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京 日
民族地区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承担着传播马克思主义、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探究历史教学中的意识形态问题,既是课程思政的一次有效探索,也是“立德树人”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类似的负面例子时有发生,如某高校学生因政治立场弱化口出“支那”而受到相应处分;又如个别教师作为师者,在课堂上发表不当言论等,这些都表明当今民族地区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任重而道远。
为如实反映民族地区高校历史教学中的问题,并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本文以某民族地区高校历史学专业100名本科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不计名的形式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本文涉及的调查数据均来源于此。调查显示,历史教学中的意识形态工作方式落后、强度疲软,在信仰、网络、社会需求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
近年来,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通过党和政府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意识形态工作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如务工因素、网络因素、信仰危机、文化渗透等。民族地区高校多地处边陲或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历史教学和特色历史课程构建过程中,意识形态工作也遇到了一些典型因素的影响。
一是务工因素影响较大。在受访的历史学专业本科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父母亲朋在国外务工获取劳动报酬,27.1%的受访学生表示“家人或亲属在国外务工或曾在国外务工”。在获得薪酬的同时,务工人员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国外的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等,适逢回国探亲时,他们有意或无意的言行,也会悄然影响着身边的家人和好友,包括在校的学生们。除此之外,由于民族地区高校的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具有地理和语言方面的优势,也有部分学生利用寒假和暑假时间,到国外务工或从事代购活动,以此赚取一些薪酬,这期间学生的价值观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是网络因素日渐突显。步入新时代,网络已深入千家万户,上至耄耋老人,下至无邪孩童,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网络的影响,网络的快餐式文化让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浏览网页,快速获取各类信息,然而这些信息的质量往往良莠不齐。有些舆情、负面新闻、社会热点的传播速度呈几何倍数增长,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的传播速度。由此看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挑战和隐患。一些不法分子或境外敌对势力往往利用网络向涉世不深的学生推送不良信息,甚至是虚假信息,诱导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偏差。
三是信仰危机令人堪忧。在民族地区高校周边,有时会遇到传教人员在临街传教。他们往往亲近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学生,以寻求帮助、问路等话题为由,与信仰模糊的大学生拉近关系,进而开始传播宗教。在受访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历史学专业本科生表示信仰模糊或政治立场不够坚定。例如,24.5%的学生表示“家人或朋友中有宗教信仰人士”,32%的学生表示“在学校附近曾有人向其传播过宗教”。在调查过程中,尚未发现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的学生。但是,有51.9%的学生表示没有信仰,对于这些学生,如果他们意志不坚定、思想上产生动摇,就很容易产生信仰错位。
四是文化渗透不容小觑。一些国家通过传媒、跨国公司、讲座等渠道向我国和部分民族地区传播该国文化,以达到逐渐同化的目的,这种渗透往往接近日常生活,具有不易提防的特点。调查时,当问到“平时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哪个国家的”时,33.3%的学生表示喜欢国外的综艺或影视节目。可见,外国文化对民族地区的影响是较大的,特别是过去的十几年,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热衷于日韩和西方国家的电视节目。例如,这一现象在东北民族地区高校则表现为对日韩文化的推崇,日韩与东北地区共处东北亚文化圈,朝鲜族学生观看韩剧几乎没有语言障碍,加之历史文化上的原因,韩剧更容易让朝鲜族学生产生共鸣。此外,近几年中外交流日渐频繁,留学生、优秀青年教师获得了便利的赴外交流、学习机遇,也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几年来,民族地区高校历史学专业选派学生、教师赴外交流,为学生及青年教师素质的提升提供了更高的平台和更广的视野,取得了显著的良性效果。但是,国外有些高校有着深厚的宗教背景,教师在授课中有意或无意的价值观渗透是不可避免的。
习近平同志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同志之所以这样说,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危机,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从政治层面来说,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及文化观影响的是“为什么人”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全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正是服务于这一点。因此,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如果出现偏差便与党的初心和使命南辕北辙,将直接威胁到党和人民的执政地位。
从民族层面来说,民族地区高校历史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导向可能会影响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地区高校作为民族地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很多历史学专业毕业生要在民族地区从事教育、科研、公务等机关事业工作,他们的一言一行往往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代表性。正所谓“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5/c_1110528066_2.htm。应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从国家层面来说,青年一代历史观的扭曲可能滋生“历史虚无主义”。古人道:“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2)龚自珍:《古史钩沈论二》,《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2页。习近平同志曾引用此言,强调历史的重要性。国外敌对势力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采取否定、歪曲中国近现代史、党史、革命史等以达到其政治目的,由此产生不良“思潮”,甚至滋生“历史虚无主义”。因此,在历史教学、特色历史课程建设中要始终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将“立德树人”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中,竭尽全力为民族地方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在近几年的历史教学和特色历史课程建设中,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遇到了各种困难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家实力的提升,特别是随着高校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民族地区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实例教学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实现教学相长,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集思广益。针对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教材的不同章节,可以举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实例以增加学生的感知[5]。
