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集聚热点与趋势的文献计量分析

2020-09-22 03:36罗啸潇王婷廖斌
科技与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聚类文献研究

罗啸潇 王婷 廖斌

摘 要:为加快中国产业集聚发展方案的形成,以1999—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的与产业集聚相关的1 341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 V软件对产业集聚相关研究的文献特征、演化轨迹及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当前产业集聚领域研究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外部性”“污染效应与环境保护”“要素禀赋”“规模经济”等内容;值得进一步挖掘的研究热点有“产业集聚外部性的新特征与识别方法”“生态环境与产业集聚的耦合发展路径”“资源禀赋、资源引力与产业集聚的动态关联性”“产业集聚、产业转移、集聚崩解的系统整体性”。

关 键 词:产业集聚;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DOI:10.16315/j.stm.2020.03.001

中图分類号: G 254;F 205

文献标志码: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hot spots and trends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 China

LUO Xiao xiao, WANG Ting, LIAO Bin

(School of management,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5, China)

Abstract:To accelerate the formation of Chinas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plan, 1 341 papers related to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s included in the 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Database from 1999 to 2018 were taken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literature characteristics, evolutionary trajectories and research hotspots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research by means of CiteSpace V Analyze.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core contents of current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research in China are mainly focused on “externality”, “pollution effec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tor endowment”, “economies of scale”, etc., and the research hotspots worthy of further exploration are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s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externality” “coupling development path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among resource endowment, resource attraction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the system integrity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agglomeration disintegration”.

Keywords: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bibliometric analysis; research hotspot; knowledge map

产业集聚是规模效益的原动力。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产业布局力度的持续加大,照搬西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模式带来的不适症日益明显[1-3]。找到符合中国基本国情、有利于实现规模效益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产业集聚发展方案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近20年来,我国学者对产业集聚这一课题进行了广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从最初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引申借鉴[4],到通过实地调研、计量分析等方法开展实证研究[5-6];在研究对象上,从一般传统制造业转向了文化、大数据、大健康等特殊产业[7];在研究内容上,从对产业集聚内涵的界定到对产业集聚演化规律、影响因素以及集聚效益量化等多方面的深入探讨[8-10]。此外,对产业集聚研究的评述类文章也有不少,目前CNKI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综述已有52篇,但这些文献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法对产业集聚某一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概括与归纳,尚未有文献对我国产业集聚领域的整体研究框架构建情况、研究现状与学科所处阶段、研究发展脉络及趋势等内容进行报道。鉴于此,本研究选取1999—2018年CSSCI来源期刊中与产业集聚相关的论文作为研究样本,借助CiteSpace V软件对我国产业集聚研究的文献特征、核心作者、代表文献、文献演化轨迹及研究热点等内容深入分析,以期为加快中国产业集聚发展研究提供参考和引导。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为保证检索数据的完整性,采用2种检索策略:篇名或关键词=产业集聚;所有字段=产业集聚。检索时间为2018年12月15日,两者检索策略均获得样本1 341篇,且经过对比检索条目完全相等。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法对近20年来CSSCI数据库收录的产业集聚相关研究的文献特征、文献演化轨迹及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在对文献特征进行分析时,运用统计分析法从产业集聚领域的作者影响力指数、核心作者所属机构及学科、作者合作网络、领域高被引文献等方面客观描述我国产业集聚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在对产业集聚研究演化轨迹及热点研究时,采用突现词分析、聚类分析及战略坐标等方法,直观地展现我国产业集聚研究的核心问题及研究发展趋势,首先通过CiteSpace V软件进行突现词分析;其后根据Callon等[11]提出的方法,对关键词进行聚类,最后应用LAW提出的“密度-向心度”二维战略坐标分析法[12],以建立二维坐标分布的形式对产业集聚的研究热点与核心问题进行分析。

2 文献特征分析

2.1 研究趋势分析

从普赖斯指数可以看出,科学文献数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在学科发展初期,文献累计量波动幅度较大;而进入发展期后则呈现“情报爆炸”式的指数型增长态势[13]。按年限对1 341篇文献统计,得到产业集聚领域文献的年发文量与累积量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该领域年发文量变化规律为先快速增加,后缓慢下降,从1999年的2篇到2013年的129篇,平均每年发文58篇,其后发文量开始减少,但仍然可以保持在每年100篇以上。通过对数据拟合,得到年发文量的指数函数为R2=0.927 8,累计发文量的指数函数为R2=0.985 9。说明产业集聚领域的研究年发文量呈线性变化,而文献累计函数呈指数化增长。2014年起,每年累计文献量的实际值与理论值之间的距离开始逐年增大。这表明我国产业集聚研究从2014年开始步入成熟期。

