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社区特色文化的路径探析

2020-09-23 08:04朱拥军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0年9期
关键词:灯谜楹联沙龙

朱拥军

“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区内,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创造孕育出来的人工环境、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包括人类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方式,其中精神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人们的价值结构(追求、期望、时空、价值等)、信仰结构(宗教信仰等)和规范结构(风俗、道德、法律等)等;物质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工作和娱乐的方式。传承社区特色文化是社区教育的一大新兴功能。

那么,社区教育如何传承社区特色文化?由于地方特色文化的丰富多样,学习载体和活动形式需要不断创新,笔者认为社区教育可以通过搭建“四个一批”载体来实现对特色文化的传承,即开设一批讲堂,培育一批沙龙,推展一批活动,编印一批读本,以确保学习有所得、活动有成效。

一、开设文化讲堂

市(县、区)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是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讲堂开辟文化专题,能够以讲堂的形式向市民传授文化技艺。如南通市通州区刘桥镇开设灯谜楹联文化讲堂,以镇社区教育中心为主要培训阵地,在南通市文化名人、刘桥镇灯谜协会会长、镇文化站站长顾焕清的引领下,每年组织全镇各中小学及对灯谜楹联感兴趣的群众共同学习有关灯谜楹联知识,组织群众开展创作活动,培养了一批灯谜楹联教育与创作的骨干。在文化讲堂上,灯谜楹联专家带领大家了解灯谜楹联的起源、发展历史,学习用“分离法”“组合法”“反扣法”等方法猜制灯谜,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漏字谜”“拼音谜”“数字谜”等各种花色谜的特点,掌握各类谜语楹联的创作原则和技巧,培养学员的分析综合能力、推理判断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每年刘桥镇举办的各种科普、普法、思想、艺术宣传的活动中,刘桥镇灯谜楹联爱好者创作的作品经常亮相,为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二、培育民间文艺沙龙

民间文艺沙龙植根于民间,发挥民间文艺沙龙的组织形式功能,創造条件办好民间各类文艺沙龙,搭建学习和展示的平台,促进各类民间文化交流是传承社区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所在地结合地方特色文化的民间艺术沙龙活动有“名点制作沙龙”“搜集老票证”“京剧沙龙”等。改革开放后,毗邻刘桥镇的石港镇于1984年建立的镇业余京剧队如今已发展到30多人,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老中青少幼齐聚一堂。他们举办京剧沙龙,经常登台表演切磋技艺,文武场配套演出,其中有十多人在省市业余京剧大奖赛中分别获一、二、三等奖。除举办室内沙龙活动外,京剧表演爱好者们还经常到各个村居举办室外沙龙演出活动,不仅有京剧唱段的展示,而且在扮戏的过程中配有讲解,让观众全面地了解京剧的规范与服装;同时还现场绘制脸谱,让观众与京剧零距离接触,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广大群众的生活。

三、推广系列文化节庆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属于文化建设的内容,是大德育观下的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部分,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社区可鼓励各街道在保留原有地方文化节庆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做精各类节庆活动,精心打造成相应品牌。通过打造节庆活动载体,积极探索形象生动并具有良好互动效果的专题教育,形成主题文化教育活动体系。

如刘桥镇是全国闻名的哨口板鹞之乡,是“南通哨口板鹞制作技艺传承基地”,板鹞制作、放飞已有千余年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初一,是广大鹞友聚会的日子,来自各地的板鹞爱好者以及许多民间手工艺人都会齐聚刘桥,参加一年一度的刘桥镇风筝节,每届风筝节都堪称是一次风筝盛会。该镇风筝协会的注册会员、南通供电公司相关领导、刘桥供电所的员工及千余名风筝爱好者每年都参加开幕式活动。开幕式上除了有精彩的文艺节目,还特邀南通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开设“安全放飞风筝,保护电力设施”的主题教育讲座,鼓励市民领略浓厚的风筝文化的同时,做到安全放飞、保护电力设施。

再如刘桥镇每年举办的科技节上都会安排科普灯谜竞猜活动专场,灯谜竞猜内容涵盖科技名词、科普用语、生活常识、天文气象、环境卫生等诸多方面,活动将科普与灯谜这种传统特色文化结合起来,扩大了科普的受众面和影响力,增强了科普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四、编印相关系列读本

社区教育工作需要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地方文化社区教育品牌,编写一批地方文化教材、读本,通过社区教育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和综合素质,满足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是以特色地方文化课程为核心、地方文化外延的其他课程为拓展、数字化学习平台提供的海量课程作为基座,形成一个基于地方文化的社区教育课程“金字塔”。二是充分整合地方人文资源,根据地方文化的自然分类,构建以“历史名人”“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现代产业文化”等为模块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编写教材和配套读本。三是向民间征集一批宣传册、读本加以补充,利用教材、读本、网络、沙龙、讲坛等各种形式,丰富充实社区教育课程体系。

如刘桥镇的施顾华先生是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南通板鹞风筝市级传承人,他为了传承风筝文化,为刘桥小学编写了一本校本教程《七彩风筝》,并被聘为校外辅导员。近几年来,他经常义务为全校师生讲解风筝知识,每周为学校的兴趣小组传授扎制板鹞风筝技术,经常带领学校风筝队参加省内外的风筝比赛和展示,不断取得佳绩,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又如,今年已经82岁的杨景春老人,1997年从通州区教育系统退休,现为刘桥社区教育中心特聘兼职教授、优秀社教志愿者、通州区优秀校外教育辅导员。他不忘初心,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用三年时间编写了《称谓与亲情》一书,以礼仪、亲情教育为主线,以忠孝文化为引领,汇集了《三字经》《论语》《弟子规》中的孝亲文化,记录了《当代孝星风采》和《身边的亲情故事》等,对弘扬忠孝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刘桥镇中小学纷纷开展《称谓与亲情》读书活动、学习心得交流会以及各种讲座、主题教育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社区教育需求的动因来自各个方面,只有对各方面的社区教育需求做到及时回应、全面把握,社区教育活动才有可能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传承社区特色文化的社区教育活动才能够大有作为。(责编  李亚婷)

猜你喜欢
灯谜楹联沙龙
灯谜乐翻天
灯谜来啦
挖掘楹联教育价值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ABC ENGLISH SALON
隆回思源实验学校师生乐享楹联文化大餐
灯谜猜猜猜
沙龙
楹联雅味
猜灯谜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