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道德耻感教育

2020-09-22 00:58赵厚勰於慧敏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青少年

赵厚勰 於慧敏

摘   要   道德耻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道德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巩固和加强道德耻感教育是引导青少年道德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在维度,我们既要重视道德耻感教育对青少年的道德发展价值,又要以青少年道德主体为核心,确立青少年道德认同性为道德耻感教育的中心目标;构建青少年道德耻感教育的体验教育模式;整合道德耻感资源,深化道德耻感教育,形成青少年道德耻感教育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学校德育  道德耻感  青少年  道德发展

耻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云:“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我国自古就有羞耻观念,道德上的耻感是人们内心普遍存在的本能性情感之一。在古代,耻感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中的一个重要情感价值体验,然而,历史发展到当今时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革,道德领域出现了一系列荣耻错位、行不知耻、贪不为耻等道德行为失范,一些人的道德耻感缺失现象日益严峻。培育耻感这一情感体验是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关键所在,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开展合理有效的道德耻感教育有极强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一、何为道德耻感教育

耻感的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有生理上的自然耻感,也有道德上的耻感,人们因天生的生理或者某些能力缺陷产生的耻感是自然耻感,这种耻感的产生与道德原则无关,不具有伦理和道德意义。因此,本文关注的是与行为主體思想观念和言行举止有关的道德耻感。道德耻感体现的是个体对自我的关心,尤其是对自我德性人格的关心。

在我国古代,人们常把“耻”理解为羞耻或是耻辱,以及由此延伸的羞耻感或是知耻感,我们探索中国道德哲学传统不难发现,中国人对羞耻感与耻感常常不予区分。羞耻感作为人的一种基本道德情感,古代学者甚为重视,不仅如此,这一道德情感更是深入到平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仅从“恬不知耻”“知耻而后勇”这些俗语中就能看出耻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

道德耻感是个体道德情感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既是自己主观的情感,是对自身进行的一种自我评价,也是在社会情境下,他人及社会对自身的一种评价,道德耻感是个体因自己或是他人的言行、思想品质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或者违背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时产生的一种否定性情感状态或是情感体验。这种否定性状态体现为痛苦、悔恨、愤怒、难堪、自责、感到不光彩等心理感受,外部躯体会出现某些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

在本文中,笔者所理解的耻感教育就是道德耻感教育,是一种培育人道德上的羞耻感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是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教育过程中要让人知道可为与不可为,旨在以人为本,将培育羞耻感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不断追求人格的提升,在实践中将知耻明耻意识逐渐转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青少年道德耻感教育的重要价值

1.耻感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树立道德底线

耻感本是人之为人的一个基本品质,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耻感就像是皮和脸,是人的保护层。在中国伟大先哲们看来,知耻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标准,一个连羞耻感都没有的人就不能称之为人,耻感是一个人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道德上的耻感应该是以人性为逻辑起点的。作为一个有道德感的人,会对丑、恶的事物表达排斥、拒绝的态度,我们为自己或是他人感到羞耻,本质上就是我们表达对丑与恶的厌恶,追求一种真、善、美。孟子就是将人性与道德耻感相联系,认为耻感是人存在的一种标识,人之所以成人,一方面在于对善的追求,一方面在于对恶的排除。

2.耻感教育有助于培育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

道德与法律不同,法律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规定,而道德属于内在的、没有硬性规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羞耻感的作用就在于个人德性的制约与影响。从词源学角度来讲,古代的“恥”与“耻”是同义的,从耳听到内化于心,在其实质上,道德耻感是指个体在道德意识深处所产生的知耻、羞耻的情感体验。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大致意思是用刑法来阻止人们作恶,只不过是隐藏了民众不知羞耻的内心,而用道德去引导他们,人们就会拥有廉耻之心,远离犯罪,人心归顺。众多先哲强调的是人的内生性价值、原生性价值,强调的是一个人的意识自觉、行为自律。可以说,一个人有了羞耻感,做了恶事会心存愧疚、不安,从而在良心上过意不去。进行道德拷问,有利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也保证了人们从善的几率变大,这也正是道德耻感的本质,促使人们向善。一个人有了羞耻感,会思考、追问、反思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的审视,克服自我缺点与不足,从而完善自我的人格,因此,耻感教育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知耻心、羞耻心。在此基础上,学生有了耻感则能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自觉抵制一些不良的影响,正视生活中的困难与点滴幸福,从道德意识水平到道德行为水平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从而从道德他律走向道德自律,真正实现道德自觉与道德内化。

3.耻感教育有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青少年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非常关心自己的发展,独立感、自尊心、自信心都十分强烈,最大的特征就是更加关注社会同一性的问题,受到更多公正、尊严等社会规则的影响,关心他人、社会对自己的认同感,道德敏感性极强,害怕挫折的焦虑感也十分强烈。因此,适度的耻感培育非常重要,不能因有小耻而失去信心与勇气,适度的道德耻感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自尊感、自信感,而过度的道德耻感则使人懦弱、自卑。

4.耻感教育有助于促进青少年道德社会化

青少年个体与社会是分不开的,个体的活动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氛围,而个体又受社会风气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道德耻感的培养,人们知道什么为耻、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就能正确对待生活中所出现的人或事,能正确做出应有的判断,知耻避耻,不做违背道德规范的事,还可能会感化他人,传递下去,让人们自觉按照社会道德规范不做可耻之事,从而促成整个社会良好的文明风尚。再者,自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要求以来,十几年过去了,然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仍需要不断向前迈进,将表面的文字内化为自我道德意识,增强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培养社会合格公民。

