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23 08:04赵锦琦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0年9期
关键词:应用价值思维导图学习兴趣

赵锦琦

[摘 要]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利用思维导图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通过图形、颜色、线条等元素将知识进行分解,降低知识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本文从思维导图概念入手,深入进行分析,结合实践明确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探索出全新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思维导图;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应用价值

思维导图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工具,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简化知识的复杂性,将逻辑性較强的知识内容进行分解,在学习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提升数学素养。与此同时,灵活运用思维导图还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源自英国,由教育学家东尼·博赞提出,最初作为一种笔记方法,逐渐发展为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图像式思维帮助学习者掌握知识内容的实质,在实践中形成系统性概念,将复杂烦琐的知识内容转化为简单知识,实现形象思维与逻辑思考效果的协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发散性思考。在发展过程中,思维导图逐渐成为教育领域常见的教学方法,灵活利用其特点进行辅助教学,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思维图形工具,以提升教学质量。例如,思维导图具有焦点集中性,以中心图像为基础进行扩散,层次性也是常见的特点,通过图形的分层进行知识分解与连接,引导学生从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利用关键词进行知识提炼,掌握知识内容的精髓。思维导图与人类的大脑相似,常见树状结构,以网状脉络为辅助进行知识分解,促使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充分调动大脑的想象思维,掌握知识内容,加深记忆理解。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学会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降低知识难度,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升学习质量,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灵活运用思维导图的优势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学知识较为复杂,逻辑性较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不高,影响学习质量。灵活应用思维导图,可以促使小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面对逻辑性较强、难度较大的知识时,可以灵活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进行知识分解,转化知识内容,直观地了解数学知识,掌握知识的实质。对于小学生来说,受其自身的年龄因素影响,对有趣的知识具有积极的探索性,通过思维导图教学可以提升知识内容的趣味性,吸引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探索,利用导图的引导掌握内容,并在探索中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逐渐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水平。

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民币”相关知识时,由于概念较为抽象,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圆、角、分”之间的关系,影响学生对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理解,此时教师合理应用思维导图,将人民币作为主线,进行扩展延伸,支线包括人民币的功能作用、人民币的面值转化、人民币的形态颜色、人民币的种类与形式等,将各方面的知识内容进行合理的连接,把复杂的知识点转化为简单的内容,帮助小学生加深记忆与理解,并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掌握知识内容。

2.以思维导图为基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学习,探索问题与知识的实质,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提升学习质量。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应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较为传统,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较少,课堂氛围不够浓厚。因此教师应灵活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营造良好的知识环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构建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通过良好的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升学习积极性,并加强与教师、同学在课堂上的交流沟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数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在讲解“钟表”知识时,首先引导学生进行钟表认知,对钟表形成初步的概念,认识时针、分针与秒针,并促使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自身的生活活动与时间相连接,形成明确的时间节点,要求每一位学生上台展示自身的思维导图,学生将自身的日常学习与活动进行记录,相互进行交流与探讨,逐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营造良好的氛围,以此来提升学习质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3.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优质课堂设计培养发散思维

小学是学生的启蒙阶段,此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学习,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灵活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设计,将数学知识内容进行整体创新,构建全新的知识脉络,在学习中促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导图解决问题,理解数学知识内涵。数学知识内容存在明显的逻辑性,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设计可以促使学生丰富自身的思维,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在实践中形成发散思维,扩展数学知识的深度,总结学习经验,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实现全面发展。

例如,在讲解“因数与倍数”时,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概念渗透,利用课本知识帮助学生进行初步的认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分解,制作思维导图,并进行扩展延伸。以2X8=16为例,2和8的积是16,因此2和8是16的因数,16是2的倍数,也是8的倍数,此时要求学生进行知识扩展,依旧以积16为例,进行反向分析,探索是否还存在其他因数的积为16,学生踊跃参与,提出4X4=16,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学生逐渐学会主动进行知识探索,并在实践中学会反思,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设计的课程,利用思维导图整合知识,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针对性学习。

4.有效应用思维导图复习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由于数学知识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各个知识点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扩展延伸,通过有效的知识复习促使学生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并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关聯性,掌握知识内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学习质量。数学复习呈现出明显的时间性、密度性、容量性,不同的知识内容之间通常存在明显的关联,灵活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复杂纷乱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分类,形成统一的知识导图,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行确定,降低知识难度,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节约复习整理时间。

例如,在复习“简易方程”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构建复习框架,将简易方程作为中心点进行扩展延伸,包含简易方程概念、关键词、方程式、标准公式以及复杂的方程等知识点,加强各个知识点的连接,并促使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反思,清理知识点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学习效果与质量。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促使教师明确教学创新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小学数学科目的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实践,为学生营造优质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主动进行钻研探索,提升学习质量。灵活运用思维导图的优势设计课堂,将思维导图与教学环节相结合,以直观的形式剖析知识内容,实现知识的扩展延伸,构建课堂思维情景,加强知识的梳理与整合,促使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阳.试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42):114-115.

[2]杨小亚.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10):166.

[3]沈东艳,郑紫薇.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湖州市吴兴区小学的调查问卷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4(10):13-15.

[4]魏小鹏.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华夏教师,2020(5).

[5]杨春金.深度学习,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新教师,2019(9).

[6]瞿红艳.服务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9).

[7]顾卫.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教书育人,2005(S1).

(责任编辑:吕 研)

猜你喜欢
应用价值思维导图学习兴趣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