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研究进展及评述

2020-09-19 03:14卢立涛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复学大学生学校

卢立涛,王 超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国防建设事关国家安全、民族存亡。进入信息时代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军队已经成为知识、技术、人才的集中领域,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对军人的整体素质尤其是文化水平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为从源头提升军队素质水平,2001年9月修订颁布的《征兵工作条例》为全日制高等学校就学学生的服役及复学作出了相关规定,即:“依法可以缓征的、正在全日制高等学校就学的学生,本人自愿应征且符合条件的,可以批准服现役,原就读学校应保留其学籍,退役后准其复学。”[1]2005年10月底,我国正式全面启动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由此拉开了在校大学生参军入伍的序幕,至2017年,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军新兵的主要兵源。[2]大量大学生参军入伍提升了我军的综合实力,也使得更多的大学生能在人民军队中得到历练和成长。

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认为,青年期在个体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337处于本阶段的个体,面临着升学、人际关系、择业、自我定位等人生中的重大抉择。作为面对军队和学校两种不同文化环境的特殊群体,处在青年期的退役复学大学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挑战,军队和高校之间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可能导致个体陷入文化休克当中并出现适应问题。[4]167对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展开研究有助于推动高校及征兵机构的管理与决策,并为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

因此,本文以中国知网为论文检索来源,以“退役大学生”“复员大学生”“退伍大学生”“退役复学”“退伍复学”等关键词进行检索,经过人工对相关度较低的文章进行筛选,本研究共选取了98篇文献进行综述。希望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了解当前学界对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研究内容,总结已有研究成果,探寻相关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相关研究概况

(一)整体趋势

2006年发表的《复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一文是中国知网可被检索到的首篇关注退役复学大学生的相关文献。在选取文献中有88篇是在2015年到2019年间发表,占89.8%。在2013年到2014年间没有检索到相关研究。研究成果从2015年开始攀升,2019年达到了峰值,有38篇。详见图1。由此可见,学界对本主题的关注度在逐年升高。

(二)作者及机构分布

从论文作者来看,高等院校的作者为主体,约占88.78%,地方武装部、征兵办等机构仅有11篇,约占11.22%。高等院校中,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的发文量分别为47篇和40篇,本科院校较多。详见图2。事实上,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的存在,我国参军入伍的大学生中,高职专科学生一直占到多数,但是,囿于研究意愿等条件的限制,高职专科院校的发文量却处于弱势地位。

二、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相关研究主要内容

(一)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的问题研究

1.学业问题

学业是个体在大学阶段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之一,由于在军队服役时以军政训练为主,大学生士兵很少有机会接触和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导致其在退役复学后容易出现学业适应问题。何宁对本校的90名退役复学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在退役复学后面临的不适应问题主要源于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课程设置。很多同学由于自己年龄偏大,只想赶紧毕业参加工作,对专业学习选择能拖就拖,敷衍了事。[5]21-22杜学敏的调查研究发现,52%的退役复学大学生感觉学习压力较大,两年“空白期”造成基础知识的遗忘和学习连续性的丧失为主要原因。[6]退役复学大学生可以分为在校入伍和学前入伍两个大类,卞禹臣对南京市的退役复学大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发现退役复学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不及格率较高,且不及格课程主要为英语课及专业课。但同时可以看到,虽然在校入伍的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等问题上比普通大学生得分要低,但是学前入伍的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学习动力及学习兴趣上却比普通大学生得分要高。[7]

图1 相关文献年载量分布情况(2006-2019年)

图2 论文作者的单位分布情况(N=98)

2.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也是个体在高等教育阶段的重要社会化目标之一,但复学后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会导致退役复学大学生陷入文化休克当中,进而出现人际交往问题。[8]朱燕燕对20名在校退役复学大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试图了解他们在复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发现由于宿舍安排、年龄差距等原因,导致退役复学大学生的班级融入存在问题,感到与同学们沟通交流很少,没有共同话题。[9]杜石清对100名退役复学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40%的学生对于比同学大两岁的年龄差感到顾虑,超过10%的学生与新班级学生相处存在困难。[10]岳永杰对北京两所高校的退役复学大学生进行访谈,几乎所有的受访者均表示返校后人际交往方面会有障碍。[11]不过,也有研究者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李颖对常州市五所高校的退役复学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他们虽然与同学发展成为知心朋友的比例较低,但是九成以上都表示可以与同学、室友融洽相处。[12]此外,目前的研究主要聚焦在生生关系上,缺乏对于师生关系的探讨和研究。

