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河流域红色文化遗产演化的可视化分析

2020-09-22 08:41白如山陈玲玲
关键词:淮河流域安徽省可视化

白如山,陈玲玲,阳 鹂

安徽淮河流域红色文化遗产演化的可视化分析

白如山,陈玲玲,阳 鹂

(阜阳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安徽淮河流域红色文化遗产演化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建党初期-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4个时段中,安徽淮河流域红色文化遗产类型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均呈集聚或显著集聚型特征;总体上呈现“一核一带”空间分布形态,但类型不同的红色文化遗产空间集聚形态各异;其演化过程呈现“多核心-双核心-多中心-多核心”的空间结构特征,由“星星之火”演化为“多核聚散”的扩散态势;分布重心移动轨迹呈波动变化的特征,移动方向由向南、向东北后再向东“V”字形迂回态势。随后,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发现:安徽省淮河流域红色文化遗产地理分布具有平原、河流、城镇等“指向性”特征。

安徽省;淮河流域;红色文化遗产;核密度估计;可视化分析

近年来,“红色文化”研究方兴未艾,源于制度层面和学术层面的双重影响。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红色文化研究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通过《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建设革命文物资源目录和大数据库,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做好革命遗址、遗迹、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和利用”等。可以说,一系列措施为红色文化创设了浓厚的政策氛围。另一方面,关于红色文化研究体系一直是近年红色文化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在经过多个视角的解构和重构之后,红色文化的研究体系渐趋复杂,但其主流仍然是“应用导向”和“热点导向”,红色文化遗产挖掘与利用一直处在核心位置,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内学者对红色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侧重于“价值”挖掘的红色文化遗产研究。重点挖掘红色文化遗产价值多样性特征,提炼出具体化的价值形态,促进红色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创造性地转化现实价值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方向。二是侧重于“数据库”建设的红色文化遗产研究。作为有效克服文献资料匮乏、分布零散困境的红色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研究问题逐步引起部分学者的关注。三是侧重于“旅游”利用的红色文化遗产研究。红色文化遗产宜游化一直吸引着学术界并成为红色文化研究热点领域[1]。总的来看,近年来国内学术界红色文化遗产研究不断得到加强,成果丰富且呈现如下特点:1.在空间范围上,多以国家尺度或聚焦于红色文化遗产较为丰富的井冈山、西柏坡、湘西、延安等根据地地区,但针对安徽省淮河流域红色文化遗产空间特征的数据挖掘还有待深入。2.在研究内容上,学术界主要集中于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挖掘、旅游利用等方面[2],研究视角多以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史料挖掘、育人实践为主,忽视红色文化遗产生成根源、发生机制、演化特征、形成机理等生态价值的挖掘。3.在研究方法上,我国红色文化遗产研究多停滞在传统的考古学、历史文献学的定性描述分析的思辨层面,较少进行定量化、模型化研究,许多很有见地的研究成果因缺乏量化指标难以完全体现研究的科学价值。目前所见,仅有陈国磊[3]、熊杰[4]对中国红色经典景区空间分布的GIS分析,但对其类型结构和影响因素的探讨有待进一步深化。借助GIS建立红色文化遗产数据库,对其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制图可以有效挖掘红色文化遗产分布规律、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等。

安徽淮河流域地处我国自然地理南北分界带,同时也是黄河文明与长江文化的重要过渡地区,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本区域特色鲜明、类型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5],具体包括遗址类、纪念馆类、旧址类和祭奠类4种类型。这些革命文物资源不仅蕴藏着淮河流域特有的红色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而且还是建设红色文化强省的物质载体和宝贵资源。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借助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叠置分析等ArcGIS10.2空间分析工具,从历史和文物类型两个维度挖掘安徽省淮河流域红色文化遗产分布规律、演化格局、生成机制及其他地区历史事件的空间关系,拓展红色文化遗产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以期为淮河流域红色文化遗产研学旅行设计等创造性利用、创新性发展提供借鉴。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域概况