2.2 研究主体分析

核心作者是推动学术创新与学科发展的骨干力量,利用百度学术数据库对样本文献中所有作者的G指数、H指数、所属机构、论文数、引用频次进行统計,考虑到H指数不能较好反映高被引论文的缺陷,最后按照G指数得分进行排序,得到产业集聚影响力最大的13名作者,如表1所示。其中:影响力较高的作者包括南京大学的沈坤荣、北京大学的杨开忠、西安交通大学的李果平等;研究机构主要分布于北方和发达沿海地区,而西部地区的研究较少,这与区域产业发展现状、产业环境和政策需求等因素不无关系;核心作者的学科分布主要集中在发展经济学,但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发展史等也有向该领域进军的趋势。

作者合作网络是以作者为顶点,以合作关系连接而成的复杂网络,其中字体和节点的大小反映作者的重要度、连线的数量反应作者的合作关系。分别通过CiteSpace V软件构建1999—2018年全部作者的合作网络,如图2所示。发文量较多的作者呈现出明显的网络特征,说明在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中已经形成了多个产量较高的研究团队。其中4人以上的科研团队有2个,第1个是中山大学梁琦为首,段会娟、刘军、程中华、陆立军、任光辉、刘乃全等形成的师生传承型研究团队。第2个是以西安财经大学胡建为中心,焦兵、杜龙政、刘友金、董春诗围绕其形成的交叉型研究团队。此外,还包括4个三角形团队和13个一对一组合,其中表现突出的有复旦大学的范剑勇、石灵云,浙江大学陈建军和浙江工业大学胡晨光等。可以看出,该网络整体连接度较弱,该领域作者之间的研究合作度较低,还存在较大的合作空间。

2.3 产业集聚高被引文献分析

通过分析产业集聚领域高被引文献,可梳理出该领域研究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进而深入剖析该领域的奠基性文献和理论基础。基于CiteSpace V和百度学术数据库对这1 341篇文献的引用量进行分析,最终得到引用频次大于或等于117次的20篇经典文献,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刊载产业集聚相关研究的期刊涉及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多个领域,在这些经典文献中,范剑勇利用不同地区制造业产业数据证明了产业集聚的地区差异性,揭露了1980—2001年期间中国“产业高集聚、地区低专业化”的发展模式的形成原因[14-15];刘世锦[16]分析了产业集聚的概念内涵、形成机制及中国产业集聚现状,认为我国已经进入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密切关联的阶段;梁琦[17]、李小健等[18]、冼国明等[19]、李国平等[20]对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观点;王子龙等[21]提出了产业集聚水平的测算方法,推进了产业集聚的实证工作;孙健等[22]通过研究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发现了二者之间的内生关系,丰富了产业集聚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

3 我国产业集聚的演化趋势及研究热点分析

3.1 突现词前沿演化分析

突现词是指在某个时间段出现的高频关键词。与关键词分析相比,突现词分析可以捕捉到研究领域拐点和热点的出现时段,因此,应用CiteSpace V软件对样本文献进行共词分析、建立突现词遴选参数,最后通过分析突现词的时限轨迹可以清晰地了解产业集聚的研究轨迹,如图3所示。

针对每个高频词,进行文献来源阅读和突现年份追踪,可将我国产业集聚的研究热点及演化分为3个阶段:

2001—2009年,该阶段以产业集聚效应、产业经济学、产业集群、循环经济为突现词,反映了我国产业集聚化发展的目的与理论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包括产业集聚研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23]、经济生产系统对产业集聚自组织性的影响[24]、产业集聚的识别理论与方法研究[25]等。

2010—2016年,该阶段以产业转移、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为突现词,反应了产业集聚理论的基本成熟和基本产业集聚格局的建成,此时部分学者开始对产业集聚的转移趋势与转移动力 [26-28]、 产业集聚的全要素生产率[29]、非传统制造业集聚现象[30]等内容进行探索。

