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专本衔接人才培养探索

2020-09-22 00:51肖福流宋贝
教育与职业(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双高专科应用型

肖福流 宋贝

[摘要]“双高”背景下,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提上日程,专升本是高职教育向高层次发展的趋势,地方应用型高校面临承担高职学生升本教育的培养任务,而科学、适用的专本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基本保障。文章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明确“双高”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专本衔接基本内涵,进而探讨地方应用型高校在专本衔接人才培养中面临的前端和后端困境,最后分别针对前端和后端困境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双高”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校;专本衔接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肖福流(1976- ),男,广西凌云人,百色学院,中学高级教师,博士;宋贝(1988- ),女,河南驻马店人,百色学院,讲师,博士。(广西  百色  53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智能+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XGZJG2019B00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14-0050-06

一、引言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4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遴选管理办法(试行)》;12月,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名单,简称“双高”计划。至此,职业教育进入“双高”时代,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双一流”相互对应,是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重大战略部署。

“双高”计划为高职专科学生提供了更为通畅的向上渠道,打破了职业教育断头路的局面,职业教育向本科层次发展。2019年5月,教育部首次批准15所高职专科院校更名为职业大学,成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同时,“职教20条”明确指出,到2022年将促进引导一大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我国职业大学刚刚起步,而近年来地方应用型高校与地方企业在产教融合发展、校企合作育人方面紧密合作,取得了不凡成就。特别是随着“职教20条”和“双高”计划的发布和推进,地方本科高校纷纷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上更显优势,未来在承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中将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地方应用型高校如何做到对高职升本学生提质培优?应用型本科教育如何与高职专科教育接轨?归根结底,其核心在于专本衔接教育,建立专本的有效衔接有助于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因此,厘清当前地方应用型高校在专本衔接教育中面临的困境,找出应对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二、“双高”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专本衔接的基本内涵

(一)“双高”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基本内涵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发展,我国大学逐渐细化,走向分类,应用型高校顺应地方经济社会需求逐渐兴起。随着“双高”计划的实行,一大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高校,它们将办学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朝着职业大学的目标奋进。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应用型高校更强调知识与技术的应用,在知识行动主体上强调多主体参与知识的运行,强调知识主体在实践中自己创造知识、发现知识、应用知识;在知识行动过程上强调知识行动从“产生—传播—实践”的单向线性运行走向双向互动;在职能上凸显学校内部与社会需求的契合,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基于此,本研究将地方应用型高校定义为以服务区域与地方经济社会为目的,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

(二)“双高”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专本衔接教育内涵

专本衔接是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桥梁。以往高职专科是职业教育的最高教育层次,职业教育无法与普通本科层次教育形成有效对应衔接,成为终结性职业教育,“卡死”了职业教育上升的空间,致使高中优秀生源不愿接受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成为收取高考低分层次生源的“收容所”,在社会上形成不良评价。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企业、行业岗位对人才能力水平的需求层次进一步高移,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等需要更高技术层级和综合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对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明显提升。职业教育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成为解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根本途径,更是职业教育体系打破“断头路”和“天花板”问题的关键举措。“双高”背景下,建设职业教育多元开放、协调发展的专本衔接“立交桥”势在必行。

综上,“双高”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正处于衔接高职技能人才走向高层次、高水平的时代之交,专本衔接教育处于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的过河搭桥阶段。本研究中专本衔接主要是指高职专科院校和地方应用型高校实施的高职专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教育。

三、“双高”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专本衔接面临的双重困境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值发展改革期,“双高”计划背景下,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系统性、层次性及完整性,职业教育正努力向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四位一体”的阶段性、层次性、高质量职业教育发展。虽然目前职业教育的上升渠道已经打开,高职专科学生可以通过专升本进入本科层次教育,本科教育完成后,可以通过报考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继续深造,但是系统的职业教育体系并未真正呈现效果,尤其缺失职业型本科、硕士学位、博士学位阶段的培养高校。职业大学刚刚起步,缺乏系统的提升培养体系,虽然地方应用型高校兼有研究型高校和技能型高校的优势,更符合當前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培养路径的需要,但是其多处于转型建设期、转型发展期、转型探索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不足,专业特色不突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不够深入、不够成熟,专本衔接人才培养面临重重困境。