安徽淮河流域包括阜阳、亳州、淮北、宿州、蚌埠、淮南6市及合肥、六安、滁州的部分区域,面积约为6.8万km2,东西横跨距离较大,处于淮河文化的核心地带(如图1)。

图1 研究区域区位图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涉及的红色文化遗产主要来源如下:一是安徽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编撰的《安徽省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所列入的国家级、省级、市县级近现代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二是安徽省重要革命遗址通览所收录的336处全省民主革命时期重要遗址;经过筛选、比对、甄别后最终确认为安徽淮河流域110处革命文物遗存作为研究样本,并通过百度坐标拾取系统获取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的经纬度坐标,建立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的空间数据库,进而将每一个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抽象为空间上的点,对红色文化遗产进行可视化分析(如图1)。

(三)研究方法

本文所涉及的研究方法[6-8]主要为数理统计分析法、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和重心转移方法,由于研究方法较成熟,具体步骤不再赘述。

二、研究过程和结果

(一)总体可视化分析

通过计算点状坐标的最邻近指数来衡量红色文化遗产分布状态,计算显示理论最邻近距离rE=15.6km,实际最邻近距离ri=8.8km,其最邻近指数R=0.73<1,表明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为了进一步表现出点状数据的分布特征,将点状数据通过ArcGIS 10.2 中的核密度分析工具进行核密度可视化分析(图2)。发现安徽淮河流域红色文化遗产仍呈现有典型的集聚状态,可概括为“一核一带”。“一核”为金寨县和霍山县附近的大别山红色文化遗产分布核心区,“一带”的范围大致是以淮南和淮北为核心的皖北平原地区。东部零星分布,集聚特征不明显,而西部阜阳附近有数量较少的不明显集聚。

图2 淮河流域红色文化遗产核密度图

(二)分类可视化分析

参考梁峰[9]、魏鸿雁[10]等红色文化遗产分类方法,将安徽淮河流域红色文化遗产分为纪念类、祭奠类、旧址类和遗址类4大类型,并计算最邻近指数(表1),其中纪念类的红色文化遗产由于数量较少未作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祭奠类的最邻近指数R=0.93,表现为集聚分布特征;旧址类数量较多,占总数量的1/2以上,最邻近指数R=0.82,具有集聚特征;遗址类的最近邻指数R=0.55,表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

为了更好地呈现红色文化遗产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将各类型的点状数据通过ArcGIS 10.2 中的核密度分析工具进行可视化展示(如图3)。可知:祭奠类红色文化遗产呈现显著的以金寨,霍山和相山为核心的“多点”集聚分布特征(图3a);遗址类以“单核”分布状态表现出来,淮南附近是分布的主核心(图3b);旧址类红色文化遗产数量较多分布范围较广,呈现沿金寨、霍山、怀远、涡阳、濉溪、砀山等倒“C”字形“轴带”状集聚分布特征(图3c)。

表1 各类型红色文化遗产的最邻近指数

图3 各类型红色文化遗产的核密度图

(三)可视化演化分析

根据红色文化遗产的定义,参考魏鸿雁[8]、熊杰[4]等学者红色文化研究时段界定思路,并结合安徽省红色文化遗产历史变迁实际,将淮河流域红色文化遗产历史时期划分为建党初期(1921-1927)、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以及新中国以后(1949年至今)5个时段,并绘制安徽省淮河流域红色文化遗产统计表(表2)。建党初期红色文化遗产的最邻近指数R=1.38,为随机分布类型,但具有较明显的分布中心。通过核密度可视化分析显示具有明显的“多核双带”特征,有砀山、宿州和颍上3个分布核心,另一方面,从宿州向西至涡阳再至利辛形成一条明显条带与西起界首向东经颍上至淮南的分布带相交,形成大片的带状延伸分布区(图4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文化遗产的最邻近指数R=0.47,为显著集聚类型,主要呈“集中成片”分布状,分布区域主要为金寨,霍山和六安附近的大别山区,分布范围小且集中(图4b);抗日战争时期的最邻近指数为R=0.79,为集聚分布类型,具体表现为“核心边缘”分布形态,其中分布核心为淮南附近,强核心之外的点状数据大都沿边缘分布,大致呈环状且与核心有一定距离(图4c);解放战争时期红色文化遗产最邻近指数R=0.94,为集聚分布类型。空间分布特征可概括为“三核一带”。即在淮河以北总体上呈现阜南-利辛-淮北-萧县长条带状横贯东西。另外在蚌埠有一个强核心,寿县和金寨为两个次核心(图4d)。