2015—2018年,该阶段以长江经济带、专业化、环境污染为突现词,体现了产业集聚研究的新动态、新问题与新内容。诸如长江经济带的产业集聚现状与趋势[31-32]、专业化集聚的内涵、意义与机制[33]、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与环境污染的门槛[34]等。

3.2 产业集聚研究贡献关键词聚类分析

依据文献[11]提出的聚类方法,利用CiteSpace V对产业集聚相关领域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精简合并重复内容和无意义项后得到17个有效聚类。根据各类别关键词组成,归纳得到各聚类名称,如表3所示。

3.3 产业集聚研究关键词三维战略坐标图分析

在对产业集聚关键词聚类分析的基础上,以横坐标轴表示向心度,以纵坐标轴表示密度,以(0.894,0.759)为圆心,绘制战略坐标图,进而得到17个聚类的坐标分布情况,其中,每个散点代表一个聚类团,则第一象限包含4个聚类团,第二象限包含2个聚类团,第三象限包含6个聚类团,第四象限包含5个聚类团,如图4所示。

从向心度分布来看,聚类6“规模效应”的向心度远大于其他聚类,说明这个聚类在产业集聚研究领域具有核心地位,且与其他聚类联系紧密。其原因在于“规模经济”是产业集聚的主要动力和本质内涵,所以“集聚水平”“衍生技术”“集聚动力”“产业政策”等聚类都与其具有密切的关系。聚类5“空间计量”、聚类1“区域创新”、及聚类16“污染效应与环境保护”的向心度均大于1.2,可知这4个研究主题与其他聚类关联度较高。这是因为产业集聚研究在经济学和地理学上存在较大的学科交叉性,而空间计量正是建立二者联系的重要桥梁;而区域创新能力是产业集聚组织演化过程中的重要体现,是产业集聚组织演化研究、动力研究、集聚效应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此外,生态环境和产业集聚的不协调发展问题日益显著,在“十九大”关于生态保护与环境规制的政策要求下,解决环境破坏问题已成为产业集聚相关研究的共同目标。聚类2“要素禀赋”、聚类7“外部性”、聚类8“竞争优势”、聚类4“产业政策”、聚类12“专业化集聚”的向心度均高于平均值,表明这5类集聚团在产业集聚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地位,与其他产业集聚研究主题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其它集聚团的向心度均小于平均值,表明这些研究主题与其他主题关联度较小,研究内容不集中。

从密度分布来看,聚类17“制造业产业集聚”处于较高的密度水平,说明该主题研究较深入并已经形成清晰成熟的理论脉络和发展路径。聚类2“要素禀赋”、聚类9“产业集聚效应”、聚类16“污染效应与环境保护”、聚类7“外部性”的密度均大于平均值,说明该主题的研究深度正在加强,研究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中。其余聚类的密度均小于平均密度水平,说明这些内容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或存在较大的研究体系与研究框架,所以研究进展较慢,需要继续补充和完善。

从4个象限的分布情况来看,位于第一象限的聚类有聚类7“外部性”、聚类16“污染效应与环境保护”、聚类2“要素禀赋”、聚类6“规模经济”,它们的向心度和密度均大于平均值,说明这4个主题是产业集聚领域的热点和核心内容。位于第二象限的有聚类17“制造业产业集聚”、聚类9“产业集聚效应”两个集聚团,它们密度高于平均值而向心度低于平均值,说明这2个主题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并将逐渐退出产业集聚研究的核心地位。位于第三象限的有聚类3“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协同”、聚类10“非传统产业集聚”、聚类11“国际贸易与外企投资”、聚类13“集聚机制”、聚类14“集聚水平”、聚类15 “衍生技术”,这6个主题并不在产业集聚研究的核心区域内,而是处于研究的边缘,研究内容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位于第四象限的有聚类1“区域创新”、聚类4“产业政策”、聚类5“空间计量”、聚类8“竞争优势”、聚类12“专业化集聚”,这5个聚类的向心度高于平均值但密度低于平均值,说明这类研究领域刚进入产业集聚研究的核心范畴,但研究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是未来研究的重要趋势。

在战略坐标图的基础上,提出当前产业集聚领域值得进一步挖掘的4点内容:

