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问题与优化措施

2020-09-22 07:33阎丽霞
财会学习 2020年26期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事业单位优化

阎丽霞

摘要: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事业单位中财务会计管理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做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并对其进行优化,对于事业单位长远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主要探究了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作用,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从问题出发找到了一些优化措施,希望能够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有效性,帮助企业单位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重要性;问题;优化

引言

在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不但负责资金管理,而且是单位正常运行的保证。在事业单位中,财务会计管理是否合理和科学会直接影响其长远发展。当前来说,我国很多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这便要求我们必须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质量的同时,给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奠定基础。

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对于我国而言,事业单位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其担负着为人民服务的职责。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变化,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在事业单位中,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若是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开展的合理能够推动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甚至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都会给社会进步和国家更好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也能够推动我国财政更好的发展,实现其运作的良性,也能够在反腐方面起到监督作用。通过分析宏观角度可以发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合理、透明科学能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更好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问题出发找到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措施,给我国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的精确度没有保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存在信息质量精确度较差的问题,这也给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更好的进行和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下面三点。首先,有些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存在违法的情况,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单位要求财务会计人员根据自己的要求开展工作,这也直接导致经常存在做假账的情况,这也给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其次,账目严谨程度不够,事业单位中有些财务会计人员本身的综合素质不高,在财务工作开展的时候,无法根据相关规定制度来进行,处理相关账目的时候,存在过于随意的情况,很容易出现账目失真的情况,若是账目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存在超期挂账的情况,这也会给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造成直接影响。最后,事业单位管理固定资产的时候,相关措施不够完善,选择的方法不够恰当,这也会导致相关的数目不够完善,从而导致获得的相关数据不符合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固定资产管理失真比较普遍。

(二)财务会计职能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

财务会计职能是给单位提供发展的经济数据,找到单位运营时候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问题解决策略的提出,对单位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改革成果进行检验。從宏观来说,财务会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将内部控制的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但是就当前而言,我国很多事业单位都不够重视财务会计部门内部控制作用发挥,这也导致了财务会计职能很难得到完善,甚至有些单位中,财务会计根本无法将自身职能发挥出来。在没有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情况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发展模式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财务会计的作用很难得到发挥。

(三)财务会计监管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与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和内控的相关法律法规,这也导致了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的时候,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来进行内部控制监管制度的制定。但是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每一点,规定范围不够广泛,这也会导致监管的时候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首先,没有对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其次,审批程序不够合理。很多事业单位实施的都是先办事后审批的制度。这也说明,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监管制度的不健全会直接给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开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

(四)财务会计人员本身的素质不高

通过探究和分析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才情况可以发现,很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都比较低下,绝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都是直接进入岗位,没有接受精细化岗前技能培训,这也导致了其没有很好的了解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甚至还有些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制度完全不了解。与此同时,事业单位有些财务管理人员是从其他岗位上调过来的,其没有专门学习过会计相关的知识,对于财务会计管理也不够了解,这也直接导致了其业务能力比较差[2]。还有些工作人员工作的时候,工作意识和责任意识较差,则是因为激励机制没有到位导师的,其工作的时候创新能力较差,还有些事业单位不够重视财务工作,经常会调动或者调整财务会计人员,这也会严重打击财务会计管理人员本身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其工作效率比较低下,从而给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五)专项资金被随意挪用的情况比较普遍

专项资金往往是国家或者上级单位为了扶持事业单位给拨付的用途指定的资金。但是事业单位申请、运用以及管理专项资金的时候还存在一定问题。有些单位为了获取专项资金,往往会集全单位之力,甚至存在申报材料造假的情况,随意的提高经济预测的标准。在获得专项资金之后,也不能够对专项资金进行合理的安排,经常出现一些项目已经结束但是专项资金还没有到位的情况。有些项目资金到位,但是拨付进度比较落后,这也会导致有些项目很难顺利地完成,甚至有些单位会随意地挪用和挤占专项资金。

