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泌尿外科, 辽宁 沈阳, 110000)
下肢静脉血栓是指红细胞、血小板以及纤维蛋白等血液组分在下肢静脉血管内聚集形成血块,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1-3]。下肢静脉血栓好发于外科手术后长期卧床的患者,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会导致肺动脉栓塞而危及患者生命[4]。层次分析法是由相关专家结合定量分析以及定性分析来判断干预措施实施效果的有效方法[5]。本研究观察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护理干预对肾肿瘤切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现报告如下。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肾肿瘤切除术患者的相关资料。纳入标准: ① 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肾脏肿瘤者; ② 接受相同手术治疗者; ③ 术前凝血功能正常者; ④ 意识正常者,可配合完成研究; ⑤ 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 ① 存在肾肿瘤切除术禁忌证者; ② 肿瘤已经转移或者并发其他肿瘤者; ③ 合并心脏、颅脑、肝脏等重要脏器疾病者; ④ 凝血功能异常者。以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护理干预的应用时间为分组依据,将2017年10月—2018年9月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34), 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应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护理干预患者设为研究组(n=46)。对照组男23例,女13例; 年龄49~73岁,平均(62.57±1.68)岁。研究组男24例,女20例; 年龄45~74岁,平均(62.65±1.59)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依据患者术前具体情况制定护理干预方案,完成术前肠道准备工作; 做好术中手术器械以及麻醉准备工作,同时对患者进行保温处理,积极控制补液量,严密监测患者术中生命体征; 术后定时查房,耐心询问患者的感受,记录患者疼痛程度,并积极实施镇痛处理,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干预,引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胃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组患者接受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护理干预,查阅文献并对患者进行访谈,根据肾肿瘤切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初步拟定患者术后护理干预内容。设计具有实际性、整体性、简要性以及可操作性的专家咨询问卷,内容包括卷首语、前言语、评价内容以及专家情况4个部分,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获得专家同意并完成3次咨询问卷调查。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护理干预内容的权重系数,依据最终权重将肾肿瘤切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中各项需要护理干预的内容分为3个层次,依次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分别表示总目标、一级指标以及次级指标。本研究目标层(总目标)为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准则层(一级指标)包括一般资料、合并症、术中情况、术后情况,其权重依次为0.154 0、0.317 0、0.286 0、0.469 0; 一般资料的次级指标有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肿瘤性质,其权重依次为0.005 4、0.004 6、0.002 2、0.001 4、0.001 8、0.004 2; 合并症的次级指标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其权重依次为0.018 6、0.068 8、0.061 2; 术中情况的次级指标有体位、术中输血量、术中失血量、术中气腹压、手术时间,其权重依次为0.053 2、0.002 4、0.007 9、0.009 5、0.010 6; 术后情况的次级指标有术后D-二聚体、术后物理抗凝、术后卧床时间,其权重依次为0.035 3、0.027 3、0.071 9。最终发现合并症(高血糖、高血脂以及高血压)、术后情况(术后D-二聚体、术后物理抗凝、术后卧床时间)、手术时间均是诱发肾肿瘤切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诱因(权重>0.010 0)。因此,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为: 积极用药控制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血糖等,减少合并症的影响; 术前积极进行检查,确定肿瘤病灶情况,同时积极准备手术所需器械,缩短手术时间; 术后积极抗凝,定时按摩患者卧床部位; 术后积极进行锻炼,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比较2组患者康复相关指标,干预后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指标,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优良率。① 康复相关指标: 肛门排气时间、输液时间、首次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② 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指标: 采集患者干预前后静脉血2 mL, 加入抗凝血管中离心收集血清与血浆,血浆样本用于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以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仪器为Advance型号全自动凝血仪,血清样本用于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物抗原(tPA-A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仪器为Anths 2001型号酶标仪。③ 生活质量: 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WHOQOL-100)[6]量表进行评定,该量表包含环境、生理情况、独立性状态、心理状态、精神支持、社会关系等6个方面,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④ 并发症发生率: 记录下肢疼痛或者肿胀、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发生情况。⑤护理优良率: 护理情况分为优、良、中、差,计算优良率。
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输液时间、首次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研究组干预后PT、D-二聚体、APTT、tPA-Ag低于对照组, PA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2组患者康复相关指标比较
表2 2组患者干预后凝血纤溶指标比较
2组患者干预后的环境、生理情况、独立性状态、心理状态、精神支持、社会关系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环境、生理情况、独立性状态、心理状态、精神支持、社会关系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分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下肢肿胀或者疼痛、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研究组患者护理优良率为97.83%, 高于对照组的67.6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表5 2组患者护理优良率比较[n(%)]
下肢静脉血栓主要由静脉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以及血液流动缓慢等原因所致,肾肿瘤手术患者因病情、术前禁食以及肠道准备、手术失血等因素而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加之术后卧床时间较长,最终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7-8]。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但其干预措施较多,缺乏针对性,会造成医疗资源浪费[9]。层次分析法是在咨询专家后对干预内容或者指标进行全面评估,最终分析出各个指标或者干预内容的权重,基于权重值确定各指标对干预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确定干预内容[10-11]。
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接受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干预后PT、D-二聚体、APTT、tPA-Ag低于对照组, PA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因手术及病情所致的凝血紊乱状态。层次分析法计算护理内容权重结果显示,合并症(高血糖、高血脂以及高血压)、术后情况(术后D-二聚体、术后物理抗凝、术后卧床时间)、手术时间等指标会诱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对于肾肿瘤切除患者,应从上述指标方面进行积极干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2-14]。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干预后下肢肿胀或者疼痛、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对肾肿瘤切除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一级指标中的术前合并症、术后情况等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较大,权重分别为0.317、0.469, 因此应加强对患者术前合并症及术后情况的护理干预[15-17]。本研究中,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输液时间、首次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环境、生理情况、独立性状态、心理状态、精神支持、社会关系评分以及总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护理干预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8-20]。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护理优良率为97.83%, 高于对照组的67.6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缩短肾肿瘤切除术患者的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