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先民的冶炼技术历史较为悠久。根据一些藏文典籍显示,至少在第一代藏王聂赤赞布之前的十朝时代,藏区就已经有了锻造历史。之后的吐蕃时代则有更多史料记载了关于冶炼金属的信息,甚至在诸多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中都描绘了金属匠人的形象和工艺的制作过程。如在《格萨尔王传》史诗中将霍尔国王描述成了一位世袭传承的金属匠人。佛门典籍也有一些金属匠出身的高僧修成正果的故事。在这些古代文学作品中描写金属制作工艺也可谓生动细致:“……他们之中,有人打造打制铜器,有人打制铁器,有人焊接,有人炼金,如此等等。大锤似岩鹰俯冲掠食,中锤如流星疾飞划过,小锤像跳蚤上下弹跳;大型钳子似虎跳,中型钳子如蛇蹿,小型钳子像鱼游;红铁似闪电耀眼,风箱如野牛怒吼,锤声像天雷轰鸣,打铁响噼噼啪啪,打铜响叮叮咚咚”。从这些生动的描写中不难看出,冶炼技术和锻造工艺早已成为了藏族先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玉树地区的金属锻造技艺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古代,玉树地区曾为多弥国,其相关信息在诸多史籍中均有记载,如《新唐书》卷221《西域传下》中写道:“多弥,亦西羌族,役属吐蕃,号南磨。滨犁牛河,土多黄金”。滨犁牛河即如今的通天河,自古以来,该区域盛产黄金,也正因为如此,两岸至今生活着以锻造金银器为主的村庄。
此外,在治多县立新乡出土的普卡贡玛石棺墓中也有一些金属随葬器物,根据考古报告资料显示,墓葬的“主体年代当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时代下限应不晚于汉代”,而其“几何化特征的铜牌饰都为其他区域所罕见”。这说明玉树地区的金属锻造业,在较早的历史时期就已经进入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并拥有其区域性的文化特征。
今天,在玉树诸多的乡村都有一些匠人依然从事传统金属锻造业,从规模上看,最具代表的是玉树市安冲乡和称多县赛河乡。尤其是安冲藏刀工艺,在历史上已经成为蜚声雪域的工艺品牌。事实上,这两个乡之间仅隔一条通天河,是玉树传统金属锻造业的大文化圈。
玉树民间的传统金属工艺一般体现在佛教造像、寺院建筑构件、首饰打制、劳动工具、生活用具等领域,其中前三者为文化艺术品,用于陈列、装饰和妆饰,而后两者则为实用品。
简易实用的生活用具在打制上主要采用拣料、烧料、锻打、定型、抛钢、淬火、回火、泽油等工序,打制出来的产品刚柔并济,质朴稳重,简洁大方。有些偏远地区缺乏好的材料,匠人们就会将收集到的金属材料进行混合打制,并将一些好的钢铁材料锻制在刀、斧、锄、镐等的刃口处,以发挥其优点。
文化艺术性金属工艺的锻制则会根据产品的材料、造型、结构和装饰而定,根据所制造器具的不同,匠人的各种工序及工艺也有各自的顺序和特点,仅以藏刀锻制工艺为例,需要经历以下几个工序:
(一)设计制版
在玉树传统金属匠人的工序当中,首先便是要有一套精准的规格尺寸参考数据及图案。有些手艺高超的匠人家里,可以随时设计出所需图稿,也有很多匠人保存着许多由前人设计的原稿作为参照。当需要打制一把藏刀时,就会先依照图稿,用铅笔或粉笔在工件上进行勾勒绘制。
(二)裁剪切割
根据刀鞘或刀柄制件的需要,匠人会用铁剪沿着勾勒好的图案,对铜片进行裁剪或者切割。
(三)退火造型
将裁剪好的制件放在炭火上进行退火,以消除金属应力,便于捶打。经过不断的重复,逐渐敲打出刀鞘或刀柄的基本样式。
(四)翻模造型
翻模是制作金属制件的重要工序之一,几乎所有匠人都备有若干种不同的装饰花纹模具。模具既有金属材质,也有泥陶材质。制作藏刀所需的模具一般是刀鞘和刀柄上所需的装饰花纹配件。倒模前,匠人把一排泥模排列在炉灶前,之后把熔炼好的金属汁用长勺逐一倒入模中,待其冷却凝固后敲开模具,再进行剪磨制件边缘的工序。倘若倒模失敗,则会重新入炉制作。
(五)锻打錾刻
当制件冷却之后便可以进行锻打环节了。鞘体上各部件的形状除了翻模之外,还需要进一步精打锻造,接着还需进行錾刻图案花纹的细密工序。在錾刻图案之前,需要用木料或胶泥垫充制件背面,当加温的胶泥紧贴着制件并冷却后,便可以进行图案的錾刻了,藏刀的饰纹一般有云、水、 龙、凤、花草、法轮、宝瓶和几何形图案等等。这时各种形状及型号的锤具、钳具、錾具、砧具都将逐一排上用场。
(六)制丝盘花
