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的“知行合一”

2020-09-21 08:34李淑华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爱国语文课程

李淑华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离不开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教学后反思,往往是力倍功半,没有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学一套,做又是一套。不能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核心思想,其含义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既倡导学习与立志,又倡导学以致用,崇尚实践。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做到“知行合一”,让语文书成为一本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工具书”。下面我就结合平时教学,谈谈语文教学与“知行合一”的关系。

一、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时时刻刻都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讲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以《最后一课》为例,中学教师一般都会讲到“热爱自己祖国的语言,就是爱国”,学生对这句话的认知、理解并不难。但是学生丢开课本,会付诸实践吗?也许会大打折扣。小弗朗士在国家遭受罹难时爱国情感瞬间产生了,并且生发出动力,他“行”了。大多学生认为我们是局外人,只是读懂课文,配合教师探究问题,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就可以了。陈献章指出:“圣贤垂世立教之所寓者,书也。用不用者,心也。”这就是说,人心是根本,知而不行,阅读再多的圣贤书也是白读。我看到的《最后一课》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有N篇,能把这一课的教学上升到“行”的高度的又有多少呢?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即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由“知”到“行”的教育就差一步。如果把“行”这一步忽略了,就會“功亏一篑”,很难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再回到《最后一课》的教学上来,小弗朗士的爱国思想感情真正的产生,是在失去了学习祖国语言的时候,这才是他的真“知”。今天教师教的东西,学起来特别容易,教师一下子变得令人敬佩了,刚才还觉得普鲁士士兵操练有趣,现在认识到他们是“坏家伙”。这里的“知”和“行”是真正的“知行合一”。《易经》中提出“主宰处是知,发用处是行。知即乾知大始,行即坤作成物”的观点。在这里得到证明。

二、非知实难,将在行之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幸福与美好之中,教师面对这些学生,怎样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做到“知行合一”呢?

首先,拉近书中主人公和学生的距离。在《最后一课》教学中,不要让同学们认为《最后一课》讲一个法国的动人故事,离我们且远。抗日战争时期,从1937年~1940年短短三年的时间里,日本在中国各地沦陷区开设的日语学校达180多所,他们蓄意歧视、污蔑、毁损、破坏中国的文化,将日本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化设施、语言文学等强加在中国人身上。在较早沦陷的东三省地区,各地中小学生每天上学要以日本名字自称,上课前还向日本国旗致敬,被迫学习日语,学习日文。那时沦陷区的孩子不就是千千万万个小弗朗士吗?那里不是还有许许多多的韩麦尔先生吗?如果书中的主人公走出课本,走进我们学生的心里,这样,感染学生的就不是课文,而是人物,是人物的精神、灵魂。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我认为这才是真“知”。

其次,瞻仰革命先烈遗迹。挖掘先烈的爱国情怀,谈感悟,写心得。探究“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爱国”,开展“学英雄,见行动”的活动。“血的教训不能忘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是局外人,我们的民族同样曾经遭受过践踏,而且几乎是亡国灭种、是践踏。是革命先烈用他们的血肉铸成了今天的钢铁长城。“光荣传统不能丢,丢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就变了质。”我们要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发扬者,做有理想、有信仰的时代新人。这才是“知行合一”。

再次,要有居安思危意识。教师要向学生渗透一些时政,现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反响,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和响应。但是,西藏、新疆的打砸抢事件,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台独分子的叫嚣,港独分子的袭警,美国散布的“中国威胁论”及对中国的经济制裁……历史的故事也许不会重演,但是,严峻的考验仍然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学习了《最后一课》,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反思: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感觉到什么是使命感,什么是责任感。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三、拓展外延,学用合一

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除了爱国,还有团结、自信、自强、拼搏、文明、友谊、亲情、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教育。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结合课本,深入实践,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学用合一”。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春天,我们带着学生去踏春,引导学生从《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咏柳》等课文中寻找作者心中的美景,挖掘作者的情感。然后让学生去感受眼前的美景,抒发此刻的心情。从书本走向大自然,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那种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就会油然而生。

观看《大国工匠》《创造中国》《辉煌中国》等电视片,教师引导学生再去读梁启超的作品《最苦与最乐》《敬业与乐业》及杨振宁的作品《邓稼先》。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会受到真实的教育和震撼,渗透在学生思想里的是:我们也要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我们现在就要好好学习……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总的培养目标。知行合一,在教师的教学中就是“学用合一”,就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就是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社会主义责任感的人,有健全人格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优良的人。这是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还是一味地停留在应试教育上,停留在老模式教学上,教学目标就很难达到。“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学生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才能开阔视野,培养真正的语文素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想做到“知行合一”,还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精心编写教学设计,精准把握教育思想,让语文教学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用语文教学武装学生的思想,真正培养出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三塔中心校(236000)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爱国语文课程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