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斌 李海英
(北京开放大学,北京 100081)
远程教育的区域一体化合作与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与协同发展的必然社会文化衍生物,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现象带来的必然社会文化效应,是指将区域内不同远程教育实体,结合形成较大远程教育发展社会文化圈的文化状态或过程,是区域内的远程教育实体为了消除彼此之间的所有异地办学障碍,整合各自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区域内的教育要素交流互动,实现差异发展、互补发展、优势发展、特色发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即可持续发展而共同建立的一种远程教育合作与协调发展的新体制或新机制。具体到京津冀地区,就是在国家有关部门统筹协调下,整合区域内的远程教育力量,建立一体化组织机构,制定区域远程教育合作与协同发展战略,制定协同化远程教育发展政策,打破省市教育行政壁垒,建构兼容式远程教育平台或系统,优化远程教育资源配置和服务,消除教育时空分离、教学资源封闭、教学交流不畅、教育发展失衡等不利文化现象,从而形成远程教育实体办学优势互补、资源特色鲜明、运行相互合作、内部联系紧密、学科布局完整、支持服务协同的良好的一体化远程教育办学合作与协同发展格局。
由此观之,解决区域一体化的远程教育办学合作模式与协同发展策略问题,关键是顶层设计,其一体化的远程教育系统合作办学模式构建与体制协同发展策略制定,主要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寻求突破。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由经济增长型战略向市场需求型战略的转变,以实现社会公平、消除贫困、增加就业为目标的发展战略,逐步取代了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最大增长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反映在社会空间背景上,就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正在逐步从城市中心型发展战略向区域协调型发展战略转型,从资源效能型发展战略向技术智能型发展战略转型,从硬件环境型发展战略向软件环境型发展战略转型,从制造主导型发展战略向专业服务型发展战略转型,从规模效益型发展战略向质量品牌型发展战略转型,从产业集群型发展战略向产业孵化型发展战略转型,从要素驱动型发展战略向知识创新型发展战略转型,从人力强国型发展战略向人才强国型发展战略转型,从生态污染型发展战略向绿色环保型发展战略转型,从跨越发展型发展战略向持续发展型发展战略转型。这就导致区域内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大增,而这给区域远程教育的办学合作与体制协同发展创造了条件。毫无疑问,区域远程教育合作与体制协同发展的关键是教育制度创新。就是要打破区域内的教育体制障碍与行政壁垒,形成一体化的远程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区域远程教育办学资源,创建区域开放大学。
区域开放大学的建构,有利于从宏观上统筹区域内的远程教育市场、资源、政策和教学平台、技术和服务,建构一个一体化的远程教育系统合作办学模式,亦即“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条块结合,系统办学;全民参与,终身学习;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相互协作,共同服务”的区域远程教育模式,而这种模式最引人注意的是它能通过下设的各个远程教育办学体系,包括地方、行业、职场、院校、园区等的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形成一个大一统的区域远程教育体系,发挥远程教育的体系办学的整体合力,建构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参与的远程教育办学体系,亦即区域学习型社会的远程教育体系,解决远程教育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图1)。
一体化的区域远程教育合作办学与协同发展体制模式构建,有利于在同一个地域文化生态范围内,解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出现的城乡二元结构里社会贫富矛盾、教育发展差别、文化发达相异等.明显不平衡发展、严重失衡发展的消极文化现象,有利于在区域政府的宏观统筹下,推动区域远程教育的学习机会均等,教学资源均衡,优质服务共享,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的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诚如申树明所说,“区域开放大学的办学功能和历史使命是集聚、整合、共享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面向区域内社会成员,开展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为区域各行各业有学习需求的社会公民提供教育服务,为构建开放的区域终身教育体系做出贡献”.。[1]
京津冀一体化合作与协同发展,目标是改变三地独立、闭环的发展格局,消除广泛存在的行政隔离带、交通断头路、经济肠梗阻、科技低洼地、教育边际线和信息盲点区等尴尬发展现象。据此,按照“体制创新,制度协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原则,在国务院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协调之下,整合三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远程教育规划、决策、管理和创新职能,成立由教育部牵头的、京津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参与的区域远程教育协同发展工作委员会,进一步统筹区域远程教育合作与协同发展事务,提高其一体化合作与协同发展能力,尤其是可参照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办学体制设计的“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类指导;系统办学,错位发展,分级合作;体系运营,优势互补,分层管理”原则,整合三地开放大学或广播电视大学,建立一所区域开放大学,亦即京津冀开放大学,或叫“京畿开放大学”。
