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 涛
2019年,江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近期,江苏省民调中心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系统,开展了2019年全省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电话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公众对生态环境满意率持续上升,但生态环境短板问题依然存在。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聚焦突出问题,出台一系列生态环境基础性建设方案和节能减排文件通知,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调查结果显示,百姓认为本地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的占96.1%,比2018年上升1.5个百分点,其中认为政府“很重视”的比重为50.4%,上升3.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各级政府积极引导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发挥人民群众和媒体的监督作用,不断加大监管、监督力度,有力推进了生态环境建设。调查显示,百姓认为本地政府在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监督方面做得好的比重为93.7%,比2018年上升2.3个百分点,其中认为很好的比重为33.4%,上升1.6个百分点。
1.生态环境满意率升至九成以上。城乡百姓充分肯定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效。调查显示,全省百姓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为90.2%,比2018年上升了3.2个百分点,其中非常满意的比重为29.0%,上升4.7个百分点。各设区市百姓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满意率均在80%以上,其中7个市总体满意率超过90%,比去年增加4个市。城镇和农村百姓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满意率分别为91.4%和87.8%,比2018年分别上升3.8和2.0个百分点。
2.单项环境评价满意率普遍上升。在生态环境总体满意率持续上升的同时,调查涉及的9个方面单项生态环境内容满意率均不同程度上升(表1),说明生态环境得到全方位改善。其中,空气质量和公共厕所卫生条件的满意率上升幅度最大,分别上升7.1和6.9个百分点,两项满意率首次超过80%,蓝天保卫战取得明显成效,公共厕所卫生条件逐步得到改善。畜禽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满意率上升1.1个百分点,首次超过80%,畜禽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得到包括养殖户在内的广大百姓认可。污水集中处理情况满意率上升5.5个百分点,由不足70%上升到70%以上;饮用水质满意率、土壤质量满意率、环境绿化情况满意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情况满意率、村庄环境整治的满意率均继续提升,满意率均保持在80%以上。
表1 环境指标满意率及变化 单位:%
过去一年,全省上下围绕生态环境改善目标,向污染宣战,河流湖泊水体治理、企业生产排污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以及城市噪音控制取得明显成效。
1.各种污染现象减少。调查显示,居民认为河流湖泊、企业排放和农业生产没有造成污染的比重分别为25.7%、27.2% 和44.8%,分别比2018年上升4.6、2.0和3.4个百分点;认为河流湖泊、企业排放、农业生产造成中度和重度污染的比重分别为21.4%、20.9%和8.8%,分别下降5.7、6.1和2.4个百分点;认为河流湖泊、企业排放造成轻度污染比重为51.5%、47.2%,分别上升0.6和3.1个百分点;认为农业生产造成轻度污染比重为38.6%,下降2.8个百分点。调查结果说明各种污染通过综合治理,正逐步向轻度污染、最终向无污染转变。
图1 政府重视与生态环境总体满意率比较(%)
2.重视程度与满意率差距缩小。调查显示,百姓认为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比重高于百姓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但近年来两者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2019年差距缩小至5.9个百分点,比2018年净缩小1.7个百分点,且净缩小幅度大于2018年(比2017年净缩小0.7个百分点),呈连续缩小态势(图1)。说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高度重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抓紧各项环保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更大程度促进污染治理取得成效。
3.生态环境好转的比重持续上升。百姓认为所在地生态环境好转的比重为78.4%,比2018年上升3.3个百分点,其中好很多的比重为37%,上升4.3个百分点。说明江苏生态环境在质和量两方面全面持续转好。
虽然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取得成效,总体上获得百姓肯定,但公众评价也反映了生态环境仍面临不少难题,环境治理形势依然严峻,生态文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秸秆露天焚烧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2019年调查显示,当前农村秸秆焚烧情况得到治理的比重为95.4%,比2018年下降1.2个百分点。各设区市中,有9个市的比重比2018年下降,下降幅度在5个百分点以上有2个市,下降幅度在2-5个百分点的有3个市,下降幅度在2个百分点以下的有4个市。全省污水集中处理满意率虽然有所提升,但污水集中处理不足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满意率不到80%,即使在城镇地区污水集中处理满意率(77.2%)也不足80%,设区市中仅2个市的满意率超过80%。
图2 部分环境指标满意率地区差异(%)
调查涉及城乡的15个项目中,有10项满意率都是农村低于城镇。其中,农村认为政府重视度比重(93.9%)和对当地生态环境满意率(87.8%)分别比城镇低4.2个和3.6个百分点;农村污水集中处理满意率(65.3%)和公共厕所卫生条件满意率(75.1%)分别比城镇低11.9和10.7个百分点;环境绿化满意率农村比城镇低7.8个百分点;其他5个单项农村也低于城镇。农村居民对污水集中处理不满意率高达30.9%,对公共厕所卫生条件不满意率为20.0%。
全省生态环境建设不平衡依然存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满意度下滑。全省生态环境满意率持续上升,但有2个市的生态环境满意度分别下降1.6和0.4个百分点;重视生态环境比重全面上升,但有3个市的重视生态环境比重与生态环境满意率差距出现扩大,分别扩大2.4、1.0和0.6个百分点。二是多个单项满意率差距较大,地区间生态环境建设不平衡问题突出。在11个单项满意率中(图2),各设区市间的高低差距有2个单项在15个百分点以上,有4个单项在10-15个百分点,有5个单项在8.0-10个百分点。这种单项差距远远大于地区间总体满意率差距(6.2个百分点),而且并不是经济水平高的地区满意率高、经济水平低的地区满意率低,有的单项满意率高点在苏南、低点在苏北,有的单项满意率高点在苏北、低点在苏南,说明生态环境地区间不平衡性比较突出。
2020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要确保污染防治实现阶段性目标,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
以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攻坚战倒逼能源资源全面节约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加快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清洁化转型改造升级,构建绿色产业链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大力提高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产业装备水平,通过重大绿色生态项目建设带动绿色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总体目标要求,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各项行动计划,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制定时间表,狠抓责任落实,对于难点重点问题,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大攻关力度。强化问题导向,抓好整改落实。对存在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地方定期开展专项督察和整改工作回头看。
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高水平保护环境,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污;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完善农村环境治理体制,整合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统一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加强环境保护督察,强化逐级考核问责、责任追究,推进薄弱地区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差距,促进全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和环保自觉性。进一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广绿色产品,推行绿色消费,鼓励绿色出行。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共同建设和守护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