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晶晶
随着幼儿园去小学化的大力实施,幼儿园教学工作应基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开展体验式、游戏式教学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游戏化教学指的是以游戏活动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组织幼儿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从关注幼儿成长的立场出发,基于幼儿对未知事物有较强探究欲望的心理,设计一些互动性、实践性较强的游戏化活动。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在开展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用心设计游戏化教学活动,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不断引导幼儿由低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幼儿年龄较小,对理论知识缺乏认知,且部分游戏化教学活动具有一定风险性,若教师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照顾不当,极易导致幼儿受伤。幼儿园要注意对教师的培训、教育,全面提升教师设计、组织游戏化教学活动的能力。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教师要定期参加集中培训,树立游戏式教学理念,摒弃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去除小学化的教学内容,采用与幼儿成长相符的教学内容。教师也要具备运用游戏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幼儿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担负着组织游戏式教学活动的重任。幼儿园游戏式教学活动并不是单纯地组织幼儿玩游戏,而是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获取新的知识,这是幼儿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需要将游戏式教学活动建立在幼儿的智力、品德、身体健康等方面之上,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游戏化教学活动。
此外,幼儿园也要为教师设计游戏化教学活动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在去小学化的大背景下,游戏式教学活动受到重视,但游戏式教学活动的资源并不充足,需要幼儿园组织幼儿教师,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园园合作等方式,获取更多关于游戏式教学活动的资源,以此支持幼儿教师游戏式教学活动的设计工作。
1.基于幼儿最近发展区设计游戏教学活动。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幼儿是发展中的个体,并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游戏化教学活动。教师设计的游戏化教学活动应建立在幼儿现有能力基础之上。如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活动培养中班幼儿的语言能力。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部分幼儿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与家长、教师和其他幼儿互动。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化教学活动时,要在中班幼儿已有语言能力的基础上,设计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游戏化教学活动,如设计“妈妈我想对你说”“我想造飞机”等,让幼儿在参与游戏化教学活动时,敢于表达自我想法。针对积极表达想法的幼儿,教师可给予小红花的奖励。
2.基于幼儿兴趣设计游戏教学活动。教师在设计游戏化教学活动时应考虑幼儿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设计有助于调动幼儿积极性的游戏化教学活动,将幼儿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设计游戏化教学活动前,教师要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生活表现,掌握幼儿的兴趣、关注点等信息。
幼儿普遍对颜色鲜艳、奇形怪状的物体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用手去触碰。教师可以多选用一些颜色鲜艳的、能激发幼儿探究和想象的物体,并将其融入游戏化教学活动中,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如“赶猪回家”的游戏中,教师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带自己喜欢的玩具到幼儿园,然后组织幼儿参与“赶猪回家”的游戏。在游戏中,教师要告诉幼儿,“玩具就是你养的猪,现在它跑出来了,怎么才能把它赶回家呢?”鼓励幼儿积极思考,怎么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猪”赶回家,以此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探究能力。
在游戏化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新,丰富教学内容,使游戏化教学活动丰富多样,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教师可将游戏教学活动分为智力开发、道德教育、动作操作三大类,围绕这三大类不断设计新的游戏化教学活动。如在动手操作类游戏化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鼓励和引导幼儿提升实践能力,让幼儿自主完成手工活动,如“手工报”,要求幼儿根据自己在幼儿园的一天,画一张关于自己的手工报,并评比谁的手工报更优秀,更精彩,以此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
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學活动中,鉴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幼儿独特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积极开发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游戏化教学活动,激发和促进幼儿想象力与探究能力,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