3.校园生活问题

钟旭的硕士论文对长春五所高校的退役复学大学生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环境的改变给退役复学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13]18-19郭毅等人也认为,退役复学大学生从军队回到高校,生物钟的调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种非常自由的环境反而让他们感到难以适应。[14]同时,也有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李颖的调查研究就发现,97.8%的的退役复学大学生自述可以适应大学的集体宿舍生活,97%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强,过半同学能保证生活作息规律。[12]

4.择业问题

择业问题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影响最大,而现有研究结果同样不太乐观。赵田田对本校142名在校退役复学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5%的同学对未来发展感到迷茫,对未来发展没有规划。[15]蔡蓉蓉认为退役复学的大学生在年龄上较同届同学来说存在压力,并且缺乏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加重了其择业时的压力。[16]余锋对本校的退役复学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在职业素养和职业规划上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劣势明显,65%的退役复学大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没有规划,并且很多人并没有将部队的优良传统带回来,职业责任心较差,也缺乏敬业精神。[17]虽然在大学期间的择业准备上退役复学大学生有所欠缺,但是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訾彦锋对河南五所高校的123名退役复学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军队生活提高了退役复学大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军队中学习到的技能在工作岗位上也更为实用,这些都为他们工作后的适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18]

5.心理问题

消极情绪和自我认知问题会影响到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蒋东旭对徐州某应用型高校的大学生士兵进行访谈,发现大学生士兵在退役返校后存在孤独感、落差感。[19]计颖认为,退役复学大学生与参军前的同学相比,其他人已经在工作岗位站稳脚跟,而自己却还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寻找机会,这些比较会使他们产生心理落差,质疑自身价值,诱发一系列的心理和情绪问题。[20]朱积标通过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访谈发现,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没有感受到参军入伍的优势,反而因年龄较大而感受到压力,以及因为专业知识的断层而感到自卑。[21]21逯超等人的研究发现,67%的退役复学大学生认为自己返校后心里落差很大,与同学的年龄差距导致自己与同学缺乏沟通,逐渐与群体脱离,成为一个孤独的人。[22]

(二)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1.政策因素

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情况会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学校适应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国对于退役军人的安置保障有2011年发布实施的《退役士兵安置条例》作为支持,但是其中没有针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具体条款,所有现行优待政策也没有写入法律条文当中,这会使优待政策的力度大打折扣,也加大了相关政策在基层的落实难度。并且,我国现行的优抚制度针对性不足,没有考虑到不同文化层次的需求。对于大学生而言,升学上虽然包含了保研、考研、退役复学大学生专项计划等内容,但是缺乏对于退役复学大学生读博的政策支持。相关的就业培训政策对于退役复学大学生来说也略显单调,吸引力不足。[23]22-24退役复学大学生经过部队的培养,对入党问题更为关注,入党意愿较为强烈,但是目前也没有对于他们入党问题的相关政策。[15]

此外,政策描述不明确,会导致基层对政策解读不一致,加大落实难度。政策规定可以免修的公共体育、军事技能训练以及军事理论课程等,在具体操作层面缺乏详细的解读。直接获得学分的同时,成绩该如何认定,这直接影响了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学分绩点及评奖评优。如果没有详细的解读,会导致各个高校政策执行不一致,有的以班级平均分进行认定,有的以退役复学大学生本人的成绩平均分进行认定,有的不赋成绩,以“合格”或“免修”进行认定,含糊的规定甚至有可能导致“好心办坏事”,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负面影响。[24]政策规定对退役复学大学生放宽转专业的限制,但有研究者发现,本校的退役复学大学生有12%曾经想要转换专业却最终没有成功,政策在学校层面无法落实令他们十分不满。[25]此外,由于缺乏相应的指导,对感兴趣的专业课程及要求不甚了解,加上退役复学大学生从部队返校后,两年的“空白期”已经给他们的学业适应制造了诸多困难,因此,有转专业想法的退役复学大学生很难下定决心。[24]对此,学校应当积极应对,对有转专业想法的退役复学大学生提供咨询和帮扶。当然,成功依靠政策转换专业的学生,发展也未必一帆风顺,转专业的退役复学大学生可能更容易出现学业问题。

