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
阅读者与文本对话的途径很多,如果“拘于读者身份,只能顺着文本的程序驯服地追随,阅读必然陷于被动,而被动则自卑,对文本仰视”。作者与文本对话的方式更多,转换视角,走进文本,与人物平等对话,是一种不拘泥于传统,解读叙述性文本的新路径。
统编教材的助学系统新增了很多叙述学知识。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滴水经过丽江》《我的叔叔于勒》等课文的阅读提示中,都直接呈现了“叙述视角”的概念;在单元提示(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中,“叙述视角”的术语也有呈现。而在教材的课后思考题中,也有变式呈现,比如《社戏》课后积累拓展提出了“体会‘我的心理,感受语句中的童真童趣”,再如《散步》课后思考探究提出了“换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笔者的这节写作课也由《散步》的阅读教学联想生发而来,用转换视角的方法,通过内心独白、行动暗示、环境衬托三种方法,走进人物内心,与人物来场“心有灵犀”的对话。
一、内心独白——初探人物内心
《散步》以父亲的口吻讲述散步这件家庭小事,散文中也引入了小说的笔法,特地制造了一些“波澜”。在走大路和走小路的过程中,奶奶和孙子产生了分歧,文章以父亲的口吻抒发了一段内心独白: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这段话只是父亲的内心独白,但是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母亲老迈、顺从;儿子年幼、乖巧;妻子懂事、贤惠。我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是从这段“择路分歧”开始。
师:如果你是孩子,或者你是妻子,或者你是奶奶,你会怎么想呢?请大家结合课本情境,用第一人称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如果我是奶奶,我会想——上次摔跤给孩子们带来多大的麻烦啊!我这腿脚不好,走大路平坦保险些,可是小孙子想走小路,小路多有意思。嗯,没错,为了孙子我这把老骨头豁出去了,正好儿子媳妇都在,走不过去的地方可以让他们背我嘛。
生:如果我是孩子,我会想——我真想走小路啊,小路多有意思,可是爸爸妈妈经常说要尊老爱幼,奶奶年纪大了,得让着她,还是放弃我心爱的小路吧!
师:哪位同学想体验妻子这个身份?
(众生笑)
师:那就请一位男生来试试吧!
生(羞涩地笑):如果我是妻子,我会想——还是走大路吧,婆婆年纪大了,拉扯我老公长大不容易,还帮我带儿子,多辛苦,得顺着老人家的心意,而且老公都发话了,在外面总要给他留面子的。
(众生鼓掌)
师:这位男生得到了大家的掌声,我想知道为 什么。
生:作为“儿媳妇”,他叫了婆婆,比较贴合实际,而且这个妻子情商很高——在外面总是听 他的。
师:很会读文章,文章里说:“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对这个“总”字,你有什么特别的想法?
生:也许在外面妻子总听丈夫的,但是……在家里,也许丈夫总是听妻子的。
(众生又笑)
师:我们再读文本,感受人物的内心独白。
这是一次愉快的教学实践,学生的笑声此起彼伏。大家对家庭成员的心理琢磨得非常到位,转换身份视角说独白,其实就是一次鲜活地品析人物性格的过程。让男同学去想象“妻子”的独白,又是一次性别视角的转换。再借助散步分歧,在课文情境中教会学生体悟各类人物的内心独白,从而达到初探人物内心的目的。
二、行动暗示——渐入人物内心
一篇作品,选择异于文本的视角讲述,改写文本,能感受到不同视角的叙述效果,但是想要更好地走进人物内心,不仅要聆听内心的声音,还要观察其外在的行动。正如契诃夫谈到的:“最好还是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因此,我设计了第二个教学环节。
师:人物的一举一动,都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请同学们以《散步》为例,拿出刚才你写的材料,以文中父亲的视角,保留适当的人物内心独白,并添加合乎情境的行为动作,揣摩人物内心。
(屏显教师下水文)
母亲的手摩挲着衣襟,眼睛望向前方的分岔路口,面露难色。大路多平坦啊!如果走小路,她怕像上次摔跤那样,给孩子们带来巨大的麻烦。踌躇之时,孙儿的一声呼唤拉回了她的思绪。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握着肉嘟嘟的小手,突然变了主意:“豁出去了,小路多有意思,还是走小路吧!”
