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大数据环境下,信息处理方式急需不断的更新发展;《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仍然运用一些传统的例子,运用的软件也比较陈旧,学生进入社会不能很快适应新的实践环境,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人们的个性化需求,这种情况造成学习與工作内容严重脱节。本文通过行动导向的理论,在教学中,通过解构学科知识体系,重构行动体系,化章节为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创设学习情境。将传统的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根据工作过程设计项目,从易到难设计学习情境。通过闯关式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于学生成长的课程目标。
关键词:项目教学;实践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型课程
引言
实践教学在普通高等学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点不同,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占有主体地位,是实现教学培养目标的最重要的教学模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特定职业能力。应用型本科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特点能够满足国家培养技术性、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实践教学注重学生技术应用水平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1、《管理信息系统》实践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与实施打破了以往软件教学中就软件讲软件的现状,结合授课对象的专业培养目标充分分析软件的功能,结合企业实际需要把软件的学习放到了系统设计这一真实的情境中,让软件发挥它针对性的作用,实现其关键的功能,使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学会做、学做合一,教学为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学生的学习与未来的工作实现了对接。实践教学为了传承实践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实践能力,借助了一定的理论指导,通过引导学习者的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习者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
1.1 基于项目教学的课程总体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以项目为载体,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运用管理信息系统的知识解决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闯关式学习,学生每完成一个项目都很有成就感。
1.2 基于项目教学的课程设计具体思路
形成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设计基本思路:课程教学设计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的原则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进行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工作过程为“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设计-窗体设计-窗体与数据库连接-系统运行与维护”。以系统大小为依据,划分成三个项目,例如,班级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公司管理信息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实践课程实施
2.1 项目教学法的引入
在完成实际项目的过程中,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和完整化。为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的团队协作的意识、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学、做”三维一体的方式,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真实的项目驱动学生能够在完成项目的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进而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学习活动与真实项目相结合。将原有分散的知识点进行结构与重构,将知识融入项目之中,项目完成即知识点学习完毕并灵活掌握,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学中做、做中学”的乐趣,提高了学习效率。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
第一,选择示范项目和实训开发项目。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示范项目进行教学演示,在示范项目中融入课程的知识点。实训开发项目对于初学者适合选一些小型的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例如,班级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学生能够接触到这些真实的项目的开发单位,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达到“学中做”的目标。选择项目难度要适中,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挑战性,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展示自己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达到“做中学”的目标。
第二,项目教学的方法是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工作情境为支撑进行运用,教师可以采用情景互动、问题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项目的实施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进行项目开发、集体讨论、评估取舍、陈述汇报、团队合作。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工作任务,这样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强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第三,项目的考核,通过学生陈述汇报、成果展示和答辩展示项目的实施情况,其他组成员对其评价打分,教师对其进行评价和反馈。
2.2 学情分析
上课前要了解《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开设在哪个学期和班级,了解学生入学成绩以及前序课程的学习情况,通过雷达图等专业统计工具对学生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同时定性分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析问题能力等现状;了解学生的优势与不足。
通过上述的分析,师生共同将学生分组,3-4人一个团队,并设置相应的分数奖惩制度,让所有的学生发挥自身的特长并全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3 有效运用学习情境这一项目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基于社会情境的一种活动而不是一个抽象具体的活动,人们学习的知识、思考和情境是相互密切联系的,知识是处在情境之中并在行为中得到进步与发展的,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交互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式的状态,知与行是相互联系的。同时,知识是一种能力,它能够协调人类一系列的行为从而去适应动态发展变化的环境。
情境教学关注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设置与现实相似的情境;二是教学过程中模仿现实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师教学过程中不是将所需要的工具提前准备好给学生,而是蕴含于情境之中,实施过程类似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给学生,教师跟踪指导学生。
教师依据真实职业环境特点与需求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置成三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的内容都是按照工作过程进行排序,采用闯關式的学习形式。第一个模块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学生基本能够完成相应的工作;第二个模块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学生能够熟练完成相应的工作;第三个模块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学生能创新性的完成相应的工作。在每个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任务难易程度、学生掌握情况灵活运用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等方法;有规律的运用先教后学、先学后教、温故知新的教学三方法;有效运用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三阶段。
2.4 项目教学的评价与考核
项目教学的考核可以采用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方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分别设置一定的分数比例,重在平时考核。将平时考核拆分成测试、课堂参与、加分项等类型,每次课都要考核,同时,进行定期测试。期末设置成卷面考试。
3、《管理信息系统》实践课程效果评价
基于项目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有如下优势:采用技能操作训练与专业理论相对应,紧密衔接的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为了让学生有较多机会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效结合,可以将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操作训练有机结合;这样,教师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水平,从而增加了师生的直接接触机会,这样有利于教师运用不同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项目式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自身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过硬,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努力成为“复合型”的教师。
采用闯关这一形式进行项目实施有如下优势:各个显性的教学目标是分散在各个“关”中的,是非常明确的,这就有利于引起学生的随意注意;从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上看,闯关教学模式有利于吸引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闯关教学模式就是提倡让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变得乐学、会学,这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
4、结论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通过运用项目教学法有效的避免了重理论轻实践这一传统教学的现象,通过任务的驱动调动学生的手、脑、耳等器官都参与学习之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提高了学生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全面、系统的思维方式得到了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提高。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能够获取知识同时也开拓了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实施评价过程中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到,实现了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徐顺志.管理信息系统[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5月.
[2] 钟福连.信息管理中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8,(11):151-152.
[3]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
作者简介:于红岩,硕士,副教授,现就职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系,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