表2 安徽省淮河流域红色文化遗产统计表

图4 各时期红色文化遗产核密度分布图

(四)时空演化可视化分析

为了更好地反映出红色文化遗产在时间维度上演化特征,利用ArcGIS 10.2 几何中心可视化分析工具度量各时期点状数据分布的重心,将各时期的点状数据重心连接,制作红色文化遗产的重心演化图(图5)。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叠加,以更直观地展示挖掘红色文化遗产时空演化特征。结果显示:建党初期的红色文化遗产分布重心主要在西北部的阜阳附近;到了土地战争时期重心向南转移到金寨和霍山交界处,位移幅度和方向性都比较明显,移动距离达175.47km;抗日战争时期红色文化遗产的分布重心向东北方向转移落在淮南一带,移动距离也比较明显达141.37km;解放战争时期的分布重心则位移到蚌埠附近,向东转移了61.1km。总的来看,红色文物资源的空间分布趋势是向南和向东转移,大体呈“V”字形演化,自北向南大幅度转移后又回到北方并且有向东转移的趋势。

图5 红色文化遗产重心转移路径

三、成因分析

红色文化遗产的分布受自然和人文的双重影响,本文选取了海拔高度、河流和中心城镇来探究红色文化遗产分布与自然人文环境的关系,将红色文化遗产点状数据分别与DEM高程数据、河流水系和中心城镇数据叠加,利用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等可视化工具,探究自然和人文要素对红色文化遗产分布的影响。

(一)与海拔的关系

将安徽省淮河流域红色文化遗产点状数据和DEM 数据叠加(图6a),提取每个点状数据的海拔高度并统计每个区间的分布数量,最后通过拟合分析得出红色遗产分布与海拔高度之间的相关性(图6b),从图中可以看出中东部平原地区红色文化遗产广泛分布,但是西部小范围的大别山区却呈密集分布特点。从统计数据表中看出,海拔100m以下的红色文化遗产总数为77个,占了总数的70%。这是由于淮河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面积广大,平原地区占比较大,故分布在海拔100m以下的红色文化遗产较多。西部大别山区面积较小,却集中分布着大量红色文物遗产。从密度上看海拔较高的大别山区较密集,而平原地区密度却不及山区。总之,安徽省淮河流域红色文化遗产分布广泛,受地形和海拔的影响。

图6 红色文化遗产与海拔的关系

(二)与河流的关系

河流也是影响红色文化遗产分布的重要自然因素之一,同样将点状数据叠加到淮河流域水系上(图7a),作缓冲区分析并提取不同缓冲区范围内红色文化遗产的数量(图7b)。从图中可以得知,红色文化遗产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河流5km以内,数量有79个占总数的72%,并随着距河流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尤其是在5-10km内急剧减少,15km以外数量极少。通过对数据的拟合分析,发现红色遗产分布数量与距河流距离呈指数递减的趋势,其相关性达“0.84”。故红色文化遗产的分布与河流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总特征为随着距河流距离的增加,先急剧减少,后缓慢递减。

图7 红色文化遗产与河流的关系

(三)与中心城镇的关系

社会经济状况也是影响红色文化遗产分布的因素之一,提取各县市的行政中心所在地作为中心城镇,作不同范围的缓冲区(图8a)。并统计红色文化遗产在不同缓冲区范围内的数量(图8b),发现红色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中心城镇5-10km内,随着距离中心城镇的距离增加呈多项式递减关系,且拟合方程的相关性达“0.97”。表明红色资源的分布与中心城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总趋势是随距中心城镇距离的增加而递减,递减速度较均匀,至20km以外变缓。

