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海萍
无论从广义上而言,还是从狭义上来说,散文就是以文字为创作、以审美为对象的一种文学体裁形式,其最显著也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形散而神聚”。所谓“形散”,既指取材上的自由和广泛,不受时空等因素的限制;又指文章结构上的形式松散,在写作方法上不拘一格。所谓“神聚”,既指中心突出且集中,又指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中的“人和事”只是表面现象,“情感体现”才是最根本的。正如吴伯箫所言,“说真话,叙事实,写实物,抒实情”,这是散文题材的自带流量和不变传统。作为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重要板块,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并且认真对待语文学科中的散文教学。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试对此作出一些个性化阐述。
一、根据题材分类,开展语文散文教学
要想真正地回答“散文教什么”这一问题,应当而且必须明确散文的分类和特点。众所周知,根据文体特点、教学内容和目标来确定教学方式,这是散文教学的基本思路。就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根据选材内容和写作对象,我们可把散文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等三大类型。
比如莫怀戚笔下的《散步》,这是一篇记叙性散文。文章通过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事件,引发了一种“生命的感慨”,为读者传递了一种交织在母子、父子、祖孙三代之间的浓浓亲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紧紧抓住“我们”“田野”“散步”等关键词为切入点,借助对人物言行和内心的分析,更好地体会“我”所要表现的思想情感和生命体悟是“互敬互爱、和谐和睦,中年人责任重大”。再以“抒情性散文”为例,这种散文的教学切入点,即在于引导明确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一些方式方法,追寻作者的情绪变化与情感线索,通过关键语句来品味并深入体会其中的情感因素。如此这般,才能让散文教学显得简约而又清晰。
二、体会意脉情感,开展语文散文教学
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本质特征就是贵在有“我”。无论其形式还是内容,都是在为了抒发“我”的情感而进行集中服务。不仅如此,“我”的情感还是来之有源,更是来之有因的。正因为如此,了解并把握其“因”,不仅是进行散文阅读的“敲门砖”,还是进行散文鉴赏的“金钥匙”。
以朱自清笔下的《背影》为例。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成分是比较复杂的,既有“感动”因素又有“愧疚”成分,既有“释怀”因素又有“思念”成分。那么,究竟为什么会如此地“矛盾又复杂”呢?我们只有紧紧地抓住这一“意脉”,才能入得其门,并且顺利地解开其情结。因为在这之前,作者与父亲之间相互有一些矛盾,父子俩之间的情感不和谐甚至有些糟糕,尤其是“我”,很厌烦父亲的关爱,甚至公然拒绝来自父亲的关爱。直到后来,父亲在为“我”送行的车站上,父亲十分艰难地为我“爬栏杆、买橘子”,以至于让“我”(也让读者)留下了非常感动的泪水。而这,正是我们极力强调的所谓的文章“意脉”。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阅读教学中抓住了这一“意脉”,就会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走进作品,更好地走向作者情感深处。
三、品味语言情愫,开展语文散文教学
“语言”不仅是文本存在的具体形式,还是作品情感的有效寄托。在文本鉴赏过程中,我们应当而且必须借助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尤其是对重点而又关键性语句的涵泳,以此来切实感知语言的魅力意蕴、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思想。那么,就散文来说,究竟有哪些语句可以品味和值得体悟呢?这样的语句不仅很多,而且随处可见,如中心句、过渡句、反复句、修辞句、总起句、总结句以及议论抒情句等。
以史铁生笔下的《秋天的怀念》为例。其中有“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这句话。母亲为什么要“挡”在窗前呢?你能把“挡”换成另外一个词吗?从这一个极其平常的“挡”字来想象母亲的心理情形会是如何呢?此外,文中先后写了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又悄悄地进来”“又悄悄地出去了”。母亲分别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进行“躲、进、出”的呢?她在做这些动作时为什么都要“悄悄地”呢?这些动作又集中地体会了母亲什么样的心理情形呢?笔者以此引导学生进行品味语言、体悟情愫,让学生如饮陈酒。这种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四、挖掘矛盾情怀,开展语文散文教学
我们从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有些作品中往往存在一种既有违语言规范又不符合逻辑的用词现象。这些语言状况或用词现象表面上看似相互“矛盾”,其实恰恰是作者的“特意”安排,而且其中孕育着别有深意的意蕴,同时寄托着作者自己以及文中人物的心灵“密电”。所以,这应是我们予以高度重视和倍加关注的着力点。
以鲁迅笔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文中明確地描写了百草园不过是“只有一些野草”而且还是“荒废了”的园子,按照常理来讲,这样的园子是不值得人来留念的,而作者却肯定地说它是“我的乐园”。这是一种很不合常规的“矛盾现象”。笔者在教学中正是抓住这个“矛盾”,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际认知,重拾刚刚流逝的自我回忆,来唤醒“童真童趣”的体验,并且在置身环境和设身处地中咀嚼“矛盾语言”。通过与生活元素的“内外互动”,更好地帮助他们切实感悟作者的童年情怀以及对现在生活环境的认知,进而体会“矛盾”的精妙含义。
五、把握空白情弦,开展语文散文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倒筐倒筐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真正地去领会它。”所谓“还有一部分”,这就是我们通俗意义上所说的“空白之处(或“缺漏”现象)”。
就初中散文体裁教学而言,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善于组织并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积极开展科学、合理而又巧妙的“填补空白”活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理解和深化,而且有利于从中充分发挥“以少胜多、无中生有”的艺术性作用。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文中写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至于阿长为“我”去买《山海经》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情况,却没有生动具体地说出来。有鉴于此,教师以此为主抓手,引导学生努力地“填补或还原”这一“省缺遗漏”现象,让他们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悟内在的巨大震撼,感受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值得一提的是,“相机补白”对于读写互动来说,还大有裨益和促进之效。
综上所述,“教无定法,确有章法”。与其他文艺题材相比,散文的教与学确实会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然而,教师善于抓住“题材分类、意脉体会、语言品味、矛盾挖掘、空白填补”等方面,引导学生善作善为,在潜移默化中赢得令人期待的实质性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蒲岐镇中学(325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