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丽敏
摘 要 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涉及各领域的知识,而且以非系统、散点式分布在主题教材之中,对知识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旦缺乏精准解读教材的能力、静心梳理知识点的态度,以及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适切方法,就会造成知识教学存在“不准”“不清”“不全”的现象。对此,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知识储备,强化课前准备;强调集体备课,提倡学科互补;运用讲解技巧,讲求教学方法三方面,提高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学实效。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学;课程性质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09-00-04
调研目前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我们发现,教师在进行本课程的知识教学时普遍存在着“三不”现象。一是“不准”,即出现科学性、知识性错误;二是“不清”,即不能准确把握螺旋上升的难度梯度,不同年级同主题相关知识的教学目标在同一水平上简单重复甚至螺旋下降;讲解知识时缺乏逻辑线索,眉毛胡子一把抓,含糊混乱,对学生的问题敷衍应答;三是“不全”:教学过程中忽略对知识的教学,目标维度不全;也表现为实施了知识教学,但以偏概全,甚至挂一漏万,该教的没有教全,知识教学的目标没有全面达成。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一、问题透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特性”对知识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造成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教学时“三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而言,课程内容的高度综合性和散点式知识呈现方式等“特性”,对教师完成本课程知识教学的任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一方面,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依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道德发展规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将生活教育,品德、行为规范和法治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这决定了课程知识具有一定的宽度和广度,涉及伦理道德、法律、社会学、经济、环境、历史、地理、文化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这要求教师有完善的知识结构、有多领域的知识储备,以应对课程教学的需要。加之当前学习途径的多元与开放,使得学生完全有渠道比教师先获得某些知识,师生之间“先知”与“后知”的差距被淡化,“后喻学习”的状态更明显,教学中教师面对学生的预设之外的突然提问无法及时而准确地进行解答,答错或者含糊其辞的“不准”“不清”情况就难免发生。
另一方面,道德与法治有别于以系统的知识学习为主要目的的学科课程,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相关学科知识以散点的形式相机呈现在各主题内容中。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同样的学习素材在不同主题、不同年级会重复呈现,同一主题在不同年级也会循环出现,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求逐步提高。这样的呈现方式对教师在教学时精准把握各年级目标梯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对知识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而与之对应的是,鲜有教师能拥有如此完善的知识结构,以满足这样的教学需要。尤其是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鲜有专职的任课教师。“兼职”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不够完善,其知识教学面临很多困难。
一方面,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明显的情感性特征,本身就容易造成教师对知识教学的忽视。很多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知识教学的重要性缺乏清醒的认识,错误地认为既然道德与法治是德育课程,那么,教学的重点就应该在于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知识的教学自然不是本课程的重点。其实,无论是道德意识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还是对生活、社会现象的认识、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以及民族国家的认同,都离不开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如果认识不到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发生“不准”“不清”“不全”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另一方面,由于道德与法治教师多为兼职,缺乏统教全套教材的实践经验,对本课程知识螺旋上升的年级要求“心中无数”。而教材散点式的知识分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有意识地重新寻找和梳理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学时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将这些梳理后的知识点教给学生。教师既要有精准解读教材的能力、静心梳理知识点的态度,还要有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适切方法。任何一方面的不足都会造成知识讲解“不准”“不清”“不全”的现象发生。
二、策略探尋:立足一线教学实际强化知识教学的准备与实施
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机制和政策的保障,如配置专职的课程教师,打破根深蒂固的以学生应试成绩衡量教师教学业绩的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需要业务部门协调区域优势,加强学科教师培训,同时为教师提供尽可能详尽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等。但是,这些改变都不是任课教师能力范畴内的事。那么,为了解决知识教学中的“三不”问题,从教学准备和实施的角度,教师本身可以做些什么?
1.丰富知识储备,强化课前准备
教师个体首先要重视课程的知识教学,强化学习意识,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为课程教学丰富知识储备。上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加强课前资料的搜集。需要着重强调的是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本节课,还要有意识地重点了解本课所涉及的知识在其他年级中有没有出现,不同年级的内容是如何分布的,难度要求是怎样螺旋上升的。厘清年级要求,丰富知识储备,是教师实施“准”“清”“全”的知识教学的基本前提。