这所大学,可按股份制形式,设立由国务院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教育部和京津冀三地人民政府有关官员(各派一名副部级或副省级官员)分别任常务董事的区域开放大学董事局,由国务院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有关领导担任董事局主席,区域开放大学校长由三地校长轮执担任。学校重大议事制度实行会议召集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以解决合作办学中存在的不协调问题。由各直辖市、省、地区、地市、县市及行业开大、电大负责人共同担任股东,成立监事会,对办学进行民主监督管理。由各省市分管业务的副校长,建成专门工作委员会,对口整合各地相关办学资源,实现业务一体化归口管理,形成“条块结合,体系运行,分工协作,统一管理”的远程教育办学运行机制。设立市场调查部,强力推进按需办学。建立系统建设部,研制区域开放大学教学点建设标准,形成根据地方发展建立办学点的申请、考察、评估、审批制度。设立专业规划部,统一布局,设置市场需求的专业和课程。设立教务管理部,统筹三地招生、注册、学籍和考试。设立教学工作部,按学科建立教师队伍,提供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和学习支持服务。设立平台技术部,推进三地教学网络平台的技术兼容和支持服务。设立区域远程教育研究院,研究区域远程教育理论和办学评价标准,通过联合规划攻关,解决区域远程教育协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图2)。
京津冀的一体化协同发展,要立足交通、服务、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一体化的社会分工布局,一张蓝图干到底。据此,京津冀开放大学就要克服三校隶属不同行政区划而造成的体制性障碍、系统性隔离、协调性困境。在事关区域远程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上,通过校长动议,召集召开区域开放大学董事会,专门审议或讨论区域远程教育办学重大事项,实行一体化决策,形成一体化的远程教育办学及其管理制度,促进三地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办学要素之间的自由流动,形成“科学布局、特色办学、共荣发展;优势互补、错位办学、差异发展;互利共赢、协同办学,共享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格局,从而克服发展中的无序竞争、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避免因长期条块分割而导致的项目安排上呈现出的“结构趋同”现象,消除三地开放大学远程教育恶性竞争、在狭窄的市场空间中相互争夺资源的现象。[2]
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在每个地区都存在着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作为该地区经济活动活力的普遍特征。聚集经济发展地区,需要开放大学培养工业科技型、智能制造型、产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绿色农业型、生态产业型、采摘农业型、电商服务型、循环农业型、乡村旅游型、庭院经济型、农事体验型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因而,这就需要区域开放大学建构区域远程教育共同体,发挥各自办学优势,以相互合作的项目办学形式,为不同地区提供有针对性的远程教育教学支持服务,从而形成整个区域远程教育“布局合理,分工协作,因地制宜,资源供给,教以致远,学以致用,个性服务,保障质量,助力成才,推动经济”的远程教育发展协调发展的整体规模效益。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素聚集和分散空间布局不平衡现象,要求区域内开放大学通过建设区域远程教育共同体,为不同地方的各个行业,提供更加精细化的、专业化的远程教育项目支持服务。诚如杜威(John.Dewey)所言,在这个共同体内,大家都“为一个共同目的”而工作。[3]其主要职责在于保证区域内每个人与生俱在地接受高等教育权利和职业发展权利不被剥夺,人们通过远程教育,做好知识储备和技能准备,获得更为平等的社会发展机会。就像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4]可见,区域远程教育共同体是一个“志同道合、休戚与共、同甘共苦、共赴时艰,风险共担、利益共赢”的稳定统一体,其远程教育办学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和行业,从而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区域的远程教育办学体系,为建设区域学习型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图3)。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资源型向智能型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正处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发展的过程之中,这就对不同行业的各种劳动者群体提出更高的知识技能要求,造成专业人才往往以不同的知识群体形式,集中出现在某一区域。这样的人才分布,必然要求区域远程教育共同体对症下药,设计出适应各种市场主体需求的远程教育项目,以培养其需要的大量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这正如薛苏明所言,区域经济的优化整合必然引起结构性的劳动力流动,它以拥有优质劳动力为前提,“在现代经济下的分工要求下,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模式变化、组织革新、管理变革,这些都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储备的大量高级专业人才”,所以,“为各行业培养符合要求的各类人才,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就是区域远程教育共同体的发展使命。[5]
