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为视角,在分析高職院育人实践尚存的普遍性问题的基础上,从以八支队伍建设为重点,推进全员育人;以十大育人为抓手,推进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强化党的领导为根本,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育人保障作用三个方面对一体化育人体制机制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时代;立德树人;育人体系;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张鹏飞(1980- ),男,江苏泗阳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硕士。(江苏 无锡 21415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守正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YJA710037)、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跟踪分析及有效引导研究”(项目编号:17YJA710031)和2017年无锡市现代学徒制重点项目“酒店管理”(项目编号:2017WXXT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14-0068-04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讲话中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这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从大学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高度,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崭新的时代内涵,为今后一个时期高职教育综合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视角下的高职院育人实践尚存的普遍性问题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两份文件,旨在进一步推动三个战略性问题的落实,即教育事业应当如何在体制机制调整上实现优先发展,教育现代化应当通过什么样的战略举措去逐步实现,教育强国的方法和措施应当如何落地见效,这标志着教育现代化重大部署已经完成顶层设计并进入行动落实阶段。同时,《实施方案》还明确了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等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大重点任务。就高职教育而言,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高职院校推进与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思想,需要深刻把握、深入贯彻,并在实践中全面深入推进新思想的“三进”。二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高职院校办学治校全过程。三是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建设体系、专业建设体系、教育教学体系、课程教材体系、社会实践体系,全面创建融合于人才培养方案,渗透于一、二、三课堂的立德树人“一体化”育人结构。
目前,对照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建设要求,从高职院校育人实践情况来看,尚存一些亟待解决的普遍性问题。
(一)需加强党的领导
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证。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党委对新时期党关于教育工作的一些重要文件、重要制度和重大部署,习惯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存在处理问题做表面文章的现象。部分高职院校大学治理体系不健全,执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有偏差,党政负责人各自为政,没有很好地贯彻“分工不分家”原则,沟通不畅,合力不足。尤其是一些高职院校的二级学院班子,存在以业务学习代替理论学习、以工作部署会代替班子民主生活会、以党政联席会代替党总支委员会会议等思想政治组织建设不够严肃规范的现象。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存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深入等问题,重业务、轻党建,重技能培养、轻德行教育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尚未形成
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思维与系统作为。一些高职院校对全员育人理解有偏差,队伍建设散乱无序,看不到关键、抓不住重点;同时,存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人员结构不尽合理、人员配备不齐全,以及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等问题。一些高职院校对全过程育人的着力点看得不清,对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纳入入学教育、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校园文化等想得不深、研究得不够透彻,缺乏系统思维、协同思维和创新思维。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对全方位育人的抓手,确定得不够全面、不够准确,如对课程育人与实践育人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文化育人与网络育人的侧重点,以及各个育人要素之间的协同性配套(制度支撑)等还没有研究透彻。总体上看,大部分高职院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尚未形成。
(三)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育人机制还不完备
构建“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是新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落脚点。当前,德育、智育的问题,总体上得到了应有重视,教育教学机制、方法、举措相对较为完整,但“体”“美”“劳”等方面的育人机制还不完备。一是体育。一些高职院校没有有效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体育师资没有配足配齐,体育课程开不足、开不齐,开展体育教育存在破纪录、获得高层次奖项等错误导向。二是美育。非艺术类高职院普遍存在美学教育系统性缺失的现象,美学类课程没有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美学类课程建设不成体系,美学类专业师资缺乏。三是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还停留在低水平层面,满足于“有学生劳动周就行”“有块地让学生种种就行”“到社区、敬老院打扫打扫卫生就行”的应付思维,没有真正贯彻落实中央精神。
二、一体化育人体制机制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构建
(一)以八支队伍建设为重点,推进全员育人
1.统筹规划队伍建设。科学规划并系统推进高职院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党支部书记、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军事理论教师八支队伍建设,要在好中选优、配齐配强、教育培训、考核激励等方面下功夫。一是选优配强二级单位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注重选配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党政领导干部,不断提升班子的思想政治工作议事决策水平。二是大力实施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党的建设、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三是进行共青团干部配备管理改革,逐人设计培养方案,动态跟踪培养,推进服务型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作用的发挥。四是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队伍结构,科学设置合理结构及师生比,使思想政治课的师生比配备不低于1︰350;同时,加大高水平、高职称、高学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力度。五是完善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价体系,认真落实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双重”身份,探索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办法和保障激励机制,按不低于1︰200的师生比配齐配足专职辅导员。六是制订落实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分层次地进行全面培训,努力构建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