三、事业单位优化财务会计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统一财务管理模式,做好财务信息化建设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失真问题比较普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想要提高,必须从根本出发解决这个问题。事业单位应该根据单位发展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来制定策略解决会计信息真实度不够的情况。随着社会科技发展,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要想真正的提高,就必须实现财务信息化,财务信息化也是财务管理模式发展的趋势,事业单位开展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时候,可以将计算机设备和专业财务软件应用进来,从下面两点出发来构建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3]。想要做好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构建,首先,事业单位必须认识到财务数据库完善的重要性,把平时财务数据输入到数据库中去,做好日常花销、出差花费费用的录入,做好统一管理工作,这样数据准确性不但有保证,还能够提高数据收集的规范性,从而给统计的进行以及数据查看提供便利。其次,事业单位应该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合理的利用财务管理的相关软件和设备,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尽量降低人为因素而导致的信息失真情况出现。

(二)做好岗位精细化的管理

事业单位进行财务会计管理的时候,很难将财务人员本身的职能发挥出来,面对这种情况,应该重视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财务会计职能的发挥离不开岗位精细化管理。为了保证财务会计工作开展能够比较顺利,需要根据不同事件和目的来整理分析相关信息。首先,可以对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问题找到解决措施,从而给决策者更好地进行决策提供有效财务信息。让其根据信息来分配财务工作,从而将会计人员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也提高会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其次,进行财务岗位定责制度的落实,财务人员不同,其岗位职责也存在较大差别,需要把岗位职责真正地落实到每个人,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各司其职。比如有的工作人员进行财务信息的收集,有的财务人员负责整理财务报表,有的财务人员负责整理财务数据,有的财务人员负责综合分析财务信息,通过对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可以让财务会计人员更好地进行互动,让其更好地配合,将财务会计职能真正的发挥出来,帮助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最后,进行奖惩制度的完善。在落实精细化管理的情况下,很多工作人员对和自己工作无关的内容不够关心,即便是有同事请求其帮忙,也往往会以不在自己管辖范围内拒绝,若是长此以往,事业单位的发展气氛很容易恶化,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来进行奖惩制度的建立,让其更好地配合精细化管理,从而将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职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三)進行财务会计监督制度的完善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进行财务会计监督制度的完善能够起到监督作用。首先,必须进行内部监督制度以及控制制度的完善[4]。通过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来更好的约束财务的行为,避免出现违法的行为,能够起到较好的监管作用。在相关工作开展的时候,事业单位可以进行监督小组的建立来从整体出发监督财务会计工作情况,这样不但能够监督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相关行为,还能够监督财务的信息,确保其和实际情况相符,避免出现单位资金挪用和做假账的情况。其次,必须认识到财务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在做好相关工作的同时确保资金安全。财务部门可以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定期的核对事业单位资产情况,确保事业单位财务数据符合实际情况,提高财务数据精细化透明化的水平。最后,必须认识到外部监督的重要性。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应该定期检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及内部监督执行情况,将制度的作用发挥出来。若是事业单位财政条件好,可以进行专门人员的聘请,帮助事业单位进行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制度的设计,将外部监督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四)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事业单位中财务会计人员本身综合素质比较低下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便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做好财务会计人员队伍的建设。首先,必须完善财务会计准入制度,严格地对财务人员的从业资格进行把控,避免出现无证上岗的情况,从源头出发给事业单位会计人才队伍完善提供保证。其次,对于现有会计人员,事业单位也应该做好培训考核工作,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考核,切实提高其专业素养。考核也能够帮助事业单位了解会计人员技能掌握情况,从而提高培训工作开展的针对性。若是有条件,事业单位可以派遣会计人员去其他单位进修学习,掌握先进科学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推动本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更新。最后,还必须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确保其工作的时候能够爱岗敬业,能够严格根据各项规定开展工作,避免出现违规违法的行为。

结语

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长远发展非常重要。所以,事业单位必须认识到其重要性,并根据情况和需要做好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提高财务人员本身的职业技能和道德素养,只有这样,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质量才可能真正地提高,给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窦洪艳.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问题与优化措施分析[J].纳税,2020,14(05):134.

[2]李佳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分析[J].当代会计,2019(03):99–100.

[3]吕凤敏.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常见问题及措施分析[J].纳税,2018,12(30):99–100.

[4]谢庐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常见问题及措施[J].统计与管理,2017(11):81–82.

猜你喜欢
财务会计管理事业单位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工会财务会计规范化管理探讨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思考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