区域远程教育共同体的建设,需要各地开放大学主动作为,在政府统筹规划下,立足传统,面向现实,着眼未来,扎实推进项目设计、推广、实施、评价和验收。具体到京津冀远程教育共同体,就是要针对区域内的产业布局、资源结构、产业集群、人力转移、科技发展、园区分布、人才需求等特点,借鉴现代项目运营的方法和手段,科学、规范、系统、高效地设计、开发、实施和管理每一个远程教育项目,将其与区域社会、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各种改革与发展试点项目对接,从而形成具有开放大学特质和地域文化特色的远程教育项目系列及其运营模式,打造出区域开放大学共同体的项目核心竞争力。
京津冀区域远程教育共同体是三地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组成的区域远程教育事业发展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作为区域远程教育的事业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可参照英联邦远程教育共同体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方法,设置成员董事部、基金管理部、市场调查部、项目开发部、教学资源部、学习推广部、行动事务部、质量测评部等,通过成员缴纳会费或本金入股的方法,统筹策划远程教育专业建设项目、课程建设项目、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项目,然后由相关推广部门指导三所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分别独立推进项目实施,进行项目评估验收(图4)。
京津冀远程教育共同体实施一体化的区域远程教育办学合作与体制协同发展战略。聚集经济发达的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区域中心城市(如保定、唐山、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沧州、秦皇岛、廊坊、张家口和承德等11个地级城市),在这个广大地区,立足北京市的“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四个区域社会发展中心优势,天津市的“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四个区域产业基地重点品牌,以及河北的“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四个区域改革发展试点基础,通过有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发挥其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中的教育辐射功能和人才培养溢出效应,助推三地优化产业布局、经济结构、生态环境、人口聚集、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从而推动三地社会实现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打造中国区域远程教育协同发展的新试型验田和示范区。
由于区域经济面临着经济增长优势与产业重构威胁、利益发展冲突与资源开发依赖、经济结构调整与资源重新配置、市场有限份额与生存发展空间等的现实挑战,这就使得跨省市经济投资、事业发展、市场开拓、转型升级等方面,出现合作动力不足、资源配置消极、要素流动迟滞、协同发展疲软等社会病症。由此,针对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改革的联盟合作体制模式和效用驱动机制,被提上议事日程。具体到远程教育领域,就是在面对各自具有的办学优势时,各个区域远程教育办学主体克服本土主义、本本主义,主动开展相互合作,整合各自的优质办学资源,使区域远程教育联盟成为推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合作与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巨大引擎,为区域社会实现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所谓区域远程教育联盟是指同一地域文化范围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远程教育主体,为了共同的远程教育目标和行动而订立盟约所结成的文化集团,它是一种为了确保合作方各自的办学优势,寻求新的规模扩张、教育标准、教学机能和发展定位的突破,将事业推向新领域、新层次、新境界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各远程教育主体之间为了取长补短而结成的互相协作和资源整合的合作办学模式。其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权利相同,但相互独立,各自运作,只有在联合办学时,才能发挥整体文化效力。其下可设轮执主席团、基金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地方委员会、行业委员会、计划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学术论坛部、发展研究会等机构(图5)。按照“开放、包容、合作、创新、共享、共赢”的办学理念,以及“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友好合作、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办学原则,团结区域各行各业从事远程教育的团体和个人,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区域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诚如许庆瑞等所言,区域远程教育联盟要想取得良好的共同发展效益,建立成员相互间的文化信任是一个最起码的文化前提和必要条件,由于每个联盟成员“作为独立的公共行为主体,具有同等地位和话语权”。因此,其可通过建立彼此依赖、相互信任的持久合作与协同发展伙伴文化关系,“在某一所或多所高校的倡议下自愿加入联盟并达成战略共识,形成合作式竞争”态势。[6]
