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与森林、海洋作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源源不断地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提供了无价的生态系统服务,但长期以来湿地遭到开发、破坏较严重。随着人类对湿地重要性认识的深入,保护和修复湿地已成为构建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高度重视湿地资源保护工作,2016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国办发〔2016〕89号)作为纲领性文件,有利推动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生存福祉的湿地保护修复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供重要保障。
以1968年Niering等的《Ecology of Wetlands in Urban Areas》为起点,至2008年,每年关于城市湿地保护修复的文章不足100篇,而近10年共发表2 694篇,占此类文章总数的70.5%(其中2016年起每年有300篇以上),因此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是近20年以来科学研究和政府管理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
河湖污染治理、水质改善、富营养化、生物系统退化等典型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和现状,是我国快速城市化40年以来的累积效应,可能汇集了国外发达国家和城市相当长的时间周期的城市化过程,所以,对城市湿地的保护修复任重道远。导致城市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一是水利工程设施改变了湿地自然水文特征;二是人口与产业集聚蚕食湿地空间;三是城市湿地水位变幅区和沉水植物生境高强度的人工改造;四是有机污染物、N、P等引起的水污染和富营养化。以河湖为主的城市湿地保护修复需要水文水利、污染防治、生态修复、风景园林等多学科支撑,保护修复工作更需要满足绿化林业、国土保护规划、环境保护、水利等城市湿地相关管理部门要求,是典型的多学科、多行业交叉融合的“水—城—景”人居环境营建的重要内容。
为此,本期专题以城市湿地景观为主题,汲取水环境、湿地植被和城市景观等关键词,汇集了涉及城市湿地景观不同学科背景、专业领域、研究与实践的作者,重点围绕海绵城市、水质改善、沉水植物恢复、施工质量,以及绿地、林地、湿地的“三地”融合等方面,阐述目前城市湿地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和景观营建等方面的重要研究和实践重点。期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心城市湿地景观的科学发展,共同为城市河湖生态修复和景观构建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刊社长、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