随着微博、微信、数字电视等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为学生及广大群众提供了各种快餐文化,其中也不乏一些历史教学、课程联盟的学习平台。如“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手机APP通过添加“文字”“动画”“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迎合了各种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有的民族地区高校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地方特色构建特色历史课程,并积极与兄弟高校结成课程联盟,在授课过程中有效利用网络慕课等优质资源,积极开展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不仅如此,网络也为学习传播新的思想(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等)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媒介。
当前,党和国家非常注重历史思维和意识形态工作,这为民族地区高校历史学专业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重要机遇和契机。其一,对历史学科建设的重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提及“历史思维”,深刻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教科书”“清醒剂”“营养剂”,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历史学科的关注程度。其二,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习近平同志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年,第213页。这一指示进一步表明党和国家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关注。其三,对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新增教育资源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倾斜”。(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学习辅导读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32页。“加强少数民族高端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学术造诣深、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学习辅导读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55页。作为民族地区,自治地方也出台了相应的自治条例,支持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
民族地区高校与国内外诸多学校、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优秀学生及青年教师提供了联合培养和交流访问的机会,优秀学生和教师们不仅可以在国内兄弟院校进行学习,也可以到国外知名院校继续深造。近几年,历史学专业到国外深造的人数也在逐年递增,他们通过“假期学校”“访问学者”及交换生等形式到国外开阔了眼界,交流的学生、教师形成了一定规模。在外学习期间,也要引导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好资源,“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4页。不论学生还是青年骨干教师,赴外交流的目的是学习先进、开拓视野、打开思路,进而提升和发展自身的文化。应努力做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3页。学生和青年教师们通过学习反哺学校,也将有力地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习近平同志曾多次强调,“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8)《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8/23/c_1116344061.htm。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历史教学中贯穿意识形态工作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历史学科具有包容性。历史学是海纳百川的学科,它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种人文社会学科联系在一起,涵盖了多个学科的特点,也融合了各个学科的优势。因此,在历史教学和特色历史课程建设中强化意识形态工作更有利于融会贯通。其次,教学中结合马克思主义历史思维、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近代以来,历史记录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血泪屈辱,也记载了中国崛起的强国历程。中华民族一脉相承,受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影响,历史更易激起学生的价值观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最后,历史文化具有大众性。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历史更能迎合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民族、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口味。近年来,很多历史题材的小说、电视剧更是得到了大众的热捧。因此,在进行历史教学和特色历史课程构建时,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形式进行意识形态工作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易于使学生接纳和吸收。
意识形态的根本属性是政治性,要把意识形态工作贯穿于授课和教学研究始终。特别是在特色历史课程、课程联盟的构建以及近现代史的相关课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具体来说,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在特色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民族地区高校历史学科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进了一些国外的史学书籍作为参考教材,国外专家学者到学校进行交流访问时,有些专家会组织开展公开讲座,此类活动中应引导学生建立马克思主义史学思维,辩证地看待一些学术观点,坚决杜绝人云亦云的现象。民族地区高校要牢牢掌握历史课程中的意识形态话语权:一是要规范教材编写程序。作为民族地区高校,有些历史教材是由资历深厚的教学团队编写而成的,这些书籍经过教学实践逐步完善和补充,弥补了部分特色历史课程没有教材的缺憾,在今后投入使用的教材中应加强规范化管理,并注重在其中贯穿马克思主义史学思维。二是要审核专家学者背景。在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学术交流或公开讲座时,要对发言或讲座的专家学者进行审核,弄清发表者的国籍、宗教信仰、学术素养等情况,并做好相关备案。坚决抵制居心叵测之人在学校公开发表不当言论,避免在思想上引导学生误入歧途。三是要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古人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9)韩愈:《师说》,《古文观止》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553页。“师者,人之模范也。”(10)扬雄:《学行》,《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8页。“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1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8页。教师素质将直接影响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效果。因此,应借助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等契机,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之外,同步提升教师的政治素质。
