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宣教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效果

2020-09-16 12:35王小娟赵桂娥马小宁张红梅杨丽芳芦红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年15期
关键词:认知度眼部早产儿

王小娟, 赵桂娥, 马小宁, 张红梅, 张 坚, 杨丽芳, 芦红茹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早产儿胎龄不足37周,其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全,且免疫功能低下[1]。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增值性眼部疾病,是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2]。由于多数家属缺乏ROP筛查的意识及相关知识,导致大量早产儿因未得到及时筛查、治疗而引发不可逆性失明[3]。本研究在早产儿ROP筛查中给予家属多学科健康宣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行视网膜病变筛查的150例早产儿及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纳入标准[4]: 胎龄<37周; 家属年龄>22岁; 家属认知能力正常;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家属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 早产儿患有严重先天性疾病。观察组早产儿男42例,女33例; 孕周33~36周,平均(35.17±0.44)周。对照组早产儿男40例,女35例; 孕周33~36周,平均(35.09±0.49)周。观察组家属男35例,女40例,年龄22~39岁,平均(27.38±4.59)岁。对照组家属男34例,女41例; 年龄22~40岁,平均(7.65±5.10)岁。2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均衡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由专科护士向家属讲解早产儿ROP的概念、筛查方法、防治措施及筛查配合方法等,并向家属发放宣传手册。观察组予以多学科健康宣教,具体措施如下。① 成立多学科健康宣教筛查小组,由儿科医生、眼科医生、新生儿科护士、眼科护士组成,小组成员均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并具有ROP相关知识,具有良好沟通能力。② 健康宣教评估: 了解并记录早产儿的一般情况及其家属的年龄、文化程度、疾病认知度等资料,为早产儿制作眼底筛查档案,并设置早产儿ROP筛查日,在每次筛查前由眼科护士给家属打电话提醒,并交代筛查相关注意事项。③ 健康宣教[5]: 组织家属参加ROP宣讲会,由眼科医生结合视频进行讲解,主要讲解ROP的病因、病理、早期筛查意义、筛查方法、治疗方法及日常注意事项等。由新生儿科医生讲解早产儿的日常护理方法,对于不能参加宣讲会的家属,由眼科护士和新生儿护士共同进行电话个案健康教育,并进行一对一的健康宣教。建立微信群,由眼科护士和新生儿护士定期推送早产儿护理措施、ROP相关知识,并在群内发布复诊时间。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家属的疾病认知度,总分100分,评分与疾病认知度呈正相关。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家属的遵医行为,包括观察视力发展、预防眼部感染、定期检查,各项评分的总分为100分,评分与遵医行为呈正相关。记录2组早产儿复诊率、重症率、致盲率。应用临床活动度评分(CAS)对患者眼部功能进行评估[6], 评价项目包括眼睑水肿、眼睑充血、眼球左右上下运动疼痛感、突眼度等10项内容,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眼部功能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2组早产儿家属疾病认知度、遵医行为比较

2组家属干预后视网膜病变认知度评分、观察视力发展评分、预防眼部感染评分、定期检查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 干预后,观察组家属视网膜病变认知度评分、观察视力发展评分、预防眼部感染评分、定期检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早产儿复诊率、重症率、致盲率比较

观察组早产儿复诊率、重症率、致盲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早产儿家属疾病认知度、遵医行为比较 分

表2 2组早产儿复诊率、重症率、致盲率比较[n(%)]

2.3 2组治疗前后CAS评分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CAS评分为(8.93±2.65)分,对照组为(8.96±2.68)分,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S评分为(5.43±2.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43±2.21)分,P<0.05。

3 讨 论

由于早产儿出生时视网膜血管还未发育成熟,很容易引发ROP, 导致眼睛外观异常,但由于该病眼底发生了改变,从外表很难察觉,因此家长易疏忽。早产儿ROP常于出生后3~6周发病,临床上将其分为活动期及纤维膜形成期[7], 同时这两个时期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需要根据其具体的临床表现来判断病情。未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对氧气极其敏感,高浓度的氧气导致视网膜血管收缩或阻塞,导致视网膜缺氧[8]。由于缺氧,血管生成因子水平增加,从而刺激视网膜血管的生成。ROP主要发生在视网膜的周边部位,尤其是颞区的周边部位较为明显,其发生和发展过程如下。视网膜内层产生新的血管,并从视网膜逐渐生长到表面,然后延伸到玻璃体内[9]。由于所有新生血管都伴有纤维组织增生,其在玻璃体前方和晶状体后形成后纤维膜,因此其收缩易将周边视网膜拉向眼睛中心,引起视网膜脱离,最终导致眼睛萎缩[10]。

世界卫生组织“视觉2020项目”将ROP列为高收入国家的重要致盲原因[11]。2004年,中国卫生部颁布了《早产儿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12], 指出出生体质量低于2 kg, 胎龄37周以前的新生儿,都应该协同眼科医生进行眼底筛查。早产儿ROP的发生和治疗有一个时间窗,如果发现不及时或错过窗口期都会造成眼底永久性损害[13], 因此各地三甲医院应陆续开展早产儿眼底疾病筛查、防治工作,做到既不漏诊又不减少必要的检查[14]。由于多数家属不理解眼底筛查的意义和重要性,导致早产儿错过治疗视网膜病变的最佳时机,使得病情加重,最终导致失明[15]。因此,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提高其疾病认知度、随访遵医行为,对防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具有重要意义[16]。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家属干预后视网膜病变认知度评分、观察视力发展评分、预防眼部感染评分、定期检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早产儿复诊率、重症率、致盲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说明联合新生儿科及眼科医护人员进行健康宣教,使宣教内容更加全面、细致和多元化,减少漏诊情况的发生[17]。多学科健康宣教明显提高了早产儿家属的视网膜病变认知度,提高了眼底疾病筛查意识,避免了早产儿延误治疗时间使得病情加重,有效减少了重症率及致盲率。

猜你喜欢
认知度眼部早产儿
1 100例初产妇妊娠期保健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早产儿出院后如何护理才正确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窥见眼部瑜伽
提高临终关怀认知度和更好的开展临终关怀的研究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分析
大数据告诉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货”
美目莫忘眉
早产儿的家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