一位教师在执教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一课时,有学生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颁布至今,已经经历了五次修订,最近一次修订是2018年”。执教教师充分肯定了该同学主动学习和关心法律的态度,同时明确指出该学生发言中的错误。教师告诉学生,我国法律的修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修正,另一种是修订。修正是指对法律的部分条款进行的修改,是局部的或者个别的修改。我国宪法一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2018年人代会表决通过了其中21条的修改,是局部修改,所以属于修正宪法而不是修订宪法。这些修正的内容由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进行公布。而法律的修订则是指对法律进行全面的修改,是整体的修改。五次宪法的修改都属于局部修改,因此应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颁布至今,已经经历了五次修正,最近一次修正是2018年”。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法律专册二单元第四课,本课教材的“知识窗”栏目阐述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出的“保障国民权利”,以及“1954年颁布的宪法”和“1982年颁布的宪法”中对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对于教材的这一知识点,教学的落点应是引导学生感受广大人民在国家生活中的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却也涉及宪法的发展和改进,也才有了教学预设之外的关于法律“修正”和“修订”的课堂争议。试想,如果教师课前没有涉猎这方面的知识,或者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面对这样的教学生成,就不可能这么敏锐地发现并纠正学生语言中的错误。所以丰富知识储备,强化课前准备是道德与法治课精准施教的前提。
2.强调集体备课,提倡学科互补
教师团队要强调同学科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同时要创设机会,加强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学习。相比其他学科,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内容具有更大的广度和宽度,因此教师间的年龄、经验、性别、学科倾向、兴趣爱好等的差异都可能造成实际教学的差异。强调同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同时加强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联合教研,实现组内同伴互助,组际优势互补,是缩小教学差异,帮助教师实施“准”“清”“全”的知识教学的有效途径。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了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教学结束时,该教师充满激情地总结道:“我们的祖国就像一只雄鸡,傲立在世界东方……”课后教学评议的时候,同学科教师对组内试教时比较关注的学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了充分评议,对这节课进行了充分肯定。一起参加教研活动的一位科学老师却对课堂中的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该教师将中国的版图比喻为公鸡,就是犯了将蓝色海域的国土“抛弃”的常识性错误。如果为了教学的形象生动,确需将我国的版图形状进行比喻,“像火炬”也比“像公鸡”来的更贴切。一席话点醒了执教教师以及一起参与前期备课的同学科伙伴,大家意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固然需要强调目标制定精准、内容选择合理、活动设计适切,但是知识教学正确无误还是基本底线。如果知识教学有误,这节课就只能是需要给学生重新“回炉”补课的遗憾之作了。
以上案例让我们看到,由于加强了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学习、合作,学科优势得以互补,原本可能产生的知识性错误得以纠正,知识技能的教学任务得以更好地完成。因此,学校教学管理层面要协调和支持各学科教研组进行联合教研,以帮助广大的道德与法治兼课教师更好地把握知识教学的内容。如果条件限制不能进行联合教研,邀请其他学科的个别骨干教师参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研活动,或者道德与法治教研组成员将相关背景知识进行梳理,然后请其他学科的教师一起把关,都不失为易操作、有实效的好办法。
3.运用讲解技巧,讲求教学方法
运用技巧,讲求方法,能提高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知识教学的实效。如采用典型的、适量的例子进行举例,让教学更形象;引用文献资料、诗词古文、名家名言、典故谚语等,让教学更具体,更有说服力;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内容更鲜明,特征更突出;用准确无误的数据让内容便于理解,信服度更高;采用分类的方式,让教学更清晰;学会打比方,能增强教学生动性;采用图表,弥补文字表达的不足,让教师的讲解更直接、简洁……道德与法治课程包含的基础知识领域广、内容宽、种类多,针对不同的内容,运用不同的技巧,采用适切的方式,是教师实施“准”“清”“全”的知识教学的必要手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要让學生了解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这一段历史。教材介绍了这一历史时期发生的五四运动、一大召开、南昌起义等历史事件以及李大钊、毛泽东、朱德等历史人物,教学容量非常大,教学内容离学生实际比较远,教学难度不小。一位教师在教学本课时,分步完成了以下这张主题框架图。
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自学课文,将各个历史事件按照先后顺序填写在中间的时间轴上。然后按照时间线索,学习历史事件,并以讲故事的形式了解历史事件背景下的历史人物。最后一个课时的教学总结环节,教师让学生将时间轴上的历史事件与相应的历史意义进行连线,将颇有难度的教学内容上得非常成功。
“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所属的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是历史主题的教学单元。本单元教材遵循明暗两条逻辑线索进行编写。暗线逻辑是以历史发展为顺序的知识逻辑,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明线逻辑是学生可感可知的生活逻辑,呈现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明暗两条线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了知识逻辑,历史学习才能线索清晰、进程了然;有了生活逻辑,历史学习才能有血有肉,生动感人。教材采用“面上选点,红线串珠”的编写方式,知识逻辑是“面”是“线”,体现了历史主题教学的内容特点,生活逻辑是“点”是“珠”,体现了小学生学习的年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习惯采用网络等途径进行资料收集、故事会等方式进行汇报交流。这样的教学方式强化了生活逻辑,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事件,感受人物形象。但是仅强调生活逻辑是不够的,弱化甚至忽略知识逻辑会让教学有“珠”无“线”,历史线索断裂,历史背景缺失,从而让历史教学缺乏意义,教学效果当然大打折扣。以上“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的教学中,主题框图起到了很好的提纲挈领的作用。该教师围绕这张主题框图进行教学,学生在了解历史事件,感受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不断地明晰着历史线索。整节课既体现了知识逻辑上的清清楚楚,又体现了生活逻辑上的有血有肉,很好地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采用类似适切的教学方法,提高知识教学实效的案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还有很多。道德与法治五上“中华美德 源远流长”一课,从“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三个方面诠释“中华美德”这个大概念,而每一方面又从多个角度阐述其内涵,如“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就包含“明志”“气节”“诚信”“求新”等要素。一位老师执教本课时,先不忙着让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大量的古代名人的故事,而是先用思维导图对“中华美德”这个宏大的概念进行逐层梳理,厘清教材的知识逻辑,通过精准、清晰、全面的知识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综上所述,虽然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教学的要求很高,难度很大,但是只要老师们重视这方面的教学,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协同同伴力量认真备课,并采取适切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提高教学实效,充分实现本课程的学科价值。
(作者单位: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 浙江杭州 310003)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