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路军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

2020-09-17 13:42吕世英
时代人物 2020年12期
关键词:西路军弘扬革命

吕世英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部及五军、九军、三十军共21800余将士,奉中央军委命令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同年11月,组成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将士们以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同敌人进行殊死搏斗,由于兵力悬殊,最后弹尽粮绝,惨遭失败,几乎全军覆没,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悲壮的篇章。

拓宽弘扬西路军精神渠道,树立弘扬西路军精神榜样模范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高台烈士陵园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时强调,西路军的贡献不可替代、不可磨灭,将永载史册。“他们展现了我们党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体现了红军精神、长征精神,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七十年沧桑巨变,中国如今已进入繁荣昌盛的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途中,我们要传承和发扬西路军精神,将其化作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

讲好西路军故事,弘扬西路军精神。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新时代,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弘扬红西路军精神依然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价值。西路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恪守初心,完成使命,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乃至流血牺牲。当年,在征战河西走廊的历程中,西路军将士,忍饥挨饿,他们没日没夜的行军、战斗。每逢激战,弹药用完了,便与敌人进行内搏,刀刃卷缺,石头打尽,便用拳打口咬。围墙被炮火轰塌了,血肉就是屏障,前面的同志倒下了,后面的同志堵上来。轻伤员不下火线,重伤员倒在地上仍紧握手榴弹,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在这里,一个战士一腔血、一个战士一堵墙,生存就是战斗,战斗就是生存,生死已无所顾及。就是那些流落和被俘将士,也表现出“三军之帅可夺,匹夫之志不可夺”和“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超然气节。游走在生死的边缘,但广大西路军指战员坚信“红军一定能胜利”“跟着红军一定能够获得自由和解放”,推而衍之,他们坚信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一定会成功,跟着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获得重生和幸福。这种坚定信仰、政治定力、智慧勇气、牺牲精神、无畏气概,正是我们党从谋求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出发的“初心”,其所展示和凝炼而成的顾全大局,服从命令;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艰苦奋斗,顽强不屈的“西路军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恪守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

深挖河西走廊地区的典型人物、榜样模范,如:古浪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精神、张掖南台村扶贫精神等等。联系西路军精神对当地革命老区的影响,抓住关联,树立典型,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牵引,落实法律、制度和条件保障,切实把弘扬西路军精神融入培育和弘扬时代精神的实踐,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落实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实践中。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弘扬西路军精神的协同机制和责任制,宣传理论、文化教育、社科研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网络传媒、报刊文艺等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弘扬西路军精神的主体责任和政治责任,合力推进西路军精神的传播与弘扬。协同打造研究西路军精神的学理和生成规律、阐发其时代意义和时代新内涵的理论和学术力作;共同推出讴歌党、讴歌革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宣传和文艺精品。为弘扬西路军精神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和成果支持,营造强大的正能量氛围;让西路军精神深入人心、薪火相传。

深挖西路军精神与时代精神之间的内涵

在新时代“顾全大局,服从命令;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艰苦奋斗,顽强不屈”的西路军精神以其独特先进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力量,对于构筑中国精神, 增强文化自信,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着重要的时代价值。我们必须结合新时代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探索和拓新弘扬西路军精神的实践路径。

同时还要深挖西路军精神内涵,切实根据实际情况把西路军精神运用到实际中去。这就需要我们:“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把对西路军的宣传工作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具体工作中,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用正确的思想舆论引导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做好西路军的宣传工作,讲好西路军的故事。二是要主动担当作为,深挖西路军征战的历史资料做好研究工作。在原有西路军征战历史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深挖资料,推出一批经得起党和人民检验、历史考验的优秀成果;推出一批影视作品,如讲述董振堂、高金城等烈士革命事迹的影视作品;推出一批史学著作,如西路军系列丛书、西路军志等;推出一批以西路军故事为主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普及性、可读性的读物,如西路军故事集、西路军英雄人物集等。三是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讲好西路军故事。讲好西路军英勇血战的故事,讲好西路军人物的故事。配合各地宣传、党史、文旅等部门,做好打造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红色精品旅游线路,打造红色精品旅游产品工作,讲好西路军故事,弘扬红色文化。”着力拓宽弘扬西路军精神新路径,把西路军精神与时代精神相融合,赋予西路军精神以时代内涵、时代价值、时代意义,为它注入新活力。

《中国共产党历史》中指出:“西路军所属各部队,是经过中国共产党长期教育并在艰苦斗争锻炼成长起来的英雄部队。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在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西路军的广大干部、战士视死如归,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业绩,在战略上支援了河东红军主力的斗争。西路军干部、战士所表现出的坚持革命、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的英勇献身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和纪念的。”河西走廊革命老区的人民群众,对西路军的历史有着别样的感情,对中国革命先烈和革命英雄饱含特殊的敬仰,对继承和弘扬红西路军精神不仅有强烈的期盼,而且有付诸实际的行动。因此,革命老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顺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把弘扬红西路军精神落实到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中,落实到宣传思想和文化教育工作中,落实到提升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上。革命老区干部和党员,要在思想上先行一步,在行动上先走一步,以乡村振兴实践、乡镇红色旅游为载体,使红西路军精神的历史印记和思想内涵,深深印刻在创业实干精神、精准扶贫精神的培育中。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艰苦卓绝的斗争实践,需要崇高的革命精神来支撑;同时,革命斗争实践又为崇高革命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社会条件。中国共产党人自觉担当中国革命的历史使命,在革命发展的不同时期,根据阶段性革命斗争形势和具体条件的变化,自觉主动开展革命文化的创造性实践,培育形成了五四精神、红船精神、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方志敏精神、红西路军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沂蒙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这些具体形态的革命精神的集成,共同构成了整体形态的中国革命精神。它们之间是局部与整体、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中国革命精神的内涵,就是存在于各种具体革命精神中的核心内容和精神价值,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不同历史阶段始终坚持的理想、信念、宗旨、思想路线和优良作风等,在精神境界和践履行为上的体现。而西路军精神则是是红军长征精神的体现,也是自身独特革命精神的凝结,更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把西路军精神与时代精神相联系既是为西路军精神注入新的活力也是为时代精神增加厚重的内涵,既可以拓宽弘扬西路军精神的渠道也可以树立宣传典型增强西路军精神的榜样力量,为西路军精神永葆青春活力。正如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党内政治生活的光荣传统,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党的宝贵财富。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西路军精神就是我们党的优良光荣传统的精神内核,就是红色基因的核心因子。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西路军是一座丰碑,是一段传奇,是一部史诗,是一堂党课,更是一种信仰。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我们更需要传承这种信仰,讲好我们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发扬西路军的奋斗精神,把西路军壮怀激烈、英勇献身、惊天动地的革命故事化作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告慰先烈、昭示未来,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N].人民日报,2017-12-01(2).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習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6]安永香.讲好西路军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N]. 甘肃日报,2019-09-10(5).

猜你喜欢
西路军弘扬革命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弘扬红军精神 讲好西路军故事
落实习总书记关于西路军精神的讲话座谈会在京召开
西路军精神在青年一代中的纪念与传承
真诚面对历史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中国的出行革命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