结合专本衔接内涵,从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系统性来看,专本衔接是高职专科教育向应用型本科教育提升的一个过渡阶段,如下页图1所示。

专本衔接教育的前端是高职专科教育,后端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专升本学生通过接受地方应用型高校提供的教育,实现高职专科学历层次的提升,并最终取得应用型本科层次学士学位。然而,地方应用型高校虽然以应用型教育为主,但并不是专业的职业教育。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前身多为普通本科高校,较偏重理论,传统本科人才培养的“味”仍旧较浓,与专业的职业教育存在差距。“双高”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是否有能力实现专业职业教育本质上的提升、实现学历层次和职业技能层次同向提升的目的,是当前地方应用型高校面临的主要质疑。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在专本衔接教育上面临的困境主要来自前端教育(高职专科教育)与后端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契合发展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地方应用型高校专本衔接教育能否做到对高职专科教育的順延,以及地方应用型高校能否通过专本衔接教育实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目的。

(一)“双高”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专本衔接面临的前端困境

现阶段地方应用型高校承接高职专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已得到普遍认可,但地方应用型高校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专业目录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等与高职专科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特色定位、课程设计、教学与训练方式等方面存还在较大差异。部分研究者认为,由于地方应用型高校职业教育层次定位不准、界限不清,致使专本衔接教育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不清晰。现实中高职学生通过“专升本”渠道进入地方应用型高校就读,经过两年的本科深造学习,可能更多的是强化了专业理论知识,而操作技能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了,最终的结果是又成为一个“学术味浓”的“研究型”人才,而并不是国家和社会急需的职业技能型人才。这偏离职业教育的初衷,致使专本衔接教育的结果与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差别不大。

具体来说,地方应用型高校专本衔接面临的问题如下:首先,表现在高职专科层次与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错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有一定理论指导的一线操作性较强的技术技能人才,而应用型高校正在转型过程中,人才培养更多的仍旧是趋向于理论型、研究型,在转型过程中受到原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干扰”较大。其次,高职专科院校与承接本科衔接教育的应用型高校各自为政,课程体系相互独立,课程内容重复较多,无法形成有效衔接。专升本前,高职专科院校与地方应用型高校没有对照、沟通、统一教学计划,致使专升本学生在本科段课程或缺失,或重复。最后,本专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同,高职专科院校与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标准各异。高职专科院校重技能训练,轻公共基础课、理论课,特别对英语、高数的要求更低,而地方应用型高校偏重理论,技能要求比高职专科院校低,导致高职生在本科高校学习时产生水土不服,出现失技能、厌理论的局面。

综上,高职专科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地方应用型高校专本衔接教育遵从普通本科生的培养模式,尤其在教学内容、选修课程、教材、学生管理等方面与普通在校本科生毫无区别,则势必忽略对升本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最终将偏离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偏离“双高”背景下对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专本衔接教育如何承接专升本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实现对高等专科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的延续,是地方应用型高校专本衔接面临的前端困境。

(二)“双高”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专本衔接面临的后端困境

职业大学的设立为我国高职专科院校发展打造了一条专属路径,使高职专科院校对自身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定位,职业大学成为职业教育的专门、专业培养阵地。职业大学的前身为高职专科院校,是基础条件较好的高职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的专业职业大学。“双高”背景下,职业大学得到更多资源倾斜和政策红利,加之职业办学历史资质,使职业大学在培养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上,无论是师资,还是职业技能人才培养,都更有经验和优势。地方应用型高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面临专业性的挑战,地方应用型高校能否通过专本衔接教育实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的,成为地方应用型高校自身转型建设的重点。幸运的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不是简单纯粹地培养职业技能的提升,而是培养出集职业技能、技能理论、技能创新、技能转化、科学研究能力为一身的复合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虽然职业大学在培养本科层次技能人才上优于地方应用型高校,但在培养综合型、理论型、科研型人才上又弱于地方应用型高校,基于此,地方应用型高校需另辟蹊径,通过专本衔接的桥梁作用努力向专业化、优质化应用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方向发展。

