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南
所谓的“小人物”,不是指地位或人格低下的负面人物,而是指在文学类文本中经常出现的“配角”类的人物角色——这些“小人物”在文本当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在文章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一般来说,“小人物”在文章中可以起到衬托主角、串联结构、解释思想等多方面的作用。
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把全部视线放在核心人物身上,而对“小人物”一语带过或置之不理——这样教学,虽然节省了一些精力和时间,看似是高效的,其实影响了学生准确、深度地把握文章的写作技巧、表现手法和核心内涵,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没有到位。从这个角度上说,只研究“主角”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把“小人物”研究透、把握好,而且还要利用“小人物”促进教学预设的达成及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
一、把握“小人物”作用
“小人物”在文章中的作用其实很丰富,不容易归纳——越是经典的、越是大师级的作品,“小人物”的应用越奇巧,越值得玩味。教师带领学生在“小人物”身上多花些心思去品读,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作用,一点儿也不亚于对主角的研究。
比如,海因里希·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苏教版,下同)这篇文章的开篇,用两个没有名姓的人——“车外有人”和“司机”的对话来交待背景和构建氛围,两个小人物短短的几句对话,就把文章的背景交待清楚了,同时还呈现了人们的心理状态:战争,大轰炸进行中;急躁、愤怒、无奈、无畏、责任。如果作者这样写:“轰炸的范围非常大,整个城市都在燃烧,我负了伤,被送到一所学校接受救治……”也可以交待背景,但那种紧迫感以及人们(整个城市)的情绪却呈现不出来。可见,这两个没有名姓的小人物对文章的背景和基调起到了“关键先生”的作用。
再比如,“小人物”还可以在文章中起到引、串的作用。《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最后一段:相如位列廉颇之右,廉颇欲“辱之”,相如“常称病”……“于是舍人(小人物)相与谏曰……蔺相如固止之,曰……”蔺相如的心里话怎么表述出来呢?他去直接找廉颇解释?显然是不符合其身份和性格的,于是用“小人物”引出了他的内心活动。
“小人物”还能起到深度刻画人物的作用。如《鸿门宴》中的樊哙,按说,以樊哙的身份和地位,闯入帐中可以是死罪了,而且项羽的“武力值”也并不逊于樊哙,可项羽却只是“按剑而跽”,最后“未有以应”。这一情节进一步刻画了项羽这个人优柔寡断、外强内荏的悲剧性格。
当然,“小人物”在文章中的作用还有很多,作者往往充满创意地、巧妙地用“小人物”激活了文章。我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带领学生解读这些小配角,对学生把握文章、理解内涵是很有助益的。
二、利用“小人物”助学
1.用小人物理解主题
在文学作品中,“小人物”往往充当着作者“代言人”的角色,作者通过这些辅助性人物把自己在文章中传达的思想情感透露或直接表述出来。在教学时,如果学生不能有效探究出作品的主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小人物”来寻找答案。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鲁迅的《祝福》时,我让学生讨论探究“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成因”。结果,发现学生讨论来、讨论去,无非就是围绕着祥林嫂的家庭悲剧事件来分析:“死了当家人”“被婆家人欺侮、强迫再嫁”“再死丈夫”“孩子被狼叼走”。当然,作者刻画这么一个悲剧人物,其命运的典型性能够强化情感,但这并不是作者最想表达的思想。于是,我提示学生,“能不能从小说中其他人物的言行来重新分析一下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呢?”学生在我的提示下,开始从文章中搜索“配角”的内容。如:祥林嫂死了,四叔不是悲伤而是“生气。”“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再如:“四叔皱了皱眉……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还有:“(四叔)暗暗告诫四婶说,这种人……是败坏风俗的……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以及后来“四婶”一系列阻止祥林嫂动祭品的行为。通过对这一系列关于“四叔”“四婶”两个“小人物”言行的汇总,学生终于明白了——“封建思想、封建礼教,才是杀害祥林嫂的元凶”。
2.用小人物透析主角
在写人文章中,为了保持作品的文学特征,作者通常不会直接把主角的内心活动表述出来(当然也有),而是通过主角的语言、行为、肢体动作等来呈现,而借用“小人物”来反映主角情态,也是一种很常见的手法。
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从林黛玉弃舟登岸到见到贾母这一大段描写中,林黛玉一语未发。难道她没有内心活动吗?显然不是。在这个过程中,林黛玉不仅是有感,而且心情是复杂的。其实,她初次进贾府的心情和“刘姥姥”进贾府是非常类似的,处处都是“惊艳”。二人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走下坡路的、知书达礼的闺秀,一个是目不识丁、身份低下的农妇。所以,一个尽量掩饰,一个则毫无顾忌。怎样来让学生透析林黛玉的内心呢?我就让学生注意从同样一语未发的“小人物”身上去找线索。如:“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这些“小人物”,是林黛玉眼睛特别关注到的,才会专门写出来。她为什么会把这些“小人物”放在眼里呢?是因为内心的惊奇、自卑和忐忑。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小人物”,准确地抓住了林黛玉的内心世界。
3.用小人物提升写作
“小人物”在文学作品中是个角色,其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技法。既然它是一种写作的技法,那么,我们就不仅可以用它来帮助学生理解把握文章,而且也可以反过来,引导学生提升其写作的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把“小人物”当作一个写作技巧教给学生。在带领学生通过“小人物”把握和解读文章的过程中,我每每有意识提示学生,“我们见识了这么多使用小人物来撰文的技巧,为什么不把这种技巧应用于自己的写作当中呢?”在安排学生写叙事类文章时,我经常提示学生(有时还会硬性要求):有意识安排“小人物”在文章中发挥作用(哪怕是虚拟一个也可以尝试)。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学生在写作中应用“小人物”的技巧就练出来了,写作水平得到了提升。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视角可以放“偏”一些。在文学作品中,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小人物”往往会对我们的教学起到很大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对“小人物”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也可以利用“小人物”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