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顺生 孙 威高海峰
(1.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2.河北钢铁集团滦县司家营铁矿有限公司,河北 滦州 063700)
矿山历来属于高危行业,点多、线长、面广且分散,尤其是随着矿山生产或建设深入,作业环境不断变化,这意味着不断有未知的、新的安全生产风险事件出现,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大。有效地遏制生产经营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保障企业职工的人身生命财产安全,这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肩负的使命和责任[1]。近年来,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相继建立和推行了对生产安全风险的分级管控和对事故隐患的排查及治理的双重管控和预防性的工作机制(以下简称“双控”机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和效果。但从“双控”工作机制的建设在我国冶金矿山企业的应用和实践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职工对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抵触情绪,积极性、主动性不强;二是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度仍不高;三是矿山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仍较低,绝大多数岗位仍需靠人员操作,增加伤亡事故风险。
司家营铁矿正是在“双控”工作机制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冶金矿山实际生产状况,紧紧抓住“人防、物防、技防”三个重点环节,研究制定更为有效的管控措施,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矿山企业安全和持续发展。
以“人防”为中心,强化人身安全管理,狠抓职工教育培训,优化应急处置流程;以“物防”为基础,强化能源隔离管理,加强源头风险控制,优化设备检修格局;以“技防”为保障,推行“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模式,推行全自动化系统使用,全方位促进“人、机、环、管”的和谐统一,实现事故可防可控。
“三防”风险管控体系整体架构,见图1。
图1 “三防”风险管控体系架构图
其一,按照“双控”工作机制建设标准,组织全体职工全过程参与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的制定,并将其列入日常安全培训的重点内容,根据可能导致事故的严重程度分ABCD四个等级进行管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汇编,见图2。
图2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汇编
其二,在矿和车间安全生产例会和班组安全会议上,组织职工收看事故案例视频教育片,确保每名职工每周至少接受一次事故案例教育。在八类高危作业前(即动火作业、高空作业、吊装作业、爆破作业、检维修作业、有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和构筑物拆除),组织作业人员学习安全警示教育视频,组织老职工宣讲以前发生过的生产安全事故案例,进一步强化了安全教育的直观性和时效性,达到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效果。
在造成非煤矿山事故的人、机、环、管四种因素中,人的因素占有很高的比重,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隐患识别能力是控制事故最根本途径[2]。强化人员培训,重点是提升职工的四项安全技能,即安全风险辨识、安全操作作业、岗位隐患排查和现场应急处置。
参照ISO10015培训管理标准并结合露天矿山的特点,编制职工“四项能力”培训教材,对职工开展系统的培训并考试,直至达到培训效果。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工种,拍摄自编、自导、自演的标准化作业专辑。视频内容主要包括当班作业流程、风险辨识、应急处理、标准化作业、交接班安全确认等内容,职工通过学习使培训更直观生动、更具有针对性。
组织职工学习“河钢矿业”微信公众平台上开设的“矿业安全”栏目,通过学习和互动,让职工熟知最新的安全动态,更精准把握岗位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执行《领导干部包保班组制度》,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至少包保1个班组,每周参加1次以上班组安全教育活动,每月参加1次以上班组安全生产检查,每月与1名以上的班组成员之间进行“一对一”面谈,引导并指导班组成员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同时,定期开展现场处置方案的演练,提高了全体员工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师傅带徒弟制度,新职工在经过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合格后,安排老职工与新职工结成帮扶对子,从专业技能、现场实作等方面手把手教授,表现优异的新职工优先推荐安排在班组长岗位培养,提升管理人才储备水平。建立后备班组长和管理人员人才库,实现人才接续长效机制。并在每年组织技术比武,形成浓厚的“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在每个作业区域设立能源隔离分布图和锁具管理箱。分布图直观展示该区域的设备名称、危险物质、存在风险、隔离方式、上锁点、防护类别和风险跟踪内容,锁具管理箱里放置设备锁和个人生命锁。作业前,作业人员参照分布图对作业流程涉及到的检维修环节逐一进行风险确认,确定隔离方式和锁点清单,由专人用设备锁对上锁点进行锁定和挂牌,并将锁具钥匙放入能源隔离信息板的锁盒中。交叉作业时,区域内作业人员还要悬挂个人生命锁。作业完毕后,当所有的个人生命锁摘除后,经确认后再逐一拆除设备锁和摘牌。
