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露露 曹海波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赋予了长三角城市群参与全球竞争的国家使命。对苏州而言,既是重大的战略机遇,也是突破发展瓶颈、转换发展动能面临的重大挑战,更是跨越发展陷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反复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苏州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能不能实现发展动力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创新驱动。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苏州始终面临这几个结构性难题:如何处理好与长三角龙头上海的关系?如何在江苏、苏南经济结构中给自身定位?如何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必将会引发一系列创新制度和成功经验集成落地,新一轮功能布局、产业布局加速优化调整,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加速磁吸集聚。苏州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既拥有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推动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机遇,也面临着长三角其他城市同质化竞争与空间挤压。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州需要打破格局,展现出更加积极进取的姿态,拓展新空间、增创新优势、实现新飞跃。
近年来苏州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以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为契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创新政策不断完善。2018年以来,苏州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创新创业名城、进一步优化科研管理释放创新活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国际化人才高地建设行动计划、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等一批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8年全市财政性科技投入达15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落实重点创新政策为企业减免税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1.3%。
创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完善人才培育引进政策,面向全球加快集聚高层次人才和顶尖人才,加大重大创新团队的引进扶持力度。围绕产业创新布局大力引进一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掌握关键技术的高科技领军人才。集聚的领军人才超过90%集聚在新兴产业领域。2018年末,全市拥有国家级人才引进工程入选者250人,省“双创人才”873人。
创新载体建设不断强化。不断深化大院大所战略合作,创新载体建设力度加大。与中科院合作共建科技创新载体21家,占中科院在全国布局总数的20%;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建13家;牛津大学苏州研究中心、天际创新研究院相继建设成立。企业研发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超前谋划产业布局和技术研发,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各类创新载体。全市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超1400家,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6家。
创新高地效应不断凸显。2018年全社会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8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5%。拥有2个省级先进制造业基地、262个省级示范智能车间。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创新政策、科技服务、科技平台向企业集成。累计4150家企业通过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416家,位居全国城市第五位。
现代服务业优化发展。2018年末,全市累计13家企业获评省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累计认定164家市级总部企业、设立具有地区总部特征或共享功能的外资企业超300家。全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累计99家,其中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5家。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5家企业入选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3个集聚区获评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制造业高端化趋势显著。2018年,全市实现制造业新兴产业产值1.73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2.4%。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四大先导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5.7%。新增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和试点示范项目5个,新增省级示范智能车间144个,累计达262个,居全省首位。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推进服务型制造,成为首批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
双向互动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稳步构建。积极对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外贸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逐步由“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贸易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全市出口突破2000亿美元。贸易方式积极转变。一般贸易出口68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6%。新兴市场有力开拓。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425.9亿美元,增长11.3%。
高水平开放扎实推进。积极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主动对接上海新一轮发展,承接溢出效应,51项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在苏州复制推广,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政策在苏州共享,苏州成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进展。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二期列入中埃两国政府A类重点支持项目,印尼吉打邦农林生态产业园正式获批省级境外产业合作集聚区。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世界竞争格局、全国发展大局和区域合作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35.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全国六分之一的人口、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37%的进出口总额、62%的利用外资、三分之一的对外投资、四分之一的双一流高校、三分之一的科研经费支出,拥有中科院研究机构19个,两院院士350余位。
长三角一体化将促使长三角地区从科技创新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角度发力。科技创新一体化包括高质量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快加快建设全球创新高地。产业发展一体化包括瞄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未来产业和重点领域,打造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
