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单
(阳西县人民医院,广东 阳江 529800)
创伤性休克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受伤后24h是患者面临死亡的最危险时段,主要是由于创伤过大、多血管破裂引发患者体温降低、机体血容量低以及酸中毒等症状的恶性循环,因此必须给予及时有效的抢救,可显著降低致残率与致死率[1],如何快速补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点。本文主要以我院救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休克指数公式对补液速度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调整补液速度,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在对其临床效果分析如下。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84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从受伤至入院时间均在24 h内,受伤部位涉及脑部、胸部、腹部及四肢等位置,符合创伤性休克的临床诊断标准[2]。采用计算机分组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2例患者中有男22例,女20例,年龄20~66岁,平均(40.25±5.56)岁;观察组42例患者中有男24例,女18例,年龄22~65岁,平均(40.16±5.47)岁。两组创伤性休克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所有患者均实施积极的急救护理,其中对照组42例行常规护理,根据患者入院时休克情况确定补液速度,随后不进行更改。观察组每过15~30 min即监测心电变化,大于30ml即代表血容量正常,可适当减慢补液速度。补液速度根据休克指数公式所得速度补液,休克指数S=脉搏(P)/收缩压(SBP),0.5为正常值,S越高代表丢失体液量越大,将S转换为其对应调节值R,即可得到补液速度V=R+B(B是定值,100ml/h),由表1可见其对应关系。
表1 S与R之间的对应关系
观察两组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补液效果。疗效评估标准[3]:抗休克良好:各项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并发症得以有效控制;复苏失败:各项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均未得到控制,甚至出现恶化迹象。抗休克良好/总例数×100%=补液速度准确率。
本次研究中统计学分析采用软件SPSS 21.0,组间各项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用(±s)表示,组间各项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用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抗休克情况与补液速度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创伤性休克患者抗休克情况与补液速度准确率[n(%)]
创伤性休克是机体大量失液、失血,加上微循环关注不足、有效循环不足,使器官与组织缺氧、缺血,产生代谢紊乱、多种器官功能障碍等病理变化的综合表现[4]。其临床急救主要为保持呼吸道畅通、补液扩容、纠正呼吸性酸中毒等治疗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治疗方法为快速补充血容量,对提升抢救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
通过深入统计分析,S=0.5时血容量基本接近于正常,S=1时丢失液量在总血容量中约占20%~30%,S大于1~2时丢失量在总血容量中约占30%~50%。所以,可将休克指数S当成容量丢失的主要测试指标,可根据其数值调节补液速度。此时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实施急救护理,同时关注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一旦出现紧急状况,应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实施急救护理,同时关注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一旦出现紧急状况,应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运用休克指数计算得出补液速度,同时患者抗休克情况与补液速度准确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该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根据休克指数改变调整补液速度,对急救创伤性休克患者可获得显著补液效果。在临床护理过程中。
综合以上内容的论述,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工作中,根据休克指数公式计算得出休克指数,并按照休克指数改变调整补液速度,可获得较为显著的疗效,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并且该方法计算简单,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