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态词“可”和“可以”都表示一种语气,尽管它们的意思相近,但是在词性、句法、语用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文章将通过词义解释、句法选择和语用选择三个方面来分析二者的差异。首先,文章通过查找词典含义,探寻它们在语义方面的异同;其次,通过分析“可”“可以”在语料中的句式特点,了解它们在句式中的使用位置的差异;最后,分析“可”“可以”的语气强弱和独用情况。分析“可”“可以”的异同能够为在今后的交流过程中更好的遣词造句以及发挥借鉴作用。
关键词:可;可以;句式特点;遣词造句
一、 语义探析与研究现状
(一)“可”“可以”的词汇意义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可”字有动词、副词和连词三种词性。“可”字的含义如下:[动]①表示同意;②表示适合,符合;③助动词,表示许可或可能,与“可以”的意思相同。④助动词,表示值得。[副]①大约;②表示强调;③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的语气;④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表示疑问。[连]表示转折,意思跟“可是”相同。“可以”有动词和形容词两种词性。“可以”的含义如下:[动]①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②助动词,表示许可;③助动词,表示值得。[形]①好,不坏,过得去;②厉害。
从《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中的解释来看,可作为副词时,①有“确实”“的确”的意思,表示强调语气。②用在祈使句里,强调某种要求、劝导或者希望。常常同“要”“能”“应该”等能源动词配合着用。③用在感叹句或者疑问句里,表示加强语气。句子末了多用语气助词。在反问句里,“可”用在句子头上。而“可以”未见于词典。
从《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解释来看,可字的意思有:[助动]①表示许可或可能,同“可以”,用于书面,口语中只用于正反对举。例如,可望而不可即。②表示值得,多用于“可+动+的”。[副]①表示强调语气,程度由轻到重都有,多用于口语。a. 用于一般陈述句。有时稍有出乎意料的意思。b. 用于反问句。c. 用于祈使句。强调必须如此,有时有恳切劝导的意思。后面一般有“要、能、应该”,句末多有语气助词。d. 用于感叹句,句末用语气助词。②表示疑问,多见于比较早期的著作,现在少用。可以的意思有:[助动]①表示可能。能单独回答问题。a. 表示否定时,通常说“不能”,不说“不可以”。b. 能用在主语前。②有某种用途。能单独回答问题。表示否定时,通常说“不能”,不说“不可以”。③表示许可。能单独回答问题。否定说“不可以”或“不能”。不常用来单独回答问题,回答问题通常说“不行、不成”。④值得。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前面常加“很、倒”,后面的动词常重叠或带动量。表示否定不说“不可以”,说“不值得”。双重否定式是“不可不”,意思是“必得”。“不可以不”很少用。[形]①还好;不坏;过得去。只能作谓语和补语,前面常加“还”。②表示程度相当高(多指说话人不愿意的);厉害。前面不能加“很”,可以加“真”。这两项用法都没有否定式。
综上所述,通过查阅三本词典对“可”和“可以”的描述,发现只有当“可”和“可以”作为助动词时才是两者皆有的词性。因此,在语义方面,“可”和“可以”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有助动词词性,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微妙的差别。不同之处在于“可”的用法更加广泛,有副词和连词的用法。而“可以”有形容词的用法。
(二)“可”“可以”的文献综述
关于“可”和“可以”的对比分析,前人已经做过一些研究,朱有明(1986)着重分析了“可”和“可以”在上古汉语语法特点中的异同,举例例证出“可”后面跟的谓语一般表被动意,而“可以”后面大都带受事宾语,与“可”相反,不表被动意。但没有写出“可”和“可以”后动词带宾语的情况。池昌海(2004)以《史记》为参照对象,通过统计的方法,客观分析“可”和“可以”的语法特征。笔者在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后观察到有例外现象,最终得出“可”后面的动词不全是被动的,“可以”后面的动词也并非全是主动的。“可”与“可以”在后面动词能否带宾语的能力上也不具对立性。刘红丽(2012)指出将“可”和“可以”归纳为助动词,它们之间的语法意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 句法选择