生:儿子的脚不由自主地迈向小路的方向,刚跨出两步又慢慢缩了回去,用水汪汪的大眼睛回头看了看我,又看了看他的妈妈。他真的很想走小路啊,也许是我教育了太多,他急切的脚步舒缓下来,跟着我们向大路前进。
生:妻子朝我点点头,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随后,她赶紧拉住儿子的小手,蹲下身子抚摸他因委屈而微微变形的小脸。妻子哼起了儿歌,抱起儿子,用手指了指大路方向出现的一只蝴蝶,母子二人快乐地向大路追去。
师:如果这篇文章是以孩子的视角写,会有什么样的观察呢?
生:爸爸妈妈拉着我正要往大路走去,可是奶奶急匆匆走到我们的前头,用手挥了挥,把我们赶向小路。见爸爸妈妈“无动于衷”,她竟然一個人径直蹒跚而行,她佝偻着背,想快却又不能。爸爸怕奶奶再次跌倒,赶紧抱起我调转方向,一家子往小路赶去。
第二个教学环节不仅转换了叙述视角,在叙述的过程中还引导学生用行动暗示的方法,走进人物内心。在第二个学生叙述中,我看到了妻子通过哼儿歌、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消解儿子的失落,行动暗示的方法让“我”领略了她的智慧。在第三个学生,叙述视角变成孩子,孩子眼里的奶奶用径直前行的方式,为孙子争取走小路的机会。行动暗示的方法让我们看到奶奶对孙子的疼爱。通过视角转换、行动暗示,让人物鲜活,想象蓬勃。
三、环境衬托——深入人物内心
《散步》原文里不仅有行动暗示,还有环境描写。原文如下: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着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 鱼塘。
父亲的视角,让母亲看到的景物是菜花、桑树、鱼塘。文中的设定是南方初春的田野,为什么会看到这些,而不是其他的景物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设计了第三个教学环节。
师:作者为什么专门挑这几个景物去写呢?
生: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有桑树、鱼塘的地方就有人,菜花大多用来榨菜籽油,也多是人种的。有人的地方就有生命。
师:你的回答很精彩。请大家看一段作者创作的背景资料。
(屏顯)
文章写于1985年。我的父亲刚去世。照料了他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给抽掉了生活目标,身体情况也很复杂。我有个弟弟是医生,私下说,母亲处在丧偶综合征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那次散步,就是一次陪伴,就是对“生命”这个命题的感受和 思考。
师:所以我们从父亲的视角才会看到如此多的与“生命”这个命题相关的景物,而不是五颜六色的鲜花。如果这时候是孩子的视角,他可能会看到什么景物呢?
生:蝴蝶、鸟群之类有趣的小动物。
师:如果是妻子的视角,她可能会看到什么景物呢?
生:鲜花多一些吧,我妈妈最喜欢鲜花。
师:那你们可以写一写。
生(作品展示):爸爸妈妈拉着我正要走大路,可是奶奶急匆匆走到我们前头,用手挥了挥,把我们赶向小路。小路边不知名的野花开得随意而恬静,或深或浅,或疏或密,肆意地在初春里生长。见爸爸妈妈无动于衷,她竟然一个人径直蹒跚而去,她佝偻着背,想快却又不能。爸爸怕奶奶再次跌倒,赶紧抱起我调转方向。燕儿呢喃,雀鸟啁啾,一家人欢声笑语地走向那小路。
关于《散步》的主题,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解,互敬互爱、尊老爱幼、中华美德这样的角度,学生理解起来并无难度,但是抒发生命的感慨,传递人性的美好,以及传承家庭与民族的责任,理解起来好像并不是那么容易。而借助父亲的视角分析菜花、桑树、鱼塘景物时,则很轻松地诠释了生命的主题。转换视角、运用环境衬托的方法写作,学生也能恰如其分地给不同人物安排不同的景物,这堂课让学生收获颇丰。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还可以增添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等,丰满人物的内心世界。举一反三,学生还可以积极利用其他文本。比如以《孔乙己》为例,可以让学生以掌柜、孔乙己、“短衣帮”甚至丁举人的身份或视角改写故事,走进孔乙己的内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叙述视角变化引起的故事情节的变化,改写后注意内容、衔接的取舍。
《溜索》《走一步,再走一步》《驿路梨花》《我的叔叔于勒》等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想象、甄别、筛选、增添各类素材,读写结合,系统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人物描写千千万,心理描写为一难。紧紧抓住文本资源,合理安排训练节奏,让学生感受心理描写的真切与细腻,方是启动心理描写的开端,长期训练,方能熟能生巧。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213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