1)产业集聚外部性的新特征与识别方法。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指产业集聚过程中,对集聚系统以外的其他系统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正负性取决于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多采用“假设-实证”的研究范式,结合计量经济学中的回归分析[35]、溢出分析[36]、門槛分析[37]等方法开展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产业集聚外部性的空间特征、动态特征、交互特征、产业差异特征等将成为研究的新趋势,而对传统方法局限性的总结与归纳、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提出及跨学科知识交叉新视角的选择将是识别产业集聚外部性新特征的前提与关键。

2)生态环境与产业集聚的耦合发展路径。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可持续发展成为各行各业的目标蓝图,环境污染与产业集聚之间的辨证关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在过去的研究中,多数研究均将环境污染看作产业集聚的一种负外部性效应,采用“由果及因”的思路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单向因果进行论证分析[38-40]。但随着对生态环境与产业集聚间内生关系研究的深入,“由因及果”的对生态环境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复杂内生性和双向因果关系进行研究成为明晰二者关系的新思路;在未来的研究中可尝试将生态环境与产业集聚看成相互独立、相互作用、相互干预的耦合系统,进而对两者在协调发展过程中的耦合内涵、耦合机制、耦合效率进行分析,最终探明生态环境与产业集聚的耦合发展路径[41]。

3)资源禀赋、资源引力与产业集聚的动态关联性。资源禀赋是某地区各生产要素的组合,探明资源禀赋与产业集聚变化的相互影响机制是完善产业集聚演化理论的关键。但当前研究多将资源禀赋组合分解成劳动力、资源、资本、技术等元素来研究其与产业集聚的关系[42-43],而关于资源禀赋的整体性研究及要素禀赋与产业集聚的动态关联性研究十分欠缺。作者认为,资源禀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会自发的产生一种对企业的吸引作用,本文将其定义为资源引力。在产业集聚过程中,资源引力吸引企业向区域聚集,但随着资源禀赋的占用和系统内部竞争的加剧,资源引力呈现动态性衰减,当企业受到的引力小于某一阈值,将以离心运动的形式向资源引力更大的集聚区转移。因此,从资源引力的角度分析要素禀赋的整体性、动态性与产业集聚的关联问题十分值得关注。

4)产业集聚、产业转移、集聚崩解的系统整体性。聚合和崩解是指小分子形成聚合物和聚合物经过物理溶解成化学小分子的互逆过程。通过类比分析发现,产业集聚系统具有聚合物的一般特性。首先,产业集聚是一个复杂、动态、由多智能主体组成的自适应系统;其次,集聚系统的形成、演化与崩解满足力的3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最后,产业集聚系统从形成到溃散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可以将产业集聚的全生命周期看成一个复杂的受力过程。从逆向工程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每个时期产业集聚系统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找到影响产业集聚演化轨迹的关键因素是探索产业集聚动力、产业转移、产业集聚系统崩解等科学问题的全新角度,更是控制产业集聚正向演化的重要依据。

4 结论

本研究以CSSCI数据库收录的产业集聚研究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相结合的方法,对产业集聚研究的文献特征、研究趋势、研究热点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我国产业集聚的研究从2014年开始步入成熟期,从研究主体来看,虽然涌现了大量具有影响力的核心作者,但目前作者之间的研究合作度较低,且主要以传承式和交叉式两种合作方式为主,作者间还存在较大的合作空间;从产业集聚领域的核心论文来看,刊发相关研究的核心期刊涉及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多个领域。

2)当前产业集聚的研究热点和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外部性”“污染效应与环境保护”“要素禀赋”“规模经济”等内容上,而“区域创新”“产业政策”“空间计量” “竞争优势”“专业化集聚”将成为研究的新趋势。

3)当前产业集聚领域值得进一步挖掘的研究热点有:“产业集聚外部性的新特征与识别方法”“生态环境与产业集聚的耦合发展”“资源禀赋、资源引力与产业集聚的动态关联性”“产业集聚、产业转移、集聚崩解的系统整体性”。

参考文献:

[1] 余昀霞,王英.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环境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9,35(3):129.

[2] 秦炳涛,葛力铭.相对环境规制、高污染产业转移与污染集聚[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28(12):52.

[3] LI Q,SONG J,WANG E,et al.Economic growth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in China: a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J].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2014,28(2):429.

[4] 陈淑兰,马晓丽.发达生产地区高技术公司中的集聚经济:以丹佛(波尔德)为例[J].地理译报,1996(2):4.

[5] 李国平,宋昌耀,孙瑀.中国县域小城镇就业岗位对人口集聚的影响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实证检验[J].地理科学,2017,37(12):1785.

