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 夏/文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到了,同学们有没有为老师准备礼物呢?其实中国的教师节是在1985 年才正式确定的,时间就定在每年秋季开学的时候。但你知道吗?古人也有教师节呢!
很久以前,中国并没有专门教书育人的职业,因此承担教育和传授经验任务的人就是父母,“养不教,父之过”这句话由此而来。但是这样的教育方法非常不利于知识的普及,以及统治者对大众思想的管控。
教师这种职业直到古代的学校诞生之后才出现,早期的教师并不需要参加从业考试,比较自由。东汉开始,政府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任职资格,并出现了从业考试,只有通过考试才能成为太学博士。隋朝首创科举考试,进一步加大了民间对教师的需求。唐朝尊孔,教育工作越来越受重视。那时,学校里的教师既负责教书育人,同时也是政府官员。
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儒家祭祀的主要对象。老师能和天地、君王、祖先并列,成为中国人长久祭拜的对象,充分说明了老师的崇高地位,体现了古人尊师重教的意识。
和现在不同的是,古代的教师节并不固定在某一天,而是要求时时刻刻都体现出对老师的尊敬。每逢大小节日,或者学年的始末,学生和学校的领导都会给老师送些银两、蔬果、腊肉当作礼物,这叫“节敬”。
虽然古人平日里就十分注意尊师重道,但每年依旧会举办特定的仪式,其中最受重视的就是“三节两寿”。其中的“三节”是指端午节、中秋节、新年,“两寿”则是指孔子诞辰日和老师的生日。
汉、晋时期,每逢孔子的生日,也就是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皇帝都要率领文武百官备齐祭品去祭拜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同时,朝廷还会设丰盛的筵席招待老师们,席间大家吟诗作对,好不快活。宴后,朝廷不但会给老师们放假,还会发些肉干之类的福利,给他们改善伙食。
到了唐宋时期,祭拜孔子的典礼就更加隆重了。每年的教师节由国子监牵头,各地政府和书院积极响应,从本地的校长、教导主任和尖子教师中挑选出类拔萃的,上报给朝廷。经朝廷审核通过后,这些被选上的人就会因为自己出色的教育工作而获得奖金,最高可达500 两银子。要知道,按当时普通老百姓的消费水平,10 两银子就足够一家三口过一年了。
到了清代,教师平时的薪资和各种福利就更加可观了。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政府会给各个书院和学府的教师们适当提薪,甚至给予升职,以资鼓励。古代的升职,那当然就是做官啦!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最高能授予八品官,将教师们的职位逐步提升为院长、监院、掌教、馆师等,这也算是学者步入仕途的一个途径。