(一)“可”和“可以”在疑问句、否定句中的差异
“可”和“可以”两个情态副词虽然在意义上很相近,但是二者在句法选择上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例如,
(1)在对革命者演说时也说:“我们庄周荀卿的思想岂可置之脑后?”(罗耀九《辛亥革命前章太炎的封建意识试析》)
(2)可每每端起书本却时时发愣:考出高一点的分数,就真能成才么?(无名《我们究竟出了什么毛病》)
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可”这个副词是可以用于句中表示疑问的,而且具有比较浓厚的疑问语调。如果我们把例子中的“可”换成“可以”,则句子变为“我们庄周荀卿的思想岂可以置之脑后?”“可以每每端起书本却时时发愣:考出高一点的分数,就真能成才么?”从这里可以知道,在这两句话中,当我们把“可”换成了“可以”之后,这两个句子是不能成立的。
(3)我们虽然是包办的,但不想离婚是否可以?(曹炎《好事不要办坏了》)
(4)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和精神,启示了清华人,是不是也可以将这种方式灵活地运用起来呢?(文玉《记清华大学代表会议》)
(5)在部队里听到说战士热心学习文化,但是一天学五个字,还常常忘掉一、两个,学习成绩不好,我就开始考虑:根据自己的体验,用注音符号一天可以学几百字,把注音符号学完再學字,不是就不会忘记了吗?(齐建华《我怎样创造和实验“速成识字法”的》)
从例子(3)我们可以知道,当“可以”这个副词要用于句中表示疑问的时候,前面要加上“是否”这个词,但是把这里的“可以”换成的“可”的话,句子就变成了“我们虽然是包办的,但不想离婚是否可?”从这里我们可知道,这句话变换之后句子是不成立的。如果非要把“可以”这个副词换成“可”的话,那么“可”得后面必须加上一个动词或者是名词。比如说,“我们虽然是包办的,但是不想离婚是否可实行?”这样看来的话,句子就成立了。从例子(4)和例子(5)我们可以知道,当要把“可以”用于句子中表示疑问构成疑问句的时候,在句子结尾的时候,需要加上一个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呢、吗”,这样句子才会成立,才能完整地构成一个疑问句。
(二)“可”“可以”在陈述句中的差异
我们已经分析过“可”和“可以”在用于句中表示疑问构成疑问句的用法差异。另外,“可”和“可以”两个副词在用于句子中表示陈述语气时也有所不同。比如:
(6)在动员参加生产之中,不但可以解决她们的生活问题,而且可以加强她们的团结;其次,必须注意改善抗日军人家属的生活,要求和督促政府彻底实行“优待出征军人家属条例”;再其次是设法使家庭和睦,使婆婆与媳妇都能团结起来。(无名《当前妇女运动特点及其任务》)
(7)这是因为社会主义以前的社会制度,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它们的生产方式尽管不同,但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一点上是相通的,所以人们的世界观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不需要实行根本的决裂,可以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自发的转变和形成。(冯定《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8)虽然这件事情有成功的概率,但是在这种节骨眼上,没有把握的事情我们万万不可做。
从例子(6)例子(7)可以看出,“可以”这个副词主要是用于陈述句中的,如果把例子中的“可以”换成“可”的话,那么句子的陈述语气就不会那么强烈了。从例子(8)我们可以看出,当副词“可”用于句子中表示陈述语气构成陈述句的时候,它所构成的陈述语气带有一点命令的口吻在里面。如果我们把例子(8)中的副词“可”换成副词“可以”的话,句子及变成了“虽然这件事情有成功的概率,但是在这种节骨眼上,没有把握的事情我们万万不可以做。”从变换过来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句话的陈述语气并没有例子(8)的陈述语气强烈。由此可见,当副词“可”和“可以”用于句子中表示陈述语气时,副词“可以”的陈述语气比较强烈,而副词“可”得陈述语气带有一种命令的语气。
三、 语用选择
根据“可”在《荀子·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里“可以,能够”的意思,可知“可以”大约是从“可”发展而来。“可”在古汉语里是实词,有“许可、应允;肯定、赞赏;适宜、适合;值得;大约、大概”的意思,并未虚化。
