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史 颖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2013 年,我园开始尝试思考并构建阳光课程,开展“让幼儿走出园门、走进自然、享受阳光、亲亲泥土”的主题活动。2017 年10 月,幼儿园又成功申报了无锡市课程游戏化项目园,在融合阳光课程、课题实践研究后,找到了适合我园发展的生长点,制定了《阳光课程实践建构研究——课程游戏化项目园实施方案》,开启了课程游戏化研究之旅。在研究中,我们坚持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把握幼儿利益优先的原则,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将课程融合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我们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快乐和健康、好奇和困难;我们思考幼儿想要获得什么,幼儿获得的途径,我们应该为幼儿提供什么?
我园地处农村,幼儿园周边有成片的稻田、小池塘、蔬菜种植基地,我们巧用这些自然资源作为幼儿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场所。在阳光课程实施中,有的教师依据季节和社会文化线索及幼儿对基础课程的兴趣来预设活动,有的教师随时追寻和捕捉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来生成活动,充分体现了阳光课程的灵活性与生动性的特点。
“亲亲自然种植园”是幼儿们学习的重要场所和资源库,田间劳作和对动植物的照料就是幼儿们的学习途径和方式。如在春天的主题活动中,幼儿们每天记录蚕宝宝的生长变化,自己总结出蚕宝宝的“十万个为什么”,最后一起见证蚕宝宝吐丝结茧;在“观察向日葵成长”的活动中,大自然为幼儿们提供了与真实材料互动的机会,让幼儿身临其境地体验从播种到收获香喷喷的瓜子的过程,幼儿们通过量一量、画一画、记一记的方式获得直接经验,生成主题活动。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不同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有惊喜,有意外,有角色的争抢,有对材料的探索,有对规则的挑战……我们引导幼儿不断探索,让他们成为有想法、敢行动、会思考、能发展的学习者。
9 月,幼儿园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袋装满了粗细不同、长短不一的管子的包裹。送礼物的爸爸说,这是应儿子的要求送来的,因为他想在幼儿园创建“管子俱乐部”。一天,路路来找我:“园长妈妈,你能借我一块墙壁吗?”我说:“当然可以,不过我很好奇,你要在墙壁上做什么?”“我去了趟南瓜园,看见很多给植物灌水的管子。如果我建造一个水上工厂,每天就能给菜园浇水了。”
路路邀请了6 个伙伴一起探索:“你们都来试一试,看看怎样才能让水流进不同的管子里。”大家反复灌水,发现每次水都是从更低的管子中流出来。
看到水全部流在地上,幼儿们觉得很浪费,将管子连起来,能否让水流得更远呢?大家又开始在俱乐部的材料箱里翻找材料了。“西西,找个洗衣机的排水管子。”路路一边指导,一边用管子一头的接口连接墙壁上的管子,然而,管子一塞进去就掉了出来,“这个口子太小,要找一个粗一点的。”西西又递了根粗一点的管子,这下能塞进去了。路路说:“西西,你去灌点水试试,看看水能不能流进这个细管子里。”当水流进去后,路路用手摸了摸管口,自言自语着:“怎么还是会有水流出来?”于是,路路指挥其他伙伴:“多灌一些水,把管子放低一点。把管子中有水的一端抬起一些试试看……”在幼儿的辅助下,水终于从最高点往下流了,可是一直需要有人提着管子,怎么办呢?
“老师,快来帮帮我们。”幼儿们向老师求助道。老师笑着说:“可不可以用合适的东西撑住管子呢?”幼儿们赶紧去旁边的筐子里找,他们找到了木块、短管子、管片、小椅子等工具依次尝试,最终用叠加的木板撑住了管子,让水能正常地往下流。
在“水上工厂”游戏中,我们看到了路路的探究精神,他能够一步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执行任务,并邀请教师和其他幼儿一起解决问题,幼儿们自由想象、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合作,并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和新的主题游戏,每一次探究与突破,都将支撑幼儿更好地成长。
幼儿的学习是蕴含在环境、材料中的,我们应更多地关注材料的提供和环境的创设。《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以低结构、易操作、可变化的材料为主创设儿童自主游戏区域,预留充足墙面、空间等供儿童主导环境建设。”我们遵循幼儿的学习需求,利用各类材料,以丰富幼儿的课程。
我们和幼儿一起收集低结构材料,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自然材料带进教室,如树枝、树叶、树皮、木块、刨花、沙石、贝壳、石头、麻绳、稻草、野花、野草等,幼儿们在个别化学习中进行“树枝创意”“石头畅想”“百变瓶盖”“乐玩竹子”等活动。幼儿们根据自己的想法,纷纷让简单的材料绽放出别样的精彩。另外,环境中随处可见由幼儿、家长、教师共同收集而来的废旧材料,如纸盒、纸筒、瓶瓶罐罐、电池、小锁、钥匙、大小夹子、麻将牌、纽扣、瓶盖、花布、报纸等,我们将这些看似毫无价值的材料收集在“百宝箱”中,幼儿们不断地去探索各种材料的不同玩法。例如,“麻将牌”的玩法有翻拍、排序、比大小等,幼儿根据自己的游戏需求创设了各种游戏,在操作过程中他们获得了许多有关“数”方面的知识,还掌握了合作游戏的方法。再如,在玩小小的“吸管”时,幼儿通过粘一粘、拼一拼,制作了一幅幅有趣的吸管画;通过穿一穿,完成了一条条漂亮的项链;通过搭一搭、拼一拼,搭建出各种几何形状的房子……
每一个幼儿的能力不同,在同一个活动中他们所需要的材料也是不同的。我们根据幼儿的不同需求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能够有选择地进行自主游戏。我们在区域环境中会放置三个材料盒,在材料盒上标注幼儿喜欢的分层标志。如在中班手工活动“剪面条”中,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将内容分成三个层次,并在材料盒上以不同数量的五角星代表不同的层次:一颗五角星代表剪直直的面条,两颗五角星代表剪弯弯的面条,三颗五角星代表剪卷卷的面条。同时,教师提出具体的任务,让幼儿选择材料,尝试自主解决问题,并做好记录。通过幼儿的记录,来替换和更新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让每位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在研究中,我们转变儿童观、课程观和课程意识,带着情感和爱构建阳光课程;我们基于儿童视角,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生发更多有价值的课程内容,真正让课程从预见到遇见幼儿的快乐与成长。让幼儿沐浴着阳光,自然地成长,与游戏相融共生,与课程相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