综上,职业大学虽然在培养本科层次职业技能上优于地方应用型高校,但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在科学研究、理论研究上优于职业大学。考虑到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应用型高校与职业大学在办学规模、教学能力、社会地位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且就目前升本的职业大学来看,均为民办高校。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充分认识自身优势,通过专本衔接,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相结合,以转型发展为契机,创新“双高”计划下应用型人才输出模式,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能力。可见,能否培养出专业职业技能本科层次的人才成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短板,也是专本衔接面临的主要后端困境。

四、“双高”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专本衔接教育的应对策略

综上,“双高”背景下,为实现高职专科职业技能型人才通过地方应用型高校专本衔接教育向应用型本科层次职业技能型人才转变,提出以下策略:

(一)地方应用型高校专本衔接前端困境应对策略

1.呼应高职专科职业教育——打造对话培养模式。高职专科院校和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评价标准不统一,相互之间沟通渠道不畅,使得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在专业设置、课程教学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尚未做到实质性衔接贯通,成为阻碍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瓶颈。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高质量技术人才。了解前端高职专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顺延高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打造涵盖高职专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解决前端高职专科职业教育向后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顺利过渡的先行条件。

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实施专本衔接教育时要结合高职专科职业教育阶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等制订本科阶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等。同时,持续与高职专科院校对话、沟通,了解专业人才培养的学情状况,查缺补漏,促进专本衔接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实现专本人才培养目标对接、课程体系对接、教学模式对接,有效解决专本衔接教育不连贯、不接轨现象。

2.构建职业教育体系——推行分层培养模式。以专业和技能等级为导向的职业体系构建是解决专本衔接层次提升与拔高的重点。专本衔接教育应理清专科层次与本科层次人才专业能力及技能等级,采取整体规划、分层培养的教育理念。所谓整体规划、层次培养,实质是区分专科、本科层次人才培养定位,以专业为单位,明确专科层次专业能力标准、本科层次专业能力标准,根据专业能力标准划定技能等级层次,专科层次专业能力对应初级技能水平,本科层次专业能力对应中级技能水平,硕士、博士层次专业能力则对应高级技能水平。

为此,专本衔接教育需明确职业教育本科培养人才的定位,与专科高职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特色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就业岗位层级等各方面进行本质区别,采取分层分段培养的方式进行,高职专科院校对接初级技能水平人才培养,地方应用型高校对接中级技能水平人才培养,人才层次培养的清晰界定实质是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制度设计。

(二)地方应用型高校专本衔接后端困境解决策略

专本衔接教育能否顺利实现职业教育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地方应用型高校面临的后端困境,其实质是应用型高校自身转型发展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契合问题。具体策略如下:

1.凸显衔接培养的应用性,搭建课程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系。在课程体系构建中,专本衔接教育应立足职业教育的目的,核心课程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搭建理论知识提升与职业技能提升相融合的教学体系,强调衔接教育的应用性。在明确专本衔接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加强课程研究与设计,整合课程内容,既要考虑到基础理论知识层面,又要强化专业课与实践课培养,围绕服务实践教学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大纲编制中注重理实一体化,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同时,要清楚地认识到,高职专科院校之所以能培养出操作能力较强的人才,关键还在于其仿真性、生产性实训条件。为此,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强调实践训练,在专本衔接人才培养上对实验实训体系进行调整,使学生在应用中既能学到实际操作,又能得到理论知识的升华。