2.学校管理因素

学校的教育管理也是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学业上来说,由于服役期间缺乏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多退役复学大学生都出现了学业问题,部分高校采用专任教师指导、朋辈帮扶以及建立学业预警系统等方式,了解他们的学业进展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比如,在英语、高等数学等退役复学大学生面临问题最多的课程上设立补习班,请任课老师对他们进行答疑解惑。在学生中设立帮扶小组,由成绩优异的学生与他们结组学习,对提供帮助的学生在评奖评优上给予有限考虑等。[7]英语是退役复学大学生出现学习障碍较多的课程,有研究者尝试对他们设立英语学习专班、转变教学方式、加大形成性考核比重的方式帮助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状态,降低他们期末考试的不及格率,提高其英语学习的积极性;[26]在人际关系和校园生活上,很多高校尝试组建相关社团,使拥有共同话题的退役复学大学生们在社团中找到朋友和归属感。将退役复学大学生单独安排宿舍,使他们保持自己生活习惯的同时,不会与普通大学生产生冲突。以及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来,展示能力收获自信的同时,也能拉进与普通大学生之间的距离。这些尝试,对于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学校适应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在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学校适应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目前来看,退役复学大学生由于环境的改变以及角色的转变,会面临很大的压力,个体如何进行调适以适应新的环境和角色就显得极为重要。从个人角度来说,有研究者建议应当首先树立信心,主动融入到班级和团队中去。其次,做好职业和学业规划,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寻求老师、辅导员以及同学的帮助。[27]在复学初期,学业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等如果没有及时解决,会导致他们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产生逃避和倦怠感,甚至产生自卑心理。戴仁卿的研究认为,应当组织学校心理咨询教师对他们的适应问题进行帮扶,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和恐惧感。[28]个人因素虽然最为重要,但是目前来看,相关的实证研究却十分缺乏,可能是由于退役复学大学生人群较为分散导致的。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个体的人口学因素如性别、家庭政经地位、是否独生子女等,以及个体的人格特质、心理资本、调节定向、生命意义感等因素均会对其学校适应产生影响,那么这些因素在退役复学大学生中是否同样起到了作用,是否又有其他未知的影响因素,就需要后续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三)促进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机制研究

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说,很多研究者均就这一主题进行了尝试,他们普遍以组建“退役复学大学生社团”为主要抓手,通过引导大家参与到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中,使他们发挥自身优势,融入集体的同时,逐步适应大学生活。以刘刚等人在北京化工大学设立的“旌旗中队”为例,将退役复学大学生组成学生社团,在学校的各项事务中发挥作用。一是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组建学校国旗护卫队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活动,以及参与到形势与政策的课堂教学中等。二是在军事技能训练时,以教官或准教师的身份参与到军训当中去。三是在征兵动员工作中,以大学生入伍的实践者和受益者的身份作为宣传,打消同学的顾虑,积极报名应征入伍。四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由退役复学大学生组成标兵宿舍,既能保持原本的作息时间,避免与普通同学发生冲突,也能在学生宿舍中起到宣传作用,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宿舍卫生保持带动学生宿舍区的文化建设。[29]

三、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的研究成果及不足

(一)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相关研究成果

1.较为全面地了解了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的种类

目前来看,对于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的研究开展的较为全面,基本了解了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现状。总的来说,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学业的连续性被中断,可能导致退役复学大学生学业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学业成绩较差;第二,由于和同班同学存在年龄差距以及受“插班生”身份的影响,退役复学大学生可能出现人际交往问题,并且环境的变化还可能导致其出现文化休克现象;第三,由于军队和高校的环境差异,会导致退役复学大学生在生活习惯上感到难以适应,但是也有研究者提出,军队规律的生活方式较为合理,应该予以支持。第四,由于自身年龄偏大,并且缺乏职业规划等,会导致退役复学大学生在择业上遇到困难。但同时也有研究者认为,军队带来的高效率以及高执行力的特质会让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入职后的职业发展上更具有竞争力。第五,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退役复学大学生会出现情绪及心理问题,比如焦虑、孤独、自卑和落差感等。

2.初步探究了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

目前来看,影响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四个大类:第一是政策层面。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的制定是否合理、落实是否到位等问题会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学校适应产生重要影响,但是我国现在缺乏针对本人群的相关立法,虽然已经出台了很多的优待政策,但是针对性略显不足,政策的落实上也存在一定问题。第二是学校的教育管理。学业上由于基础薄弱,任课老师的及时介入就显得极为重要,尤其在高数、外语等重点学科上。择业问题上安排辅导员进行专门的指导和规划可以使他们尽早走出茫然的状态。生活上可以为他们单独设立退役学生宿舍,保持原有生活习惯的同时,还能起到示范作用。

3.就建立促进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机制进行了尝试

很多研究者总结了本校的实践经验,非常具有启发意义。值得一提的是以社团为抓手,使退役复学大学生人尽其才的同时,也解决了他们的学校适应问题。比如北京化工大学的“旌旗中队”、北京科技大学的“戎程研究会“等。退役复学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优质资源,通过社团可以使他们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来,在新生军训、军事理论课、征兵工作、学校日常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均能发挥重要作用。在为学校发展出力的同时,也能解决困惑,结交朋友,锻炼能力,收获自信。这种模式在实践中已经体现出极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二)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相关研究不足