三、青少年道德耻感教育的途径探析

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教育应该对其有所作为,也就是培养羞耻感。耻感本身就是一种自主的、内在的道德情感,虽说它是自律与他律的结合,自律体现在对自身错误与不足的思考与反思产生的道德自觉与道德内化,他律体现在人们通过外部的制度规范或是其他外部力量的道德约束形成的他律性耻感。但是从耻感的构成来看,它始终是以自律为主的,是主体本身想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认识到自己不足,要求自身的行为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青少年的德育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大工程,必然离不开社会、家庭与学校的配合,然而其中最关键的还是青少年这一道德主体的自主性与能动性。

1.确立青少年道德认同性为道德耻感教育的中心目标

从道德发展来看,青少年正开始建立属于自我的独立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与善恶观等等;从情感的发展来看,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对家庭与同伴的认同感开始减弱,但是对于社会和谐、公平正义的认同感开始加强,开始关注社会同一性,不再单纯强调自我,比较关心自己在他人、社会中的评价与认同程度。基于青少年以上的特征,在此阶段的道德耻感教育必须让青少年明白“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是个体将社会中的普遍道德价值内化于心的一种自我道德认同感。羞耻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特点,也就是说羞耻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确切标准的,如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等是受社会一致认可的思想观念,是毋庸置疑的。特殊性是指个人羞耻感依据的体验会有所差异,羞耻感的内容也会因时代不同有所变化,我们需要教育来让青少年清楚地知道羞耻有何内容,要准确知道“做什么样的人才是有道德的”。因此,我们发现青少年道德认同性为道德耻感教育的中心目标。道德认同是个体对自我、他人与社会的一种尊重,无论是丰富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还是榜样学习、反面教育都有助于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形成,在实现这个中心目标的过程中青少年会逐渐知耻、明耻,明确认知何以为耻、以何为耻,以及遵守良好的行为准则与规范,化观念为实际行动。

2.构建青少年道德耻感教育的体验教育模式

当今学校德育工作缺乏实效性是一个重要问题,这也是道德耻感教育能否在学校立足的重大挑战,因此,我们要根据道德耻感教育的特点,实现教育模式的转变,增强道德耻感体验。人的情感不能通过单纯的服从而产生,道德知识的灌输,或是单纯的说教不会让人有深刻的感受,当然,教育者本身的道德品质会直接影响受教育者。体验教育模式实质上就是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特征,将人放在德育活动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己特定的感受与体验形成科学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最后积极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一种综合体验式教育模式。青少年只有通过体验真正产生对他人的理解认同与信任,产生不良行为对于自身道德上的痛苦、羞耻、厌恶、羞愧等否定性情感时才真正形成道德耻感意识。

体验教育模式的实施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营造适宜的体验场所。在此场所内师生双方应该强调反思性的思考与开放式的对话,比如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在师生交流中苏格拉底时常用尖锐的、咄咄逼人的语气和毫不间断的问题来与学生对话,他时常会让自己的学生陷入尴尬甚至羞耻的地步,甚至时常利用对话者的羞耻之心来进行论证。这告诉我们,教育可以适当利用道德耻感,用对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羞耻感,让学生进行深度反思,唤醒内部的道德耻感意识。第二,在体验中实现道德耻感教育目标。如果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实施的道德教育没有深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没有让学生内化为精神信念,这样的道德教育就只是知识的传输,根本无法体现道德教育本身的价值诉求。体验教育模式就是将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道德规范变成生动的、直观的道德情境,比如角色体验,就是让学生进行各种角色的生活体验,模拟考试作弊接受批评处分的感受,在各种场合跟风乱说话、说脏话遭到谴责的体验等等。第三,體验教育模式要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回归本真的自我。人们在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自己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将体验教育模式带入道德耻感教育,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对社会主流价值观、荣耻观、善恶观的理解与道德内化,激发他们的道德耻感,实现增强道德耻感认知到确立道德耻感认同,到体验道德耻感生活,最后到带着道德耻感意识行为处事的目的,从道德他律走向道德自律。

3.整合青少年道德耻感教育的社会资源

道德耻感是一种社会性情感,它不是道德主体与生俱来的,而是主体在道德社会化后形成的情感,单单依靠学校进行德育工作是不够的。道德耻感教育更是如此,我们必须将社区、媒体、家庭、学校的教育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形成以青少年为核心的“五位一体”德育网络来开展耻感教育。首先,要以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为重要出发点,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不仅有助于个体道德情感的培养,也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规范社会道德行为。其次,家校社区也要通力合作,了解学生内心的思想活动和行为表现,引导青少年认识耻,养成耻所当耻的好习惯,建立道德耻感评价与奖惩机制。最后,我们必须利用媒体资源,宣传主流核心价值观与各种道德规范、道德模范光辉事迹,唤醒学生的道德良知,形成正确的大众舆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巩固青少年的道德耻感意识。

道德耻感不仅是人内心的一种情感,更是人处在社会中的一种生命体验。道德耻感教育作为青少年道德发展中重要的一环,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它对于当今学校德育工作和社会道德建设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既要重视中国优秀传统道德伦理规范,更要贴近现代社会文明精神建设,这样的道德耻感教育必然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峻岭.道德耻感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2] 卢祺.羞耻感与羞耻感教育[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3] 高德胜.羞耻教育:可为与不可为[J].教育研究,2018(03).

[4] 李海.论耻感与自律[J].道德与文明,2008(01).

[5] 沈贵鹏,张天舒.耻感与耻感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9(16).

[作者:赵厚勰(1971-),男,湖北潜江人,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於慧敏(1996-),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

【责任编辑  白文军】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青少年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青少年发明家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德育创新研究
对当前学校德育存在问题及其改革方略的思考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