”人才知识产权素质培养课程体系设计
高校面向“新工科”专业开展知识产权素质教育不能一刀切,可以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目标以及知识产权教育师资状况,合理设计或优化专业培养方案,选择合适的课程体系。一般而言可以从以下三种方式中选择一种即可:
4.1.1 知识产权综合知识类通识课程教育。通识教育是在多元教育体系中,提供专门知识和价值观的最便捷方式,通过知识产权通识教育可以快速有效形成知识产权意识,具有初步的知识产权价值观。设置1-2门知识产权类基本课程作为理工科专业的公选课,这是“新工科”人才知识产权素质培养的最基本、最初级的形式。其目的是使工科学生对知识产权类型、知识产权的获取、保护、运用、管理等有所了解,能够与自己的工程技术实践相结合,具备基础的知识产权意识。此类课程一般为与工程技术教育联系较紧密的、容易学习和接受的知识产权总论、专利检索与分析、专利法、知识产权法等课程。
4.1.2 知识产权类课程模块化教育。基于工程技术人才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方向,“新工科”人才通过与自身业务联系较紧密的专利类课程模块的学习,可以将知识产权融入自身工作的主要活动之中,能更好地从事工程技术创新活动。工程技术人才一般与专利联系更为紧密,因此此类课程模块,一般选择3-5门课程形成知识产权交叉课程模块,如知识产权总论、知识产权法、专利法、专利检索与分析、知识产权管理、专利代理,甚至专利挖掘、专利战略或知识产权战略等。
4.1.3 知识产权第二学位类教育。这是“新工科”人才知识产权素质培养最系统、最专业的方式,但也要求所在学校具有知识产权第二学位培养资格。“新工科”人才接受知识产权第二学位教育,一方面为未来的工程技术活动保驾护航,使他们能够将知识产权贯穿于研发创新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另外也可以培养专门的知识产权人才。如知识产权专利类人才,该类人才尤其是其中的专利代理人才本身要求具有较强的理工科基础,还应具有专门的知识产权及法学知识;当前我国专利审查人才稀缺,通过“新工科”人才知识产权双学位教育可以很好地满足基本要求。[5]
但是由于学时、师资力量等限制,知识产权素质培养相关课程设置和教育方式需要更加机动灵活,应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鼓励开发适合于工程教育的知识产权相关线上课程资源,线上线下相结合,适当降低“新工科”学生的学习压力。有条件时,甚至可以结合工程技术实践项目,将专利信息检索、专利申请、专利转移转化等知识贯穿于研发项目之中,通过实践的方式更为直观的呈现。[6]
4.2 打造高校“新工科”人才知识产权素质教育教学团队
知识产权第二学位教育需要培养资格,但能开展第二学位教育的高校,在知识产权教学经验、师资、教研等方面经验较为丰富,仅需根据“新工科”人才培养需要与其沟通优化相应的课程设计或者实践设计即可。开展知识产权通识教育或者设置课程模块方式时,应摒弃依托既有法学师资的基础组建教学团队的方法,立足于知识产权整体运营管理过程,组建相对稳定的跨学科师资团队。[7]尤其是交叉课程模块模式下,应吸收工程技术领域、法律、经济、管理以及外语等方面的人才进入,促进知识产权与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也培养学生的全球化和跨学科视野,满足工程技术产业化运营的复杂性需求。此外,也应吸纳知识产权社会实践人才在工程技术实践环节进行知识产权创造、获取、确权等方面的指导,很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更好地与产业发展现实相融合。复合型跨学科、专兼职兼备的教学团队经过磨合整合和优势互补,有利于提升团队整体的知识产权运营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慧,陈敏.关于综合性大学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思考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24-28、52.
[2] 郝世博.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8,62(2):73-77.
[3] 李培根.工科何以而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1-4.
[4] 李欣欣,刘立,赵志毅.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面向世界培养工程型创新人才——以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为例[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7(4):34-37.
[5] 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02):26-35.
[6] 陆必应,张汉华.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3):19-20.
[7] 王元卓,隋京言.新工科背景下的大数据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8,340(12):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