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意识的激发

2020-09-15 02:27陈晓媛
读天下 2020年17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

摘要: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离不开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阅读,能够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学习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可以增进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投身阅读中,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应用,优化学生的阅读效率。由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意识的激发进行了实践,想要通过扭转学生对阅读的思想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对待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阅读意识

写意是美术创作的一种手法,可以表现艺术形象的内在实质,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强烈体验。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可以利用好生活、问题和实践的作用,让它们带给学生心灵和情感的冲击,使学生感受到语文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

一、 欣赏生活的写意——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的阅读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是为了唤醒学生参与阅读的动力,让学生支撑起阅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生活的写意,使学生看到生活在语文学习中的样子,能够从中发现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的阅读意识。生活,是学生开展阅读的资料库,能够给学生提供阅读所需的物品,减轻学生阅读的压力。学生在生活背景下感悟阅读,可以积累生活常识,加深对情感的认知。但是,部分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喜欢联系自己的生活,认为阅读只是文字堆积而成的,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学生的这一错误观点容易导致学生丧失阅读的兴趣,扩大学生之间的阅读差距。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挖掘生活元素,让学生看到生活的美,促使学生自觉走入生活中来,将阅读与生活联系起来。

在学习“清平乐·村居”时,笔者在教学中为学生展示了田园风光的画卷,让学生找出田园中的代表事物,说一说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理解。学生观赏田园风光的画卷后,说出了自己认为可以代表田园风光的事物,认为田园风光可以给人带来宁静。接着,笔者组织学生学习《清平乐·村居》,总结出诗中一家五口的活动,分析诗人的情感。学生结合诗词,知道了全诗通过描写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溪水东边的豆田里锄草的大儿子、正在编织鸡笼的二儿子和横卧溪头草丛,剥着莲蓬的小儿子这一家五口的乡村生活,展示了乡村生活的平静。学生理解了诗人的情感,感受到了诗词对生活描写的意境。这样,笔者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生活的写意,激发了学生关注生活的阅读意识。

二、 欣赏问题的写意——激发学生关注问题的阅读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是为了方便学生阅读,让学生不再“愁眉苦脸”,使学生理解阅读的内容。教师可以帶领学生欣赏问题的写意,让学生在问题的吸引下,寻找阅读的答案,了解如何运用自己的大脑来完成知识的分析,激发学生关注问题的阅读意识。问题,给学生带来了疑惑,也给学生带来了参与课堂的动力,充满了挑战的意义。学生在问题中把握阅读,能够理清文章的脉络,掌握文章的内容,形成分析的习惯。但是,部分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只关注阅读文字,不关注阅读的深意,存在“看热闹”的心态。学生的难以融入课堂问题探索中,就无法顺利找到问题的答案,完成阅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让学生开动脑筋,找出问题的答案。

在学习“白桦”时,笔者为了使学生感受到诗词的意境,了解诗歌的魅力,促进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在教学中先组织学生对诗歌进行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诗词的内容。学生朗读后,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接着,笔者对学生展开了提问:你知道白桦长什么样子吗?你了解作者吗?本文有几个小节?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每小节的内容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阅读诗歌后,知道了这是一首赞美白桦的现代诗,作者是俄罗斯田园派诗人叶赛宁,通过描写白桦的美,表达了对白桦的喜爱。学生认为全诗可以分为四个小节,分别写了窗前有一棵白桦;雪花中的白桦美;朦胧中的白桦美;朝霞中的白桦美。学生理解了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这样,笔者通过让学生欣赏问题的写意,激发了学生关注问题的阅读意识。

三、 欣赏实践的写意——激发学生关注实践的阅读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是想要延伸学生阅读学习的道路的,让学生走向更宽广的坦途。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实践的写意,了解怎样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怎样通过实践操作来拆解阅读。实践,增加了阅读的厚度,给学生带来了挑战,让学生有了语文知识的用武之地。学生在实践的要求下,能够及时查漏补缺,了解自己在阅读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部分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过度专注知识的积累,没有看到实践的意义,使得学习的天平失衡,学生很容易就出现阅读短板,无法借助现有阅读技巧实现阅读的突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增加学生实践的频率,不断扩大学生实践的范围,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在学习“西门豹治邺”时,笔者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了舞台剧表演的任务,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西门豹的故事,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演一演西门豹的故事。学生拿到学习任务后,与周围小伙伴合作,展开了表演前的讨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对课文进行了反复阅读和分析,了解了阅读的内容,并在组内完成了对课文的讲述。接着,学生又借助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完成了对表演背景的设计。在表演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演出了不同人物的特点,特别是西门豹机智、正直的一面。这样,笔者通过组织学生欣赏实践的写意,激发了学生关注实践的阅读意识。

总之,本文通过带领学生欣赏生活的写意、欣赏问题的写意、欣赏实践的写意,激发了学生关注生活的阅读意识,激发了学生关注问题的阅读意识,激发了学生关注实践的阅读意识。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逐渐走进了阅读的世界,了解了阅读的千变万化,找到了自己的栖息之地。此外,教师也在实践的过程中,反思了自己的不足,更新了自己的理念,实现了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高光艳.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G].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8:341-343.

[2]姚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94.

[3]韩文波.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33-34.

作者简介:

陈晓媛,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大田县石牌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写话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