图8 红色文化遗产与中心城镇的关系

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安徽省淮河流域革命文物点为依据,利用ArcGIS 可视化分析工具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类型可视化分析发现,旧址类和遗址类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其中旧址类数量最多而集聚特征明显。祭奠类分布范围较广,也具有集聚特征。并且每种类型都有独特的分布形态,祭奠类的“三核一带”,遗址类的“双核心”和旧址类的“多核心片状”。2.可视化演化分析发现,不同时段也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如建党初期的“多核双带”,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多核成片”,抗日战争的“核心边缘”及解放战争时期的“三核一带”。具体表现为:建党初期数量较少但广泛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数量最多但是却集中分布在西南部的大别山区,抗日战争时期则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的淮南,区域边缘也零星分布。解放战争时期沿淮河以北有明显的带状分布,淮河以南的蚌埠以及大别山区的金寨也是主要分布区。3.时空演化可视化分析表明,建党初期的分布重心位于西北部的阜阳附近,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转移到西南地区的大别山区,转移幅度大、方向性明显。抗日战争时期又向东北方向大幅度转移至淮南,解放战争时期继续向东北方向转移至淮南,转移幅度较小。总趋势呈“V”字型演化,即自北向南大幅度转移后又回到北方并且有向东转移的趋势。4.就影响因素来看,安徽省淮河流域红色文化遗产与海拔,河流,中心城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海拔的升高而急剧减少,由于平原面积广阔,导致低海拔范围内的数量增多,而西南部的大别山区虽然面积较少,但是相对密度较大。与河流和中心城镇的关系都是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但随河流递减趋势较大,主要分布在河流5km和中心城镇10km范围内。

安徽省淮河流域红色文化遗产的分布和演化是受到自然和人文因素双重影响的,本文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海拔、河流和中心城镇进行探究,其他影响因素如历史事件、经济发展、社会政策等条件,由于数据的可获取性限制暂时未探讨,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

[1]张延欣,陈卓,杨明,等.延边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空间分布[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5(1):35-40.

[2]龙祖坤,李绪茂,贺玲利.湖南省红色旅游景点空间分异与可达性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7(2):70-76.

[3]陈国磊,张春燕,罗静,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9):196-202.

[4]熊杰,章锦河,周珺,等.中国红色旅游景点的时空分布特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2):83-88.

[5]钱海峰.安徽何以成为红色文化高地[EB/OL].中安在线,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8/06/26/007901722.shtml.2018-06-26.

[6]白如山,刘恺恺,张玥婷,等.安徽省文化遗产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378-384.

[7]白如山,刘恺恺,刘岩.安徽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时空格局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1):9-16。

[8]白如山,陈鹏.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26-32.

[9]魏鸿雁,章锦河,潘坤友.中国红色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6):510-513.

[10]王治涛.洛阳红色文化遗产的分类和保护[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1):68-71.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the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Red-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Huaihe River Basin of Anhui Province

BAI Ru-shan, CHEN Ling-ling,YANG Li

(School of History Culture and Tourism,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37, Anhui)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Red-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Huaihe River Basin of Anhui Province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ArcGIS software, then we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of Red-cultural heritages distribution and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ly, from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arty to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to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the liberation wa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Red-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Huaihe River Basin of Anhui province tend to agglomerate; Secondly, it present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one core and one belt”, different Red-cultural heritage, Red-cultural heritage spati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vary; However, different types of red cultural heritage have different forms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Thirdly, the evolution process presents the spat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core-dualcore-multicenter-multicore”, and From “spark” to “multi-core fusion and dispersion”. The evolution pattern of cultural heritage has experienced a spatial process of dispersion first and then polarization. the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s of Red-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Huaihe River Basin of Anhui provinc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such as terrain, river, traffic, which shows that the overall of the Red-cultural heritage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ver and traffic.

Anhui Province; Huaihe River Valley; Red Cultural Heritage; nuclear density estimation; visual analysis

2020-01-02

2019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淮河流域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研究”(AHSKQ2019D130)。

白如山(1981- ),男,硕士,副教授(内聘),研究方向:文化遗产地理;陈玲玲(1985- ),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地理大数据挖掘。

G112

A

1004-4310(2020)04-0007-07

10.14096/j.cnki.cn34-1333/c.2020.04.02

猜你喜欢
淮河流域安徽省可视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成长相册
思维可视化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魏山忠副部长率队赴淮河流域安徽、山东开展汛前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