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惠 黎秀
【摘要】 目的 探索人文关怀康复护理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人文关怀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结果 护理前, 两组患者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评分分别为(3.37±0.54)、(4.15±0.26)、(3.52±0.53)、(3.57±0.81)、(3.78±1.09)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5.98±0.08)、(5.28±1.04)、(5.62±1.07)、(5.84±1.92)、(6.25±1.13)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康复护理可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状态。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护理干预;人文关怀;康复护理;恢复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4.082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病, 由于精神分裂症病人认知、情感、行为、意志等精神活动具有明显障碍, 多表现为兴奋躁动, 甚或是自伤、自杀等不良事件[1], 对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对于恢复期患者而言, 行为退缩、精神不佳和睡眠不佳已成为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 以往, 需通过强制限制精神病患者的行为而达到最佳护理效果的护理方式不仅缺乏人性化关怀[2], 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患者的烦躁和焦虑等心理不适从而使其出现睡眠障碍。如何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目前精神科医务工作者面临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 作者在查阅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的相关权威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 将人文关怀康复护理融入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 就其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收治的6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 患者年龄18~76岁,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3], 且处于恢复期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的身体或精神疾病的患者;②患者及其家属不同意本次研究的治疗护理方案者;③患者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④患者的资料不全。所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 本研究也已上报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观察组中男22例, 女8例;年龄22~76岁, 平均年龄(39.2±12.3)岁;病程2~20年, 平均病程(5.2±5.0)年。对照组中男20例, 女10例;年龄18~75岁, 平均年龄(39.5±11.9)岁;病程1~19年, 平均病程(4.7±4.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 措施包括:遵医嘱监督患者用药, 定期检查患者身体状况, 进行疾病的健康教育, 定时的康复活动, 保持病房的整洁与干净等。
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同对照组)+人文关怀康复护理, 主要内容如下。①建立由护士长为小组长的人文关怀康复护理小组, 进行人文关怀康复护理培训, 同理心的表达是人文关怀人员的必备素质, 非暴力沟通有效避免沟通中的伤害[4]。以《非暴力沟通能力》为教材组织理论培训。②护理干预方法:a.尊重患者的异常行为、想法和隐私, 维护其人格尊严, 如对于有名字的患者要呼叫名字, 不能以床号代替, 年龄较大者予以尊称。在日常生活中予以关怀及呵护, 主动询问患者的生活需求、思想动态, 对患者异常的想法和行为表示理解、接纳, 对患者的病情改善给予正面的鼓励。主动对患者治疗的各个阶段进行细致的健康宣教, 使患者理解到自己所面临的治疗问题和应对的方法。b.对病房环境进行局部改造, 增加温馨提示的標识, 鼓励患者进行康复活动, 教会患者进行自我物品管理、个人卫生打扫等工疗活动, 使患者处于放松状态并使其内心充满满足感, 每次控制1 h左右, 根据其参与情况, 予以适当奖励。c.每天与患者进行沟通, 沟通时注意使用同理心。对于其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采取的干预措施进行针对性解释, 使其更清晰了解自身疾病以及所处阶段, 增加护理依从性, 对于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想法, 及时倾听, 进行交流, 护理人员应保持积极、热情、微笑、耐心,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出现自杀、暴力、不合作和攻击性行为等症状的患者, 应使用非暴力沟通为主, 必要时才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d.在护理康复期间通过游戏互动、社会实践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锻炼患者的沟通能力和认知能力, 促使患者能够融入社会并尽快回归社会。e.对于睡眠障碍者, 可予以音乐治疗, 减少抵触情绪, 配合治疗。f.对于抑郁焦虑的患者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 嘱患者多做有氧运动, 如跑步, 参加康复活动。或者帮忙工作人员派饭, 扫地、叠衣服等轻清体力劳动, 让患者体现个人价值。教会患者识别自己的情绪, 合理宣泄情绪。鼓励患者参加康复活动, 通过下棋、打球等共同的兴趣爱好去做好与其他患者的沟通。鼓励患者积极和家人沟通, 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教会患者简单的社会交往技能。g.出院前与患者家属沟通, 教会家属识别疾病复发的迹象, 药物处置方法, 与患者的相处技能和心态。为患者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PRS评分, 采用BPRS评分评估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1个月的精神状态。BPRS量表包含5个因子, 分别为焦虑忧郁(4项)、缺乏活力(4项)、思维障碍(4项)、激活性(3项)、敌对猜疑(3项), 各因子得分1~8分, 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5]。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 两组患者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评分分别为(3.37±0.54)、(4.15±0.26)、(3.52±0.53)、(3.57±0.81)、(3.78±1.09)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5.98±0.08)、(5.28±1.04)、(5.62±1.07)、(5.84±1.92)、(6.25±1.13)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 1 人文关怀康复护理概述 人文关怀康复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融入人文理念, 将生物-社会-心理的现代医学模式作为护理指导, 从患者的病情、心理状况、疾病史等方面出发, 给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该护理模式属于新的护理理念, 在传统精神科疾病护理的基础上, 结合患者的基本病情、性格特点、护理需求等为患者制定具有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且护理方案的实践更侧重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引导和情绪状态的疏导, 在使患者感到被尊重的同时, 使其在护理过程中感到温暖, 有助于其回归社会。有研究表明有效的关怀能增强患者应对压力的能力, 促进患者康复[6-8]。
3. 2 人文关怀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 本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 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人文关怀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通过人文关怀康复护理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人文关怀康复护理, 可使患者减轻心理负担。与常规护理干预不同, 人文关怀康复护理更能让医护人员走进患者, 及时了解的心理动态, 解决患者心理问题, 恢复患者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 人文关怀康复护理干预在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状态方面是一种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护理模式, 能极大的提高患者的医疗质量, 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 为患者早日康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黄妹青. 桂西地区精神分裂症病人社区护理服务需求现状调查. 全科护理, 2017, 15(35):4445-4446.
[2] 叶佳. 人文关怀在精神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当代医学, 2013, 19(32):135-136.
[3] 郑磊磊, 李惠春. 常用焦虑及抑郁评估量表.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6, 15(5):334-336.
[4] 李国春, 金玲, 张月芹, 等. 非暴力沟通在外科护护沟通中的应用. 护理学杂志, 2018, 33(24):56-58.
[5] 宋建成, 费立鹏, 张培琰, 等.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中各分量表的评价.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1, 11(2):86-88.
[6] 孙玲. 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中国民康医学, 2015, 27(24):105-106.
[7] 彭伟容, 何汝冰, 刘艳萍, 等. 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 27(4):29-30.
[8] 孙彩娥. 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 药物与人, 2017(7):213-214.
[收稿日期:202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