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翠平 卫威
摘 要: 由于文化差异,来华交换生在中国文化环境适应过程中,会面临一些问题。交换生的跨文化适应水平,直接影响其在中国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质量,更会影响其成为适应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国际化人才。本文以南京旅游職业学院的交换生项目实践情况为例,提出以下建议:开设中国文化特色和职业教育课程,组织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在旅行中认知理解中国文化,建立跨文化友谊,挖掘交换生的外语资源价值等,多方面帮助高职院校的来华交换生,在跨文化交际的主体适应性下进行自我调整,在心理、社会文化和学术等方面更好地适应中国文化环境,从而获得最佳成长,激发出创造和发展活力。
关键词:来华交换生 高职教育 跨文化适应
国际交换生项目旨在增进全球不同国家间的文化沟通和学术交流,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随着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逐步提高,高职院校合作办学项目中的交换生项目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到中国接受职业教育或者进行专业实践,国际交换生成为高职留学生的主要构成。来华交换生从母语文化进入中国文化时,会面临文化适应的问题。本文探讨如何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帮助来华交换生既保留原文化,又积极适应和融入中国文化环境,从来华交换项目中取得更大收获。
1.文化适应与整合交流理论
文化适应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加拿大跨文化心理学家约翰·贝瑞约翰·贝瑞(John Berry)是当代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引领着适应心理学的现代研究方法。他在1990年提出四种文化适应理策略:同化、分离、整合、边缘化。随后在1997年的研究中,着重强调整合的作用,即个体在保持自身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整合的方式适应异质文化。
在贝瑞的文化适应理论基础上,美国学者金姆(Kim YoungYun)提出了整合交流理论,核心观点是个体保持原有文化特点,在新的文化环境中进行内在自我整合并与新环境建立起稳定、互惠的联系,整合交流驱动了个体在新的文化环境中的自我转变。整合交流理论认为新环境中的压力和困难促使个体在新的环境中进行自我身份的重新认定,不断改变与成长。
笔者认为,来华交换生从自身母体文化转移到中国文化这一异域文化中,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可进行有意识的选择和调整,在中国文化环境中保持认同自身文化,也积极认知和信任中国文化的心态,承认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从中国文化中寻找补充和延伸,以更好地实现短期文化适应。
2.来华交换生现状分析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仍处于探索阶段,交换生项目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规模相对较小,形式还不够丰富。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自2007年以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与美国一高校开展的交换生项目进展顺利,共接收70多名美国学生(含国际生)参与该项目。具备一定的中国文化知识、健康良好的文化心态和一定的汉语能力是实现跨文化适应的基本表现。通过观察、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结合交换生课程论文中阐述的观点可看出参加中国高职院校交换生项目的交换生普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目的与动机明确
目前,高职院校的交换生项目类型主要是半年期专业课程学习或者岗位实习,多数学生参与这类项目都是自主选择,目的动机很明确,除了到中国高职院校进行专业相关的内容学习之外,交换生接触中国文化的目的和动机也很明确,希望借助专业学习之余的时间验证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已有认知,并进行更多更深入的探索。交换生对于中国文化环境与自身文化存在差异性有预期心理建设,对于在华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有规划并乐意尝试。
2.2中文水平欠缺且有差异性
在跨文化适应方面,交换生的语言能力是首要的障碍。中国汉语对于外国人的难度众所周知,主要原因在于汉语独特的语言特点,如声调的高低变化、语调的抑扬顿挫,多音字、同义词难以分辨,以及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句子结构中表达的不同意思等。来华交换生的中文水平总体较为欠缺,尤其体现在交换生中的国际生群体。交换生在中国高职院校内部的交流相对容易一些,因为教师和学生群体可以使用英语,但是校园生活只是交换生在华期间的一部分,课余时间走出校门探索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情况的时候,语言能力欠缺会成为交流的障碍,影响探索的有效性。
2.3文化价值观差异明显
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群体为本,而美国文化的基本价值观是个体为本,群体是个体的依托,这一特点与个人的个性成长与发展紧密相连,因此交换生总体呈现个体自由和多元化发展的特点。交换生置身于相对而言强调统一性、整体引导的中国文化环境中,会面对教学模式、管理制度、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跨文化适应问题。交换生个体的差异,在异国文化中的自我定位与应对方式等,影响其跨文化适应的效度。
3.促进来华交换生跨文化适应的策略
3.1开设中文和中国文化课程
语言沟通是交换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基础,也是融入新文化环境的基本技能。因此,开设中文课程,增加互动对话,突出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及时性,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完成中国文化知识的内化,打破语言沟通障碍,帮助学生尽快消除交流隔阂,是促进交换生跨文化适应的重要手段。
开设使用英文授课的中国文化课程是非常必要的,教师为学生创造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结合交换生来华的主要学习目标并有选择地聚焦交换生感兴趣的中国文化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可以从交换生所在地的历史文化入手,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帮助交换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风貌,使其尽快适应当地文化环境并全面了解中国文化。