结合设备布局对每一个风险点进行机械防护,防护措施主要包括设置区域隔离网、防护栏杆、防护罩、联锁装置、警示标志等。在电动轮、电铲、叉车和起重设备装设移动设备灯、倒车转向语音喇叭,防止在设备移动或运行的时候,由于操作人员的视线容易受阻引发事故。机械防护实施效果,见图3。
图3 机械防护实施效果
根据设备零件磨损与故障之间的规律和检查情况,提前制定检修计划,降低设备故障率。加强对设备检维护人员的技能知识培训,确保维护人员对管辖设备情况掌握到位。检修前,制定检修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检维修过程不发生安全事故。日常管理中明确设备管理工作标准、职责,同时,做好设备运转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整改统计及上报,加强日常设备保养工作。
牢固树立“时时刻刻查隐患,分分秒秒抓整改”的理念,构建“五级”事故隐患排查格局,岗位每班、班组(工段)每日、车间(部门)每星期、安全科每月三次进行隐患排查,矿领导每月带队进行综合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
露天矿建立了边坡在线监测系统,选用测量机器人与GNSS组合的方案,在采场西南部建造测量机器人观测房并安装测量机器人和气象传感器。在采场西帮处安装12个棱镜和10个GNSS监测点。在采场东南位置安装7个棱镜,监测基准点分别位于采场露天观景台和观测站西北厂房附近,监测软件对监测设备时时采集的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和预警。尾矿库建立了在线监测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和web查询报表系统,对尾矿库重点数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为尾矿库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自动监测系统操作界面,见图4。
图4 自动监测系统操作界面
碎选系统实行集中值守运行模式。在中控室集中控制设备运行,在设备关键部位安装监视系统。在岗职工定期巡检,填写点检记录并上传点检数据。露天采场出入口设置自动拦车系统,与警卫室的车辆自动刷卡电子登记系统对接,时时核实进出车辆信息,提升车辆进出效率。通过远程控制汽车衡智能称重管理系统对车辆出入厂及货物运输过程进行智能化远程管理。通过使用多孔粒状铵油炸药混装车、乳化油炸药混装车和炮孔排水车,实现了机械化装药和炮孔排水。爆破现场设置高清录像机,对爆破施工全过程实施监控。
运用无人机对露天采场进行全方位监测,无人机遥测系统在数据获取过程中对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对航拍的各项指数以及各项工作器材自动校正。操作人员在航拍过程中启动GPS信息系统,把获取到的数据转化为可以读取的DOM以及DEM数据,与测量软件形成对接。采矿运输系统采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在监控中心远距离定位车辆位置和驾驶员信息,对车辆车速和运行路线的实时监控,监控中心与终端车辆之间通过文字短信进行通信联络,使采场车辆运输系统达到最优化调度。运输车辆监控系统界面,见图5。
图5 运输车辆监控系统界面
在碎选系统自动化集中控制室内设置96路、48路矩阵控制主机。矩阵控制主机、硬盘录像机均支持网络功能,通过数字视频光端机将电视监控图像信号送至生产调度监控中心。生产调度人员根据各部位实际情况合理组织生产。碎选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见图6。
图6 碎选系统视频监控系统
皮带输送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各皮带均安装了联锁启车、联锁停车、事故停车等程序控制,以及各皮带的拉绳动作、撕裂、堵塞、打滑、跑偏等电气保护装置。
通过推行全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实现了现场作业的无人化或少人化,危险区域、关键生产环节实现了设备自主运行或远程遥控[3]。
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很大程度上遏制的职工“三违”行为,并逐渐引导职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推行能源隔离和机械防护管理,从源头控制风险,防止能量意外释放,实现设备运行的本质安全。优化检维修作业,强化了设备设施运行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实现设备稳定运行。通过实施“科技强安”战略,完善了安全科技支撑体系,矿山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并向智慧型矿山迈进,全方位促进“人、机、环、管”和谐统一,实现事故可防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