根据区域远程教育联盟的工作职能,其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召开联盟会议,签署并颁布区域远程教育联盟章程,对成员的主体构成、资格条件、加盟程序、权利义务、职责任务等作出界定,对联盟的组织架构、项目开发、业务拓展、工作流程、运行程序等予以描述,对其共同奋斗的历史使命、战略目标、大政方针、制度政策、操作模式、步骤方法、行动策略等进行阐述,对其服务的对象群体、社会阶层、覆盖范围、方法模式等给出定位。二是共同发表区域远程教育联盟宣言或区域远程教育宣言,作为由联盟成员制定的致力于解决区域远程教育重大发展问题的重要的阶段性指导文件,表达全体成员对于区域远程教育事业发展中出现的一切重大关切问题的基本态度、意志观点和共同心声。它对于联盟成员在今后一段历史时期共同合作开展的一些重大工作及其解决方式,提出一个总体性、阶段性的发展规划,然后再由各成员进行具体任务分工,相互协调运作,独立操作实施。三是实施区域远程教育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一般包括计划项目、任务清单、责任分工、实施方案、工作进程、操作流程、验收台账等文本要件。它的实施,对于开放大学开展阶段性的深度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结合京津冀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由北京开放大学、天津广播电视大学与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共同组成京津冀远程教育联盟。可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签署《京津冀远程教育联盟(或京津冀开放大学联盟)建设协议》,明确京津冀远程教育合作办学与协同发展格局中彼此间的共同使命、合作愿景、协同方式、权利义务、社会责任、服务角色等。发表《京津冀远程教育宣言》,围绕各自发展战略定位,将北京开放大学建设成京津冀一体化远程教育协同发展办学体系的创新研发基地,将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建设成京津冀一体化远程教育协同发展办学体系的示范窗口基地,将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建设成京津冀一体化远程教育协同发展办学体系的教学实践基地。力争通过资源整合,建成一个具有互补性、联动式、高效能等文化特征的一体化区域远程教育办学体系,一个市场驱动、要素互动、机构联动、主体协动、平台传动、资源流动、学习拉动、文化推动的区域远程教育运行机制,从而让区域内的一切学习者共享远程教育文明,使远程教育成为每位学习者人生旅途的加油站、能力建设的蓄电站、职业发展的充电站、自我充实的动力站、精神营养的补给站,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文化砝码、社会进步的文明阶梯、人民幸福的人文乐园。
据此,京津冀远程教育联盟应当实施六大区域远程教育行动计划:一是区域远程教育体制创新行动计划。消除区域之间的远程教育行政障碍,让区域内的学习者能够实现跨省市专业与课程互选,实现跨省市学习的学分互认和积累、学历互认和证书颁发。二是区域远程教育体系重组计划。优化区域远程教育空间布局,灵活设置分校、工作站、行业学院、学习辅导中心、教学实践基地。三是区域远程教育平台对接行动计划。建设技术兼容的一体化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四是区域远程教育协同服务行动计划。跟踪世界区域远程教育协同发展经验,激活远程教育文化的辐射带动能力,建构世界一流的区域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五是区域远程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利用远程教育的溢出效应,促进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区域内广大边远地区、农村地区和落后地区流动,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六是区域远程教育品牌打造行动计划。根据各自优势,打造能“互补共用、互引共学、互鉴共享、合作共荣”的一体化远程教育协同发展格局。促进区域远程教育向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智能化、融合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形成创新引领、技术密集、灵活方便、社会服务、内涵发展、价值高端的远程教育发展结构。强化京津冀区域远程教育的示范推广功能,全面提升其合作办学与协同发展水平。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要素越来越活跃,人才需求越来越普遍,这为区域远程教育突破时空隔离的行政壁垒提供了可能。还由于各种制造技术的涌现和产业集群基地的开花,造成应用型人才的结构性短缺,这为实现区域远程教育的发展融通创造了机会。特别是在国家大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之际,探索并形成行之有效的京津冀远程教育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与协同发展策略,可为其他地区提供可示范、可推广、可操作的经验。推动建立区域远程教育发展战略统筹机制、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政策调控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完善区域市场一体化远程教育发展机制,深化区域远程教育办学合作与协调机制,优化区域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机制,健全区际远程教育利益共享机制,使其在“有效遏制区域分化、规范区域开发秩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