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全程导写方法探索

2020-09-22 10:21李明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14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方法

李明

摘要: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语文习作导写,分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教师可分别运用微课、任务单、美词金句点评、习作医院、作文集等形式,指导、激励学生以较高的热情完成习作。

关键词:任务驱动 全程导写 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写作教学要生活化,要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小学生习作教学,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现创新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在小学中段习作教学中,强化任务驱动教学,能有效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习作教学中任务驱动点的挖掘

(一)明确任务驱动型习作的三个特征

其一,任务的交替性,即任务有具体的读者和对象;其二,任务的真实性,即任务与生活实际有关联;其三,任务的结果性,即重在通过习作解决问题,而非注重对写作技巧的单项训练。

(二)任务驱动点挖掘方法的多样性

1.注重兴趣驱动点挖掘,促进学生自主习作意识的强化

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导向,注重以兴趣为任务驱动激发点,让学生提升对于习作的兴趣,并通过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习作任务,锻炼习作能力。

2.强化情境再现,注重从生活实际中挖掘任务驱动点

小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欲望并不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任务驱动,把握好任务驱动点。这需要教师在习作课程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意愿,具体如下: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身在这个特定的情境中,使学生加深感悟,强化任务驱动;从实际的生活事件中找到任务驱动点,通过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意愿,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任务的学习和探索;注重将阅读和习作联系起来,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习作的意义和方法,获得习作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写作前导写方法的明确

明确写作前导写的形式为“微课+任务单”。写作前,尤其是课堂上的草稿指导之前,教师根据习作要求设计和拟定任务单,帮助学生构思、选材,进行导写。视题型需要,可以结合微视频,为学生自主学习相关习作技巧提供“学什么和怎样学”建议的学习导航。

微课脚本的范围可聚焦于习作前了解相关资料,在班级的微信群、QQ群中发布和共享,学生进行预习自学;也可聚焦于收集写作的素材,如班级活动中的运动会、啦啦操比赛、经典朗诵、应急疏散演练等,帮助学生记录校园生活,唤醒学生的记忆;还可聚焦于整合课本资源,将名家美文、习作例文(如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外貌的语句等)作为素材。微课可谓“永不落幕”的公开课,是辅助教学的特殊手段,它的使用不应该是一次性的,它可以实现各年级段的资源共享。由于各班学情不同,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在已有视频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删改,从不同的角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习任务单”是习作前的“热身”。教师有选择地把写作任务向课前、课后分散,有利于让学生成为习作的主体。“学习任务单”就是置于课堂学习前的一种练习。这样的前置学习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为进入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写作中导写方法的明确

写作中导写关注的重点仍然是习作水平在均值以下的学生。写作中指导有以下几种主要方式。

(一)指导范文学习

范文主要包括教材例文、名家名篇,不提倡教师写下水文。教师下水文,代表的是教师的角度、水平,这种人为降低水平写出来的文章,失去了习作的灵魂。学习的方法主要是反复诵读,感知例文、名篇的行文结构与语言风格。在范文学习中,注重任务驱动。

1.教材例文学习中的任务驱动

摒弃以往习作教学中学习教材例文过程中包罗万象的做法,从例文中精选一个任务驱动点,进行例文学习。这个驱动点的确定,主要依据单元导读和课后练习。如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任务驱动点就是写一些“好玩的”词语、句子。实现了这个任务驱动点,本次例文学习任务就算达成了。一习作,一达成,目标明确,训练到位。

2.名家名篇学习中的任务驱动

在指导习作过程中,有选择地让学生读一读名家名篇。在以往的习作教学中也有这样的做法,通常没有具体的要求。在本课题实验中,我们也为这一个环节赋予了任务驱动。

其主要就是多次、多形式地诵读,体悟语感;主要任务驱动点依据单元导读后的习作要求制定。

(二)指导练习说话

学生在下笔写作之前,教师根据所要写的文体、主题,设计主干问题,引导学生把习作内容说出来。“说”要达到的程度,年级不同,要求也不同。这个环节,一是帮助学生打开话匣子,二是给其他同学以启发,形成思维爆炸的环境。个别发言的人选也要注意,要分层次。习作水平较高的同学,他的发言往往能给其他学生某个方面独到的启示。但是,个别发言从人数、质量、影响面来说都有局限。所以在个别发言之后,要组织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

我们倡导学生真实地习作。这个“真实”包含两层意思:发现真实的素材,表達真实的内容与情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各种任务驱动点的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真切感受生活带来的体验。比如写春游地点的建议,以往很多老师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同学们,我会把你们中间写得好,可行性高的习作推荐给校长……”但是校长会不会同意学生的建议?有的学生当时就反问:“我们这样写,校长会听我们的吗?”此时,如何把这篇习作训练和真实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呢?

“同学们,你写的春游建议一定要给校长看吗?如果是给你想要邀请的某位、某几位同学看的呢?”这样一启发,学生立刻“写意盎然”。

习作训练一旦和真实的生活联系起来,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起来,情感就会真实、丰富起来。这是一个习作过程,更是一个塑人过程。

四、写作后导写方法的明确

学生习作初步写成,只是一个阶段的结束。“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是写作后指导的主要环节,它涉及字词、标点、句式、文法、修辞、立意等方面。在这个环节,教师设立了多个任务驱动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指导流程。

修改环节,设立的任务驱动点有美词集锦、金句(句式、修辞、句意特别的句子)集锦、美题(立意新颖、句式特别、含义特别……符合“新、奇、趣”特征)集锦、标点医院、话语病医院。依据这些任务驱动点,分步完成写作后指导。

第一步,选出两节连堂语文课作为学生习作修改课,课前老师根据批改情况,列出研讨清单。研讨清单上包括美词、金句、美题(尽可能多)和一种标点错误例句、一种句式错误例句,指导学生详加品析。

第二步,学生对照清单,修改自己的习作。

第三步,按习作的整体水平和进步情况,遴选部分作品分别作为班级习作栏、班级习作汇编、校报稿件、班级习作精品集的材料,充分提供多种途径,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价值需求。校报开辟了学生习作专栏,并编辑印制了学生精品习作集。

本文总结出的习作修改流程简洁,目标明确,每次训练的点少而精,所以学生独立修改习作的能力提升得很快,尤其是中年级学生。同时,微课的介入,大大降低了学困生学习、修改习作的难度;校报刊登、作文集发表等自我价值的体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修改习作的内部动机。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方法
学习方法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报告及其在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