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创新效应,本质是在促进要素流动性条件下,强化城际产业、空间关联,为不同城市之间共同性知识的增加、创新扩散加速奠定基础。创新扩散的实现与城市体系特征密切相关。苏州新兴产业集群集聚显著,特别是在纳米技术、机器人、生物医药、云计算、医疗器械等前沿技术领域,其中纳米产业已成为全球八大区域创新中心之一。在众多城市之中,上海和苏州地域相连,具有紧密的人缘、经济和文化联系。众所周知的“星期日工程师”现象和“大树底下种好碧螺春”经验,都表明上海对苏州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两市协同发展有利于提升区域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活力。
1.城市选取。选取长三角地区2018年GDP突破万亿元的六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
2.指标选取。构建了三级指标体系:选取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3个一级指标,人力和基础投入、财力投入、直接产出等6个二级指标、R&D经费支出、专利申请授权等17个三级指标。
3.数据来源。来自于各地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等文献资料。
4.数据模型。熵值法,直接利用矩阵给出的信息计算权重,信息熵越小,信息的无序度越低,其信息的效用值越大,指标的权重越大。
通过计算分析得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为见表1。
从一级指标看,创新投入的权重接近一半,为47.2%,创新投入水平是影响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创新活动的高风险性、外部性和长周期性都要求必须建立健全包含政府、市场主体在内的创新投入体系,使创新投入成为创新活动的有力保障,大力提升创新产出成果,增强创新能力。创新产出的权重其次,为38.9%,新型研发组织的新机制、新功能、新模式有效地促进各城市技术创新成果涌现,加快了科技成果转移速度和转化效率,有效地提升了产出效率。创新环境的权重最低,为13.8%,因为这六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均衡。
表1 长三角六城市创新指标体系权重
从二级指标看,间接产出的权重最高,达到30.9%;财力投入权重为29.3%,列第2位。
从三级指标看,间接产出中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财力投入中的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支出的权重均超过20%;财力投入中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经费支出、人力和基础投入中的高等院校数量权重均超过10%。
创新核心投入差距明显。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又称为投入强度。该指标被视为衡量一个地区科技投入水平最为重要的依据,也是决定当地创新潜力最为重要因素。2018年,苏州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3.23%。与科技创新领先的城市相比,苏州的创新投入强度仅为上海的四分之三左右,差距较为明显;与南京、杭州等城市相比,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是缺少内生创新性引擎标杆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主体缺乏活力。而苏州传统的垂直产业链模式也不利于知识、信息、数据等在产业内部的流动,从而导致了长期以来以产品制造为中心的企业发展模式。从创新主体看,2018年苏州规上工业企业中仍有超过五成的企业未有研发活动,中小企业中开展科学技术活动的则更少。
创新聚集受制于产业结构。苏州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受土地资源、环境容量日益接近承载上限等现实影响,一批制造业企业开始向成本低洼地区转移,对于未来吸引人才,尤其是高端创新人才会产生不小的影响。同时,与长三角主要城市相比,苏州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仍稍显不足。2018年末,苏州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为38.3%,低于全国46.3% 的平均水平,而杭州、南京2016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都已超过50%。内生型高端人才培养能力较弱,本土高端人才培养从数量和结构上都不能很好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在高等院校建设方面,苏州拥有普通高等院校22所,高等院校数量远远低于上海(64所)、南京(44所)和杭州(39所)。
外部经济形势带来的较大压力。苏州属于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制造业以外资为主,结构相对单一,2018年出口依存度达到了73.4%。外资的引入产生了快速的经济效益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所以苏州现阶段的创新产出能力较强,2018年苏州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超过7000亿元,稳居长三角首位。但与此用时,外向型经济模式的最大问题是高度依赖于外来投资所带来的前景不确定性。外国资本的本质是资本的逐利行为,因为成本低而选择前来投资,一旦成本高企它也会再去寻找成本更低的投资场所。在当前的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苏州进一步创新发展的所受到的冲击,或将高于其他长三角城市。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大战略、大机遇、大责任,更是苏州奋发作为的大舞台。苏州要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落实“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原则,坚持上海龙头带动,确保国家《规划纲要》在苏州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要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历史优势,加强与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链和上海创新链衔接,推进协同创新,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区。要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的科教和人才资源,使苏州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创新资源和要素交易中心。要充分利用与上海在文化和经济方面的紧密联系,增强科技创新竞争力,承接上海的功能溢出效应,努力建设成为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副中心。
加快技术改造。采用先进技术、高新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苏州支柱产业,推动支柱产业高端化。着重打破新能源技术壁垒,加强企业创新,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完善研发平台建设,提升苏州制造业研发能力和引进技术吸收能力。重点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以及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及创新服务中心等。强化品牌建设。将品牌建设作为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优化产业发展政策。强化纳米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主导产品应用和技术成果品牌产业建设。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而创新的根本则是人才。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高层次人才需求也日益凸显,依靠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依据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加强科技型人才工程建设。制定与产业结构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引进计划。充分利用苏州的区位优势及产业发展基础,制定人才发展计划,重点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发展战略。拓展苏州引进创新型人才渠道,推动新兴门类创新产业发展。促进高端人才的自由流动。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完善政府、市场、行业协会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机制,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加强兄弟城市间学习互鉴,如杭州属于内源型经济,本地的民营企业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苏州依靠引进外资企业完成了经济的迅速腾飞,此过程也带动了优良的创新环境的营造,但与此同时,企业间的本地网络并未构建起来,导致产业并未扎根于本土。而杭州的企业根植性较好,构筑了本地网络化的产业集群,在某种程度上跳出了线性纵向的产业链陷阱,建立起了网络型的产业组织新模式,创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和生命力更加旺盛。在未来的创新发展过程中,二者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