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病变临床诊断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探讨

2020-09-16 02:02陈兰芳蒋志宏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肌瘤多普勒腹部

陈兰芳, 蒋志宏, 朱 娟

(韶关市妇幼保健院 超声科, 广东 韶关 512026)

子宫内膜病变是妇科常见疾病,病变类型包括早期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子宫黏膜下肌瘤等[1]。目前,临床中常采用子宫内膜诊断性刮宫检查进行初诊确诊,后进行病理检查进行诊断性确诊,但该方法对妇女身体有一定的损伤[2]。超声技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且技术日益成熟,经阴道多普勒彩色超声已成为诊断妇科疾病的主要的无创检查手段[3]。本研究将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的检查结果与病理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

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子宫内膜病变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8~66岁。纳入标准:已婚妇女;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均出现月经过多、经期不规律及不规则阴道出血现象。排除标准:患有血液系统疾、肝脏、肾脏、精神疾病及具有家族病史患者。见表1。

表1 30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一般资料及病理检查结果

1.2 方法

1.2.1仪器

GE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超声采用超声探头频率为6~9 MHz,阴道超声探头频率为7.5 MHz。

1.2.2检查

经腹部超声检查:患者进行检查需膀胱充盈,患者取仰卧位,腹部涂耦合剂,将腹部超声探头置于耻骨联合上缘,采用多角度进行子宫、卵巢检查,根据超声反射观察患者子宫形态和回声反应,对子宫内是否出现异常进行诊断。重点观察周围血流、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形态及其与周围肌层关系等。

经阴道超声检查:患者检查前进行膀胱排空,取截石位,对探头采用常规避孕套操作,涂耦合剂,将阴道超声探头置入阴道内,并紧贴受检者宫颈与后穹窿,转动探头,变换方向,多角度观察盆腔内情况,对子宫形态、内膜厚度、血流情况与回声情况进行观察,重点观察宫腔内是否出现异常包块并确定边界,了解形态并分析与周围肌层关系。

病理检查:对患者进行宫腔镜下刮宫取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查。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1.4 数据处理

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采用t检验法与卡方检验法,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阴道超声下病变显著特征提示

子宫内膜息肉:超声下见宫腔线出现局部分离现象,出现均匀高回声表现,高回声中有圆形无回声。超声图像显示息肉各部延伸进血管,内检点状或短棒状血流信号,RI:0.671±0.034。

子宫黏膜下小肌瘤:超声下见肌瘤显著表现为球体感觉,并与息肉对比显示明显,回声信号为均质低回声,边缘与高回声内膜可构成清晰边界,肌瘤内可见环状血流信号,RI:0.655±0.254。

子宫内膜增生:超声下见内膜为对称性增厚,且超声回声较暗淡,可见杂乱小无回声区,宫腔线居中并见强回声,前后壁肌层与内膜交界及宫腔线构成特征,血流信号可见其中数条增粗但规则,RI:0.684±0.105。

子宫内膜癌:超声下可见患者子宫增大,内膜增厚并出现回声不均现象,高回声中伴有杂乱低回声及无回声。若Ⅱ期病变超声下显示宫腔内裂隙状无回声,宫颈无显著结节。超声下显示病变处血流丰富,内膜中间异常增粗血管,且血流走向紊乱,RI:0.328±0.022。

2.2 子宫内膜病变病理、超声诊断结果及诊断符合率比较

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子宫内膜癌79例、子宫内膜息肉96例、子宫内膜增生48例、萎缩性内膜13例、子宫黏膜下小肌瘤64例,采用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94%、96.86%、83.33%、76.92%、100.00%,误诊率6%,而腹部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2.03%、50.00%、52.08%、53.85%、46.88%,误诊率47%。其中,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子宫黏膜下小肌瘤的诊断符合率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内膜例数较少未做统计学处理。见表2。

表2 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结果与不同类型病变超声结果诊断符合率对比表

2.3 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血流情况比较

阴道超声检查中,225例良性病变患者中21.78%出现血流信号提示,平均动脉阻力指数为0.76±0.22,而75例恶性病变患者100%出现血流信号提示,平均动脉阻力指数为0.29±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血流情况对比表(分,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罹患子宫内膜病变的妇女日益增多[4],子宫内膜病变中,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等发病率逐年上升[5]。既往多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子宫内膜刮宫进行诊断,但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多与其他妇科疾病具有相似性,无显著特异性改变,而刮宫会对子宫内膜造成一定的损伤,术后易出现并发症,且诊断手法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对较不明显与较小的病灶易出现漏诊[6-8]。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有研究采用X线、CT、核磁共振、超声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检查,但X线、CT存在放射线共性缺点,核磁共振价格又较高,临床中无法广泛应用[9-11],而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无创等显著特点,目前已成为妇产科常用检查手段。

多普勒超声检查目前分为两种,腹部超声多用于检查外科、内科、妇产科中,而阴道超声在已婚妇女的妇产科检查中最为常用。腹部超声在进行检查时需要患者进行膀胱充盈后检查,且超声结果受到腹部脂肪厚度、探头频率、膀胱充盈程度、肠管内气体量等多种因素影响,结果易出现偏差[12]。而阴道超声检查时超声探头从阴道内置入,且紧贴患者宫颈及后穹窿出处,其探头距离子宫位置较腹部超声探头探及位置更为接近,超声图像显示更为清晰[13],患者在检测时不需要充盈膀胱,且影响因素少,可直观清晰地观察到病变与病变处血流情况,提高了诊断准确率。本研究对30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进行阴道与腹部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病变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腹部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差异较小。有相关研究证实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病变的特异性与敏感度显著高于腹部超声[14],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似,表明其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具有临床应价值。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时,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和简单型增生过长为良性病变,腹部超声常提示内膜层厚,刮诊常出现假阴性。对该类型患者进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注意早期时内膜较薄,表现为低回声,与高回声息肉可显著辨别,还可根据宫腔线分离情况结合临床进行诊断,较大病变充盈宫腔且无显著宫腔内积液,可与内膜增殖症进行鉴别[15]。当瘤体向内膜突出的面积超过其表面,大多情况下为黏膜下肌瘤,反之为肌壁间肌瘤。本研究中还对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时患者的血流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良性病变患者中21.78%出现血流信号提示,平均动脉阻力指数为0.76±0.22,恶性病变患者100%出现血流信号提示,平均动脉阻力指数为0.29±0.06,说明恶性病变子宫内膜疾病可显著探及病变处的血流情况,且血流阻力较良性病变显著降低。可为临床鉴别提供一定的依据。

综上所述,在子宫内膜病变临床诊断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与病理检验的结果差异较小,并可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结构,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作为已婚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检测方法。

猜你喜欢
肌瘤多普勒腹部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值对宫外孕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