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主要承担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职责,其中应用题又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难点内容,学生学习起来往往会觉得难度较大。为了在低年级阶段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积极调整应用题教学思路,利用更加便捷、有效的方式辅助学生掌握各种解决应用题的技巧,继而不断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对此,本文结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课本,详细分析了应用题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策略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推广和普及,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以三维目标为指导来设计教学方案,且要明确应用题教学模块的重要性,通过积极创新和实践研究来探索更加适合学生的授课模式。与此同时,低年级数学老师在应用题教学中还需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不断增强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趣味性,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做题习惯,以便引导他们将各种理论内化于心,并使之在解题过程中进行灵活应用,由此顺利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
一、 指导审题,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数学教师指导学生解决应用题时,首先需要指导他们掌握一定的审题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从应用题中获取准确的信息,然后引导他们综合所得信息,据此确定解题切入点,进而提高其解决应用题的成效。这时,教师可以先培养学生大声读题的习惯,使他们在读题过程中调动个人思维来分析题意,同时要鼓励他们边读题边圈出题目中的数字及其对应的条件名称,然后要求学生将题目中的字眼“一共、相差、還剩、比……多/少”等标记出来,并要求他们在班级中分享自己通过读题、审题所获得的信息,由此不断训练他们的审题能力,促使他们在做题之前获得更加完整的信息,进而为其之后高效地解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趣味引导,调动学生解应用题的热情
(一)利用数学绘本展示应用题
一年级学生对于数学绘本具有十分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在绘本中融入不同形式的应用题,以此来激活教学气氛,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开展解题活动。比如,数学老师可以结合《加与减(一)》中“一共有多少”这一模块的内容来设计绘本,并设定有趣的角色和场景来提出加、减法问题:两只小黄猫在扑蝴蝶,一只小白猫在吃鱼,问图中一共有几只猫?由此引导学生在阅读和观察绘本的同时尝试将其中隐含的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并做出准确判断,尝试列出加法算式,从而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不断调动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同时使他们在参与和探究中顺利掌握解决加法应用题的方法,以便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二)借助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数学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来创设有声有色的教学情境,并在其中融入相应的问题,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思考和探索。如,根据《加与减(二)》中“收玉米”这一部分的内容,数学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来创设一个动画情境:佩奇和乔治去帮妈妈干农活,佩奇摘了56个苹果,乔治摘了41个苹果,那么佩奇比乔治多摘了多少个?以此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片段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提取其中的信息进行分析,进而列出算式“56-41”,有利于不断提升其解决的能力。
(三)鼓励团队合作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用以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使其体验到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以便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加与减(二)》中的“有几只小鸟”这一模块时,就可以设计一个问题:小明总共有7本课外书,小红有6本,那么他们一共有多少本?然后要求学生在提前分好的小组中进行列式计算,并发散思维,说一说“7+6”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便捷,然后提出“将7分成3和4”或是“将6分成3和3”的想法,以便提高其计算速度,同时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有利于提升教学成效。
三、 传授方法,提高小学生解题的准确性
(一)画图解题法
数学教师在讲解应用题时,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画图法来分析题意,由此使其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形象的认知,辅助他们快速列出算式。比如,教师可以在讲解《加与减(三)》一章中“跳绳”的内容时给出一个问题:李明在课间跳了86下绳,小红则跳了55下,小红比李明少跳多少下?然后要求学生自己画图,将李明的跳绳数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将小红跳绳的数量分成“50和5”,并用“86-50”,算出得数后再减去“5”,从而简化他们的解决应用题的过程,顺利增强学生的解题正确率。
(二)条件替换法
针对具体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中不熟悉的条件转化为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元素,由此更加积极地对现有问题进行思考,辅助增强其解决应用题的兴趣和成效。如,数学老师可以在课上给出一道应用题:汽车总站有25辆汽车,开走了13辆,还有几辆?此时为了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分析题意,数学老师可以以引导学生把题目中的“汽车”换成自己喜欢的零食名称,用“吃掉了”代替“开走了”,从而使他们将自己代入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解题,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解题成效。
四、 规范格式,完善学生解决问题的流程
在指导小学生解决应用题时,数学老师需要强调格式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们在答题范围内列算式,并注意在最终得数后面写单位,同时要记住写答语,有其确保他们答题过程的完整性,进一步增强其解决应用题的成效。此外,教师还要要求学生注意字迹,写清楚每一个数字,并按照答题的思路进行排版,以便不断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五、 结束语
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应用题,因此注重培养他们的解题兴趣、解题习惯和解题能力能够为其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继而促进他们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把握这一黄金时期,在创新中不断优化应用题教学设计,以便使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在实践应用中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各种方法,同时经过训练形成灵活的解题思维,并不断强化他们的知识应用意识,进而顺利增强应用题教学效果,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元芬.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10).
[2]吴燕.关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
[3]王鹏.试论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9(22).
作者简介:
闫辉,安徽省亳州市,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利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