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应用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2020-09-24 03:10谢明德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4期
关键词:尿激酶脑出血应用效果

谢明德

【摘要】 目的 探究高血压脑出血应用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依据是否应用脑室内颅内压监测, 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20例。对照组进行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 再予以脑室内颅内压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各时间段颅内压水平以及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88.97±16.69)min、住院时间(9.41±1.19)d均短于对照组的(116.08±12.29)min、(14.09±2.24)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1 d、3 d、1周颅内压水平分别为(34.16±8.87)、(40.06±3.56)、(29.09±1.69)mm Hg(1 mm Hg=0.133 kPa), 均低于对照组的(51.68±10.09)、(56.24±5.58)、(35.68±10.07)mm Hg,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GOS评分(4.06±0.26)分、ADL评分(81.12±0.06)分均优于对照组的(3.07±0.98)、(62.64±0.4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治疗基础上应用脑室内颅内压监测, 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使患者颅内压维持稳定状态、促使患者更快康复,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脑室内颅内压监测;钻孔引流;尿激酶;应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4.017

高血压脑出血为高血压疾病严重并发症, 好发于50~70岁男性人群[1, 2]。其主要发病原因与患者高血压所致的脑小动脉痉挛、动脉瘤破裂等因素密切相关, 患者常表现出剧烈头痛、恶心、躁动、昏迷等典型症状, 致残, 致死率较高,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临床上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常应用到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治疗, 治疗效果显著, 而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期间, 对其行颅内压监测予以指导性用药, 为降低颅内压水平的关键[3]。本次研究中, 对本院部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治疗基础上, 应用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干预, 干预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依据是否应用脑室内颅内压监测, 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20例。对照组中男14例, 女6例;年龄47~79岁, 平均年龄(58.94±6.69)岁;病程3~10年, 平均病程(5.12±1.63)年;血压96~160/161~269 mm Hg。实验组中男13例, 女7例;年龄46~78岁, 平均年龄(58.81±6.40)岁;病程2~11年, 平均病程(5.24±1.93)年;血压95~158/162~261 mm H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②临床资料完善;③知情本次研究, 签署书面同意书直接参与;④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障碍患者;②造血功能异常患者;③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

1. 3 方法 对照组进行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治疗。具体方法:应用CT扫描患者头颅, 医师依据患者CT扫描结果对穿刺靶点准确定位, 通常情况下, 穿刺靶点应位于患者血肿最多层面, 距颅板最近的血肿中心, 穿刺时应注意避开患者的血管与重要功能区。遂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操作, 在其颞部作切口, 于颅骨钻一孔, 直径约为3 cm, 十字切开患者的硬脑膜, 直接穿刺, 待穿刺成功后, 将引流管置入, 将血肿吸除20%~80%后, 即可注入尿激酶(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 国药准字H44020645, 规格:10万单位)5万U, 3 d后, 再对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 依据检查结果, 必要时可再予以尿激酶注射。

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再予以腦室内颅内压监测。脑室内颅内压监测:置管成功后, 将德国Spiegelberg颅内压监测仪HDM29.1、GE Prospeed FⅡ螺旋CT探头植入钻孔向下约2 cm的硬膜处, 在导线距切口5 cm处的皮下隧道引出, 进行颅内压监测。治疗过程中, 严密观察患者瞳孔、神志、肢体活动等情况, 同时注意留意患者颅内压监测仪数值的变化, 在其监测下应用5 ml注射器缓慢无阻力抽出患者黑色血块, 大致为出血量的一半左右, 使其颅内压降低至25 mm Hg即可, 针对颅内压<25 mm Hg患者, 在其急性期应注意控制抽吸量, 应在其48 h后无阻力后逐渐抽吸, 遂缝合头皮, 继续持续性引流。

两组治疗期间均予以控制血压、配合脱水、防治并发症、头颅CT扫描等处理, 观察患者24 h引流量以及脑脊液的性质, 待患者颅内压高压征消失后, 即可将其拔出。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各时间段颅内压水平以及GOS评分、ADL评分[4, 5]。GOS评分越高, 表明患者预后恢复越好。ADL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手术时间(88.97±16.69)min、住院时间(9.41±1.19)d均短于对照组的(116.08±12.29)min、(14.09±2.24)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各时间段颅内压水平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后1 d、3 d、1周颅内压水平分别为(34.16±8.87)、(40.06±3.56)、(29.09±1.69)mm Hg, 均低于对照组的(51.68±10.09)、(56.24±5.58)、(35.68±10.07)mm Hg,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GOS、ADL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GOS(4.06±0.26)分、ADL(81.12±0.06)分均优于对照组的(3.07±0.98)、(62.64±0.4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为急诊科常见疾病, 应积极予以治疗, 降低对患者循环、呼吸、中枢神经等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改善患者预后, 降低致死率。临床上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主要采取手术方式予以治疗, 其主要目的是清除患者颅内血肿, 降低颅内压水平, 阻止血肿对患者脑组织进一步损害, 降低脑疝等危险情况发生, 提升患者生命质量[6]。

本次研究对本院40例患者均应用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治疗, 钻孔引流术与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 其具有创伤小, 操作简便等优势, 其能有效将患者颅脑内血肿清除, 达到降低颅内压力, 降低血肿对周围脑组织压迫的目的, 且在CT辅助下, 能准确定位患者血肿位置, 在此基础上再联合尿激酶溶解, 能加速血块溶解, 促使脑室内血肿引流, 缩短引流所用时间, 改善患者微循环, 促使脑脊液循环通路尽快恢复, 干预效果较好。由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受炎症、手术、药物等因素影响, 导致其易发生急性肾损伤, 在对患者进行降压治疗时, 若不能较好控制药物剂量, 则会加重患者肾损伤, 严重降低患者生命质量。因此, 在患者治疗期间, 给予患者颅内压监测意义重大, 其能客观地将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准确反映出, 有利于医师及时处理治疗期间颅内压升高情况, 尤其针对意识障碍, 气管插管患者, 也能较好的判断患者病情变化情况, 降低意外事件发生, 改善患者预后, 提升患者生存质量。通常情况下,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钻孔引流术治疗后较为常见的为颅内压升高, 提示可能出现颅内并发症, 与传统凭经验判断其颅内压高低相比, 其通过将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 能动态的观察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 便于医师更好掌握患者病情, 采取针对性措施干预。

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 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1 d、3 d、1周颅内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GOS、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予以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治疗基础上应用脑室内颅内压监测, 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治疗基础上应用脑室内颅内压监测, 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使患者颅内压维持稳定状态、促使患者更快康复,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应用。

參考文献

[1] 余世国. 急诊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影响探讨. 世界临床医学, 2017, 11(6):43-44.

[2] 李傲, 朱素英, 陈梦飞, 等.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8, 8(1):11-14.

[3] 李春虎, 郑全乐, 张家瑞, 等. 微创钻孔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7, 3(2):80-84.

[4] 罗灼明, 方志伟, 朱灼坤, 等,颅内压监测在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海南医学, 2017, 28(7):1085-1087.

[5] 李建飞, 陈治标, 邓钢,等. 颅内压监测在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12):773-774.

[6] 司马义·依迪热斯, 董兴红, 王春霞, 等. 神经内镜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综合临床, 2017, 33(4):349-352.

[收稿日期:2020-06-30]

猜你喜欢
尿激酶脑出血应用效果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rt—PA与尿激酶在大面积肺栓塞溶栓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