3.2开展中国文化体验实践活动
来华交换生置身于陌生的中国文化环境中,除了开设讲解类语言和文化课程,开展文化体验实践活动是更有效的浸入式学习方式。来华交换生在体验学习中发展中国文化行为规则,获得中国文化信息,形成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意识和个人反应,最终形成个人文化能力。以江苏的来华交换生为例,可以以博物馆、旅游景区为载体,开展世遗、非遗等为主题的文化体验实践活动,帮助来华交换生领会江苏地域特色文化,辐射感悟中国文化。通过文化体验的方式,帮助交换生直观感受中国文化,建立情感连接,促使其以客观、开放、包容的态度面对跨文化适应中的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3引导交换生旅游出行文化探索
对留学生的旅游消费调查发现,国际学生有对中国文化进行探索式旅游的需求,来华交换生需要亲身实景地体验,并把在旅行途中的所見所闻所感上升到文化心智的认同层面,这是佳欢声来华阶段学习生活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其跨文化适应和探索的一个重要途径。相对于一般的旅游者而言,交换生往往在旅行过程中表现出更主动的人际交往愿望和行为,但是因时间较短,缺少与旅行目的地居民的直接交往和互动,是以观察式为主的非参与式旅游。同时,目前中国旅游市场上面向留学生的文化旅游产品相对较少,尤其是文化体验产品开发得还不够,有些适合交换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景点景区知名度还不够高,所在高职院校教师和管理者的引导作用就凸显了。因此,要帮助交换生从旅行中获得更好的跨文化体验,高效利用出行时间,帮助交换生进行旅游线路的规划,给他们推荐旅行目的地、出行时间和方式、可探索的活动等,都可以提升交换生在旅行中认知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有效性,促使其在文化旅游的文明共享中,成为文化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力量。
3.4促进建立跨文化友谊
交换生与所在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有相似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和人生追求,鼓励并积极为来华交换生创造条件参与校园社团,有助于交换生从对校园环境的熟悉过渡到对生活或工作环境以至对文化环境熟悉。交往过程中交换生能够充分展现自我,体验得到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快乐。同时同龄人之间能相互鼓励、扶持和帮助,跨文化友谊有助于增强交换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交换生与在校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自由无障碍性,使交换生可以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接受中国文化知识经验和社会信息,比从课堂上得到的更直接、轻松,印象也更加深刻。
3.5挖掘交换生外语课程资源价值
从外语课程资源开发的视角考察,交换生群体可以协助外语教师营造丰富多彩的外语教学材料和语言环境,他们的语言能力、知识结构、文化经历、情感体验都可以转变为外语课程资源。例如邀请交换生开设外语语言学习、异国文化等主题的讲座;邀请交换生创设英语角、情境交流等真实交际需求与情境,提供真实、丰富、多元的学习材料;交换生参与课堂教学和项目学习小组等。交换生通过教学、讲座等指导互动,一方面可以促使其变得更勇于接受挑战、挖掘潜能,提高创新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当与中国学生分享经验时,交流生会对自身的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在文化差异比较中发现文化共性和互补点,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和素质。
3.6采用无差异化管理模式
引入交换生本土化的管理模式或者建立其他特殊化的管理制度,虽然顾及了交换生跨文化的不适应感,也降低了跨文化管理的难度,但是弱化了中国特色教育,不利于交换生真正理解和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与技术。基于此,笔者倾向于交换生与中国学生无差别趋同管理的方式,兼顾原则性差异的处理,总体上将交换生的学习、住宿、社团活动等统一管理,更加有利于学生间建立跨文化友谊和进行互相尊重、相互包容、更加开放的跨文化交流。
4.结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因不同文化存在差异会出现碰撞和冲突,但同时文化的共性会显现出来。交换生群体是不同文化交流互鉴进而能够相互融合与互补的使者。跨文化适应是一个缓慢的进程,各高职院校可根据交换生的实际情况和项目开展的目标需要,将语言文化课程的教学、体验式文化互动活动的开展、旅游出行的引导、各类活动中的同辈交流、参与外语课程资源的建立、无差异化管理模式的采用等多种策略有机结合,有助于交换生更好地完成跨文化适应并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正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珺,李加莉.跨文化适应研究的解读、进展与趋势——访文化适应理论奠基人约翰·贝瑞教授[J].国外社会科学,2015(3).
[2]李彩霞,凌艳蓝,周洋,黎佳琳.交换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体验式文化互动活动研究[J].文教资料,2019(25).
[3]李明爽,白迪迪,杨洋.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8).
[4]潘正凯.论交换生的外语课程资源价值及开发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4(11).
[5]董伟伟,苏珍晶,张晔.大学交换生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探析[J].科技资讯,2017(35).
[6]李蓉,张丽,李锦波,李然.跨文化背景下国际交换生学习状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49).
[7]徐璐.文化差异视野下的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3).
[8]郭九毓.行业特色高校来华留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实践[J].中国电子教育,2018(3).
基金项目:本项目系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校级课题来华交换生课程建设与实践(编号2302-522)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