[6] 王海天,王婷.我国生态环境和产业集聚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9,21(5):20.

[7] 戚梅.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功能与发展方向[J].山东社会科学,2018(12):135.

[8] 唐金稳.我国旅游产业空间集聚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时代,2012(36):112.

[9] 孙雷.内源性产业集聚与外源性产业集聚的内涵与问题比较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13):278.

[10] 韩增林,杨文毅,郭建科,等.环渤海地区临港石化产业集聚水平测度[J].地理科学,2017,37(8):1135.

[11] CALLON M,COURTIAL P J,LAVILLE F.Co word analysis as a tool for describing the network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bas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the case of polymer chemsitry[J].Scientometrics,1991,22(1):155.

[12] LAW J,BAUIN S,COURTIAL P J,et al.Policy and the mapping of scientific change:a co word analysis of research into environmental acidification[J].Scientometrics,1988,14(3/4):251.

[13] 陈京莲,罗红,罗小臣,等.基于文献老化负指数方程的半衰期与普赖斯指数关系的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8):73.

[14] 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4(6):39.

[15] 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J].经济研究,2006(11):72.

[16] 刘世锦.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J].改革,2003(3):64.

[17] 梁琦.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与产业集聚[J].世界经济,2003(9):29.

[18] 李小建,李二玲.产业集聚发生机制的比较研究[J].中州学刊,2002(4):5.

[19] 冼国明,文东伟.FDI、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J].管理世界,2006(12):18.

[20] 李国平,孙铁山,卢明华.北京高科技产业集聚过程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03(6):927.

[21] 王子龙,谭清美,许箫迪.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3):109.

[22] 孙健,尤雯.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8(3):177.

[2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J].经济学动态,2003(8):28.

[24] 康胜.论产业簇群的自组织性[A]//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第四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中国软科学研究会,2003:10.

[25] 兰肇华,杨青,严昌宇.我国制造业产业集群识别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7):527.

[26] 耿文才.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中国纺织业区际转移的粘性分析[J].地理研究,2015,34(2):259.

[27] 高煜,张雪凯.政策冲击、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研究[J].经济问题,2016(1):1.

[28] 毛广雄,廖庆,刘传明,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转移的空间路径及机理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5,35(12):105.

[29] 张先锋,陈琳,吴伟东.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分层集聚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我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6,35(6):92.

[30] 孟召宜,渠爱雪,仇方道,马晓冬.江苏文化产业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科学,2016,36(12):1850.

[31] 刘耀彬,肖小东,邵翠.长江经济带水土资源约束的动态转换机制及空间异质性分析:基于平滑面板转换模型和趋势面的检验[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3):89.

[32] 海骏娇,曾刚.长江经济带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的经济成效与适用性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9,35(3):353.

[33] 张璐,牟仁艳,胡树华,张权.专业化、多样化集聚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19(1):57.

[34] 周锐波,石思文.中国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互动机制研究[J].软科学,2018,32(2):30.

[35] 沈鸿,向训勇.专业化、相关多样化与企业成本加成:检验产业集聚外部性的一个新视角[J].经济学动态,2017(10):81.

[36] 刘耀彬,袁华锡,封亦代.产业集聚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与门槛特征[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8,37(2):224.

[37] 谢臻,卜伟.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基于专利保护的门槛效应[J].中国科技论坛,2018(10):111.

[38] 王凯,杨亚萍,张淑文,甘畅,刘浩龙.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碳排放空间关联性[J].资源科学,2019,41(2):362.

[39] 郭然,原毅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J].经济科学,2019(1):82.

[40] 余昀霞,王英.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环境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9,35(3):129.

[41] 王婷,廖斌,卫少鹏.基于SD的西部地区产业工业化与生态化耦合发展:以贵州省为例[J].生态经济,2019,35(9):50.

[42] 高靜,刘国光.自由贸易下要素禀赋、环境规制和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2):70.

[43] 胡晨沛,李辉尚.1978—2015年中国农业经济重心和禀赋结构重心时空轨迹及其耦合趋势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91.

[编辑:厉艳飞]

猜你喜欢
聚类文献研究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基于模糊聚类和支持向量回归的成绩预测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基于流形学习的自适应反馈聚类中心确定方法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基于密度的自适应搜索增量聚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