2.着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在坚持理论学习制度,创建常态化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机制,完善与构建教师思想政治培训体系和平台,强化教师道德操守作风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中心组理论学习。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点,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牢固“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二是加强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建立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日制度,探索推动教师实践锻炼制度、教师挂职锻炼制度,健全青年教师导师制,落实大师名师培养计划,引导教师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三是强化教师道德操守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教师工作部等部门职能,组织开展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各类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和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常态化实施新教师入职宣誓制度,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二)以十大育人为抓手,推进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1.十大育人体系的基本内核与实践点。办学实践中应认真研究并参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不断丰富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内容。一是在课程育人方面,按标准和要求抓紧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可以考虑推行“互联网+思政”,形成思想政治理論课“全员互动式智慧教学模式”。二是在科研育人方面,积极构建讲坛平台,围绕专业学术前沿、教科研能力提升、名人名家进校园等内容,开展常态化系列专题讲座,营造浓厚的科研育人氛围。三是在实践育人方面,探索实施全员、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和“社区—学校”深度融合劳动教育等。四是在文化育人方面,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推进企业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五是在网络育人方面,强化网络育人载体建设,充分发挥校园主流媒体的网络教育和服务功能。六是在心理育人方面,构建多级、多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打造心理健康周、心理健康月等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化、密集化、精准化和高效化。七是在管理育人方面,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建立师德档案,选树师德先进,规范全员师德师风。八是在服务育人方面,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重新梳理编制各部门岗位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各岗位服务育人职责,打造主动后勤、标准后勤。九是在资助育人方面,探索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形成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各教育教学环节统筹协调的资助育人机制。十是在组织育人方面,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师生工作机制,组织实施好各级书记项目;进一步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完善团建工作布局,推动各级组织自觉担负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育人育才的主体责任。
2.创建融会贯通、协同联动的全方位育人模式。一是重新编制岗位责任书,明确育人要求。以实施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为契机,厘清部门职责与权限,将育人要求融入各部门岗位任务书,重新制定部门岗位工作标准。二是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确保课程思政和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将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课堂教学,通过创新课程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培训举措;充分挖掘各部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强化显性教育,细化隐性教育;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价值引领功能,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的文化浸润功能,以及专业课、创新创业课的思维拓展功能,确保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三是推动实施项目认领制,协同推进全方位育人。按照职责相近、内容相契的原则,系统梳理、立项遴选育人项目,跨部门、跨职责组建项目研究与实施团队,形成合力。四是探索实施“工作室”运行模式。逐步形成以党建与业务互融共进为核心、以任务为指向、以项目为载体、以动态管理为方法、以经费与硬件为保障的项目任务申报遴选制,建设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师生社团工作室、思想政治教育名师工作室。五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各方面把各项工作重心和目标落在育人效果上。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工作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科学研究制定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的评价体系,常态化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考核,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落实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抓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将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年度绩效考核等体系中,纳入党纪监督检查范围。
(三)以强化党的领导为根本,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育人保障作用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推动落实见成效是目标。一是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修订完善党委会、院长办公会等会议制度、决策机制和议事规则,制定完善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进一步明晰议事决策内容、程序和要求,落实责任追究。二是进一步理顺二级党组织的领导体制机制。明确党总支职责,严格界定党总支委员会会议、党政联席会议、二级单位其他内部工作部署、决策会议之间的界限及各自的议事范围、决策程序。三是进一步明确二级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对思想政治组织育人工作的主体责任。二级单位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工作和分管板块的干部和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推动各级党组织自觉担负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育人育才的主体责任。四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强督导,落实奖惩。加强领导干部意识形态教育,增强识辨能力、管控能力;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探索建立8小时外意识形态监督管控机制,努力实现意识形态管理工作全天候、无死角。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2(1).
[3]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8-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