民族地区高校应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作用,担负起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校培育人才的过程与社会需要的人才之间并没有做到“无缝接合”,有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作为民族地区高校肩负的任务是艰巨的,各种问题、矛盾日益突出,需要历史学专业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课堂教学的不足,结合国情适时改革创新,逐步适应新时代民族地区历史教学发展的新要求。
结合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发展的大环境,传统的“闭门造车”“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已不再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走出课堂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通过实践课程有效学习专业知识。历史课堂要与实践课程做到高度结合,融入意识形态工作则要利用好教学平台和机会:一是要抓好平时的教学机会,进社团、进博物馆、进红色教育基地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红色情怀,为学生补充精神食粮;二是要抓好特色历史课程联盟构建的有利时机,有效利用“暑期学校”(12)2014年,延边大学暑期学校根据各年级教学具体情况,主要围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暑期学校教学活动和安排。其中,包括“组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创新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科研活动”“开设系列讲座及培训”“学科竞赛项目”等内容。的实践机会,结合地方历史资源进行实地踏查,在踏查过程中融入意识形态教育;三是要抓好实习见习、创新创业的契机,通过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的形式,在实际工作中强化“三观”和政治立场。
在历史课堂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既可助力马克思主义历史思维的形成,也能打造坚实的“课程思政”路径。当受访学生被问及“您通过何种渠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16.9%的学生选择了“专业课程”(见图1)。调查显示,大学生主要从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及党团活动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专业课程、手机平台等渠道尚有提升空间,这为历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图1 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渠道
高校是全日制教育的最后一道“关口”,对于尚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这是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的关键时期,应坚持不懈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和重视民族地区高校的“立德树人”过程,拓宽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途径。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2页。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又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14)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8/0823/c40606-30245183.html。新时代的民族地区高校要在历史教学、特色历史课程中创新意识形态教育,可以尝试以下几个途径:
一是打造优质网络教育平台。“加强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打好网络意识形态攻坚战,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释放‘最大正能量’。”(1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年,第220页。在网络平台上,让“众多优秀的教学课程通过网络使诸多师生共同受益”,(16)郑京日:《吉林省高校特色历史课程联盟的构建与实践》,《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49期,第62页。同时也可以尝试推出“微信公众平台”,定期推送教师们的史学成果、学生随笔、党史党建、史学信息等内容,在优秀课、精品课中开发慕课模块,让快餐文化带动紧张的学习生活,有效规避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17)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0页。的问题,积极带动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健康、良性发展。
二是有效提升学生课堂体验。有些理论课易使学生产生怠倦、枯燥的情绪,要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图片、音频、影像、色彩的有效应用能够不断地刺激学生的感观,缓解学生的视听疲劳。民族地区高校在建设线上金课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将民族文化作为课程思政的内容补充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18)尹哲峰:《民族地区高校在线金课建设途径探究》,《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第66页。
三是与时俱进创新历史教材。“培养出好的哲学社会科学有用之才,就要有好的教材。”(1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3页。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问及“您认为历史课程需要哪些提升或创新”时,有35.2%的学生选择了“专业教材与时俱进”一项。考虑到学生是教材使用的最广泛群体,建议今后更新教材或出版新教材时以学生为本,突出教材的时代性。
“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9/10/c_1123408400.htm。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形成马克思主义历史思维,不仅是当前“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也是夯实“为谁培养人”的有效途径。新时代新要求,民族地方高校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为民族团结和多民族共同发展贡献智慧,培养政治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新时代历史教学中的意识形态工作遇到了诸多变量,也遇到了新的机遇,要扎实有效地做好史学育人工作,应以不变应万变,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思维。同时,在网络因素、社会需求、突发事件等瞬息万变中,在教师素质、特色课程、网络教学等方面做好文章,以内外兼修的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提高育人水平。新时代新挑战,民族地区高校历史课程应注重在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外来文化中有效继承、塑造提升、辩证吸收,要努力培养历史学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以发展的、辩证的、人民的历史思维把握历史学习方向,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理想信念坚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