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岩
散文历来是中考的重头戏,散文形式多样,行文中作者的感情浓烈,形式又较为自由,固有散文“形散神聚”之说。就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对散文尚不熟悉,在阅读中难以掌握方法,对作者的情感体会不深,阅读体验不够丰富。为此,在散文教学中,应抓住散文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透过散文的“形”而抓住其“神”,从而真正读懂散文,理解散文的丰富内涵,获得深层次的体验。
一、熟悉文体,针对阅读
在初中散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容易出现一个误区,即在学生不了解散文文体的基础上就开始指导学生阅读散文,结果学生不知道什么是记叙性散文,什么是议论性散文,阅读过程中抓不住方法,阅读效率自然难以提升。散文有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文体的侧重点自然不同,这也就决定了散文阅读中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回忆性散文,作者更多的是通过回忆生活中的片段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如《藤野先生》,作者就是通过回忆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来表达对藤野先生可贵品质的讴歌及为祖国而奋起学习的精神。又如《背影》,通过回忆父亲送自己上学、车站离别时父亲的背影而表达浓浓的父子情深的主题。
要让学生真正读懂散文,首先得让学生了解散文文体。结合初中阶段的教材编排来看,回忆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文性散文都有涉及,在引导学生读散文前,要先引导学生把握这些文体的特点,掌握散文的一般阅读方法。以状物性散文为例,该类散文一般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方法,描写的多是景或物,议论抒情则多在景或物的描写基础上。作者常采用的写作思路是先引出所要写之景,咏物写景,由自然之景而延伸,或抒情、或议论,结尾处言志,从而升华主题。以《昆明的雨》为例,作者先以“我想念昆明的雨”而引出主题,接着便写昆明的雨和雨季,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和人作为重点,再写“我”在雨中的生活经历,引出乡愁,最后点题。整个作品紧紧围绕“雨”这一景物而展开,有景、有情,所凝聚的是浓烈的乡愁,满满的诗情。在读散文前,一定要让学生知道散文的文体,抓住该文体的一般写作方法深入阅读,这样才利于学生读懂。
二、熟读文章,厘清思路
散文也好,小说也罢,要真正读懂作品,关键在于读。结合初中散文教学实践,课堂上教师留给学生读的时间不多,学生课前和课后对作品的研读也不多。因学生对作品尚不熟悉,课堂中虽然教师提出了很多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但学生的理解却不够深刻。如《永久的生命》中,作者的行文思路是较为清晰的,先谈生命的易逝,再谈生命的永久,联系生活而讴歌生命,整个作品浑然一体。但若学生没有熟读作品,没有抓住“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我不得不想到永久不朽的意义”“看起来我们应该更加勇敢了”等关键词,文章的行文脉络不清晰,自然无从谈理解。可见在散文教学中,让学生熟读作品的重要性。
要让学生能熟读作品,在课前,一定要用任务引导学生去认真阅读。如《白杨礼赞》的课前布置任务为:通过网络查询白杨树的资料,了解白杨树的特点;了解该作品的写作背景;自读课文,梳理文章的层次;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如此,通过任务引导学生查阅(有条件的可让学生亲自去看看白杨树)白杨树的特点,初步了解白杨树,再读课文,分清层次。进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根据课前调查和阅读,先说白杨树,再读课文,根据课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白杨树的象征意義,更利于学生理解。课堂中,当教师提出问题后,也不应急于让学生回答,而要引导学生先读,读中思考,交流后回答。
三、抓住文眼,体会情感
所谓的“文眼”就是作品中最能表达作者情感或最能体现主题的句子。“文眼”是读懂散文的关键,在散文阅读指导中,当学生熟读课文后,要引导学生学会去找“文眼”,透过“文眼”去揣摩作者的意图,体会作者内心深处所要表达的情感。如《昆明的雨》,通过对汪曾祺的了解,可知他有着深厚的昆明情结,那么,什么东西才能最好地把汪老的昆明情结呈现出来呢?汪老年逾古稀还千里迢迢来到昆明,其目的就是想寻找青年时代在这里所留下的足迹,结合文章来看,作者写到“我想念昆明的雨”,独句成段,短短的七个字却最为直接地将作者的情感表露了出来,主人翁是谁?“我”。想念的是什么?很明确,“昆明的雨”,不是其他地方的,就是昆明的,不是西山,也不是滇池,就是昆明的雨。
同样,在《背影》中,作者开篇就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最”表达的程度较深,对象就是“父亲的背影”。那么抓住了这一点,结合作品来看,先交代人物,叙述回家奔丧的情节,这是为引出背影而做铺垫,接着写送行,这是全文的重点,由送行而具体描写父亲的背景,从而突出父子情深的主题。最后写对父亲的想念,回应主题。抓住了文眼,根据文眼而弄清事情的经过,结合作者所采用的描写方法深入阅读,才能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品味语言,获得体验
无论是记叙性散文,还是议论性散文,所凝聚的都是作者浓厚的情感,而要能揣摩作者的情感,获得丰富的体验,还得深入品味语言。如《白杨礼赞》中“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先写其“普通”,再写其“不是平凡”,欲扬先抑,这也就自然让人们想到了“北方农民”,他们也是那么普通,但也是那么不平凡,由树及人,树的象征意义得到了凸显,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也就流露了出来。作者紧接着以“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而带动读者的想象,以“难道”的反问来突出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引导学生阅读散文时,一定要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深入阅读品味。如《背影》中写父亲买橘子的过程,更多的是采用动作描写。如写父亲爬月台,用了“攀”“缩”“倾”等句子,如“攀”,为何不用“抓”?“抓”表示不费劲,而“攀”则是需要力量才能完成,父亲上了年纪,这里用“攀”,能更好地表现儿子看着父亲这一举动的揪心,也能更好地体现父子情深的主题。如果不是“我”那么仔细的观察,如果不是“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情感,怎会用如此准确的词语去表现父亲的动作。也只有抓住了课文中这些关键词,引导学生读中想,读中议,议后说,在交流中品味,在阅读中感悟,才能深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也才能获得丰富的体验。
散文虽然“形散”,但在行云流水的行文中,蕴含的是作者浓烈的感情,或揭示人生哲理、或记叙、或状物、或议论,带给读者的,如清茶般的缕缕清香,如烈酒浊唇后的回味。在初中散文教学中,要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从散文的文体出发,引导学生对散文形成一般了解,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散文,引导学生熟读作品,厘清思路,抓住文眼,体会情感,细细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如此,让学生真正走进散文,读懂散文,才能在散文阅读中获得精神食粮。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第四中学(83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