制丝工艺首先是制造出粗细不一的金属丝线。制造金属丝线的传统工具主要是一张较厚的铁片,上面排列着许多大小不一的凿孔。首先,工匠会将一张打制成薄纸状的银片裁剪出一条条细细的丝带,将其捶敲成线形,并进行适度的加温,之后用钳子捏住线头,逐一从铁片上最大凿孔开始,向其后排列的小孔内进行一次次的过孔拉线,最终拉出自己所需粗细的丝线。此外,制丝工艺体现在将丝线合股拧绞,用镊子在饰品表面上进行盘曲、掐花、填丝等各种花型。有些还需要先将拧绞的丝线拍扁。玉树首饰工艺中的拉丝花型一般有云纹、花纹、水纹、万字纹等等。
(七)银珠制作
除了盘丝工艺之外,藏刀上还有许多细小的银珠装饰,因此制作银珠和珠线的工艺也是不可或缺的。饰品上的小银珠做法较为特殊,匠人把制作银器时的废料熔成汁水,倒在牛粪灰上就自然滚成了小小的银珠。或是在一块平整的炭块上戳出一个个大小不同的小坑,将熔炼好的银水倒入坑内,就形成了小银珠。而珠线的做法则更为方便,匠人只需用一种带有豁口的小凹槽模具将金属丝线进行碾压,便能压成相连一体的珠线,但这种工具需要一定的力度。
(八)组装焊接
当完成了不同装饰构件的加工后,便要开始进行组装和焊接的工序。其中,所组装的部件除了金属制品之外,还有垫在刀鞘里的木片和包在刀鞘外的鲨鱼皮。所有金属部件的最终组装固定,大多是用焊接的方式来完成,也有一些是用绞合钉、叉子钉等铁钉或银帽铜钉来固定组件。顶帽处既要求牢靠,又讲究美观,正如行业谚语云:“上品如山鼠之眸,中品如大树之疤,下品如干面疙瘩”。
根据火力的大小,焊接主要分为热焊和冷焊两种形式。热焊主要用适度的白硼砂和焊药结合火力溶粘。这种焊接较为牢固,但是若不细心便会熔坏铜质焊件。民谚云:“铁匠易在火中失误,舟船易在水中沉没”。冷焊主要针对易熔或较为细软的焊件,主要用硼砂液结合化锡涂抹焊件表面,冷却之后便可粘合。在没有焊枪之前,是用铜吹管对炼炉上合理布置的火力进行局部吹火加温。
(九)鎏金装饰
人们会对银质和铜质藏刀进行局部的纯金或鎏金装饰,其中,鎏金装饰较为普遍。制作时,需要先对制件进行加热清洗,同时使用适量的药剂来催化进度,并且用铁刷打磨去垢,最后用干净的棉布进行擦拭。鎏金的主要工序是将溶解的金子和银水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倒入冷水中形成稠汁。之后将其用刷子均匀地涂抹在首饰上,并进行加热,使水银蒸发,将金子留存于首饰表面,最终使藏刀成为描金错银的华丽饰品。
(十)镶嵌珠宝
藏族金属饰品大部分都有镶嵌珠宝的习俗,一般为珊瑚珠和绿松石。粘连珠宝的材料是树脂,需要先用炒锅将其翻炒,其中渗入一些酥油,待其翻炒至油黑黏稠状时,便灌入珠宝托内,接着将珠宝的半身嵌入其中,基本凝干之后,从珠宝孔中钉入金银帽钉,并将戒托沿口轻轻将珠宝半身收拢固定。除了树脂,近些年也有使用沥青或各类乳胶的方法。
玉树藏刀属于装饰性工艺,主要体现在刀鞘和刀柄的美观性上,刀身一般不做特别的工艺处理。在玉树地区,一般以安冲藏刀和赛河藏刀为典范,其刀鞘和刀柄上的金属叶片、鲨鱼皮、珊瑚、绿松石等材料,具有地域性装饰特色。男刀外观造型笔直,装饰简洁,女刀镶金错银,精致华美。所雕刻的龙、凤、花草、宝瓶等纹样则是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的一种体现。而黄金、白银、紫铜、黄铜等不同色泽的金属材料汇集镶饰,更加彰显出玉树的生活激情与审美情趣。
在传统作坊的工序中,有一些习俗和禁忌被沿用至今,如铸模之前需要焚烧柏香净化场地,据说那样能让翻模顺利如意;平日里女子可在一旁帮工,但到了熔炼金子的环节时则需回避;有些作坊除了幫手之外,要求闲杂人等一律离开,否则炼金容易出差错;熔炼金子的时候在场之人均不能出声说话;忌讳院外有人叫门,因此,有些匠人会提前告知邻里,或设专人防守院门,给来客解释说明,以防熔金不利;每次熔金时都必须戴口罩,也可在嘴里含一块奶渣块或是酸奶酵母,以防止金子与水银相熔时发生汞中毒现象,使牙齿脱落;涂金是一项关键的环节,因此在着手之前大多会念诵经文祈祷顺利。
截止目前,玉树地区传统作坊的传承依然在延续,新一代匠人也在不断涌现。但是随着城镇化建设、商业化经济以及劳动力的迁徙,以赛河乡和安冲乡为首的各县乡作坊开始陆续迁往玉树州府所在地。传统技法和各类工具也在不断受到当今技术的深刻影响。而市场条件的优化,使得年轻匠人开始直接购买一些配件成品与自己加工的制件进行组合。铁匠行业则日益衰微,日常劳动工具基本被五金市场上的产品垄断。因此,金银佛像、法器、首饰、器皿等装饰性较强的文化产品成了当代匠人的主营内容。
作者简介:尼玛江才,民俗学者,青海省作协会员。自1990年起在省内外各大刊物相继发表诗歌、散文等三十余篇,出版作品集《风马界》《玉树岩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