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云 边林
摘 要 美国教师职业伦理的形成经历了形成教师职业道德详细要求、从职业道德逐渐向职业伦理转变、教师职业伦理优化完善等三个阶段,并积累了丰富经验。根据美国教师职业伦理的阶段发展经验,以及当下国内此方面存在的不足,国内职业伦理建设需要培育发展教师职业伦理的意识,引领伦理建设;使相关建设有序化推进,减少冒进行为;层次化建构,促使伦理建设的系统化;把实践作为职业伦理建设的基本路径,促进伦理规则的实践渗透。
关键词 美国 教师 职业伦理 伦理建设
美国教师职业伦理已经发展了较长时期,经过了几次重大变迁后,相关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很好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其在不同阶段的建设经验为国内教师职业伦理建设提供很好的借鉴。
一、美国教师职业伦理的阶段发展
美国教师职业伦理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从教师职业道德到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美国教师职业伦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教师职业道德开始形成详细要求
20世纪20-30年代,卡特斯和韦伯斯等人采用严密方法,概括了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特征,这些研究成果得到了美國教育界的重视。1948年,全美教育委员会所属的师范委员会向全国发布了《我们时代的教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13项详细要求,这些规定要求把宽泛的职业道德以具体制度的方式表现出来,奠定了职业伦理规则的形成基础[1]。
2.教师职业道德逐渐向教师职业伦理转变
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各级研究人员对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品质构成进行了大规模、系统的研究,研究者从从事教育职业人群的态度、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着手,结合当时美国的实际情况,研究了教育职业中的利益冲突、伦理矛盾、伦理规范、道德调节等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一种可行的伦理行为准则,也许是一种职业生存下去的最好根据”,这个结论明确了教师职业伦理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因此在60年代后,《教学专业伦理规范》经过第三次修订改名为《教育专业伦理规范》(也称《NEA准则》)。这一准则得到了200多万教育工作人员的赞同,教育者能否得到学校聘用,以及获得州里发放的教学许可证,都需要以拥护这一准则为前提。《教育专业伦理规范》的正式确定,标志着美国教师职业道德向教师职业伦理的转变完成。
3.美国教师职业伦理建设逐渐完善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关教师专业伦理的探索达到高潮。1996年,在以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为核心的基础上,又制定了《优秀教师行为守则》,以教师对相关行为守则的遵守,实践教师专业伦理要求,发展教师的专业伦理精神。在这个阶段,教师专业伦理建设进一步细化、分化,不同工作以及不同学段、不同课程的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伦理得到了分门别类的研究,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了差异化的伦理准则,规定了不同教育群体的一般标准、职业决策标准、自主权和责任范围等,代表性的文件有大学教师联合会制定的《教授职业伦理声明》等。
二、美国教师职业伦理阶段发展的经验启迪
美国教师职业伦理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一次质的飞跃,它不仅制定了具体的伦理准则,也明确了伦理的基本价值观念,从一个统一模式转变为针对不同群体的多元模式,把相关要求和教师的实践行为相结合[2]。美国教师职业伦理的发展经验对国内教师职业伦理建设有很好的启迪意义。
1.培育发展教师职业伦理的意识
意识支配行为,教师职业伦理建设需要有科学的伦理意识为指导。从美国职业伦理的变迁可以看出,其伦理规范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一步步探索研究和实践,从教师职业道德到教师职业伦理,最终形成了当下的职业伦理格局。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教育部门关于教师职业伦理的思想意识也在不断更新,从初期的职业道德规定提出,到职业伦理的逐步优化建设。有了相应的思想意识为指导,才促成了美国教育体系对于教师职业伦理的建设越来越深入。
