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霞 赵桂双
急性脑梗死起病急骤、复发率高、致死率高,其可因脑血流灌注缺乏造成脑部细胞损伤,机体神经系统因缺氧缺血而诱发功能性障碍[1-2],部分患者甚至进展为抑郁、痴呆,严重危及其神经系统能力及健康安全。首要治疗方法为时间窗内溶栓治疗[3],可提升脑组织血流灌注恢复的效率,临床疗效已获取普遍认可,但后续效率与其采取护理模式是否合理呈正向联系[4]。早期治疗效果与时间窗息息相关,对患者溶栓效果、神经功能、抑郁状况产生关键影响[5],而医护间充分合作、高效便捷的治疗方法则可进一步争取溶栓时间。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将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相关检查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经相关影像学CT、MRI检查未呈现脑出血及低密度影像;年龄>18岁及<80岁;入院时间小于5 h;血常规、心电图、血糖、肝肾检测无异常;未合并具有出血风险的其他类疾病患者;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严重心、肾、肺等器官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疾病,合并恶性肿瘤、传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近半年内存在外伤大型手术、严重创伤、脑梗死或心绞痛患者;存在其他类原因引发的肾功能疾病,如血糖升高急剧或高血压、心力衰竭发热等尿蛋白排泄率间断性升高者;存在既往的精神疾病、痴呆及抑郁症病史;治疗期间或观察期间产生严重全身性病症、情节恶化、意识障碍、其他系统疾病且无法耐受治疗者;无法配合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者。
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6岁,平均(64.81±1.98)岁;入院时间0.5~4.1 h,平均(1.27±0.84)h;梗死位置:椎基底动脉系统6例,大脑中动脉10例,大脑前动脉14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2~67岁,平均(59.14±1.77)岁;入院时间0.6~4.2年,平均(1.64±0.64)h;梗死位置:椎基底动脉系统5例,大脑中动脉11例,大脑前动脉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依据既往临床经验,医护各自实施溶栓工作及护理治疗。观察组采取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施护:(1)成立医护一体化团队。由主任医师、护士长、经验丰富责任护师组成,科主任为组长。选择工作态度端正、责任意识到位、工作积极向上且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或护师担任监管医护者,组长定期对各个护理阶段的相互交接、配合程度组织讨论,并决定最终医护一体化流程,提升护理效率。此后定期针对既往开展护理流程的不足及效率降低的诱因展开探讨及相关优化。(2)接诊护理流程。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快速协助医师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初步鉴别是否具备溶栓特征;护士快速完成血常规、血糖、血生化及凝血指数检测,同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建立静脉通道;符合溶栓指征患者在护理人员陪伴下经绿色通道,迅速开展血液化验及相关影像学检测,结果显示最终病灶,排除其他类相关出血脑卒中者后,由医师对家属讲解静脉溶栓相关事项,完成患者知情同意书的签名工作。护理人员应完成药品预备、化验检测结果及影像学报告说明。(3)溶栓护理。由1名护理人员对患者行心电、血压及血氧指标全程监护,明确化验检测结果及凝血功能,保障血压控制在符合溶栓范围内(<180/100 mmHg,1 mmHg=0.133 kPa),明确是否存在近期外伤手术及抗凝治疗,以确保治疗效果;另选择1名护士依据医嘱给予溶栓药物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监控其施药流程中实际生命体征、瞳孔、意识变化,10~20 min测量血压1次,发生异常立即通知医师。(4)溶栓后护理。溶栓结束后运送患者进入病室,行专人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记录护理文书,定时报告医师。溶栓结束后,前6 h内,每30 min测量血压1次,6 h后为每60 min测量1次。医护共同管制患者血糖摄入及血压情况,密切观察是否发生脑出血、过敏及脑水肿等并发症,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加强肺部护理;对患者及其家属施行心理疏导,缓解其因起病急骤及肢体瘫痪等引发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
1.3 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及自理能力。于治疗前1 d及治疗后7,14,28 d测定患者神经功能及自理能力,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包含意识水平、构音障碍、语言等方面共13项,总分36分,分值越低神经功能越好[6]。Barthel指数(BI)则包含进食、行走、洗漱等10项,各个分值为10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自理能力越好[7]。(2)溶栓疗效。显效:患者语言、肢体及自我感知能力恢复正常,NIHSS减少45%以上,可进行日常活动;有效:患者语言、肢体及自我感知能力获取一定改善,NIHSS减少>17%~44%,BI指数>50分;无效:治疗后,患者语言、肢体及自我感知能力未获取改善甚至加重,NIHSS减少≤17%,BI指数<49分。(3)精神状态评分。采取简单精神状况监测表(MMSE)[8]于治疗前1 d及治疗后7,14,28 d测定其精神状态,共30分,包含记忆力、注意力及定向力等5项。分值越低,精神状况越好。(4)抑郁评分。采取流行病研究中心抑郁测评表[9](CES-D)于治疗前1 d及治疗后7,14,28 d测定其抑郁状态,共60分,包含20项情绪感受指标,每项0~3分。分值越低,精神状况越好。
2.1 两组患者溶栓治疗效果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溶栓治疗结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NIHSS及BI指数评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NIHSS及BI指数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神经状态评分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神经状态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抑郁评分比较(表4)
表4 两组患者抑郁评分比较(分,
研究提示[10],时间窗内溶栓的治疗效果与患者同期择取护理方法是否快速、合理、有效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溶栓效果、神经功能、抑郁状况,医护一体化干预流程可提高患者进入静脉溶栓速度。
本次研究结果中,治疗后观察组NHISS、BI、MMSE及CES-D评分优于对照组,且溶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证实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可增进患者静脉溶栓效果,改善其神经功能,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究其原因,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为脑血管阻滞导致脑组织产生血流灌注不足,进而引发脑部细胞发生缺氧、缺血[11],且病情突发,易产生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难以接受,并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溶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水平可直接影响患者康复情况、治疗结局与并发症发生情况[12],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在施护流程中须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采取合理的干预手段,确保护理有效性[13]。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由临床医师、护士协作[14],并根据溶栓治疗的阶段性进行规范化护理管理,可实现最大化利用时间,在短期内合理安排多项目的护理操作[15],节约治疗时间并增进其溶栓效率,可较好地弥补因施护人员水平及意外疏忽而导致患者治疗操作延误等。在医护一体化护理中,会诊同期进行药品准备与常规血液及影像学检测,而由医师负责与家属的沟通接洽,最快速做好溶栓准备,缩短抢救及病患运送环节消耗的时间[16],保障其可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早期溶栓治疗,进而改善脑部血流灌注不足引发的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加之针对其因疾病起病突然与瘫痪等情况造成的负面情绪展开一对一心理疏导,建立治疗信心,缓解不良情绪,发挥积极的鼓励、引导效用,提高治疗依从性及康复速率。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的应用可明确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疗效,可增进护士及医师有效地参与到溶栓护理、治疗中,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并改善其精神、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