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型睾丸颗粒细胞瘤1例

2020-09-18 07:49邬黎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胞质小体颗粒细胞

韩 佳,邬黎青

患者男性,67岁,2017年5月外院彩超发现左侧睾丸占位,2018年1月入住我院,患者自起病以来无性欲减退、男性乳腺发育。查体:左侧睾丸明显肿大,大小约7 cm×5 cm×4 cm,触之质硬、局部有波动感,触痛不明显。实验室检查:CA125:898.1 U/mL,余均正常。泌尿系CT示:左侧睾丸见肿块影,增强后明显强化(图1);胸部CT无异常。完善相关检查后行左侧睾丸根治性切除术。2018年9月患者出现反复发热,10月行胸部CT示双肺多发软组织密度影,并累及胸膜(图2),遂行经皮肺组织穿刺活检。

病理检查眼观:睾丸及附睾组织,总体积13 cm×6 cm×4 cm,表面光滑,附睾长4.5 cm,直径1.5 cm;睾丸大小7.5 cm×6 cm×4 cm,切开见一灰白、灰黄色囊实性肿物,大小7 cm×6 cm×4 cm,囊性区内含暗红色血性液体,实性区灰白、灰黄色,质细腻,局部伴出血,肿物与周围白膜界尚清(图3)。肺穿刺活检标本:灰黑色组织3条,长0.5~2 cm,直径0.1 cm。镜检:根治性标本肿瘤细胞以实性片状、岛状及滤泡状结构分布,局部见Call-Exner小体,瘤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中等大小,胞质少,泡状核,部分核成角,可见明显咖啡豆样核,核分裂象罕见(图4、5)。肿瘤局部侵及白膜伴坏死,未见神经脉管侵犯,附睾及精索未见瘤细胞累及,切缘净。肺穿刺活检标本肿瘤细胞呈实性片状分布,细胞大小较一致,核染色质深,局部可见泡状核,未见核沟;胞质少,淡染,部分区嗜伊红,伴坏死。免疫表型:两者均显示vimentin(图6)、inhibin、Calretinin、WT-1均(+),CD99(弱+),CK、EMA、CD45、PLAP、OCT3/4、Syn等均(-),Ki-67增殖指数约30%。肺穿刺标本中TTF-1(-)。

病理诊断:(左侧睾丸)成人型睾丸颗粒细胞瘤(adult type testicular granulosa cell tumor, ATGCT)。(经皮肺穿刺活检)转移性ATGCT。

讨论睾丸颗粒细胞瘤(granulosa cell tumor, GCT)表现为向卵巢滤泡的颗粒细胞方向分化的性索间质肿瘤,分为成年型及幼年型,ATGCT的发生远远少于卵巢[1],由于罕见,目前对于ATGCT的生物学行为尚无明确定论。

ATGCT直径从0.4~13 cm不等[2],多为边界清楚的囊实性结节,以实性为主,肿瘤细胞多呈弥漫性生长,也可呈大小滤泡状、岛状、小梁状等结构,间质少见,偶见纤维性间质。典型病例可见含Call-Exner小体的成熟滤泡及咖啡豆样核。免疫表型:瘤细胞inhibin、vimentin和Calretinin均呈阳性,CD99、WT-1可阳性,EMA阴性,性索间质家族肿瘤的新标志物包括SF-1和FOXL2,具有高度特异性[3],在生殖细胞肿瘤中不表达,其中SF-1可表达于所有类型的性索间质肿瘤,而FOXL2一般表达于GCT。

ATGCT需与以下疾病鉴别:(1)幼年型GCT:两者大体表现及免疫表型基本相同,需通过组织学形态鉴别,幼年型GCT 多发生于6个月以内儿童,肿瘤细胞以实性片状排列为主,并可见含黏液性物质的不成熟滤泡,瘤细胞胞质丰富、核深染、无核沟,有异型性,常见核分裂象及黄素化;而成年型GCT发病年龄高峰为45~55岁,可出现各种排列方式,含Call-Exner小体的成熟滤泡,胞质少、核圆形或卵圆形,核淡染、异型性小、可见核沟、核分裂象罕见;(2)精原细胞瘤:多见于30~49岁,血清AFP不高,肿瘤细胞形态一致,被纤细的纤维血管分割成片状、条索状,肿瘤细胞分布均匀,细胞膜较清楚,无重叠,间质可伴明显淋巴细胞浸润、肉芽肿反应,瘤细胞胞质淡染或透明,核卵圆形、居中、染色质呈颗粒状,核内可见一个或多个中位核仁;免疫组化标记PLAP、CD117、OCT3/4均阳性;(3)卵黄囊瘤:以青少年多见,血清AFP明显升高;肿瘤常见结构为网状/微囊状,并具有疏松黏液样基质背景,部分病例可见典型的内胚窦样结构(S-D小体)、透明小体及瘤细胞外可见基膜样物质;免疫组化标记AFP、Glypican3、CK、SALL-4均阳性;(4)神经内分泌肿瘤:神经内分泌标志物阳性;(5)淋巴瘤:淋巴细胞标志物阳性。

文献报道ATGCT可发生远处转移[4-5],常见腹膜后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Cornejo等[6]通过对32例ATGCT进行分析,认为其恶性生物学行为可能与肿瘤直径大于4 cm、浸润性边界及血管/淋巴管累犯有关。本例报道符合其恶性生物学行为,患者在出现肺脏转移后行1个疗程化疗,2019年1月因呼吸衰竭死亡。Lima等[7]通过检测5例ATGCT患者FOXL2 402C→G(C134W)基因的表达,证明其突变也存在于睾丸中,虽然其中1例被证实具有阳性突变,但FOXL2是性别决定基因,参与卵巢体细胞分化和进一步的卵泡维持,而不存在于睾丸中,这似乎与之相矛盾。

①②③④⑤⑥

总之,本实验认为ATGCT具有低度恶性潜能,必需长期随访,特别是当肿瘤直径大于4 cm、具有浸润性边界及脉管侵犯时,需按恶性肿瘤治疗,目前首选治疗方式为单纯睾丸根治性切除术,必要时可加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4]及术后辅以化疗[5]。

猜你喜欢
胞质小体颗粒细胞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体外诱导猪颗粒细胞黄体化方法的比较研究
病毒感染与NLRP3炎性小体
人卵巢颗粒细胞随年龄增长衰老的相关研究
大腿肌内颗粒细胞瘤1例
补肾活血方对卵巢早衰小鼠颗粒细胞TGF-β1TGF-βRⅡ、Smad2/3表达的影响
一种优化小鼠成纤维细胞中自噬小体示踪的方法
Vav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炎症小体与肾脏炎症研究进展
survivin胞内定位表达在胸部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