(一)语气的强弱
根据句类分布,陈述句(陈述事实而带有陈述语气、语调的句子)、祈使句(要求对方做或不要做某事的句子)、疑问句(具有疑问句调、表示提问的句子)和感叹句(带有浓厚的感情和感叹语气的句子)四类中。“可”用于一般陈述句,有时稍有出乎意料的意思。
“可+动”的形式。例:我可知道他的脾气,要么不说,说了一定去做。这种情况下的“可”不能用“可以”来达意。
“可以+动”。例:你可以走了。在和动词搭配上,“可”和“可以”差别不大。
“可+不+形”这些种子可不寻常,是从千里之外带来的。这里的“可”更不能用“可以”表示。
用于反问句。例:这么大的地方,可上哪儿去找他呀?如果去掉“可”,“这么大的地方,上哪儿去找他呀?”语气就大不如加“可”强烈,如果不要“可”,就需要“这么大的地方,你让我上哪儿去找他呀?”但是,语气还是较弱,不如“可”表达地满意。
用于祈使句。强调必须如此,有时有恳切劝导的意思。后面一般有“要、能、应该”,句末多有语气助词。例:你可不能粗心大意啊!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你千万不能粗心大意啊”,读来有隐藏上下文的意味。“你可不能粗心大意啊!否则……”
用于感叹句。句末用语气助词。例:这下我可放心了。带有浓厚的感情和感叹语气。如果去掉“可”,这下我放心了。就很云淡风轻,没有心里踏实了的感觉。又如:你可回来了,真把人急坏了。如果没有“可”,“你回来了,真把人急坏了。”语气明显减弱,“回不回来”其实都不重要了,意思也似乎有了偏差。
表示疑问。多见于比较早期的著作,现在少用。例:杭州你可曾去过?你一向可好?在“疑问句”里偏向询问的意味,小心翼翼地问对方,婉约和谐,对方的回答似乎不太重要,并不急于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二)独用情况
通过分析语料得知,“可”用于古代汉语独用是常见的,“可以”用于现代汉语独用是常见的。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可”是一个构词语素,而“可以”是词汇。因此“可”不能独用,“可以”能独用。助动词“可以”表示可能,能单独回答问题。
(9)李赫曼聽到这里,突然站起来,连连点头说:“可以,你……你放心……放心好了,亲爱的英……英格”他猛一下扑向英格……(岱山 许文焕)《蓝宝石》
(10)心脏:请问,可以自己提名吗?大脑:可以。(韩绍安)《五脏六腑评模会》
(11)客:老丈,我实在冒昧,我想在你那里讨一杯水喝。我走得渴极了。这地方又没有一个池塘,一个水洼。翁:唔,可以可以。你请坐罢。〔向女孩,〕孩子,你拿水来,杯子要洗干净。(鲁迅《过客》)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可以”能够独用,表示一种确定的语气,“可以可以”更能够表示一种确定的语气,在回答对方的请求时,是一种极具礼貌性地回答。但是,如果表达否定意思,常见的就是用“不能”,很少用到“不可以”。例:我明天有事,不能来了。因为表示否定,通常说“不能”,不说“不可以”。例:大白菜可以生吃,小白菜不能生吃。在表示“许可”的时候,能单独回答问题。例:“我可以进来吗?”“可以。”“可”在独用的情况下更多是实义,未有虚化的痕迹。但“可以”在独用上相对于“可”占优势。所以二者在独用上差别较大。
四、 结语
通过分析“可”“可以”这一对情态语气词在语义方面的异同,可以得知“可”与“可以”都能够做助动词,但是“可”的分布情况比“可以”更加广泛。通过语料的支撑,分析“可”“可以”句式的选择,可以得出“可”主要用于疑问句,否定句,而“可以”主要用于陈述句的结论。最后,“可”用于一般陈述句,有时稍有出乎意料的意思。“可以”能独用。此外,语言是发展变化的,任何规律都不是绝对的。“可”字后动词表示被动和使动,“可以”后动词表示主动,这只是就大多数而言,绝不包括其用法的全部。实际上,“可”后动词也有用作主动的,“可以”后动词也有用作被动的,只是不带普遍性罢了。这说明“可”和“可以”作状语时,其语法功能异中有同,个别的交替使用,显示了发展变化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朱有明.上古汉语中的“可”“可以”[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12):80-87.
[2]池昌海.《史记》中助动词“可”和“可以”语法功能差异初探[J].语言研究,2004,24(2):98-101.
[3]刘红丽.《墨子》助动词“可”“可以”初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6):183-193.
作者简介:
张蓝心,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