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东江
预习是教学的第一环节,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之前,教师一般要给学生布置一定的预习任务,这是最为常规的设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有落实意识,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特点,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预习情境和条件,为学生设计预习目标、规划预习路线、优化预习指导、丰富预习活动,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实际需要,为课堂教学顺利展开奠定坚实基础,以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品质。
一、设计预习目标,创设自主探究情境
阅读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预习正是这个操作活动的起点,教师要为学生设计明确的阅读任务和目标,为学生提供适宜的自主探究学习的环境,这样才能确保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环节,建立应有的学习认知基础。在预习情境创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诉求,利用多种辅助学习手段,为学生提供适宜的预习机会。预习目标包括知识、方法、情感、技能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力基础实际作出综合判断,提升教学设计的适合性。
教师在为预习任务和目标进行设计时,需要提高覆盖面,任务要求呈现一定的梯度性,让更多学生都能顺利进入预习环节。例如,在教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社戏》之前,教师为学生设定了预习任务:阅读文本,找出一些典型的词语,揣摩这些关键词句的语境意思,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找出景色描写内容,理解描写的作用;展开梳理阅读,体会作者材料取舍的方法。为提升学生预习效果,教师还为学生做出专门提示:“社戏”其实没有什么好看的,也没有什么好写的,但归航途中发生的事情却是有意思的,作者最放不下的就是这个经历,预习时,需要把握作者心理展开操作,提升预习有效性。学生拿到预习任务后,都能够展开有针对性操作,对文本进行梳理性阅读,找到相关内容,并进行深入思考,形成个性阅读认知。课堂教学启动后,教师专门进行预习检查,学生大多能够圆满完成预习任务,为顺利进入课堂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从预习任务设计情况能够看出,这些目标都没有太高的难度,什么群体的学生都可以接受,教师给出的特别提示,也让学生有了明显的思考方向。学生能够顺利完成预习任务,说明教师的预习设计比较适中,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启迪。
二、规划预习路线,启动自主探究程序
学生预习有了鲜明的目标,教师还需要对具体操作路线进行规划。中学生预习大多是为完成任务而预习,教师要用任务进行具体的安排,也要为其提供清晰的思考路线建议,让学生展开科学有序的学习探索,以提升预习的效率,也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习惯。预习是独立思考和操作的学习,如果有需要,教师不妨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预习路线方案,启动预习活动程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体现的是一种科学设计意识,教师要注意展开合理设计,提升预习操作效率。
在教学《春酒》这篇课文时,教师为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诵读课文,了解作者家乡的民俗民风,体会作者浓浓的乡思之情。画出最为经典的描写语段,自行进行语言分析,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预习任务下达后,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展开对应学习。課堂展示阶段,学生表现大多令人满意。教师让学生列出文本中一些有趣的语段,并自行解读鉴赏。有学生找到这样一句:“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这段话写出了作者当时的情态,对这样的活动充满期待,写出了童年的美好。特别是关键词语“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还有“鼓鼓的”等,都能够表现出作者当时的情态。一个“跟蜜蜂似的”比喻句,写出了作者的“馋嘴”和急切的心情。表达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
教师为学生设定了预习任务,并要求学生找出经典描写展开语言鉴赏,给学生提供清晰学习路线。学生顺利展开语言鉴赏操作,抓住不同角度展开解析,赢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也为教学顺利打开创造条件。
三、优化预习指导,激活自主探究思维
教师为学生布设了预习任务和目标,这样还无法保证学生预习能够顺利展开,更不能保证预习效果。因此,教师要注意对学生预习进行必要的指导,为学生传授一定的预习方法,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保障。预习需要阅读文本,也需要梳理情节内容,还需要集中学习语文知识,教师要在不同方向上给出学法指导,让学生自然进入到预习环节。如果有可能,教师不妨开设网络信息共享平台,让学生借助网络信息交互平台,与教师形成互动,对预习进行及时的指导。
《安塞腰鼓》描写了宏大的场面,语势极为强烈,非常适合诵读展示,教师在预习设计时,为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课下对教辅材料进行梳理,找到更多相关信息材料,对安塞腰鼓进行重点认识,说说其主要特点,了解更多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准备诵读并参与课堂诵读比赛活动的同学,在诵读时,需要注意语气、语调、语速、节奏、停顿等技巧的把握,要读出那种宏大的气势。学生开始预习准备,特别是在诵读环节,都能够展开特别的训练。课堂展示阶段,教师让学生自由介绍安塞腰鼓的相关背景材料,学生有了充分的准备,介绍比较全面。在课文诵读比赛环节,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配乐诵读音频材料,然后对诵读比赛规则进行介绍,最后发动学生进入比赛环节。学生参与比赛的热情很高,诵读训练获得丰富成果。
教师为学生设定了搜集信息和诵读比赛两项预习任务,给学生做出明确的引导,学生顺利进入预习环节,预习成效显著呈现出来。学生在诵读中存在一些认知短板,教师给出针对性引导,确保学生诵读训练顺利推开。
四、丰富预习活动,提升自主探究品质
预习是一种自主探究式学习,教师在预习活动设计时,要注意在预习方式上展开创新探索,利用一些灵动的预习活动,成功调动学生参与预习的主动性。信息搜集、诵读展示、合作互动、游戏竞赛、课本剧创编、质疑阅读等,都属于预习活动范畴,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设计,以有效激活学生预习思维。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预习探索活动,让学生自行创设一些预习活动,会获得不错的调动效果。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说明文,教师在预习设计时,充分观照了文体特点:阅读文本,判断说明顺序,找出常见的说明方法,准备参与小组讨论活动。如果有条件,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搜索平台,找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熟悉说明文的写作特点。教师任务布置后,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时时监控,通过不同渠道进行干预,并给出一些预习建议。经过一番努力,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预习任务。教师没有集中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而是在课文分析解读中,对学生预习认知情况进行验证。学生表现可圈可点,说明教师预习设计和调动是卓有成效的。
教师根据文体特点设计预习任务,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干预,为一些学生提供了更多技术支持,赢得了良好的操作效果。学生预习中难免要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教师及时给出帮助,无疑是非常有必要的。
预习是教学准备,也是学生学习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最为基本的道理。教师为学生设计预习目标、规划预习路线、优化预习指导、丰富预习活动,能够全面提升预习效率,这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品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新河初级中学(2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