由此可见,国内教师职业伦理建设必须要顺势而为,形成先进的思想意识,才能确保教师职业伦理建设能够与时俱进。虽然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得到各方面重视,且在很多学校内形成了具体规定。但是国内关于教师职业伦理的研究基本上处于职业道德阶段,关于教师职业伦理的探讨总会转移到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而从现实来说,当前国内教师已经逐渐向专业化发展,其所需求的是和教师专业化相匹配的专业伦理,现实和需求的不对应使得指导思想建设滞后于实践需求,这必然会制约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为了推动国内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形成发展教师职业伦理的意识,把对教师的个人德性要求转变为教师角色本身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要求。首先,要对教师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加以区别。两者概念内涵、功能等方面都有不同,进行全面对比可以使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专业伦理彻底区别开来,在此基础上,才能使教师职业伦理的思想观念得到认可。其次,通过理论研究验证教师职业伦理的科学性。美国教师职业伦理意识的形成,以大量科学研究为基础,国内职业伦理思想的树立也需要相应的研究作为理论支撑。最后,以实践证明教师职业伦理思想的科学性。无论是职业道德还是职业伦理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其对教师的发展成效可以从理论上来证明,也可以通过实践来证明,这有助于教师职业伦理思想深入人心。
2.有序推进教师职业伦理建设
教师职业伦理是教师需要遵守的基本职业规则,表面上相关规则只要推行下去由各部门和教师实践即可,事实并非如此。当前美国教师职业伦理的发展已经比较完善,教师职业伦理已经成为教师从业的一个基本要求,也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这个状况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美国教育部门根据专业研究提出了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这一个规定奠定了教师职业伦理的思想基础。而后教育管理部门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修订《教育伦理规范》,使教育伦理规范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的存在更加合情合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思想意识有了足够的缓冲时间,能够从思想意识上逐渐接受伦理规范约束,而规范的完善也使得相关要求更容易为教育工作者所接受。由此可见,教师职业伦理建设需要有序化推进,操之过急或者是不切合实际的建设行为都难以实现教师职业伦理的实践推广。
从国内教育现实来看,首先,教师职业道德是以外界的评判为要求,职业道德更多地考虑了外界的认知,而缺乏对教师实际的考虑,相关师德要求难以得到教师认可;其次,国内教育体系基本上都是围绕职业道德来探讨,只是把一般人的道德要求加载到教师身上,而很少从教师职业方面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遵循什么准则,使教师缺乏职业伦理意识;再次,国内有关教师专业伦理的研究在支撑职业伦理的实践方面还有些薄弱;最后,各地区状况不同,同一地区的教师情况也有差异。对比美国教师职业伦理建设状况和国内实际情况,国内教师职业伦理建设需要循序渐进。教师职业伦理在国内的发展面临着复杂情况,更需要有序化推进教师职业伦理建设。根据当前国内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要加强职业伦理的研究,明确教师职业伦理的内核,加强教师职业伦理的科学性,增强职业伦理的可行性;要逐步完善教师的职业伦理制度规定,增强教师职业伦理规则实施的可行性;要根据国内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进教师职业伦理。
3.层次化建构教师职业伦理
教师职业伦理是关于教师在各种关系处理中的基本准则,这些准则需要基于一定思想精神来制定,是教师职业伦理的内核。另外教师职业伦理追求什么,也需要在准则中体现出来,这样所有准则的落实才能共同促进同一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教师职业伦理的建设并不单单是某些规则制度的制定,而是一个有内涵、有形式、有追求的完整系统[3]。完善后的《教育职业伦理规范》包括导言、原则1和原则2等三部分内容,这三个部分实质上包括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三个层面。导言部分阐明了师德理想,而原则部分首先阐述了对待学生和对待专业工作的原则,然后在主体部分详述了对待学生、工作和同事的具体要求。这三个部分依次渐进,逐渐具体化,使美国职业伦理形成了系统,既有内核支持,也有原则划定范畴,还就具体问题进行了具体规定。