1.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度不够

该研究的文献数量说明本主题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尚需对这一群体开展更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对现状的研究角度多元,关注到了学业、人际关系、择业、校园生活等诸多方面,但是大部分浮于表面,没有针对其中一方面做出深入的研究,比如从人际关系方面针对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以及退役复学大学生独有的战友关系等对其社会关系做出综合的评价。研究视角上,多为学校角度的教育管理研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缺乏从心理学视角对这一群体的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开展的实证研究,也少见以“局内人”视角对本群体的学校适应进行解释和反思。

2.退役复学大学生主体概念使用混乱

目前对于“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指代概念较多,包括“退役复学大学生”“退伍复学大学生”“退伍大学生”“退役大学生士兵”“退役军人大学生”“退伍复员大学生”“退伍返校大学生”“退役士兵大学生”等称谓。但“退伍”指义务兵退出现役,“复员”指志愿兵及军官退出现役,而“退役”涵盖范围较广,包括军官、士官、士兵等,随着官方文件逐渐向“退役”的规范,也为了增加涵盖范围,因此选用“退役”一词。[30]“返校”“复学”等词在官方文件中已经予以规范,因此选用“复学”一词。[1]最后,由于学校适应的研究倾向从地方视角,强调其“大学生”身份而非“军人”身份,需要将“大学生”一词置于偏正词组的中心语位置。因此,“退役复学大学生”这一概念的使用较为合理。

3.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方法的不足

从研究方法来看,对于现状的研究中,大多采用理论思辨的研究方法,缺乏实证研究。为数不多的调查研究样本量较小,且多为方便抽样,代表性不足。对于影响因素的研究同样以理论思辨为主,缺乏实证研究作为支持,比如目前对于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研究均认为他们在适应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刘照满的实验研究发现,服兵役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弹性、情绪调节能力以及工作记忆能力,[31]41-43两类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矛盾。因此,为何会出现适应问题尚需深入探讨。目前的研究多采用自编问卷,没有开发出专门适用于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标准化测量工具,同时,也未见到使用成熟量表开展的大样本调查研究,这对于客观了解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现状极为不利。此外,对于影响因素的研究多为横向研究,由于退役复学大学生构成既复杂又分散,且身份较为敏感,由政府部门主导来开展纵向研究,了解退役复学大学生服役前后的变化以及适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就极为重要。对于促进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机制研究,目前多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由于个案研究具有无法推广的局限性,各高校如何将成功经验本土化还需要各自进行实践探索。

4.研究主体较为局限

目前来看,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各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上,缺乏退役复学大学生个人视角的反思和经验总结。其次,此类问题并非是学校和学生自己的问题,军队及企业组织的缺位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企业组织等可以在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企业组织可以弥补官方的专业性与针对性的不足,例如美国兰德咨询公司对退役军人大学生的校园融入问题的调查和关注就为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其次,社会企业组织可以为退役复学大学生提供学业帮扶、心理咨询等服务,并且可以定向提供实习机会以及就业岗位,政府可以从政策上激励企业组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比如评选“军队友好型”企业,并为“军队友好型”企业的发展给与政策倾斜。

军队在退役前由于认识不到大学生士兵在复学后可能出现再适应的问题,因此,对于他们在退役前的适应教育做得极为欠缺。而在退役后,由于军地沟通不畅,军队和高校并没有有效的沟通途径,高校辅导员对他们在军队的状态和表现不甚了解,军队基层干部与士兵朝夕相处,如果能打通沟通渠道,有利于缓解他们出现的适应问题。[21]34-40

5.研究理论视角较为欠缺

在当下研究中已表现出对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的现实关切,但其理论视角还较为欠缺。在研究中适当引入理论视角有利于提升研究深度和推广价值。文化适应理论认为文化冲击会导致个体与人进行沟通时产生不安、焦虑、震惊等情绪。[32]军队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差异不言而喻,因此,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学校适应应当也属于一种跨文化适应。跨文化适应理论可以为我们的合理分析提供理论框架。角色理论认为,每个个体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这与舞台上的演员具有相似之处,而每个角色都拥有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身处社会当中,每个角色也都有相应的行为规范,并且每个个体都不可避免地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每种角色都可以按照个体的理解来进行演绎,但同时,又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制约。在同一种社会角色上,个体表现的差异通常都不超出社会限定的框架。[33]正是由于每个个体各司其职,各自扮演着必要的角色,才维持着社会的整体运作。此外,角色理论、生命历程理论等都有助于从不同维度去了解和解释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学校适应。

综上所述,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虽然已经开始引起一定的关注,但综合来看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留待后续研究者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复学大学生学校
开心复学
王伟平书记对学院返校复学防疫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指导
严把“四关”唱复学大戏
“强军梦”视域下高校退役复学学生在国防教育征兵工作中时效性提升探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校推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