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领“教”,用好课文这个例子

2020-09-24 03:11沈松怀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季氏语气孔子

沈松怀

在文言文教学中,“重言轻文”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学习文言文,不是简单地学习字词和翻译,而是学习文中的思想精华,从文章里汲取营养。文言文教学重在朗读,学生在朗读中正音;在朗读中筛选信息、感悟文本;在朗读中理解思想精华;还可以跨越数百年或者数千年和古人对话。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討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语文学习,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朱自清先生也曾在《朗读与诗》中提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下面笔者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例,谈谈如何以“读”为根本,引领学生感受语言情境,体味语言情感,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领悟力、品评力。

一、初读课文,正音识字,读准句读

朗读,是学生了解文本的最基本的方式。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发现自己有拿捏不准的生字,就会动手查字典,确认这些字的读音和意思,如果长时间地坚持下来,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本文中有“颛、兕”之类的生僻字,“柙、椟”之类的形声字。学生通过查字音、字义,扫清文字读音障碍,读准句读、语调,串通全文。这是学习的一个环节,是知识积累的一个重要步骤,这些障碍扫除了,教师下面的教学工作就顺畅了。

二、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朗读有范读、精读、赏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包括语气的停顿、语速的快慢、音调的高低、重音的把握等,朗读者通过注意句中的停顿和声音的快慢、轻重及高低的变化等表达对文本的理解。

我让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原文,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做到读音准确,只是,在朗读“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一句的时候,存在一点问题。那就是学生读起来语调平稳,语调、语气不符合文章的情感。我引导学生思考,冉有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貌似简单,实质上是需要学生准确地理解文意。第一段中孔子驳斥了冉有他们的“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第二段则是冉有他们为自己辩解,是想推卸责任,所以,读这句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重音。通过分析,学生明确,重音不同,表达的侧重点自然不一样,如果重读“欲”,则是强调动作,重读“之”,则是强调“对象”,而重读“夫子”,则是强调动作的发出者。如此分析下去,学生自然明白,原来朗读还有这样的功效,这其实是一个由不理想的“生成”而产生的一个理想的“预设”的结果。

三、三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只有把握了文章的思路,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脉络。这篇选文结构简单,只有三个自然段。每一段都是孔子对冉有他们的驳斥,可是,“文似看山不喜平”,每一段的结构又不相同,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区分其不同,以便理解全文。

第一段在得知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的时候,孔子首先亮明自己的观点:“无乃尔是过与?”对于这句话的解读,有两种观点,一种说法认为这是反问句;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句话是表示推测的语气。我激发学生思考哪种说法更合适。结合下文,学生普遍认可第二种解读比较合适,因为随着问题的出现,孔子的语气逐渐严厉。孔子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颛臾是先王指定的主管祭祀蒙山的人,颛臾的存在是合法的;颛臾在鲁国的范围之内,对鲁国不构成危险,没有讨伐的理由;颛臾又是鲁国的附属国,更不能以大欺小。三句话,体现了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这里是陈述事实,语气可以平缓。

第二段在冉有推卸责任的时候,孔子直接引用名言加以驳斥,接着以“危而不持,颠而不扶”来比喻冉有的失职;而“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则有双重比喻义:一是将季氏、颛臾分别比作虎兕、龟玉,而季氏攻打颛臾,好比虎兕跑出笼子伤人;颛臾如被攻灭,好比龟甲、玉石毁于盒中。二是将冉有、季路比作虎兕、龟玉的看守者,虎兕出柙伤人,龟玉毁于椟中,是看守者的失职。冉有、季路参与了“将伐颛臾”事件的策谋,对季氏的主张不仅没有反对,而且还赞同。如果他们表示强烈的反对,季氏也可能不会贸然做出伐颛臾的决定,他们可能是季氏的支持者;从后面冉有继续为季氏辩护来看,他俩认同了季氏伐颛臾的理由。这里表达了孔子对冉有他们不作为的愤怒,因此,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情感和语气的变化。

而第三段,针对冉有的“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的托词,孔子不再是怒形于色,“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语气不再那么激烈,可是字里行间却流露出孔子对冉有的失望,接着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均、和、安。最后所说的“祸起萧墙”则是对冉有他们政治方向的担忧。

四、四读课文,理解孔子的家国情怀

春秋时期,孤独的孔子四处游走,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从本文看,似乎孔子与季氏有不共戴天之仇,实际上季氏连孔子的政敌都算不上。孔子的言论,更像是对姬家家族内部利益矛盾的洞悉者、忧虑者和调解者。所以,“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这句话恰恰体现了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情怀。孔子不遗余力地推荐自己的弟子入仕,没有想到,冉有和季路到任不久,季氏就决定伐颛臾,但在孔子看来,冉有、季路在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上,暴露出只知其家不知有国的修身错误,这令孔子非常伤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吟诵、细品,感悟孔子的孤独的政治情怀。

五、五读课文,感悟文章的批判思维

全文三段,第一段正面论证不能“伐为”的三个理由。第二段运用间接反驳的论证方法,记述孔子反驳冉有推卸责任的论点:有能力就任职位,没有能力就应辞职退位的原则,接着运用两个比喻做归纳反驳,由此说明冉有、季路两人对季氏攻伐颛臾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最后的段落论述孔子严词揭露季氏伐颛臾的真正目的是“欲之”;接着,指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原因;然后,论证“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最后,点明“吾恐季孙之优,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的隐患。

本文中孔子没有板起脸来说教,而是以对话的形式,逐个批驳,由浅入深。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文中人物不同的处境,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感悟这种驳论中的批判思维。

课文无非是例子。以“读”领“教”,让学生的情感在读中得以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意蕴,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系2018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中语文培养文化自信的实践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号:DHA180414)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教科所(236031)

猜你喜欢
季氏语气孔子
有话如是说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季氏姐弟:华人中的翘楚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探究“称谓”背后的深意
——以称谓为教学切入口解读《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中不可忽视的三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