2.创新衔接培养路径,落实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双高”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需创新衔接培养路径,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地方应用型高校需推动校企(行业)机制体制创新,加强专业与企业(行业)衔接,增强对企业(行业)的服务意识,主动融入企业(行业)产业活动,依托企业(行业)扩充“双师双能型”人才队伍,从企业(行业)一线引进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突出的能工巧匠兼任教师。第二,地方应用型高校需借助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平台,深度介入企业(行业)应用前沿,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企业(行业)、社会需求的有机衔接,促进地方应用型高校内涵式发展。第三,地方应用型高校需促进产教融合与成果的转化,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第四,地方应用型高校需创新衔接路径,打造一校双园(元)的“企中校、校中企”模式:校园里建造科技园,企业里建造学徒中心,使大学既是校园又是科技园,企业既是实践基地又是教学基地,真正实现专业设置与行业相对接、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无缝对接。

3.优化衔接师资力量,打造多元化“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双高”背景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指向高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面臨更高的要求与挑战。为确保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培养的有效衔接,打造一支既有深厚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是应用型高校专本衔接教育贯彻落实的当务之急。尤其对于高技能专业,实践应用性基本涵盖所有课程,只有“双师双能型”教师才能在实施专本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得心应手,确保技能训练与理论教学衔接贯通。然而,现实中地方应用型高校重学历、轻实践能力的现象十分突出,过于注重高学历人才引进,疏于企业兼职教师引进。总体来看,“双师双能型”师资不足已成客观现实。

“双师双能型”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娴熟的实践操作能力,短时间内打造一批高质量“双师双能型”教师非常困难,地方应用型高校需另辟蹊径,聘请行业企业技能娴熟的能工巧匠、企业(行业)专家、企业一线生产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作为兼任教师。同时,选派专业教师经常到行业企业生产工作基层,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现状、需求、趋势等,准确把握行业企业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方式、困难、问题等,保持基层生产经营实践与课堂知识、理论相衔接,促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工作问题的衔接,灵活打造多元化“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4.明确衔接服务职责,实现人才培养与区域社会需求相匹配。地方应用型高校要始终牢记“办学定位服务地方、人才培养面向地方、科学研究围绕地方、文化传承引领地方”的办学理念,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坚持与区域行业企业以及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为此,地方应用型高校专本衔接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以“应用型”为本,依托自身学科和专业设置优势,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深入地方社会调研,准确把握地方人才需求类型、规模等状况,促进学科、专业与地方行业的有效衔接。例如,地方应用型高校专本衔接人才培养应主动把握行业企业技术发展进程,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建设学科专业群,实现专业群与地方新兴产业链的紧密结合;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制订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方案,紧紧围绕地方新兴产业和社会建设发展步伐,实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发展同向同行;发挥地方应用型高校对接区域需求的科学研究、技术研究优势,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形成职业教育服务产业、产业促进职业教育的共生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松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域下的专本科衔接研究[J].职教论坛,2013(9):18-22.

[2]丁建洋.应用型大学类型化的逻辑意蕴、建构机理与价值旨趣[J].高校教育管理,2019(4):99-107.

[3]吴一鸣.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高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19(18):7-12.

[4]朱玫林,张健.对职业教育专本衔接的逻辑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8):90-92.

[5]闫丽平.高等职业教育专本衔接问题及路径探析[J].职教通讯,2018(18):40-44.

[6]胡俊平,顾京,吴兆明.高等职业教育“双高”建设的要义、表征和策略[J].江苏高教,2019(11):119-124.

[7]贺星岳,曹大辉,程有娥,等.“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及推进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9(9):96-101.

[8]张国浩,王以雷.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困境与突破[J].教育与职业,2019(23):32-36.

[9]李玮炜,贺定修.“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产教融合的基础、需求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0):5-9.

猜你喜欢
双高专科应用型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数说高教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2020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表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全职妈妈浪费吗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