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职工学习提升动力较差的原因及对策

2020-09-16 13:32黄镜璇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8期
关键词:煤矿

黄镜璇

摘 要:发展稳定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两条主线,安全是煤炭开采的最大效益。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企业能够为广泛的员工培训提供资金,以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工作人员本身不仅积极努力提高学习水平,而且把创造学习机会看作是个人职业的重要前提。但是,当今的一些矿业公司,特别是各州的大型煤矿,存在着工人不愿参与的现象,一些新的煤矿面临着长期的技能问题。对于文员所在的陕西基地组织集团来说,企业在其工作的整个生产阶段都严重不合格。高技能员工所占比例只有2.6%的员工没有足够的技能,影响了员工素质不足、安全培训不足以及对企业安全生产、企业安全和可持续性的压力。

关键词:煤矿;职工学习提升;动力较差

引言

由于煤炭生产过程存在较大的风险、井下也不具备较高的可视化、生产也存在较大的信息量等,因此经常会发生安全事故。在煤炭企业开展监管的时候,安全事故是阻碍其发展的一大难题,通过对矿井人员开展严格的培训,可以保证矿井生产的稳定性及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通过对安全培训造成影响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促使安全培训工作可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极大提升学习及培训的效率。

1安全培训工作的实施状况

根据安全培训工作的实施状况,对于培训对象之间的交流、培训工作的各种形式等并不是开展研究的主流。安全培训工作开展的对象主要有新员工、具备相关经验的员工及管理人员,他们的文化背景及经验均不相同。作业人员大多不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尽管很多员工都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但是由于培训工作的展开形式较为单一,针对性及交互性不强,不能满足各个人员的认识需求,缺少有效的指导。现阶段所开展的培训主要以文字、视频等形式来展示,整体上可以划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种。目前,我国煤炭企业所开展的生产工作大多面临着十分恶劣的环境,大部分安全事故的产生原因都是因为操作人员不清楚安全知识或没有较强的安全观念,由此可知,在开展安全培训工作的时候,将学习人员的经验及可视化形式作为其影响因素满足实际需求。

2煤矿职工学习提升积动力较差的原因

2.1部分员工思想认识不足

思想因素是决定做事成败好坏的关键,据笔者多年的培训工作经验,部分学员将培训学习视为一项工作任务,只是迫于压力进行的反应性学习、缺乏对培训学习重要性的了解、紧迫感、压力和动力,特别是一些主要领导人,以及相信他们能够很好地履行职责,并作为领导人而不是个人学习;基层团体、车间的领导也有“重生、轻度进修”的概念,认为该部如果能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完成日常生产任务,则注重安全生产,培训和参加培训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因此,这部分学员从思想上认识就出现偏颇,进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2.2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形式化严重,培训效果不理想

我国对于煤矿安全生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各地煤矿管理部门以及煤矿企业也会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但从培训效果来看,目前却并不理想。从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实践中可以发现,有很多煤矿企业的培训活动陷入了形式化、表面化的误区当中,将大量精力放在如何设计教育培训活动的形式上,主题和口号常常更新,但在对教育培训效果的考核上始终重视不足。加之在安全教育培训过程中,普遍采用说教灌输的模式,学员缺乏兴趣,参与积极性低,常常应付了事。培训工作结束后,学员并不能记住多少安全知识,安全意识的提升也较为有限,这些都不利于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价值的发挥。

2.3培训考核奖惩措施落实不严

缺乏对培训过程的监督、对培训结果的评估不足、对缺乏支持的处罚不足、参与不足、培训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滞后、早、晚、培训措施不足、大多数培训(物质或精神)技能不足或对培训评估不足的工作人员处罚不足,严重影响了培训的参加

3提升煤矿职工学习动力的对策

3.1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考核机制

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不能单纯关注形式,还必须要重视其实效性,单纯为教育培训而開展的教育培训活动是无意义的。因此,煤矿企业在实施安全教育培训时,不仅要考虑形式上的多样化,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性,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考核机制。培训过程中,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调动学员的参与积极性,提升教育培训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严格的考核机制,客观考察学员参与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成果,明确学员对安全生产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情况。对于考核未达标的学员,要求重新参加学习,避免缺乏安全生产意识与能力的人员进人到工作岗位中,以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3.2创新培训方法,优化提升多种培训路径

一是因才施教,针对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班队长、青工等不同群体,建立起不同类别的培训体系,并在各群体间、各体系间形成相互交流,彼此促进的学习氛围;二是因岗施教,主要是以模块化培训模式为模板,针对采掘电钳工、采煤机司机等技术岗位,由公司制定统一教材,坚持员工自学,区科培训与岗位练兵相结合,公司定期组织集中轮训和考核检验。三是因需施教,加强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三新”培训,成立课题攻关小组,以团队学习的形式,在项目攻关的过程中,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四是因煤施教,针对储量挖潜,重点对在薄煤层、大倾角、充填开采等各种困难条件下遇到的新问题,作为培训的重点,力争通过培训,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推进企业转型发展。

3.3改变培训观念

企业高层要从自身做起,带领整个企业改变原有 的培训观念,重新认识培训。培训是 HR 部门培养人才的一种手段,是激励员工的方式之一,更是提高公 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经过培训的员工可以快速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了解企业运作方式和 企业文化,提高个人绩效,使企业在市场中处于有利 地位。培训有利于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增强 归属感,是激励员工的最重要方式。员工通过培训能 够增加知识技能,提高满意度。

3.4创建合理的培训激励机制

培训激励机制是指通过与企业内部其他管理机制相 配合,强化受训者培训转化行为的过程与结果。有以下几点主要措施:①制定配套的培训考核机制,督促受训 者落实培训内容以取得实效。②组织配套的评比活动,在工作中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再次强化受训者掌握培训内容,促使其将培训内容中的每个具体标准变成日常工作 中的行为习惯,提高工作绩效。③提供配套的奖励措 施,奖励员工在实践中成功运用培训所学的行为,但对不太成功的做法则不予处罚,以体现企业鼓励员工转化 培训成果的态度。显然,成功配套的奖励措施能够有效 激励受训人员快速且准确地将培训内容用于实践,转化成生产力。

结束语

培训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煤矿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对于人才的发展、企业的进步及煤矿的安全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煤矿企业必须要 正确认识煤矿企业人才现状,充分重视 人才培训工作,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 来采取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切实提高煤 矿企业人才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孙迎娣.内在动机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知识共享意愿与亲社会动机的效应[D].中国矿业大学,2019.

[2]陈志雄.江西省基层移动公司员工激励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9.

[3]张超男.企业员工学习力提升的势科学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19,33(01):104-108.

[4]胡强.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5]朱苏,赵蒙成.工作任务对企业员工职场学习动机的影响探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5):38-42.

猜你喜欢
煤矿
煤矿矿井技术改造探讨
大型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关于煤矿电网防雷探讨
煤矿越级跳闸危害与治理
煤矿掘进中深孔爆破技术的探讨
煤矿区环境污染及治理
煤矿开采工艺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