当前国内有关教师职业伦理的建设或者是提出教师专业伦理理想,或者是偏重于伦理原则,有关教师职业伦理的建设还不够系统和层次化。根据美国教师职业伦理的变迁经验,国内教师职业伦理建设也需要形成层次化结构,这是教师职业伦理稳固的基础。根据教师职业伦理层次化结构思想,首先,要明确教师职业伦理的伦理理想。教师职业伦理建设要追求什么样的目标,明确了这个伦理思想,才能形成教师职业伦理系统建设的总导向。其次,基于目标明确教师职业伦理建设的原则。教师职业伦理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范畴,这导致有关教师的职业伦理要涉及各方面问题,对于各方面问题进行全面细致规定显然不够现实,制定一些教师职业伦理原则可以让教师应对各种伦理问题时有一个合理空间。最后,提出教师职业伦理的具体规定要求。伦理理想有导向作用,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原则规定划定界线,但不能为问题解决形成对策,在教师职业伦理体系的建设中,还需要对普遍性问题进行具体规定,以便教师在实践中具体运用。
4.促进教师职业伦理规则的实践渗透
教师职业伦理是渗透在教师职业生活中的准则要求,职业伦理的作用发挥以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实践职业伦理为基础,选择什么样的路径来推进教师实践职业伦理是一个重要问题。在美国教师专业伦理的建设过程中,就教师在职业伦理方面的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如新的《教育职业伦理准则》中明确提出“不应当无理阻止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不应当利用与学生的职业关系而获取私利”等等。这些内容就具体事宜进行了详细规定,教师在相关规定中不能够掺和太多的主观因素,只要按照规定执行便可。教师按照要求执行具体职业规范要求,并把达成具体要求作为成为教师角色的必要条件,教师就在实践中完成了对职业伦理的實践[4]。
从国内实际情况来看,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基本上和教师实践处于两张皮状态,无论是教师的培养、教师的任职资格以及有关教师的考核都和教师职业道德缺乏直接关联,更谈不上教师职业伦理的规则遵守。教师职业伦理的推进更多地依赖讲座、培训和专门的考核进行,这导致了职业伦理在教师群体中的推进更多地停留在理念口号层面,而很难落实到实践中。根据美国教师职业伦理的变迁经验,国内教师职业伦理的建设也需要以实践为路径。首先,提出便于实践的职业伦理规定要求。国内教师职业伦理道德条款往往比较宽泛,导致了相关要求难以落实,因此先要提出教师职业伦理的具体规定要求,以便于教师的实践。其次,以伦理规定掌握作为教师任职条件。职业伦理规定是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但是在教师入职时却往往没有进行资格把关,教师在没有掌握相关规定要求下入职,不仅会影响教师对工作生活的理解,也容易导致教师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再次,要把职业伦理规定作为常规要求。教师职业伦理要求要应用在教师工作中才能发挥作用,教师工作过程是教师职业伦理落实的重点,必须要把相关要求作为教师工作的基本要求,才能引导教师在工作中执行相关规定。最后,把职业伦理规定要求作为考核标准。教师职业伦理规定是教师基本素质要求,它能确保教师的教育工作在合理的范畴内,这个要求必须体现在教师考核中,才能得到教师的重视。
教育与伦理密不可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伦理学理论与话语体系,能够帮助教师厘清现实教育活动中的道德问题,有助于重建良好的教育道德秩序和教育精神信仰。美国教师职业伦理在阶段变迁中成长和成熟,积累了丰富经验,对我国教师职业伦理建设是很好的借鉴,立足我国现实,汲取美国职业伦理阶段发展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我国教师职业伦理建设更快进步。
参考文献
[1] 桑宁霞,赵苏皖.高职教师职业伦理的角色困境与消解[J].中国成人教育,2015(10).
[2] 王正平.美国教育职业伦理的理论研究、行为规范与实践[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3(11).
[3] 夏正林.冯健鹏.从职业道德到职业伦理——对我国法官职业伦理的重述[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2(06).
[4] 薛勇民,张晶华.教师职业伦理的当代困境与后现代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0).
[作者:柳云(1974-),女,黑龙江伊春人,河北医科大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医教协同与医学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生;边林(1957-),男,天津人,河北医科大学医教协同与医学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